新工科下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23-03-08李爱宁唐勇王红艳
李爱宁 唐勇 王红艳
摘要:“新工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中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如何能有效抓住应用型转型机遇做好专业建设,培养出满足新一代信息产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成为同类高校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现实课题。以河北水利电力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对地方应用型高校中传统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实践探索。
关键词:新工科;应用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 概述
目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进行,综合国力的竞争愈发激烈。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转型与产业升级势在必行。2017年2月,教育部召开综合性高校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探讨了新工科的内涵特征、新工科建设与发展的路径选择,相继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等发展共识,加快新工科建设,助力经济转型升级,刻不容缓[1-2]。为推动新工科建设往深里走、往实里去,2019年12月,教育部召开“深化新工科建设座谈会”,提出了新工科建设“再深化、再拓展、再突破、再出发”的时代命题[3]。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作为新工科的支撑专业,亟须向新工科建设和发展的标准看齐。在“新工科”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人才培养类型亟须向应用型人才方面转型。
为培养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新型电子信息人才,众多高校开始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探索和改革,努力提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教学质量和人才素质。
2 地方院校中传统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
以河北水利电力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地方本科院校中传统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专业建设定位不准确
对于许多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进行专业定位时,不能很好地结合所在地区的产业结构,没有充分考虑学校自身生源特点、服务面向等因素,完全模仿和复制部属重点双一流本科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导致专业建设偏大求全、缺少特色,培养出的学生缺少专业核心竞争力。
2.2 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
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5G技术、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云计算等与“新工科”对应的新兴领域的飞速发展,对应用型高校电子信息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对于一些地方性院校在人才培养定位,仍然以过去传统的标准和框架作为指导,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上既没有突出“新工科”的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新体系,也没有突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4]
2.3 专业教师理念落后,实践能力薄弱
“新工科”下,学科交叉融合凸显,对专业教师的个人综合能力素质有更高要求,然而在地方本科院校中部分专业教师理念落后,在专业教学过程中仍然以传统工科培养理念为指引,实践能力薄弱,不能满足“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5]。
2.4 专业课程体系不满足人才培养要求
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专业课程理论过多,实践环节过少,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实践动手能力缺乏;专业内容理论过时、技能落后,跟不上电子信息产业更新换代的速度;课程教学考核形式单一,考核评价注重结果,过程考核缺乏;专业课程设置单一,不满足“新工科”中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要求。
2.5 专业实验设备陈旧
由于电子信息技术更新换代较快,而部分地方性本科院校由专科院校发展而来,部分专业实验设备陈旧,导致不能满足实际的教学需求,一些实践环节无法很好地开展,不能很好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2.6 学生学习内驱力不足
对于一些地方性高校,由于学生入学时基础不同、水平各异,部分学生存在学习热情缺乏,学习动力不足的现象。
3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应对措施
3.1 准确定位,凝练专业特色
对于地方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专业建设定位应该是立足地方,适应所在地区的产业结构,积极融入当地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服务地方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根据地区经济发展需求和“新工科”建设内涵,积极调整专业方向,凝练专业特色,培养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3.2 对照标准,优化人才培养体系
对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以及“新工科”建设内涵,进一步完善電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强化人才培养的质量意识,将质量标准贯穿学生培养全过程。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和课程体系,把专业标准落实到人才培养方案中,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构建合理的专业理论体系。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计算机应用能力、公共外语及专业外语、专业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的培养。加大实践性教学的比例,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使学生具有“新工科”要求的各项工程能力。
3.3 强化实践能力培养,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根据专业的特点,构建特色鲜明科学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充分利用实验室、实习基地和科研创新平台等,加强教学、科研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形式和途径,有效组织专业学生开展创新项目和学科竞赛等科技创新活动。将创新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创新性实验、设计性实验以及综合性实验比例,鼓励学生进行创业计划及创业活动,全面提高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4 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
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和完善以校企合作为主要形式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深入分析电子信息产业和企业对人才的能力素质和知识结构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质量。积极与国内电子信息领域具有国产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积极融入其产业生态系统,扩大校企合作内涵,探索校企深度融合和产学研协同育人新机制。
构建“产教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力度,充分发挥产教“深度融合”项目的示范作用,为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明确市场需求导向,树立“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中心,以技术应用为目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观念,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出发点,借助企业的丰富产业优势和经验,通过产学协同育人,助力电子信息类专业改革升级,提高“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人才的社会认可度。
3.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积极引导专业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加强对“新工科”理念理解,跟上应用型转型节奏,以“新工科”理念为指引,开展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通过人才引进、外出学习、国内访学、到企业实践锻炼等多种途径,打造“双师型”教学队伍,不断提高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优化专业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师资教学研究水平。针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多学科交叉以及技术更新换代较快的特点,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加电子信息行业实践、培训活动,提升自身业务水平。
3.6 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合理的专业理论体系,推行“交叉学科”综合课程建设。通过推行交叉学科教育,拓宽学生理论知识的广度和宽度,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通过专业实验室共享,共建创新实践平台等途径,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3.7 科研促教
围绕“新工科”建设方向,积极开展科研创新,将相关科研成果作为案例引入课堂,通过科研和教学有机结合,协助学生了解专业前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拓展学生专业思维,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8 坚持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不断完善“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思政体系,提升专业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能力。根据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特色,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专业课程特点,深度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所涉专业、行业、国家、国际、文化、历史等角度,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新时代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在对专业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加入国家政策、行业规范、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内容,使学生构建“大工程观”。在学习中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和文化素养,使学生成长为有时代担当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3.9 以学生中心,实现学生协调发展
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与综合提高为一体的培养体系。根据专业特点,优化教育教学内容,将创新创业教育、劳动教育和美育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有效统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生为本,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培养高质量、多样化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3.10 丰富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有效性
不断丰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积极采用MOOC、翻转课堂、对分课堂以及雨课堂、智慧课堂等教学手段。积极开展小班研讨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引入启发式、讨论式以及参与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对于实践教学,积极利用虚拟现实、“智能+”、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搭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拓展在线实践教学新模式,延伸在线实验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提升实验教学质量。
学生通过在利用虚拟现实、数字孪生等技术搭建的虚拟实验环境中进行实践,可以如同在真实的环境中实践一样,完成各种预定实践项目,提升了学生实践体验感和交互感。
3.11 优化学生考核评价体系
建立多元化的学生考核体系,采取个性化考核与多元化评价相整合、结果评价与过程考核相结合、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融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学习能力考核与创新能力考核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3.12 加强学风建设
加强学风建设,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学风关乎人才培养质量,维系学生健康成长,学风建设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是提升学生学习质量、改进学生学习内驱力的重要举措,是人才培养方案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障,要将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学风建设紧密结合。
3.13 积极开展教材建设
积极开展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教材建设,解决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教材难以满足教学的现象,避免出现教材与实际教学脱节。坚持以改革促发展的原则,使教材改革与教学改革同步。
积极与企业开展合作,加强实践教学的教材建设,探索校企共建教材新途径、新模式,以满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结合专业定位、专业特色、社会需求以及学生的认知,切实做到教材与教学相匹配、与新的教学实验设备相适应、与社会工程实践需求相吻合。
同时,在理论教学方面,鼓励扩大使用近三年出版的新教材的比例,鼓励专业教师直接引进先进的、能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教材。确保所教、所学知识能够紧跟电子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满足社会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
3.14 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教师教学考核评价是保障各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推动“新工科”教育改革和工程类人才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机制[6-8]。积极进行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建立适应“新工科”特征的教师教学考评机制,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包括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教学质量负责制度、教学督导制度、听课制度、教学检查制度、学生评教制度、教学信息反馈制度等。
4 总结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2021年被确立为河北省第二批高校转型发展试点学校,在新工科背景下如何建好“应用型”本科成为学校发展的重点。学校开展了应用型本科专业群建设工程,围绕国家和地方专业紧缺人才,整合优化专业结构,加快推进专业群建设。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作为我校应用型本科专业群建设专业,在认真分析总结现有问题的基础上,围绕应用型专业建设思路和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通过积极践行新工科下应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在专业建设上取得显著成绩。
结语
本文以河北水利电力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对地方本科院校中传统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对于同类院校中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有一定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夏建国,赵军.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刍议[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3):15-19+65.
[2]钟登华.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6.
[3]金东寒.深化拓展新工科建设 培养新时代卓越工程师[J].中国高等教育,2022(12):12-14.
[4]方建强,崔益虎.新工科战略的价值维度与实现路径[J].教育探索,2019(01):54-59.
[5]刘吉臻,翟亚军,荀振芳.新工科和新工科建设的内涵解析——兼论行业特色型大学的新工科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03):21-28.
[6]梅磊,梁晓磊,贺三维.高校新工科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21(37):5-8.
[7]戴刚,蔡春丽,刘伟,等.新工科背景下交通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模式与考核方式改革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20(29):129-130.
[8]舒文琼,陈士燕,刘晓平.“新工科”视域下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设路径探究[J].高教论坛,2019(07):17-23.
基金项目:中国高校产学研创新基金(2021FNB 02002);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2101223001)
作者简介:李爱宁(1982—),男,汉族,河北衡水人,硕士,副教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负责人,研究方向:智能终端开发;
唐勇(1972—),男,河北沧州人,副教授,电气自动化系主任,研究方向:通信网络;
王红艳(1980—),女,河北保定人,讲师,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信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