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深亦浅迎新年
2023-03-06郭影强
岁末年初,人们总是习惯于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有人年年进步,也有人像我一样大致重复。跨年看到的最扎心的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你以为2023会是全新的,但多半和你的2022是一样的。
不过,毕竟每一年还是有每一年的不同。就大环境而言,这几年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各种高科技日益走向更高、更深、更广。前一段时间读到一本叫做《概括力》的书,细读之后发现就是信息收集、信息整理和信息输出的三步曲。把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内容放在成年人的工作场景中,却因其论述问题之真实,成为一本通俗读物,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越来越多的初看是常识,其实来自专业技能讲解的书畅销市面,标志着当下正在真切地进入知识时代。
美国科普作家平克认为,人类社会已经走过农业和工业时代,进入了知识时代。他提炼的知识时代的一个要素是:由大脑引领的概念时代——这是知识时代的深化。“概念一词往往意味着一个全新的开始,或原创的想法”。教育和媒介,以及各种专业化身份的人转身成为传播者,使得我们现在每天遇到大量的概念——看看抖音就是直观的表现。科学概念的传播是一件有品质有深度的事情。曾撰写过一本论述科普写作的书的米歇尔·奈豪斯说,科普应该用个性化的方式传达一个和作者及读者都相关的过程。据此标准观察,那些好的IT教程或课程,往往体现着传播者特有的个性体验,并用一个生动并富有个性的方式展现出来。他们也许不是传播科普,但技术传播者早已成为一种媒介从业者,如B站上有大量的技术教程。随着这些技术教程的传播,关于技术的要素、操作者的要素,以及各种奇思妙想得到个性的呈现,甚至涌现出B站粉等类似的平台偏好的标签划分。
概念之后,是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有一本名为《创造力之魂》的书探讨了工程师应具备的创新思维。从某种角度上来说,那些义务的技术传播者,已经具备相当的工程品质和创新思维。
有趣的是,《创造力之魂》一书主要讨论的不是工程,而是人的大脑机制对创新的影响。例如,书中对人的左右脑不同的思维物质进行了工程创新角度的阐述,甚至还论述了大脑在男性女性身上的不同体现。比起以往我们一提创新和制作就强调兴趣来说,作者呈现的是引入现代脑科学研究成果,把创新的思维活动建立在更明确更严谨的科学知识基础上展开论述。
身处当下这个科技研究成果汗牛充栋的时代,普通人要建立起常识水平的科技素养其实并不容易——在海量的成果和常人的理解之间往往会形成巨大的反差。脑科学在普通人听来未免高深,但传播者把它变得通俗。《创造力之魂》更进一步介绍了许多创新思维策略,如追问策略、头脑风暴、鱼骨图等,像“美第奇效应”(有效运用多样化团队进行创新)我则是第一次听说。
最后引用《创造力之魂》这本书里提到的“具有创造力的人格特征”以飨读者。善解人意、好学、激情、内向、实验者、协作和坚持,这些品质可以在传统创新者的身上找到,也可以在身边擅长某一领域的开拓者、传播者等人身上找到。但凡想在一年中学点东西做点成果不虚度时间,或深或浅的创新一定是值得追求的。
从学习、传播和行动中寻找乐趣,新年可期——别忘记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