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空转化:为教育时间增能①

2023-03-06宋文文曾姝倩

中小学德育 2023年1期
关键词:时空空间家长

宋文文 曾姝倩

教育时空是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它包含教育时间和教育空间两个维度。教育时间是教育活动持续展开的过程,教育空间则指教育活动发生及展开的场所。[1]随着现代效率社会、功利主义和应试教育的风靡,教育时间出现单一化、机械化和权威化的异化现象。马克思曾经指出,“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2]。时间和空间本身就是内在统一、相互影响和相互转化的。立足于时间与空间的转化关系,以“教育空间”为切入点,有助于消除当下教育时间的异化现象,为教育时间增能。

一、问题提出:教育时间的异化现象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急速发展,我们形成了以工具性、机械性和控制性为主要特征的社会时间观。受这种时间观的影响与制约,教育时间出现了单一化、机械化和权威化的异化现象,亟需我们关注并消除。

其一,教育时间的单一化。学生大部分时间都用于知识的学习。2018年初,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的《从“应试教育”突围——中小学生“减负”问题研究报告》提到:全国小学生平均在校时间从2010年的6.7小时增长到8.1小时;中学生平均在校时间从7.7小时增长到11小时。[3]即便是非在校期间,学生也难以逃离“知识学习”的囿限,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同样无法拥有自己的生活和休闲时间。迫于升学压力,父母通常还会为孩子们安排很多学习任务,专门请私人家教上课辅导或让孩子参与各种辅导班,家长没有为孩子提供多余的、空闲的生活和娱乐时间。2012年PISA测试数据显示,上海学生平均每周课外学习时间为13.8小时,名列第一,加上校外辅导和私人家教,学生每周校外学习时间达17小时左右,远高于平均值7.8小时。这些现象表明,学校和家长陷入了一种“时间迷思”,认为学生在学业上投入的时间越多,学业成就会更高。[4]一言以蔽之,学校教育时间和家庭教育时间都是学生知识学习的时间,二者出现同质化趋势,从而导致教育时间的单一化。

其二,教育时间的机械化。学生的时间如机器一样运转,成为控制学生的行为工具。有研究者提出,“时间在把各种教育活动纳入到整齐的时间序列的同时,也成为我们日常教育生活不得不严格遵守的强硬规范”[5]。尤其是学校形成的结构化、控制性和规约性的课程和作息安排,要求学生在特定的时间内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结果是,时间犹如机器一般,控制了学生的行为和活动,把学生塑造成了一个个“学习机器”。随着家庭教育时间与学校教育时间逐步同质化,即家庭时间也如学校时间一样紧张有序和有条不紊,被紧密的知识学习活动所充斥,家庭教育时间也由此出现机械化的异化现象。孩子们在家仍然过着犹如学校般的“生活”,在规定好的时间内完成作业、休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就如机器一样规律运转。他们丧失了蜻蜓与鱼塘、天空与鸟儿、嬉戏与打闹等自由自在的游戏时光,无法享受到自然、生活、游戏带来的本真快乐,很难获知灵动生命的意义。更让人担忧的是,长期的枯燥乏味、紧张繁琐的学习和巨大的学习压力会很大程度上消磨学生的求知欲望、学习兴趣和生命感知,甚至导致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和过激行为。

其三,教育时间的权威化。教育时间受教师和家长控制,学生失去了对教育时间的自主支配权。依循国家的规定,学校对学年、学期和学时做好了整体的规划和安排,以保障教学的顺利展开。正面意义上,这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使学生能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当中学习和成长。但是问题在于,在紧张、统一和高压的学校教育时空环境中,学生很有可能丧失对学习时间的自主支配意识,甚至丢失自主支配权。与此同时,家庭教育时间也被家长牢牢控制。父母以“为孩子好”的名义,“精心”设计孩子们的生活。从什么时候睡觉、吃饭和学习,到考取什么样的学校,再到什么年龄阶段完成什么样的人生任务,都被父母规划得天衣无缝。父母错误地以为孩子是一个任由自己“拿捏”的“泥塑玩偶”,是自己“精心雕刻”的“作品”。孩子们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很可能走向麻木和叛逆两个极端。前者意味着学生对这样的时间控制已经失去了“自主意识”,默认学校、教师和家长的所有安排,完全受限于学习时间的“他主支配”;后者则指孩子会对这种高压的环境产生逆反,对学校和家庭的学习和生活的时空环境产生厌恶心理。二者都将严重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

二、基本认识:时空转化关系

对时空转化基本认识的缺乏是教育时间单一化、机械化和权威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人们以为只要大幅增加、严格规划和精准控制学生的学习时间,尽力减除闲暇时间或自由时间,让学生“伏案苦读”,在“学校-补习班-家庭”三点一线的教育场域内流转,就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以便实现获得高分和考取好学校的目标。人们将其功利化目标的实现全部寄托在教育时间的控制上,忽视了教育空间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实质上,教育时间与教育空间都是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二者内在统一、相互影响和相互转化,都具有重要的教育性功能。

我们可以通过教育时间和空间的相互转化促进学生的发展。研究者胡潇基于马克思的时、空效能转换理论,提出在现实生活中时间作用与空间作用可相互转化。这里面存在“时间的空间作用”和“空间的时间作用”两种转化机制。前者指人生的空间宽远会增进岁月的价值含量;后者指时间的利用效能和久暂决定人的发展空间。也就是说时间作为人生发展空间的重要意义,更在于生命活动、社会实践的节律、效能。等长生命时间中的空间活动愈增加,活动空间愈拓展,生命的效益局域会延伸。[6]简言之,就是单位时间内人的活动空间愈宽广则时间意义愈大,时间愈长则人的活动空间则可能愈宽远。作为专门培养人的活动,教育具有同样原理的时空转化机制,具体包括“教育时间的空间作用”和“教育空间的时间作用”。“教育时间的空间作用”是指教育空间的延展、缩小可以增进或减少教育时间的价值含量,“教育空间的时间作用”则是教育时间的节奏快慢会影响教育空间的延展。由此,我们可以说,教育时间和教育空间内在统一、相互影响和相互转化,教育时间和空间的转化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面对教育时间异化的单一化、功利化和去主体化现象,我们应该基于教育时间和教育空间内在统一和相互转化的关系,以“教育空间”作为切入点和着手点,创设和转换教育空间,为教育时间创造更多的生命价值效益,让教育时间和教育空间充分体现出育人性和发展性,让教育回归到育人和发展人的价值本然。

三、可行路径:通过“空间作用”,为教育时间增能

(一)创设差异性空间,实现教育时间多元化

应对教育时间单一化的现实异化问题,我们应该创设差异性空间,推动教育时间多元化。孙正聿认为,人无法忍受“单一的颜色”,因而人无法忍受“凝固的时空”。[7]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五彩缤纷、千变万化的世界,每天醒来都是新鲜的一天。孩子们不应该每天如一日地忍受着只有“学习”这一“单一的颜色”。作为教育的最重要的场所,学校要创设满足学生学习、交往、活动、休憩等多种需要,涵盖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多种教育功能,具有开放性、创造性、灵活性的多元空间。例如,我们可以创建多变的新教室,或改造学校走廊,或通过智能技术、虚拟技术等手段打造虚拟活动空间。

同时,家长要注意避免家庭空间与学校空间同质化。家庭是一个家庭成员生活、互动的场域,是学生感受父母之爱和感受美好生活的重要场域,于学生来说无法取代、难以代替。家长应该建立一个爱意满满、自由轻松和积极乐观的家庭空间,以便学生度过幸福、快乐和轻松的家庭教育时间。这种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环境影响学生的性格塑造、行为养成和观念形成。充满爱意的家庭时空环境可以培养出富含恻隐之心、喜用善意眼光看待这个世界的孩子;独立自由的家庭时空环境可以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自主行动方面的能力;轻松愉快的家庭时空环境可以培养孩子阳光活泼的性格。可以说,创设不同类型、丰富多彩的空间是教育时间多元化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前提条件。

(二)转换教育空间,促进教育时间灵活化

我们可以通过空间的转换,变换教育时间的节律,促进教育时间灵活化。不同的教育空间,承载着不同的教育活动,有着不同的时间节律。学校空间、家庭空间和社会空间有不同的教育功能。学校空间是一种制度化的、目的性较强的和相对固定时间节律的教育场所,给孩子们带来制度化、规则化的教育体验;家庭是一种以生活、情感为基础的时空场域,孩子们在这里感受到爱与温暖,是孩子们生活习惯养成、价值观形成和性格教育的重要场所;社会空间纷繁复杂,是每一位现代人生命活动的不可或缺的环境,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中小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人,是一个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中独自“行走”的人,不能因为他们是一个未成年人,就受我们“摆布”。他们需要在制度化学习中获得知识和与他人交往,他们需要在家庭中感受父母的爱与温暖,他们需要了解社会的运行方式及在社会上活动。这依赖于学校、教师和家长设计并组织各式各样的教育活动,转换教育空间,促进教育时间灵活化。

在学校,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多样的学校空间,设计、组织多样的主题活动,鼓励孩子们展开自发性的、创造性的和新颖性的活动;在家庭,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们多参加家庭亲子活动,多陪伴孩子们,与他们共同游戏、共同完成家务、共同讨论和共同学习;在社会上,在家长的帮助和保护下,学生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如志愿者活动、健康娱乐休闲活动等,锻炼自己的沟通交往能力。通过多样的活动设计,转换各异的教育空间,使学生体验到不同的生活方式,感受到灵动的生命存在,脱离掉功利化取向下的时间机器的束缚。

(三)尊重个体空间,维护教育时间主体性

尊重个体空间,维护学生的教育时间主体性是解决教育时间权威化问题的重要方式。教育权威化带来的主要弊端是教师和家长剥夺了学生学习时间的自主支配权,占用了学生过多的时间,压抑了学生的天赋和潜能的发挥。因此,我们要做的是将教育时间的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自主自觉的教育时间的主人。学校应该基于学生的个性特点、个人兴趣和个人需求,创设开放的、自由的和满足个性化需要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有机会自主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自主选择进行个人思考与学习活动或是进行合作学习。这才能使学生在学校的教育时空主体性得到充分保障和体现。与此同时,家长更要有清晰的认识,不能仗着自己的“父母”或“亲人”身份,没有界限地“侵入”孩子们的个人空间。虽然中小学生仍未成年,但是他们有自己的个人世界,存在不希望他人随意介入的私人空间。家长应该尊重、保护和帮助建设孩子们的个人空间,鼓励、培养孩子们形成个人教育时空的主体意识,这种主体意识包括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我协调和自我反思等意识。由此,才能加强孩子们的教育时间主体性,归还孩子们的教育时间主体地位。

猜你喜欢

时空空间家长
跨越时空的相遇
空间是什么?
镜中的时空穿梭
创享空间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玩一次时空大“穿越”
家长请吃药Ⅱ
时空之门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