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期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安全性及疗效分析

2023-03-07王光明黄国华曹胜

人人健康 2023年1期
关键词:软镜肾盂导丝

王光明 黄国华 曹胜

(安徽省泾县中医院泌尿外科 安徽宣城 242599)

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属于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有欧美国家数据显示,5%~10%的人均可能发生一次泌尿系结石,而在我国泌尿系统结石的发生率较低,为1%~5%。在我国南方地区发生率更高,发生率为5%~10%[1]。近年来泌尿系结石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2]。

输尿管软镜最初主要作为辅助检查手段。由于激光技术的发展以及应用等,输尿管软镜联合激光技术被广泛用于临床,尤其在尿路结石治疗方面,且对结石长径低于2 厘米优势突出。

目前输尿管软镜主要常采用经过输尿管软镜输送鞘(UAS)进入至肾,但关于术前是否放置输尿管支架扩张输尿管存在争议。有研究表示术前预置双J 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还有利于手术进行,如付裕研究称[3],预置双J 管后,再对肾结石患者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发现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更低。但也有研究表示术前免预留双J 管,结石清除效果也理想,如杨登科等人研究称[4],术前未预置双J 管一期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疗效也理想,且可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压力。针对此争议,本次研究探讨术前未预置双J 管在输尿管软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更好治疗肾或输尿管结石患者提供参考,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21 年2 月至2022 年1 月在本院就诊的上尿路结石行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患者100 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8 例,女性42 例;年龄14~74岁,平均(50.7±10.6)岁;疾病种类:肾结石患者48例,其中多发结石患者15 例,单发结石患者33 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31 例,输尿管结石合并肾结石患者20 例,双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1 例;肾结石长径1.0~4.1 厘米,平均(1.8±0.5)厘米;输尿管结石长径最长0.8~2.2 厘米,平均(1.2±0.2)厘米;结石分布位置:上盏5 例,中盏或肾盂22 例,下盏19 例,铸形结石2 例。

纳入标准:均经过泌尿系超声、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器(CT)检查技术检查并确诊为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均单纯进行输尿管软镜结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意识均正常;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凝血功能异常;合并髋关节畸形、截石位困难者、消化道类、血液类疾病等;伴有心脏类、肝脏类等重要脏器疾病;处于哺乳期或妊娠期;既往曾有输尿管手术史,证实患侧输尿管存在较严重的狭窄。

1.2 研究方法

气管插管或喉罩全麻下,取截石位,常规消毒术野铺置巾单,先以F8/9.8Wolf 输尿管硬镜探查尿道及膀胱,寻及患侧输尿管开口,逆行置入斑马导丝,沿导丝行输尿管镜探查输尿管,探查发现输尿管上段结石,尽可能将其推入肾盂内,若伴有息肉包裹推移困难可将其大块击碎后再送入肾盂内,再留置斑马导丝至肾盂内,退出输尿管硬镜,根据输尿管通畅情况,选择不同型号的输尿管鞘沿导丝逆行置入至肾盂部位,建立经尿道输尿管~肾盂通道,退出导丝及鞘内芯,于通道置入一次性斑马电子输尿管软镜探查肾内结石,灌注液用60 毫升注射器人工持续推入生理盐水,保持视野清晰,软镜通道置入200 微米钬激光光纤,激光能量0.8~1.0 焦,频率20 赫兹将结石逐个粉末化,较大结石颗粒用输尿管套石网篮逐一取出,探查肾内各盏无结石残留后,退出钬激光光纤,置入斑马导丝,直视退出输尿管软镜及鞘,保留斑马导丝,沿导丝再次置入输尿管硬镜,直视下逆行放置F5 双J 管,退出导丝及输尿管硬镜,术后排空膀胱尿液,一般不予保留导尿,若为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保留导尿次日拔除导尿管。所有患者术后第二天行尿路平片(KUB)检查,了解碎石效果及双J 管位置是否正常。无特殊情况术后第三天出院,术后4~6 周来院复查及拔除双J 管。

1.3 观察指标

观察术后情况、术后1~3 月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其中结石清除的判定标准为术后1月、术后3 月分别采用KUB 平片或者肾脏超声技术进行检查,结石的大小均低于4 毫米,表示清除有效。术后并发症包括肾实质损伤、输尿管穿孔、撕脱、出血、尿源性脓毒血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25.0 软件统计,定性资料以%表示,定量资料以()形式表示。

2 结果

2.1 术中、术后情况

手术时间45~120 分钟,平均(75.4±5.7)分钟。100 例软镜鞘(F11/13 或F12/14)均置入成功,置鞘成功率100%。99 例一次碎石成功,1 例铸形结石体积较大,二次碎石取净结石。术后常规留置双J 管4~6 周,其中有2 例输尿管上段结石,输尿管条件较好,结石全部一次取净,术后未留置双J 管。

2.2 术后1~3 月结石清除率

术后1 月结石清除92 例,清除率92%;术后3月结石清除94 例,清除率94%。

2.3 术后并发症分析

术中无肾实质损伤、无输尿管穿孔、撕脱、出血、无尿源性脓毒血症等并发症。术后发热4 例,经过对症处理后均明显好转。

3 讨论

输尿管软镜存在弯曲特性,放置输尿管通道鞘,可以扩张输尿管,确保其可反复进入至患者输尿管及肾盂,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对患者输尿管壁的损伤程度,有利于引流灌注液,降低肾盂内灌注的压力,还可确保手术清晰度高,有效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表明输尿管软镜术前预留双J 管具有一定优势,但目前缺乏统一指南,关于术前是否放置双J 管依旧存在争议。一般研究学者认为术前预流双J 管有利于降低输尿管损伤发生率,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输尿管被扩张,有利于置管操作的顺利进行。由此,为了提高进鞘或进镜的成功率,常于输尿管软镜术前放置双J 管[5]。但是也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学者表示,输尿管软镜术前免留双J 管,也可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如常全森等人研究中[6],术前免留双J 管,3例术后发热以及5 例术后疼痛并发症,一期结石清除率为95.0%,说明术前免留双J 管仍可达到较好的置管与碎石效果。又如徐胜利等人研究称[7],对照组采用预置双J 管2 周,观察组术前不预置双J 管,结果发现观察组清石率95.42%,对照组清石率94.66%,两组比较,P=1.000,并发症、手术时间、置鞘成功率比较,P>0.05,说明术前未置双J 管一期输尿管软镜处理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满意。又如杨涛等人[8],探讨了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前放置与不放置双J管的效果,结果发现与术前置管比较,输尿管软镜碎石手术不预先放置双J 管手术效果相当,且并未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上述研究均证实了输尿管软镜碎石手术术前未置管效果理想。

本次研究为了进一步证实输尿管软镜术前免留双J 管对患者的效果,本次研究纳入100 例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100 例软镜鞘(F11/13 或F12/14)均置入成功,置鞘成功率100%。本次研究不是所有患者均留置双J 管,存在2 例输尿管条件较好一次取净,且术后未留置双J 管,其余患者术后均留置双J 管,99 例一次碎石成功,1 例铸形结石体积较大,二次碎石取净结石;随访1 月、3月发现,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2%、94%,此项研究说明术前未预留双J 管在输尿管软镜手术中应用效果理想,有利于清除结石。本次研究结果与目前研究报道具有一致性,均表明一期输尿管软镜术前免留双J 管效果理想,安全性高,有利于清除结石。

尿源性脓毒血症属于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此类并发症的发生大部分主要与术前感染无法有效控制存在关系,手术时间较长,导致手术过程中肾盂压力较大存在关系。而本研究100例患者,经过随访3 个月后发现,并无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生,术后发热4 例,经过对症处理后均明显好转。此项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一期输尿管软镜术前免留双J 管,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较少。

综上所述,术前未预留双J 管,输尿管软镜手效果理想,有利于清除结石,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本次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受到条件的限制,尚未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可能存在偏差,且研究中心单一,随访时间较短,期待后续多中心研究,延长随访的时间,以提高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猜你喜欢

软镜肾盂导丝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World J Urol:输尿管软镜治疗肾下盏结石的疗效评估
——可重复性或一次性输尿管软镜孰优孰劣?
经输尿管软镜钬激光内切开引流治疗肾盂旁囊肿21例体会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在孤立肾与非孤立肾结石中的临床分析
超声引导动静脉内瘘经皮血管成形术(二)
——导丝概述及导丝通过病变技巧
胎儿肾盂扩张相关疾病的三维超声诊断研究
肾衰合剂对大鼠肾盂高灌注压损伤的保护作用
马蹄肾自发性肾盂破裂伴尿外渗1例报告
输尿管软镜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在肾结石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斑马导丝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