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信息科技课程标准,培养时代新人的精细化落实
2023-03-06田再平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南沙学校
田再平 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南沙学校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立足数字时代的经济、社会和国家安全现实,坚持课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育人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原创精神、信息社会责任、总体国家安全观,凸显“科技创新”的重要价值。下面,笔者结合信息科技课堂实际和实践,从新课标角度谈谈对如何培养时代新人的思考、办法、见解。
●研读课程标准,让师生学习清晰明了起来
研读课程标准,明晰课程改革精神。新课标颁布,将“信息技术”改名为“信息科技”,使得信息科技课程从综合实践课程中单独分离出来成为国家级课程,在三年级到九年级独立开课,课程地位有了质的变化。[1]信息技术是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总称,科技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析包含“科”与“技”,“科学”与“技术”并重,技术侧重于各项技能的学习操作、知识点的掌握,科学侧重于认识理解世界的科学原理、科学原则、科学背后的理论,使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通过理论与实践协同育人、树人,育时代新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思维。由此可见,新课标要求,技术和科学并行并重,通过知识学习和技能操作训练,拓展延伸到思维思想方面要求: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新课标优化和完善了知识和技能角度、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认知和实践,更加适用于时代发展和培养时代新人的要求。
研读课程标准,明晰课程改革内容。根据当前数字化、智能化时代背景下信息科技发展情况,选取逻辑主线关联的课程结构——数据、算法、网络、信息处理、信息安全、人工智能六个学科,通过倡导真实性场景学习,根据小初高不同年段学生的认知规律、活动的逻辑,系统性地设计课程知识框架内容,从“0”到“1”系统地构建了什么年级学什么内容、该学什么内容、该掌握什么内容,层层递推,螺旋式上升,逐步让学生从身边的案例情境,到信息科技学科,再到个体终身学习进行关联。在培养的过程中,用新课标回答“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份答卷,达到立德树人和素质教育的目的。
●吃透书本教材,让真实性学习情境用起来
在“双减”和数字化时代发展背景下,教师需要依据新课标,把教材、教辅资料吃透,用贴合时代发展背景和时代要求的知识,用生活化真实场景呈现形式,营造学生乐于接受的课堂氛围,同时凸显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在一个个独立又有连贯性的项目实践中,先让学生习得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力和技能,再通过小单元项目学习,加强不同技能之间的连接,引导学生会用、善用、巧用计算机思维策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正向迁移到各类相关的其他问题中。通过侧重学生意识的培养,尤其是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和解法方法培养,信息科技课堂不再是只讲技能,而是“科”与“技”并重。
教师结合生活,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挖掘生活中与信息科技息息相关可见可感知的例子,与信息科技所需的知识技能,串并联“科”与“技”。通过生活化大单元项目式学习设计,让学生在项目化学习实践中,提升探究能力、锻炼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习积极性、获得成就感,尝试利用信息科技手段解决问题,把核心知识再建构,把科学知识和技能串并联起来深度学习。让学生所学的知识和能力是真实的,可以迁移到自身生成经历中,所运用的思维方式是真实可靠的,即解决问题的思路在现实生活中是可以迁移的,可以运用到一个个未知的问题情境中。
例如,《计算机的组装》的任务要求是:父母想给你配置一台预算在五千元左右的台式计算机。请你通过在线网站(如ZOL产品报价网)配置计算机硬件。学生通过中关村模拟攒机官网在线组装计算机,既加深了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理解和认知,锻炼了计算思维,又为家庭建设贡献了自己智慧,同时也知晓了中央处理器的重要性。
又如,在进行《网络基础知识》中信息系统的网络组建教学时,教师可先向学生展示学校网络拓扑图,介绍校园网各种连接设备、无线网络设备和楼层网络设置,再带领学生参观学校的网络核心机房,并要求小组协作,使用思维导图把校园网络的层次结构整理出来,进行分享与交流。学生通过参观实物,团队合力操作,形成感知、加深认识,在任务活动中培养了计算思维。
再如,在学习《信息的搜索——旅游行程规划》时,可要求学生用在线地图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任务要求:合作制作“广州市南沙区两天旅游指南”。学生通过百度、高德在线地图网站,跨地理和历史学科学习,基于景点信息搜索、地图信息搜索,不同行程规划和路径规划,分析与评估互联网数据的可靠性与实效性,并对搜索结果进行分析与优化,在规划行程中注意
到出行路线中的安全问题和对景点的保护问题,通过合作分享展示行程,通过数字化学习创新,锻炼计算思维,达成信息意识素养和信息社会责任。
●提升自己,让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强起来
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进步。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学生一滴水,需要教师十桶水,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在高度信息化、数字化且智能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跟上信息技术发展步伐,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做时代新人教师?笔者认为教师可通过如下学习渠道提升自己:通过传统学习方式学习,对国内外专业书籍、期刊等进行研读;利用官方在线网络资源平台学习,也可用地方网络学习平台进行学习;利用各公益平台进行学习;积极参与学科内交流培训、教学教研活动,磨课说课赛课促学习促反思促成长,借助市区级、省级和国家级示范优质课案例,与同学科教师一起交流、研讨、反思、学习,激发教师主观学习动机和内在学习动力。
集体备课凝智慧,团结协作共进步。集体备课是教师智慧火花共同汇聚、交流的好机会,是弥补个体单独备课的不足,实现智力资源共享、教学智慧迭代升级的重要形式。团结就有力量和智慧,科组利用新方式方法,更新知识体系,促进教学水平整体提升。课前可增加资源设计模块,丰富各种学习资源,如操作类技能自制微课、课外拓展视频、音频、图形图像,推荐课外阅读书籍,推荐相关内容的在线学习网站网址,设计自主探究学习的任务单、进度单等。基于“互联网+”“万物互联”的背景,充分发挥其生产学习工具的作用,教师准备和提供所需的教学软件硬件环境资源、数字化学习资源、数字化平台,为学生自主学习、小组间探究学习搭建学科资源库。通过精心设计真实性学习项目,对同一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不同教材横向对比、纵向挖掘、课外拓展、教材重组;选择适合学生发展水平、地区发展情况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预估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困难;预估学习后的成果收获等;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诊断和评价学生;给予学生信心和自信,引导、支持、鼓励学生,使之自己学、愿意学、快乐学,点燃学生的自我内驱力。课后,科组教师及时反思交流:讨论是否达到预期学习目标、课堂教学开展是否顺畅、学习气氛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创设的生成性教育资源是否能用好用适用、小组合作探究情况怎样、课堂是否有意外突发情况发生、教学时间如何安排更加合理高效等。通过课堂的生成情况和实际教学效果,及时总结优缺点,为后续及未来教学提出迭代优化改进策略。
顺应时代发展,具备硬、软、巧三类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随着人工智能时代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以数据为主导的数字时代已到来。作为时代新人背景下的教师,需要积极顺应数字时代的发展需求,不断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适应未来教育、胜任未来教育和创新未来教育。当前,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发生了极大变化,对教师能力要求由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转变到信息化教学能力、信息化育人能力,对学生能力要求由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转变到信息化学习能力、信息化成长能力[2],具体来说,通过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考和改进优化过程,围绕一个主题的项目式活动,提出一些问题,接着在探究过程中,查阅资料,借助合理的软硬件,完成某些数据的收集、加工处理和分析,用学生自己的办法来解决相应的问题,并且对主题进行整理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慢慢就培养出计算思维,即使未来学生碰到一系列问题,他们也能自己想出解决方案,并且能够解决好,慢慢提升动手操作能力,拓展思维学养,促进人格的发展,思考如何借助、使用、巧用信息技术,解决项目中的问题并延伸迁移到自身发展中,形成自我效能感和稳定持续自主性。“教育自觉”成为教师的一种追求,为此,教师应该适时转变角色以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即从技术维度下培养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利用技术开展教学模式创新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逐渐培养借助信息技术开展全流程、全方位育人工作的信息化育人能力。[3]知识与技能的提高与增长并非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终极目标,培养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态度精神和教学智慧才是教师能力提升的关键。实践证明,时代新教师应该具备硬、软、巧三类信息技术应用能力。[4]其中,信息技术应用硬能力指教师应具备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信息技术应用软能力指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时的态度、心境等精神力量,信息技术应用巧能力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策略或方法。
●关注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让时代新人主动求发展起来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现实世界被人工智能、移动互联、通信网络技术、社交、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在虚拟世界中重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强的自我参与感和实践获得感。最直观的体验是外出只带一部手机即可随时随地支付,在手机下单就能点外卖和寄快递、购物送货上门……这一系列的便利大大节省了人们的时间成本。
当前,数字化各项技术的广泛应用、学习环境不局限于教室、学习方式方法多样化和数字化资源丰富,让学生能够便捷高效率地完成想要做的事情,获取新知识。但在数字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质的改变的同时,弊端也日渐显现:内容信息破碎、学习时间碎片化破坏了知识间的连续性;虚假伪造信息干扰学生身心发展;信息泛滥让人们面临选择性困难;被动接受各类大数据信息定制和推送,处于信息茧房中无法自知和无法自拔,使学生逐渐丧失深度和独立思考能力。
面对日常有约束性条件的真实复杂情境,教师应通过融入课程思政,立德树人育人,以学生的真实需求为出发点,先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人、一个发展的人和一个追求终身学习的人,再培养其信息科技学科核心素养和掌握必备技能。通过义务阶段信息科技学科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培养和达成,学生会用、善用数字化学习工具来助力学习和解决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真实性情境问题,会拓展拓宽信息视野,会主动关注世界多元化信息,从不同媒介获取多元化信息,摆脱对单一渠道信息的依赖,均衡不同立场、地域、爱好、价值观点态度,再加工和综合不同倾向的信息并归纳出结论。教师应借助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各项科学与技术同频同步赋能,为学生人生成长着好底色,注入创新精神的火种火苗,使学生具备搜索能力、过滤筛选辨识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学会自我求学习、自我求规划、自我求管理、自我求调节、自我求适应、自我求驱动,学会抽丝剥茧后破茧而出,学会应用所学的全部知识想方设法、攻坚克难去处理未来不可知的、无时无刻的变化。
在新课标发布起始之年,作为信息科技教师,要精细化落实培养时代新人的目标,需要转变教学理念,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串并联和重构知识脉络,实施真实情境下的大单元项目式教学,围绕立德树人课程思政,落实落细新课标核心素养;需要在教学活动实践中对新课标、新教材进行深思、探究和创新,力争让信息科技课堂成为学生喜欢的课、学生开心的课、学生体验和应用实践的课、学生主动参与又有深度学习的课、学生获益终身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