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电视新闻故事对戏剧手法的借鉴

2023-03-06郑婉瑶

戏剧之家 2023年4期
关键词:新闻报道戏剧生活

郑婉瑶

(湖北民族大学 文学与传媒学院,湖北 恩施 445000)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与自媒体的兴起,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浏览那些碎片化、生动幽默的短视频。这对于相对枯燥的新闻报道来说,无疑是一场巨大的挑战。传统的电视新闻借鉴戏剧手法,更好地提升自身的感染力、吸引力,以此确保自身的收视率,显得尤为重要。

一、新体裁的探索

随着新闻传播载体的增多,从报纸到收音机到电视,从单一的文字传播到文字、声音、图像共同作用,新闻的体裁也在不断探索。在表现手法上,越来越多的频道栏目开始将一则新闻转变为一则故事呈现在观众的面前,如央视曾热播的《焦点访谈》,将简单的新闻转变为叙事性的节目,让观众跟随着镜头深入新闻发生地,让观众“看”到新闻,从中切切实实地体会新闻,如一则“工业污水随意排放使得百姓生活苦不堪言”的新闻,如果只是通过文字简单地叙述出来就会显得苍白无力,难以引起观众的共鸣。但这个栏目通过实地走访拍摄的方式将污水造成的影响,对农田的污染、环境的破坏赤裸裸地摆到人们的面前,极大地震撼了观众。同时,在对村民进行访谈的时候,栏目不经意间将村民困苦的生活环境展现在观众的面前,对环境破坏的震惊和对村民的同情二者共同作用之下,更容易引起人们对于污水排放问题的关注,引发如何保护自然的反思。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节目的收视率,也凸显了新闻的教育警醒作用。同样,各种各样的访谈类节目,要么深入现场,要么邀请当事人面对面,通过聊天的方式将新闻还原出来。这些都是借鉴戏剧现场表演的方式,对新闻报道体裁的新探索。

二、新闻故事与戏剧的共通之处

新闻故事讲究时效性与真实性,原则上要求秉持客观的态度进行报道;而戏剧讲究艺术性,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生活的艺术化。二者本是相对立的两个概念,但事实并非如此。普利策曾说,“去采集与众不同的、有特色的、戏剧性的、浪漫的、动人心魄的、独一无二的……”[1]事实。新闻的价值在于传播,而传播的关键在于吸引受众,在这一点上,新闻和戏剧有着共通之处。

只有足够新奇,与人们日常生活有所不同,才会引起人们了解谈论的兴趣。因此,在素材选择上,二者大都遵循着这样的规律:“普通人+特殊事、特殊人+普通事”。浏览网络热搜排行便会发现,人们所关注的重点是日常生活中很少发生的,难以预见的事情,如:明星偷税漏税、吸毒、嫖娼或是国际形势动荡等。如果新闻报道的选材为人们常聊的家常,就难以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这些是人们在生活中已经司空见惯的事情。如果新闻报道的是李大爷家的公鸡今天下了一个蛋!那么这将极大地引起人们的关注,并且在短时间之内引发大量的传播,因为公鸡下蛋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曾见到的事情,因此这个消息足以引起人们的好奇心,且无论真假,即使明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人们依然想要一探究竟。反观从古流传至今的文学作品,大多遵循着这样一条规律,《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选材便是杜十娘(普通人)+怒沉百宝箱(特殊事),《牡丹亭》选取的是富家千金与书生(特殊人)+相爱最终修成正果(普通事)。人们对于未知的事物保持着好奇心,正是这种好奇心驱动着人们去探索、去了解。新闻报道和戏剧的选材也依靠新奇性,给人们呈现一种完全不一样的生活,告诉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极少见到的事情,既满足人们对于特殊群体生活的好奇感,也保障了自身的收视率和传播效果。

三、对戏剧的借鉴

(一)冲突与对立

鲁迅先生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是将那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戏剧通过对美好事物设置坎坷的阻碍或进行毁灭来引起人们的共情,从而引发共鸣;或将生活中普通的小事加以丑化以此带给人们欢乐,使人们在欢乐中得以加深印象。

新闻报道借鉴了这一手法,在报道一个人物取得辉煌成绩之时,大量的篇幅放在了他艰辛努力的过程上,对于他所取得的荣誉简单地一笔带过。这样的安排看似不合理,却让观众了解到他成长的全过程,他艰辛的努力让观众更能体会到这份荣誉来之不易。比如,对冬奥冠军徐梦桃的报道将大量的笔墨放在介绍出身和为了赢得冬奥冠军所付出的努力之上,即使训练中严重摔伤也不曾放弃,让观众随着报道将自身代入其中,再一次重走了她的艰苦追梦之路。相对于单纯介绍她取得了什么奖牌,在过去获得了什么成绩,这更容易拉近她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为观众呈现出一个鲜活生动的人物,而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荣誉集合体。

(二)设置悬念

戏剧的开头,总是喜欢设置一个乃至几个悬念作为开场白,以此来引起观众的兴趣,如一部英雄的自传,总是喜欢以英雄的暮年为切入点,以英雄带着遗憾与不甘离去作为第一幕,在吊足观众胃口时,再进行转场,以倒叙的手法来叙述英雄的一生。

现在的新闻报道也喜欢运用这一手法,开头先抛出一连串的疑问,或以设问的方式提出报道的内容,吸引观众的眼球,再缓缓对主要内容进行叙述。如《走进科学》栏目,在每一期的节目开头,先利用背景音乐营造一种悬疑诡异的气氛,然后提出一连串的怪象,明明是一档科普类节目,偏偏营造出一种诡异的氛围,将观众的思维带向灵异的方向,从怪力乱神的角度来对节目开头的现象进行解释。这样不仅完美地避开了科普类节目枯燥无味的弊端,还促使观众在节目一开始就主动参与节目,主动进行思考,不仅提高了节目的吸引力,也使得观众的思考贯穿节目始终,加强了此类节目的教育意义。而这一趋向不仅出现于现代,早在民国时期,就有类似的案例。例如,一份民国报纸上曾有过这样一个标题“丰子恺画画不要脸”,但是当人们看到报道的正文时,才发现这是夸赞丰子恺画画技术高超,说他画人物时不用画出人的五官就可以完美地展现出人物的神态气质。如果没有这么一个巧设悬念的标题,勾起人们的好奇心,又怎么会引起众多的人细看报道的内容呢?

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当下观看视频的群体中,能够完整看完一个视频的人越来越少,大多数视频的点击量主要依靠一个好的标题。设置一个或者多个完美的悬念,能成功地勾起人们的好奇心,同时将一个完整的事件片段化,分成一个又一个短小的部分,在每个部分的结尾再次设置悬念,可以避免人们好奇心的衰退。

(三)平民化

艺术源自生活,完美的艺术应该是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阳春白雪”固然是艺术的顶端,但是在讲求流量和传播的现代社会,人们更需要的是“下里巴人”这一类贴近生活的艺术。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戏剧名篇,无论是素材、剧本还是表演形式、艺术手法,都是紧贴生活的,一词一句,人物的一颦一笑都蕴含着生活的影子。

“对于民生内容事件化、过程化、细节化的表达使我们的新闻丰富了、生动了,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也使许多在传统新闻观念看来不是新闻的民生内容成了最好的新闻并获得了灵动丰富的表达。”[2]如果注意报纸和电视新闻报道栏目的变化,便会发现,民生类的报道所占据的篇幅不断扩大,同时将视角下移,会发现普通人群更乐意收看普通人的生活,特别是发生在那些普通人身上的悲欢喜乐。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国际形势的变化、国际贸易的发展实在太过遥远了,而新闻报道中那些普通人的悲欢喜乐,其实蕴含着自己生活的影子,反而更容易引发人们的共情。比如,看到“农民喜庆丰收”的报道,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家乡的父老乡亲,此时应该也是丰收的季节了吧,会为报道中的农民感到喜悦;看到“年轻人见义勇为”,便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如果这事发生在自己身边,自己也会如报道中的小伙一般。普通琐碎的报道更容易让观众看到自己生活的缩影,更容易拉近节目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引发共情。

四、新闻的真实性

无论新闻和戏剧之间有多少共通之处,戏剧有多少值得新闻报道借鉴的地方,二者之间仍有一条不容逾越的界限,同时,这也是新闻报道不容践踏的底线——真实性。脱离了真实性的新闻报道便成了艺术创作了。正如前文所言,“公鸡下蛋”比“母鸡下蛋”更具有吸引力,由此报道而带来的流量更是不可想象,为了流量而脱离真实性的报道还能称之为新闻吗?如果为了使新闻报道更加吸引受众,借鉴戏剧的表现手法,设置悬念,在报道的内容上更加注意细节和语言表现形式,这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一味地追求效果而忽视了新闻报道最基础的真实性,报道夸大其词甚至编造虚假内容,那就脱离了新闻报道的初心。

真正能吸引人的“爆炸性新闻”首先必定是真实的,虚假捏造的内容只能称之为谣言。新闻报道必然是记者从头到尾,由表及里,层层深入,不断挖掘出来的,没有人能够不依靠自己实地调查,仅凭只言片语就将一件事的始末弄清楚。正如前几年关于黑心煤矿的报道,也正是记者深入一线,历经千辛万苦假扮挖煤工人在黑心煤矿卧底数年,收集到了足够多的证据,才将这个黑心煤矿曝光于大众的视野之下。同样一篇报道没有经过足够严谨的考证,没有收集到足够多的证据,就随便报道出来,虽然在短期内可能会引起巨大的反响,但是其造成的后果也是难以想象的,引起的反响越剧烈,造成的后果也会更加严重。这不仅会给当事人带来困扰,更会导致报道媒体公信力丧失,甚至由此引起社会的动荡。

最后,新闻报道应当保持一种中立的态度,新闻报道要将事件原原本本地呈现在观众的面前,其中的是非曲直由观众自己判断。这也是新闻报道最难的地方,一个人总有自己的喜好厌恶,也会有专属于自己的一套善恶判断标准,而这一切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我们对事情的判断,并且在不注意的情况下将自己的判断标准融入报道之中。报道不同于艺术创作,艺术创作可以随意融入自己的情感,可以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对剧本中人物的喜恶,而新闻报道要极力地追求一种中立,那便是不掺杂私人情感的情况下将这件事告诉更多的人,也就是记者要将这件事原原本本地告诉观众,在这一过程中,尽量避免他人的情感倾向对观众自身的判断做出干扰。这要求新闻记者在报道实践中不断建立一个相对中立的情感立场,不断完善自己的表达技巧。

五、结语

电视新闻报道应该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随着时代的进步,将借鉴更多戏剧表现手法,并且在借鉴的过程中恪守真实性,以丰富的表现手法和对于细节的注重来吸引观众,在保持自己收视率的同时引发观众的共情,进一步引发观众对于报道内容的思考,在借助新媒体扩大自身传播范围的同时,进一步承担警醒教育的责任。

猜你喜欢

新闻报道戏剧生活
有趣的戏剧课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戏剧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