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学生语言实践的大单元教学初探
——以三下第三单元为例
2023-03-06文|李晶
文|李 晶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而语言建构与运用又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才能得以实现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语文核心素养和学习任务群的概念,指出要“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这体现了语文教学从知识本位到素养本位的转型,也指明了未来语文教学的改革方向。2022年版课标新鲜出炉,提出了课程理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结构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2022年版课标在完成了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接轨的同时,也掀起了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育变革的热潮,尤其让指向学生语言实践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界的热点话题。本文以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例,探讨指向学生语言实践活动的大单元教学。
一、聚焦素养:确定学生语言实践活动的单元整体目标
语文课程的目标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和构建的,而明确的目标是开展有效语言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安排了4 篇课文,《古诗三首》再现了春节、清明节、重阳节的民俗,《纸的发明》介绍了中国古代造纸术的进化史,《赵州桥》展示了古人的建筑智慧和美学,《一幅名扬中外的画》重现了北宋都城汴京的热闹场景。另外还编排了主题为“中华传统节日”的综合性学习。基于单元课文内容、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不难发现,整个单元都是以传统文化为载体,学习“如何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抓住这个核心问题和核心目标,结合学生的学习需要,笔者设计单元学习整体目标(见下页表1)。
表1
二、创设情境:营造学生语言实践活动的真实世界
传统的语文教学更多局限于知识和文本,普遍与学生真实生活关联度不大,不能唤起学生的生命体验,这就很难让深度学习真实发生。特级教师贾秋萍说过:“学习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越贴近,学生就越能深度体验,越能将新观点、新概念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建立关联,整合建构,并在言语实践活动中迁移运用。”2022年版课标提出:“要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语文课程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在丰富真实的学习情境下,学习才能真实发生,而不是照本宣科、空中楼阁。人的生活不能离开语言,语言也不能离开生活,所以单元大情境必须是学生真实的生活情境。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然而其中蕴含的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豪感,至今仍能引起我们的共鸣。五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绚烂夺目,我们每一代人都肩负着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责任和使命。笔者设计“争做文化传承人”为单元大情境,既连接了学生的真实心境,又连接了传统文化,展现出文化传承的时代意义。笔者将单元目标和学习任务置于真实生活的情境之中,引导学生开展语言实践活动,打通了语文与学生生活的壁垒,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真正得到提升、迁移、内化、运用。
三、单元整合:构建学生语言实践活动的任务框架
朱则光老师在《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给单元大任务下了概念,他认为:“大任务就是一个和学习目标紧密相连的、贯穿学习过程始终的、具体的驱动性问题或活动。”这个大任务统领单元的全部学习资源,让语文学习不再是单独的一篇篇课文,而是整个单元成为有机整体,学生在任务驱动下,积极通过各种语言实践活动达成学习目标,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整个单元的学习行为,暗线是单元学习目标,明线是单元学习大任务,最终指向学习目标,指向核心素养。
确定了单元学习目标,就可以依托目标设计单元大任务。结合单元教学目标,将“向世界介绍悠久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设置为大任务,并根据课文内容把大任务分解为五个小任务(见表2),形成紧密的学习任务群,由此展开真实、自主、开放的学习活动。
表2
任务一:穿越时空去过节
任务一整合了《古诗三首》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以“穿越时空去过节”这个任务,联结古今,按照诵读古诗—节日体验—写作交流的流程,逐步深入,在诵读古诗中学习传统节日,在体验节日中了解传统节日的习俗和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不断传承和生长。最后开展“向世界介绍中国节日”的活动,学生向大家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以及自己对节日个性化的理解,以作业的形式,用书面语再来介绍传统节日。要求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通过全班投票,最后评选出“我最爱的传统节日”。
任务二:“纸文化”小讲坛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认真阅读课文,梳理纸的进化史。教师可以以课后习题第一题的图表为抓手(见图1),帮助学生梳理纸的前世今生,理清讲述思路。在此基础上,学生在小组内练习怎样把纸的前世今生讲清楚、讲明白。最后每个小组选出代表上讲台向同伴介绍纸的文化。为了防止学生讲得千篇一律,可以设计加分项,鼓励学生在课文信息的基础上,小组合作,搜集相关的文字和视频资料。教师可以适当提供阅读资料,如《蔡伦造纸》《洛阳纸贵》等,帮助学生打开思路,了解中国造纸术更多的文化以及对世界的影响,从而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图1
任务三:假如国宝会说话
《赵州桥》全文从桥的结构和图案两个方面写出了它的坚固和美观。教师可以设计两个问题,分别指向坚固和美观,如:“赵州桥为什么可以1400 多年屹立不倒?”“赵州桥为什么让你过目不忘?”由问题驱动学生的阅读和思考,进而展开小组讨论,并全班反馈。反馈的时候重点关注学生是否围绕一个意思把话说清楚了。最后开展“假如国宝会说话”活动,让学生代入赵州桥的角色,以第一人称介绍赵州桥的坚固和美观,要求围绕一个意思把话说清楚、说条理。
任务四:画里有“话”
一个节日可以展现古时的民风民俗,一张纸、一座桥可以体现古人的智慧,一幅画也可以激起我们对古人生活的无限想象。学生在深入文本感受画作繁复、细腻的同时也看见了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央视关于《清明上河图》有详细的解读,并用光影效果让图中的人物动起来,再现当时鲜活的场景,这是绝佳的教学资料。在此基础上,开展“画里有‘话’”的活动,学生化身小导游,利用故宫博物院的数字展厅,带领小游客们云游汴京,要求小导游重点选择画作中的一处来介绍,并能够围绕一个意思把话说清楚,最后评选出“最佳小导游”。
任务五:百家讲坛:介绍传统文化
前面根据课文内容,学生分别介绍了传统节日、古建筑、绘画等方面的传统文化,在这些语言实践中不断练习如何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说清楚,落实了单元目标。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会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也接触到了更丰富的文化符号,所以教师可以设计“百家讲坛”这一舞台,让学生运用学到的语言形式向世界介绍自己最喜欢、最感兴趣的传统文化,并用“绘画+ 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最后全班评选出“最强推荐人”。
四、综合评价:指向学生语言实践活动的素养评价
课程评价是教学的指明灯,掌握着教学的方向。一个好的课程评价要求,既能符合活动的目标,又能考虑到学生现有水平的差异,还能在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起到诊断、激励、促进的作用,在活动结束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总结。在新课标指导下开展的语文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比较新的教学方式,更需要好的评价来把关,防止出现徒有热闹而没有质量的结果。
语文大单元教学的终极目标是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素养的提升是通过任务的完成来实现的,而任务的载体就是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按照这个思路,评价的很大一部分要指向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也就是指向过程。另外,语言实践活动结果的质量也能反映核心素养的落实情况,那么评价也要指向结果。因此,笔者在本单元运用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来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核心素养的落实情况。
1.形成性评价引导核心素养的发展
形成性评价主要考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参与度,可以及时揭示问题、反馈问题,在动态中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改进,让语言实践活动成为一个流动的、不断改善和调整的、互动的磁场。
如表3 是针对语言实践活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量表。
表3
2.终结性评价把握核心素养的落实
2022年版课标认为:“终结性评价包括学业水平考试和过程性评价的综合结果。”对于大单元教学,这里的终结性评价主要是单元检测和每个学习任务结果的评价。
根据课标要求,单元检测的命题,坚持素养立意,从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四个方面来考察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命题要以情境为载体,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充分调动既有经验、知识和资源去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本单元笔者设计了典型任务,学生可以检验每个任务的完成情况和核心素养的落实情况。例如,本单元大任务下的第五个小任务,笔者设计了“百家讲坛:介绍传统文化”这一活动,让学生运用学到的语言表达方法向大家介绍自己最喜欢、最感兴趣的传统文化,要求围绕一个意思把话说清楚,并用“绘画+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文字部分要求学生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那么,学生上讲台“说”的综合表现和“写”的作品,就是终结性评价的一个依据。最后将“写”的作品面向全班展示,由教师和学生投票评选出“最强推荐人”,这个评选的过程再加上过程性评价量表对学生“说”的综合评价结果,就是本任务的终结性评价。
在2022年版课标的指导和助推下,指向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通过活动解决真实情境下的真实问题的语文大单元教学,一定会不断普及和改进。我们在一系列语言实践活动中,寻找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的路径,必定将面临很多挑战。但只要我们敢于出发,敢于探索和坚持,就一定能收获一路繁花,而那香气终将引领我们迈向正确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