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人民至上”蕴含的科学思维方式探析

2023-03-07柴鑫鑫李冰辉

红河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底线历史思维

柴鑫鑫,李冰辉

(1.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西安 710049;2.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

2021 年11 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正式将“坚持人民至上”[1]纳入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之中;2022 年10 月,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2],“人民至上”的明确提及和多次强调,充分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情怀和使命担当。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共产党并不是把“坚持人民至上”作为雾里看花、水中捞月的口号,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马克思主义科学思维方式融入“坚持人民至上”理念之中,以一系列新思想新战略推动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见证了坚持人民至上的生动实践。正因具备科学的思维方式,“坚持人民至上”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更加生动、更加具体、更加科学。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战略思维

战略思维是一种从大局出发、突破一时一地的限制、谋求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的高瞻远瞩思维。“以人民为中心”的战略思维则是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出发,以人民利益为中心擘画战略蓝图、以人民需要为中心观察处理问题、以人民幸福为中心制定战略目标的恢宏思维,这种思维旨在突破现时的局部的发展状态,谋求更为全面的、更可持续的、更高质量的新发展。

(一)寓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发展战略之中

“以人民为中心”的战略思维寓之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的发展战略之中。习近平指出“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3]战略的制定实施体现着政权的性质,关乎着民族的兴衰,指引着国家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党中央制定了分“两步走”,即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为此,党中央以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有效促进了“五位一体”的扎实推进。如在经济建设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富民”出发考虑问题、制定方针,出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多领域的“创新”、各方位的“协调”、可持续的“绿色”、高层次的“开放”、全面渐进的“共享”,这五大理念虽侧重不同,但却都以“人民”为逻辑起点和价值归宿,为实现经济富民厚植了发展优势。政治建设则从“重民”出发,致力于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为此,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发展全过程的人民民主”,“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2]并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新形式为人民行使民主权利拓宽渠道,充分反映了新时代党对人民地位的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从“惠民”出发,聚焦文化惠民工程的建设,不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形成系统网络,让人民群众广泛享有更加便利、优惠、均等的文化设施,享受更加丰富多样、舒适健康的文化生活。社会建设从“利民”出发,党中央坚持从人民最需要和最关心的事情做起,对教育、医疗、就业、住房、健康等各项社会事业给予政策支持,凝心聚力推动脱贫攻坚取得了实质性突破,为人民的生活更加殷实幸福提供了制度保障。生态建设从“安民”出发,为了给人民群众营造绿色优美的居住环境和生存环境,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位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得以加快构建。显然,在新时代,这五方面建设有机统一、相互贯通,紧紧围绕着“人民”这一中心展开,鲜明体现了“坚持人民至上”所蕴含的恢宏的战略思维。

(二)寓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任务之中

“以人民为中心”的战略思维还深刻寓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之中。近年来,习近平多次提及要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为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党的二十大又明确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进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实现路径。无论是作为过程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或是作为目标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无疑都在人民,鲜明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战略思维。就中国式现代化而言,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作了准确概括,其中就多次提到了“人”和“人民”,如“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精神世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类命运共同体”[2],显然,“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素,中国共产党所追求的现代化亦是为了提高人民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政治生活、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生活水平的现代化,从而开辟了实现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梦”的生动诠释,它的提出为党中央大政方针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鲜明指引,它的实现亦需要“以人民为中心”。一方面,中国梦必须造福人民,“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本质属性之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4]9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实现人民幸福、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懈奋斗的目标和动力。另一方面,中国梦必须依靠人民,如若缺少人民群众的参与,中国梦只能是可望不可及的空中楼阁。为实现民族复兴,习近平提出了“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科学命题,并多次强调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5]40,旨在最大限度地凝聚起各族人民无穷的智慧和力量,为个人梦与民族梦、国家梦的最终实现厚植磅礴力量。为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中央举旗定向、放眼长远,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健康中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等一系列统揽全局的战略方针得以科学部署和有序推进,体现了新时代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来谋万世、谋全局、谋发展的战略思维。

二、“人民是真正的英雄”的历史思维

历史思维是一种在掌握历史知识、观察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的基础上,用历史眼光观照社会现实问题的知古鉴今思维。“坚持人民至上”蕴含的历史思维见之于对“人民”的认识上,即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人民是真正的英雄”的历史思维则是用历史的“放大镜”来观察、审视和研读“人民”这一群体在各个时期的社会乃至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中的作用,为现实发展和未来规划积淀力量、燃起明灯。

(一)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人民是真正的英雄”的历史思维是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内在把握。人民是什么?为何要坚持人民至上?习近平在分析历史和继承前人基础上作出了回答,即“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5]5诚然,人民群众的动力作用不是空穴来风,而早已寓之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之中,考察人类历史便可找到答案。自人类出现以来,物质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群众通过劳动实践改造着万事万物,不仅种植了作物、开采了资源、发明了生产工具、制造了各种器械等物质资料,而且创造了音乐、诗歌、美术、舞蹈等精神财富,他们以自身的力量使这个世界变得多姿多彩、生机盎然,马克思对此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6],群众才是历史的“剧作者”和“剧中人”,这就从客观、辩证、历史的视角出发,重塑了人民群众于历史而言的特殊意义,即现实的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从而打破了唯心主义者把群众视为无定型的、消极被动的“群盲”的悖论,肯定了人民群众才是历史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动力之源。毛泽东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也深切认识到了这一点,故发出了“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7]的感慨,最终依靠人民之力取得了战争胜利。面对新时代执政环境的考验和波谲云诡的世界局势,习近平以深邃的历史眼光看到了人民群众的伟力,在吸收毛泽东的人民动力论的同时,再次强调“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4]137“最大底气”“坚实根基”等话语的多次提出和使用,反映了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这既传承了传统的重民敬民爱民思想,又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见证了“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历史思维的深入发展。

(二)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的高度凝练

“人民是真正的英雄”的历史思维也是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的高度凝练。于人类而言,人民是人类历史的创造者;于中国共产党而言,人民又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主体和力量之源。诚然,党从如火如荼的革命年代、筚路蓝缕的建设时期和大刀阔斧的改革岁月中走来,探索和积累了诸多经验,但“群众路线”这一条始终贯穿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人民至上”成为共产党人矢志奋斗的座右铭。党在初生时十分弱小,面对敌人的倾力围剿,必须找到强大又可靠的革命力量,为此,毛泽东深入农村开展实践调研,得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8]。这一强有力的论断,足见人民群众对革命作用之重要。此后,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在“人民战争”的方针下,与帝国主义侵略者和国内反动派展开了英勇斗争,由于坚信人民是真正的英雄,由于深信战争的伟力“存在于民众之中”[9],革命取得了最终胜利。在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坚信人民是真正的英雄,由于坚持群众路线,坚持构建人民政权,党得以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投身轰轰烈烈的社会建设,大庆精神、西柏坡精神、红旗渠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的涌现亦是人民力量的生动见证。在改革开放之初,由于坚信人民是真正的英雄,聚焦人民利益,尊重人民智慧,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包产到户的尝试、剩余劳动力开办乡镇企业的新态势受到了党中央的关注,并将人民的这些有益探索加以引导和推广,为实现人民富裕开辟了路径。在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的新征程中,亦涌现了诸多问题和挑战,如新冠疫情对人民健康的严峻考验,习近平为此坚定指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10],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地位的高度重视,党不负人民,人民亦不负党,在新冠疫情的考验中,从前线医护人员到基层志愿者,各行各业的人民群众用不同的方式抗击疫情,筑起了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这亦是“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在新时代的生动体现。

三、“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是一种从联系和发展观点出发全面分析问题、抓住矛盾与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的系统科学思维。辩证思维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坚持人民至上”的落脚点在于实现全民共富,这就离不开辩证思维的方法指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辩证思维致力于打破一部分人富裕、一部分地区富裕的不平衡发展状态,旨在从全局出发且有重点地施策,以达成全民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

(一)统筹规划、共建共享的系统思维

“坚持人民至上”不仅仅是对新时代人民作用的认识,更聚焦于人民利益的实现,蕴含着统筹规划、共建共享的系统思维。习近平曾多次强调要“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4]15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个规模浩大、惠民利民的大系统,其涉及的利益之多、方面之广、难度之深不言而喻,这就需要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剖析问题,促进系统内各个要素协调配合。在区域协调问题上,党中央积极推动京津冀、珠三角、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经济带等新增长极的构建,大力推进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对口支援和扶贫协作,在促进欠发达地区在教育问题和交通、卫生、文化等设施均等化的同时,为其带去更多的技术和投资,引导欠发达地区依据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在城乡协调问题上,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乡村发展提供了现代化的治理手段和发展思路,在这一战略的影响下,人才、资源、机会纷纷流向乡村,农村的管网、公路、卫生等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各式各样的特色农业不断兴起,农业与其他产业得到融合发展,社会主义新型农村彰显了其旺盛的发展活力,乡村人民享有了和城市同样的发展机会和舒适环境。此外,各方力量的协调配合也是实现共富必须解决的问题,共同富裕的实现既需要党中央的政策下达,又需要各级部门的层层落实,还需要底层人民的共同努力,共建才能更好地共享,即要“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11]99此外,习近平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目光鲜明提出了共享发展的新理念,它以全民为目标主体,以全面为内容标准,以共建为实现途径,致力于让全体人民均享受到国家经济、科技、民主、文化等各个层面的发展成果,继而向着共同富裕稳步迈进。这些用系统思维审视和解决共同富裕问题的方法也是“坚持人民至上”所具备的思维特色所在。

(二)聚焦问题、把握重点的精准思维

实现共同富裕还体现了聚焦问题、把握重点的精准思维。如何有效做到脱贫致富一个不少、一个不落?这就需要对症下药、具体施策的精准思维,这一思维方法在“坚持人民至上”中的主要体现就是精准扶贫思想。首先是对象精准,缺乏真实准确的扶贫对象,扶贫工作就会南辕北辙、失去重点、造成资源浪费。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需要找到扶贫重点,习近平认为“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5]189为此,党中央按照现行贫困标准将扶贫重点聚焦到农村贫困地区,精准到每个贫困县、每个贫困山区、每一户困难群众,从而为扶贫工作的开展划定了清晰范围。其次是目标精准,贫困地区面临的发展问题众多,脱贫的衡量标准直接关系着扶贫工作的走向,习近平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提出“到2020 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11]4的目标,正基于“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指引,贫困地区、贫困群众不仅在经济上受到了援助和指导,而且也享受到了教育、医疗等便利,实现脱贫、建成小康不再是遥远的梦想,而成为量化可行、具体可见的现实图景。此外是方法精准,脱贫攻坚是一项庞大复杂的工程,扶贫方法的科学合理至关重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精准思维指导下,制定出一系列个性化、具体化的扶贫方案和实施细则,例如项目安排因地制宜、人才选派精准到户、资金使用用到实处,实行责任制使扶贫工作精准到单位甚至个人等,这种“精准滴管”“靶向治疗”的方法有力保障了扶贫实践的成效。可见,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性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的实现离不开这种以全体人民为中心的精准思维。

四、“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底线思维

底线思维是一种根据客观实际划定事物的底线,凡事以底线为基准,从坏处准备、努力化解风险、实现最大期望值的居安思危思维。习近平之所以以人民为一切工作的中心,正因为其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底线思维把民心看作党和国家发展的底线,始终坚守底线、牢记人民地位、尊重人民权利,以防范“亡党亡国”风险,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一)认识底线,守护民心

如何认识民心?为何要守卫民心的底线?新时代的党中央用“坚持人民至上”作出了科学解答。党自出生以来就与人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鱼水之情、大地种子之谊、骨肉之亲等等比喻都成为党与人民关系的生动概括,正因收获了民心、聚集了民力,共产党人得以在装备落后、条件艰苦的窘境中发展壮大,民心成为党绝处逢生、战无不胜的重要法宝。在和平时期,人民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者,共产党人正因心系人民、为民服务而持续受到人民的认可与支持,在党和人民的协力奋斗下,中国面貌焕然一新,民心成了共产党执政和国家发展的压舱石。在2020 年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全国各地的人民纷纷响应党的号召,或是普通居民的自觉隔离,或是志愿者的挺身而出,或是医务工作者的坚守岗位,这其实就是民心,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赢得的民心。此后,习近平也对人民地位和民心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发出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着党的生死存亡”[12]的感慨,这就意味着“人心向背”与“党的存亡”的关系受到了党更为深切关注,意味着“民心”是党和国家能够长久生存发展的底线,突破了这一底线,一切目标规划都会成为一纸空文。可见,中国共产党是植根于人民、在人民中成长壮大、为人民竭力奋斗的政党,习近平强调“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13],这既凸显了党群关系的重要性,也是守卫民心底线的原因所在。

(二)研判风险,防患未然

认识底线的最终目的在于研判风险、未雨绸缪、化解风险,这也是底线思维的关键所在。因此,如何才能守住民心底线、避免衰亡风险亦成为新时代党的人民观涉及的重要问题之一。早在延安时期,黄炎培就向毛泽东发出了“历史周期律”之问,即任何一段历史、一个政权和一个政党都有人亡政息、走向衰落的时候,这似乎是历史之定律,那么,中国共产党该如何防范风险、跳出周期律呢?毛泽东用“民主”作了坚定回答,认为接受人民监督方可破解这一定律,而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充分印证了毛泽东这一观点的正确性和前瞻性。在充满挑战的新时代,党内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执政环境,脱离群众的危险骤然上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任重道远,世界又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深知如若没有忧患意识、不能坚守民心底线,很难有效应对新的考验和危险,很难在变局中谋长远。为此,习近平在继承毛泽东人民民主思想的基础上,作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4]70的重大论断,号召全党以人民评价为中心,以人民满意为标准,充分赋予人民民主权利、敢于接受人民监督、善于倾听人民心声,让生活在新时代的人民能够切实有效地监督政府。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推动下,一方面,党中央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以雷霆之势取得了治党管党的显著成效,干部的选拔任用机制、权力监督机制、评价考核机制等不断完善,巡视利剑作用得以彰显。另一方面,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党史学习教育等得到了深入开展,制度的刚力与教育的柔力得以结合,干部队伍更加纯洁、忠诚、高效。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中,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2],拉近了党与人民的情感距离,赢得了人民的真心拥护和高度赞誉,这正是坚守防患于未然的底线思维所带来的积极效果。

五、结语

整体看来,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等马克思主义科学思维方式是一个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四种思维方式的耦合贯通构成了“坚持人民至上”的内在要素。战略思维是“坚持人民至上”贯彻落实的基础,勾勒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美好蓝图;历史思维是认识人民作用的明镜,为深刻领悟人民至上理念找寻了翔实可靠的历史依据;辩证思维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明灯,为有力践行人民至上理念探索了科学的路径指引;底线思维是维护党群关系的桥梁,为贯彻坚守人民至上理念筑起了坚不可摧的安全屏障;这些思维方式有机统一和灵活应用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从而为“坚持人民至上”赋予了勃勃生机和发展活力。因此,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仍需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根植人民,为人民创造更多发展空间和机遇,使广大人民都能在现实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归属和优势,筑起实现共同富裕的强大合力,画出各族人民为推进民族复兴而团结奋斗的最大同心圆。

猜你喜欢

底线历史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真相与底线
戈恩被捕:底线不可碰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守住我国粮食安全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