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山西平定“武迓鼓”的表现形式及其艺术价值

2023-03-06马倩倩

戏剧之家 2023年4期
关键词:舞蹈动作艺术

马倩倩

(忻州师范学院 山西 忻州 034000)

一、“武迓鼓”遗风之文化解说

“迓鼓”也被称为“讶鼓”“砑鼓”,据说起源于北宋神宗六年。宋代将军王子醇统领军队与西夏作战时,带领着几个能征善战、善于舞刀弄枪的将士编排了一种舞蹈,作为军事生活中的一种娱乐方式,并称其为“迓鼓”。随着“迓鼓”的不断传承和流变,继而出现了“文迓鼓” “武迓鼓”以及“丑迓鼓”三种艺术形态。“武迓鼓”主要出现在山西平定、昔阳、盂县及河北等地。山西平定位于太行山右中段,地处冲要,素为兵家必争之地,自然将武迓鼓很好地传承下来。这个时期的“武迓鼓”主要展示行军突破阵法场面。

这种舞蹈流传到民间以后,村民赋予了它“迎神”的美好寓意。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在祭祀神灵的盛大仪式中“烧纸阵”是固定使用的队形,用于武迓鼓迎驾之时;僧侣诵经,乡绅在神灵面前表演“烧纸阵”,从这个阵法中,我们可以隐约地发现武迓鼓的历史轨迹随着神赛社和庙会而发生改变。

二、平定武迓鼓的表现形式

以列阵为重点的武迓鼓,有着完整的锣鼓及与舞阵相配的表演形式,由二十一人表演,用象征手法表现战争生活。二十一个演员每人持一件打击乐器表演行军破阵的场面,行进表演时,站在队伍中间的是“帅”,其操鼓指挥,诸“将”变换各种阵法。

(一)较为丰富的道具

平定“武迓鼓”是一种边击乐边舞蹈演阵的民间艺术,所运用的道具较为丰富。打击乐器大致分为六种:音鼓、银锣、铙、云锣、小镲以及钹。表演中,音鼓作为主要的乐器,在团队中担任教练和指挥的重要角色,在入场及各阵法演换时均由音鼓来引领。音鼓也是道具中体积最大的,分上音鼓(高音鼓)及下音鼓(低音鼓),在使用中一共有九面。上音鼓的发音高而亮,轻而脆,在表演时只用了一面(择其发音清脆的一面,“帅”操之)。而下音鼓的发音相对低沉,较为雄厚。演员要用绸带或细绳拴住音鼓两侧铁环,套在脖颈上,鼓身弧度最高处要靠在腹部肚脐上方位置,所以演员要将鼓挎起并仰平鼓面。鼓槌与其相配合,在敲击时放于腹部前,鼓点旋律则由敲击方式决定。鼓槌轮番左右交替击鼓,则是轮次敲击,节奏对仗工整,上下应和。

银锣即音锣,直径十二厘米(共两件)虽被称为银锣,但大部分为铜铁制,音域较为高亢响亮。将绳环用左手食指末端挑住,放置于手心,锣用大拇指与小拇指轻轻夹住、举至脸前左上方40 度角左右,右手手心向上,大拇指、食指、中指捏住木槌(用树疙瘩做锣槌,槌尾系红绸),甩动木槌时举到与锣同等高度处,并敲击锣面。

铙直径三十三厘米,铙坨高六厘米,它是打击乐器,铜制,圆形,中间隆起部分小,正中有孔,常与大钹配合演奏。在使用时要捏紧绸子根部,然后将绸子压住食指与中指,绕过无名指下面,从无名指与小指缝中穿出,握住钹的穹部,其击法为对击。

云锣即平锣,锣沿两厘米,直径二十二厘米,木制锣槌。在使用时左手大拇指与食指张开,卡住锣环上的竹板,其余三指自然伸展将锣提至胸前。击打时以右手大拇指、食指、中指轻轻握住木槌,上下交替擦击,也可将(左手)中指、无名指、小指同时屈回,按住锣面,制造出背音的效果。

小镲直径约十九厘米,使用时用大拇指、食指捏住绸子,并用绸子缠绕食指、中指一圈,大指与其余四指紧扣小镲穹部,手心呈空状,举至前上方对击。

六种乐器在演奏中共使用了二十一件,在整体演出中,手持乐器道具虽可视为整场演出的音乐呈现,但也不可忽略步法与音乐敲击的节奏一致,所有演奏者同时也是舞蹈者,故也可视为舞蹈道具,体现了舞蹈演员把握节奏的重要性。

(二)舞蹈动作的特点

平定“武迓鼓”的舞蹈动作大多有属于人物本身的特点,且舞蹈演员边打击乐器边做动作,这对舞蹈演员的身体协调性有着巨大的考验。大部分的舞蹈动作由古时战争动作衍生而来,加入了古典舞的元素,乐器代表着武器,脚下的动作代表着人物在战争时来回闪躲和攻击的一种状态,所以拿着不同乐器的演员,动作也会有所不同。音鼓演员主要的舞蹈动作有:扭步击乐(起左脚,一拍一动,迈步重心向下呈踏步向前行进,鼓于胸前双手击鼓)、大丁字步击乐(准备时站丁字位,起左脚向左前迈一大步呈“丁字位”,鼓于胸前双手击乐)、穿场(上右脚,用“磋步”进行跳跃式前进;向右转半圈后上右脚呈“丁字步”双手击乐,若不击乐则做“捧腹式”)、四平压鼓(用“花梆步”向左横移,击乐时为单击,不击时呈“右山膀”位)。其余乐器的演员主要动作有:穿鼓捧场(左腿做小“蹁腿”的同时身体随着脚的动作向左转半圈或者转四分之一,左脚向圆心跨跳一步,右膝向后抬起,双手击乐后落地呈“左丁字位”继续击乐)、斜托掌式(右脚向前左腿稍后抬,右手向上经过“分掌”变成“斜托掌”,左手放于左后下方,一拍一动向前进行)、云手勾脚、晃手转身、踢腿掏击、猫腰击乐以及朝天转等。由此可见,在“武迓鼓”的表演中,演员身体的协调能力以及基本的乐理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三)舞蹈阵型的变化

平定“武迓鼓”中的队形与其历史有关,具有固定的路线以及顺序,大多在庙会或祭祀活动中进行表演。在表演中分为“走阵”和“耍回”两部分。“走阵”没有较复杂的动作,只是随着鼓点进行队形的变换;而“耍回”则是队形中有表演动作,在舞蹈表演中,常用的队形为狗相咬(十二人构成外圈,八人构成里圈,圈套圈,两人一组做动作);剪股阵(由一人带头绕,绕三个8 后呈剪刀形);四人阵(分四组站四个角呈长方形);老龙盘窝(分两队人分别逆时针包圆);还有九龙阵、葫芦阵、烧纸阵等。据笔者粗略统计,武迓鼓完整的“耍回”及“走阵”共有二十三种,可见舞蹈队形的复杂。对于舞蹈演员来说,只有反复练习才能准确无误地展现,这也体现了武迓鼓的特色之一,利用多样的位置变化带给观者视觉的享受。

(四)服装服饰的特点

“武迓鼓”的剧目多来自历史故事,如《朱全上梁山》《赵匡胤下河东》等。演员人数为二十一人,在舞台上都扮作古代将士。演员画脸谱,不同的妆容与服饰代表着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脸谱一般是中国传统戏剧演员脸上的绘画,属于舞台表演中的化妆造型艺术。平定“武迓鼓”中,舞蹈演员也采取了这种造型艺术,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相貌特征,身份地位,实现丰富的舞台色彩,美化舞台效果,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三、武迓鼓的艺术价值

武迓鼓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独特的历史发展条件、多样的表演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保持了古老民间艺术的原貌,还体现了中国民间民俗艺术的兼容性。

(一)艺术传承价值

武迓鼓具有艺术传承价值。武迓鼓演员的装饰及表演特征类似于宋杂剧“装孤”的表演,“由于武迓鼓保存了一整套名目齐全的古代锣鼓曲牌、耍回形式和阵法演变图谱,为后续研究宋元杂剧表演形式和古代军队鼓乐,提供了极为稀缺和珍贵的资料。”舞蹈演员所穿衣物体现了人物的身份特征,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还原了战争时的场面,同时也为民族民间古典锣鼓乐以及古代祀神乐舞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材料,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武迓鼓在千年的传播和发展中历经不同阶段。把握不同发展时期与传统文化的特性,了解其内在联系,对武迓鼓的发展能起到推动作用。武迓鼓是历代民间艺术家的智慧结晶,他们不断继承和创新,使武迓鼓包含许多艺术元素,并与历史故事联系在一起,为后人研究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二)艺术交流价值

迓鼓在我国流传广泛,不同迓鼓的表现形式之间存在一定的共性,这种共性为武迓鼓与其他舞蹈形式的互动创造了条件。如文迓鼓具有打、说、唱、舞的基本特征,演奏、表演和说唱形式灵活多变,虽然两者的表现形式略有差异,但是并不阻碍二者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借鉴。汲取过去的文化元素,创造一种新的文化,充分尊重武迓鼓传统文化样式,并使这一文化艺术被子孙后代所理解、继承。除此之外,武迓鼓传统文化需要进一步弘扬,可以与旅游发展结合起来,以保护为基础,发展武迓鼓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武迓鼓。这对于认识民间艺术文化的发展规律,开发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促进文化艺术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这种文化交流价值也是推动武迓鼓乃至我国民间舞蹈艺术发展的重要动力。

(三)艺术审美价值

武迓鼓表现形式活跃,极具感染力,在人民群众中世代相承,是经过艺术审美处理的一种舞蹈艺术表现形式。就武迓鼓的艺术风格而言,武迓鼓具有丰富的包容性,作为一门舞蹈艺术,武迓鼓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研究价值。因此,武迓鼓的艺术价值不仅体现在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方面,还体现在审美方面。武迓鼓前期是在历史时期为了战争取得胜利而创造出来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随着流传于民间,逐渐演变成古代祭祀活动的一种仪式,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神的敬畏之情。人们用巧妙复杂的阵法,时如犬吠震夜空,时如金戈互交锋的鼓点声和舞蹈动作来体现“迎神”“祭神”的场面。很长一段时间,传统的武迓鼓表演因强劲的鼓点,独特的舞蹈方式,精炼的方言,简洁、清晰的音调和清新生动的表演风格而深受人们的喜爱。现在,演员们在舞台上将人物刻画得惟妙惟肖。集结号声响起,舞台上出现一片烟雾。有外敌入侵时,披金甲的“战士”板着脸,挥舞着鼓和冰冷的剑,高亢的鼓声响起,巨大的声波在天地之间回荡,空气仿佛随着巨响而颤动,观者的心脏也跟着鼓声跳动。演员们将历史故事重现在世人眼前,让人身临其境,仿佛置身于战场中。这独具一格的表演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猜你喜欢

舞蹈动作艺术
冰上舞蹈搭档
纸的艺术
动作描写要具体
我和舞蹈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