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公安院校政治生态建设研究

2023-03-07

辽宁警察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公安院校政治生态

敖 丽

(辽宁警察学院 综合监察室,辽宁 大连 116036)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绝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1]。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持续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我们党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

公安院校作为培养公安专门人才的高等院校,是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安工作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政治生态建设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也直接影响着“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新时代人民警察队伍建设。政治生态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深化标本兼治,立足公安院校自身特点,着力探索“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贯通融合的有效载体和方式方法,把不敢腐的震慑力、不能腐的约束力、不想腐的感召力结合起来,持续巩固发展良好政治生态。

一、构建公安院校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意义

政治生态是将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引入政治学领域所产生的概念,是一定政治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与外在政治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所形成的环境与状态,是一个地方或一个领域政治生活现状与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2]。对于公安院校而言,政治生态是一所公安院校党风、政风、校风、师德师风的综合体现。

构建良好政治生态是公安院校坚持党的领导、提高公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独立成章进行整体论述、系统部署,将教育、科技、人才赋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重要地位。高校作为科教兴国的重要阵地,政治生态建设的优劣不仅直接影响着党和国家教育方针能否顺利贯彻落实,也影响着高校能否坚持符合时代发展的办学方向、顺利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构建良好政治生态的前提。公安机关要接受党的绝对领导,毫不动摇地坚持“公安姓党”,公安院校作为公安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政治建警、政治建校方针,把党的绝对领导落实到办学兴校的全过程,永葆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政治本色,使公安院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目前,我国共有35 所公安院校,其中部属院校5 所,地方公安院校30所,每年毕业生大部分进入公安队伍。公安队伍不仅数量庞大,而且职责涉及社会领域的方方面面。公安院校自身建设对人才培养质量尤为重要,直接影响公安队伍政治素质、执法水平。政治生态不仅关系着立德树人的根本问题,也深刻影响着党员干部和师生的价值取向。公安院校内部政治生态清明,人心就顺、正气就足,就能营造出党风政风清朗、教风学风淳朴、师德师风醇厚的氛围,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实现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而政治生态污浊,就会滋生权钱交易、利益输送、拉帮结派,造成学校管理混乱、乱象丛生、师德师风败坏、校风学风不正,各项事业都会遇到困难和阻碍。

二、当前公安院校政治生态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公安系统政治大环境问题比较突出

公安院校是公安教育的主阵地,人才培养具有明确职业导向,从学生入校学习、实习锻炼到职业方向选择,都与地方公安机关联系紧密,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状况直接影响着公安工作的质量。反之,公安系统政治大环境对公安院校良好运行、有序发展也会产生作用和影响。一段时期以来,公安系统政治生态和队伍形象遭到了破坏,对公安院校改革发展也造成了冲击和影响,有的师生出现了理想信念动摇、选人用人正确导向性不强、精神懈怠等问题。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常态下,从2021 年开始我国开展了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查处了一批系统性、塌方式的腐败案件,公安系统政治生态得到了一定的净化,但重建公安院校政治生态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二)领导干部腐败问题比较突出

领导班子是党的执政骨干,是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的关键环节,对政治生态建设的影响极为重要。近年来,公安院校一直坚持全面从严管党治警,政治生态、纪律作风等方面逐渐好转,但腐败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特别是一把手腐败问题频出。近年来,先后有多位省属公安院校领导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审查调查,其中有 8 位公安院校领导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

(三)师生思想认识还不够到位

公安院校的党员干部和广大师生是政治生态的主体,可以改变和创造政治环境,对一所公安院校甚至整个公安院校政治生态的评价造成影响。特别是自媒体的迅猛发展,网上涉高校负面事件多发,学术不端、师德师风等问题引发舆论普遍关注。公安院校对传统主流媒体正面宣传比较重视,但在防范化解网络意识形态风险上还有所欠缺,部分师生辨别能力不强、政治意识薄弱或不清晰,部分公安院校教师在网上发布不当言论、学生穿着警服通过自媒体发布不良信息等行为,极易受到关注和舆论的热议甚至泛化,对公安院校整体社会形象造成严重负面影响。

三、公安院校政治生态建设的方向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战略部署,对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提出更高要求。公安院校不仅要把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作为基础性、经常性工作,也要将其作为系统性工程,不断完善“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实践路径,一体推进标本兼治并稳步取得实效,锲而不舍、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化风成俗。

(一)持续净化政治生态,保持“不敢腐”的震慑

“不敢腐”是构建良好政治生态的基础。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一样,稍不注意,就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现问题,恢复就需要付出巨大代价。净化政治生态,首要的就是消除腐败这一污染源,必须坚定不移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强化“不敢腐”的强大震慑,有针对性地开展政治修复,重塑政治生态。

1.必须从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抓起。高校领导班子的作风问题和腐败问题是高校政治生态建设的重点,是一所公安院校政治生态的风向标,公安院校领导班子带头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守正道、弘扬正气,激浊扬清、扶正祛邪,必然会培育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廉洁从政的良好环境。领导班子成员拥有对学校各类主要资源的使用、分配权力,在学校处于主导性地位,相应也存在更大的廉政风险,必须明确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并认识到其对于反腐倡廉的重要性。以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公安院校派驻机构改革相关工作,聚焦“关键少数”“苗头性”问题加强监督,特别是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始终保持正风肃纪反腐高压态势,坚决清除政治生态污染源,通过抓好“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着力把派驻监督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2.坚决查处师生身边的“微腐败”问题。高校“微腐败”问题表现形式多样、触及领域较多,从职责分工看,学校中分管人、财、物的关键岗位在资源掌控、使用、分配上有着更为直接的便利性和影响力,比如采购设施设备“吃回扣”、基建工程暗箱操作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还有借学生入党、评优评先、学生干部选用之机“吃拿卡要”等问题。公安院校毕业生绝大多数进入公安司法队伍,大学期间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警察意识养成、职业观形成期,学生身边存在的这些“微腐败”行为必然会对警察职业道德的形成产生严重负面影响,使一些学生在未来从警生涯中将“吃拿卡要”视为正当行为。因此,切实加强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规范“小”“微”权力运行,加大对“微腐败”的惩治力度,抓早抓小,严格惩戒追责,持续形成高压震慑。

(二)扎紧制度的笼子,强化“不能腐”的约束

“不能腐”是构建良好政治生态的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3]。构建公安院校良好政治生态,需要科学的制度体系作为保障,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1.全领域完善制度。立足公安院校特殊性,建立健全公安院校政治生态的制度建设,形成公安院校特有的规则、制度、纪律、章程等,构成合理严谨的体系,确保学校的决策过程民主、内容反映民意、校务公开透明。建立科学规范的公安院校政治生态评价指标体系,梳理、细化各指标项目,客观、准确反映政治生态的真实情况,在具体评价中及时发现问题,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堵塞制度漏洞。

2.抓好制度的执行落实。压紧压实制度执行责任链条,学院党委聚焦“主责”,党委书记聚焦“首责”,班子成员认真履行“双责”,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工作者严格落实“专责”,全面审视政治生态,推动全面从严管党治警治校各项制度、规定落到实处。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制约,不断压缩权力“任性”空间,推进纪律监督、监察监督、巡察监督、巡视监督协调衔接,发挥群众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作用,使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习惯规范、公正、干净地用好权力。党委要旗帜鲜明讲政治,执行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认真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等制度,确保制度规定成为必须依照、必须遵循的刚性约束,防止打折扣、搞变通。

(三)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巩固“不想腐”的氛围

“不想腐”是构建良好政治生态的根本。“不想腐”侧重于教育和引导政治生态的主体,逐步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升华,自觉营造健康向上、担当作为的从政从教环境,实现人人成为政治生态的“护林员”,培厚良好的政治生态土壤。

1.深化理想信念教育。思想上的滑坡、信念上的失守,就会导致精神上的“缺钙”,在面对诱惑时不敢、不愿斗争,甘于被“围猎”。公安院校是高校重要的组成部分,人才培养具有专业性和特殊性,打牢政治思想基础,公安院校责任重大。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强化忠诚警魂培育,切实打牢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忠诚使命的思想根基。从严规范讲座论坛、微信公众号、师生自媒体账号、师生微信群等意识形态阵地管理,严密网络舆情监控、从严规范网上行为。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是良好政治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公安院校要坚持文化育警,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校园,强化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功能,用革命传统教育启智育人,涵养甘于奉献、秉公用权、清廉自守的正气。充分利用公安文化资源,打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将宝贵的精神财富融入到校园文化活动中,激发师生爱国、爱警情怀,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3.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吸收、借鉴优秀文化资源,积极探索创新形式和手段,让廉洁教育更容易传播、更容易接受、更多互动,充分发挥廉洁文化的教育功效。抓好警示教育,丰富警示教育形式,充分运用参观警示教育基地、通报处分决定、召开警示教育大会、观看警示教育片、廉政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警示教育,全方位强化警示教育效果。注重运用典型案例和身边人身边事开展警示教育,以案明纪、以案释法,教育引导干部教师汲取教训、知错知止、引以为戒,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实现查处一案、警醒一批、教育一片、规范一方。

四、结语

加强公安院校政治生态建设是一项全面系统的工程,坚持把“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有效贯通起来,努力涵养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为新时代公安事业培养更多的优秀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猜你喜欢

公安院校政治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我国公安院校水上教学课程的困境与出路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关于公安院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思考
基于科学计量学的公安院校科研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