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美育思政融合发展路径探析
——以中外合作办学学生为例
2023-03-07潘超超
潘超超
(青岛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 青岛 26606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美的文化,也是当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美育和德育的珍贵资源。[1]因此,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激发学生民族认同感、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美育形式融入思政课课堂,提升思政课教学水平,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三者关系的探讨
思想政治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是弘扬和阐释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原理、教学内容的载体; 美育是发挥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载体作用进而升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它也承载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大学生发现美、感知美、创造美等能力的功能。[1]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美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教育素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美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素材,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基于现代转化视角正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正如习近平所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2]因此应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将优秀的人文精神凝练成美育教育资源素材,将优秀的思想价值观念凝练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精神内涵。在新时代,美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传承要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思想、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宝库的丰富养分,将其转化为富有教育意义、底蕴深厚的美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精品。
(二)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互为补充且相互促进
美育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具有渗透和艺术性吸引力,在相对愉悦的环境下潜移默化地影响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则是一种注重说理的教育,以讲授法为主。思想政治教育对美育的发展指引正确的前进方向,将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融入到审美素养当中,有选择的接受吸收,从而养成适合我国新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美育则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一定的推动促进作用,通过多种渠道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完善其教学方法,为说理性教育增添一些润物细无声的元素,使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领悟度和接受度大大提高。从本身的特质来看,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互为补充;从教育作用来看,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促进。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高校开始重视美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发展,但对于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教学实践及效果来看,仍存在不少问题:
(一)中外合作办学学生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现象较突出
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机制,结合我国的自身学科及文化优势培养大批具有国际化视野、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这部分学生面临多元文化的冲击,其中一些人热衷于过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但对我国传统节日却缺乏兴趣;一些学生面临错误社会思潮的挑战,有的崇尚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中的享乐主义、利己主义,对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艰苦奋斗、团结友善等不以为然,他们认为这方面的学习对自身能力及未来发展没有太大的帮助,因而会以消极的态度应对。
(二)未形成专门的美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体系化教育
目前高校针对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大多以传统的课堂讲授教学模式为主,未形成专门的美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体系化教育,学生很难感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美学元素和教育价值,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还是美育都很难达到期待的效果。对于部分学生来说不具有针对性的思政课堂很难在其中获得预期的收获。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度不高
在高校的实际教育教学中美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运用度较低,同时也忽略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教学素材的充分挖掘。部分高校思政教学模式存在局限性,很难在实际教学中运用优秀的传统文化素材将美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并采取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虽具备融合意识,但大多是简单的“拼接式”和“嵌入式”教学。[3]同时由于投入有限导致有针对性地融合创新型教学实现度不高。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美育与思政育人协同融合发展实践策略
结合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育文化认知的具体实际,探索新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学意蕴融入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新机制、新路径,不断提升对于这部分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水平。
(一)更新施教理念,开拓“文化+美育+ 思政”融合的新形态
在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融入审美教育,易于促成师生共情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4]同时可以根据当今00 后大学生的独特个性、新生代视角以及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群体特征,更新改善传统的施教理念和方式,探索他们喜闻乐见的教学教育方式。以文培元以美育人互融互通达到立德树人的效果,将三者精巧融合,开拓出文化美育思政融合的新形态。
(二)针对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创新高校美育思政课程
在思政课程体系的引领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学元素、美学意蕴、美学内涵融到思政课教学中,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程的美育路径,以审美和文化自信培养为核心,结合当地特有的优秀古文化古建筑等实践基地资源,不断整合补充完善校本课程,构建文化美育思政课程新体系。在对中外合作学生的美育和思政课程设计环节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鉴赏分析作为重要素材和重要的教学目标,同时集体备课时需重点关注美学素养的融入、价值理念的塑造和文化自信氛围的营造,从而确保在实际教学中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作为课堂的教学目标之一。
(三)运用“实践+”、“网络+”平台拓宽融合路径
高校可根据地区特有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和优秀古文化特征开展美育,同时结合时代发展对思政教育进行创新和融合,同时以地区优秀古文化特色育人资源来突出美育的思政育人价值。
1.将“实践+”形式贯穿其中,紧扣高校专业教学特色和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特点, 从美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双视角着眼,对相关资源材料进行整合建立校本课程,以地区特色内容和“实践+”的形式吸引大学生积极参与到思政教育中,并高效高质量完成美育育人目标。可结合中外合作办学学生专业特点重点开展中外文化对比、实地实践参观、产品设计、大国重器等方面的主题美育实践活动, 例如,山东地区的高校教育者可立足齐鲁地区的文化特征和人文精神,深挖美育和思政教育双角度下适合的特色文化资源,依托当地古建筑、博物馆和展览厅等资源,使学生能较为深切地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蕴美感和意象美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文化自豪感和情感共鸣,进而让时代使命感内化为青年学生的行动自觉和青春梦想。同时大力支持学生开展暑期三下乡、红色文化专项、国家非遗文化传承保护等有意义的志愿服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良好道德品质、崇高精神追求的人性之美[3]并能在思想政治领域发声亮剑, 增强辐射带动作用。
2.将“网络+”形式贯穿其中,紧扣目前青年学生对网络黏性增加这一特点,借助互联网这一平台,将传统的思政课讲授法向多形式教学拓展,尽可能应用情境教学法等将美的优秀传统文化素材展现给大家,同时充分利用好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制作发布贴近大学生生活、喜闻乐见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学作品。另一方面,可以积极调动青年学生参与到其中,深层挖掘素材集思广益补充完善课程内容,让学生们产生情感共鸣并在学习收获中成长,一定程度上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要想在实际中切实发挥其立德树人的效能,使其成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需要高度重视美育思政课程建设,并巧妙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同时转变对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发挥新媒体教学模式的优势,解决目前面临的问题,以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文化自信心,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自觉防范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侵蚀,同时也能辩证看待国外文化,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文化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