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歌曲《孟姜女》的演唱风格及艺术处理

2023-03-06赵小龙

戏剧之家 2023年4期
关键词:孟姜女乐段长城

赵小龙

(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 山西 临汾 041000)

一、《孟姜女》的故事背景

《孟姜女哭长城》是中国著名的民间传说,故事发生在秦始皇时期。为了修筑长城,官兵到处抓人。一天,孟姜女发现一个人藏在花园里,她吓了一跳,尖叫出声。一个人挥手说:“别喊,别喊,救救我,我叫范杞良,我是逃出来的。”原来,范杞良得知修建长城又饿又累,已经死了很多人,于是,他逃走了。孟姜女救了范杞良,两人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彼此情投意合,经父母同意,准备结婚。婚礼当天,孟家喜气洋洋,高朋满座,大厅里挤满了客人。突然,鸡叫声和狗叫声不时响起。一群士兵出现,他们用铁链强行锁住范杞良,带他去长城做工。此后,孟姜女悲愤万分,日夜思念丈夫。她在家缝制棉衣,并计划将棉衣送给修缮长城的范杞良。然而,不久之后,就传来了范杞良因超负荷做工而死亡的噩耗,但她不相信。她历经千山万水,踏上了寻夫之路。当她到达长城脚下,丈夫已经死去。孟姜女痛苦万分,在长城附近哭了三天三夜。看见的人哭泣,听见的人悲哀。瞬间,长城倒塌了,露出了她日夜思念的范杞良的白骨。孟姜女瞬间崩溃,投海自尽。

二、《孟姜女》的创作背景

孟姜女的故事是中国古代四大爱情传奇之一,多年来一直被人民口头传诵。口头传承的方法在民间早已广泛存在,并在后来的民歌、说唱中得到体现。《孟姜女》又名《孟姜女哭长城》和《十二月花名》,其对说唱和戏曲音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音乐的角度来看,其与江浙一带民歌的关系更为密切。20 世纪90 年代,词作者刘麟和曲作者王志信对《孟姜女》语言和音乐进行重编,以适应现代思维和技术。它以民歌的旋律风格和音乐色彩为基础,打破了传统的民谣四句式结构,结合多种现代作曲手法,运用戏曲板腔的传统技法,拓展音乐风格,改变节奏,把一首民歌发展成了直击心灵的大型艺术作品。

三、《孟姜女》作品的整体分析

(一)民族民间风格

民歌是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民族音乐的不断传承,民歌独特的民族音乐风格得到更新和发展。《孟姜女》是一部具有民族特色的作品,它的广泛流传依赖于当地人的传唱:一是外出经商的人把家乡小调带到他乡;二是饥寒交迫的难民逃离家乡寻找食物,他们学会了这个悲伤凄惨的小调,沿途乞讨,并将此曲传播到南北方。《孟姜女》词曲作者在保留曲调的基础上对原民歌进行装饰,对原民歌的曲调处理更为简洁、细腻。他们以传统民歌为基础,融合现代风格,对原作进行新的改动,将典型的民族音乐形象与中国戏曲风格特点结合起来。《孟姜女》既融合了强烈的民族风格特征,又融入了戏曲元素,使作品内容得到升华。

(二)歌词的分析

《孟姜女》的四个乐段,以春、夏、秋、冬为序,表达了一个封建社会中的弱女子孤独无助的呐喊,真挚而感人。

第一段以春天为序,情感委婉而悲伤。“正月个里来是新春,家家那个户户喜盈盈”表达了孟姜女思念丈夫的心情,她别无选择,只能哀怨。然后是“人家夫妻团圆聚,孟姜女的丈夫去造长城”,这里预言了一场不幸的悲剧。在夏夜,“泪眼雾蒙蒙”和“我与杞良哥何日能重逢”直接表达了孟姜女对丈夫的思念。在第三段中,孟姜女一针一线缝制了寒衣,其中包含了真挚的思念和痛苦的情感。在第四段,“大雪纷飞北风急,孟姜女千里送寒衣,从秋走到年关过”这一幕描绘了孟姜女为千里之外的丈夫送寒衣的艰难历程。当她到达长城时,“不知丈夫在哪里?”当时,孟姜女心急如焚,痛不欲生,所以她“声声血泪声声唤”。“哭倒长城八百里,只见白骨漫青山”用夸张的语句把孟姜女的伤心和悲愤变成了对封建社会的控诉,表达了主题,把整首歌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至今仍令人难忘。

(三)作品的曲式结构

艺术歌曲《孟姜女》是一首由女高音演唱的声乐作品。节奏是2/4、3/4、4/4 拍。第一乐段除了在原有曲调上稍加添置外,歌曲完全保留了原民歌的旋律结构和调性风格。整个乐段讲述的是孟姜女的内心感受,速度慢一点,更细腻,更温柔。第二乐段整体结构、调性和色彩变化保留了第一乐段的魅力,旋律的流畅性增加,让人耳目一新。在句子的结尾,增加了一个带有两小节的长拖拉腔,表现孟姜女的伤心与期盼,她盼望与杞良哥相见,但却只能在梦中。在间奏之后,第三段从大调(G 徴)改为同主音小调(F 羽调式)。音乐更像是哭泣,旋律一步一步地变成四个五度的跳跃,鲜明而生动地表现了孟姜女对丈夫的苦苦思念。随着孟姜女情感的加深,音乐情感一层一层地发展。在第四乐段中,作曲家运用了中国戏曲板腔紧拉慢唱的音乐表现手法,在一个新的调性(bB 徵调)上进行全新节奏的演绎,拓展了音乐的主题,表现了孟姜女寻夫之路的坎坷,渲染整首歌的气氛。在节奏和速度上,第四乐段开始和前面形成强烈对比,情绪强烈,速度加快;紧接着,12 小节的速度又回到了慢速,做最后的总结,开头和结尾相互呼应。它反映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特征。在这首歌的结尾,歌曲使用有规律的缓慢和快速瞬间对比的音乐形式,以一种紧密的节奏和一连串的弱起小节将这首歌逐渐推向顶峰。在最后的结尾,孟姜女以最尖锐、最鲜明的方式讲述了苦难、鲜血和泪水的悲剧故事,创造了一种完美的无限感。

四、歌曲重难点分析及处理

《孟姜女》是一首技术要求高、音域跨度大的女高音歌曲。原曲的九度被扩大到了十四度,歌曲在原来的曲调上进行了三次调性的转换,这对歌曲的演唱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首歌的节奏复杂,有大量开头的弱起、大小不规整的附点和切分节奏型。旋律逐渐拉伸,从缓慢地,委婉地,悲伤流淌,到积极地,声音向前流动,然后密集紧张的节奏突现。如果没有一定的基本技能和良好的歌唱水平,学唱这首歌是很困难的。表演者在演唱这首歌曲时,应该充分理解这首歌曲的情感,认为自己是孟姜女的再现,用声音诉说她遭遇了悲惨的命运,遇到了困难,千里迢迢寻找她的丈夫杞良哥。除了表演者,观众也能身临其境,感受到悲伤无助的孟姜女的情感。

在演唱第一段时,“正月个里来是新春……”想象一下,本来一家人在正月里团聚,而孟姜女却独自思念丈夫。演唱声音平淡流畅,速度较慢,这似乎从内心表明了她的悲伤情绪。演唱者要控制好声音和呼吸,就像说话一样,娓娓道来。然后唱到“孟姜女的丈夫去造长城”这句时,演唱者应该用情感的变化来带动内心的起伏。尤其是“去造长城”四个字,应该用哭泣声和无奈的感觉来表现孟姜女对自己的丈夫难舍难分的感情。第二段夏天即将到来,旋律更加灵活生动,与去年夏天相比没有明显变化。人们喜欢凉爽的夜晚,但孟姜女没有心思去享受它。本段共有五句词,前两句的呼吸应平稳、均匀,声音应流畅并积极向前。当唱到“点燃”时,在“点”前面加上一个独立的音调前倚音“do”,能很好地反映民族歌曲的独特魅力。唱到“长空”时,“空”字后面略带哭腔停顿一下,做气断声连的处理,然后连接“泪眼雾蒙蒙”。“雾蒙蒙”和“重逢”在拼音中读“meng”和“feng”,应该唱成“men--g”和“fen--g”,延长字腹,做好歌词的归韵。“逢”字的长度为十拍,歌曲要注意旋律和声音的技巧,并伴有轻微的呼喊,生动地展现孟姜女期盼杞良哥的真挚感情。第三段,以一个突然变化无奈的感觉开始,旋律发生了变化,演唱的情绪“九月里来九重阳节”发生了变化,孟姜女几乎绝望了。“菊花煮酒空相望空相望”,两个“空”字是情感联系的需要。第一个“空”结合歌唱时的声音要向下叹气的感觉,第二个“空”应该带有一个强大的哭泣声,充分表达孟姜女当时的悲伤情绪。“线是相思啊针是情”是本节的高潮,注意“针”字的唱法。唱“针”时,前面需添加一个装饰音中的前倚音“do”,形象地展现孟姜女更加思念丈夫的缠绵情绪。接着“针”与“针”之间应有间隙停顿,则应以气断声连的技巧处理,“密密”以连贯的声音演唱。孟姜女把所有的想法、期望和怨恨都依附在这件冰冷的寒衣上,希望能追随她的杞良哥。这时,音乐变成了强烈的快板,旋律变得紧张,歌曲中出现了密集而缓慢的歌唱节奏。孟姜女忍受着寒冷和悲伤,给千里之外的丈夫送去了冰冷的寒衣。唱到“风”字时,注意后面的半拍休止符,演唱时要瞬间断开,强烈迅速的十六分伴奏音型,听起来像是一股冷风。孟姜女热泪盈眶地寻找着丈夫,一板一眼的快节奏表现了孟姜女对失去丈夫的极度悲伤。“哭倒长城八百里,只见白骨漫青山。”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哭”和“八”都是有力的强拍位置和有力的强音记号标记。演唱时,字头“k”和“b”咬住,字腹“u”母音和“a”母音,在气息的支持下,腔体充分打开,歌唱音色统一。但此处需在“见”字前面换口气,语气显得更为绝望。结尾“漫”这个字,着重强调,加上歌唱的语气和情绪,不仅可以表示白骨的数量之多,还可以表达失去丈夫给孟姜女带来的巨大痛苦。在天地间哭泣,反复哭泣,这种感觉被推到了极致。

孟姜女的故事真实感人,孟姜女的歌曲极具吸引力和震撼力。这种音乐的魅力,再加上悲伤动人的内容演绎,可以在人与作品之间产生真正的共鸣。创编后的《孟姜女》更加成熟和完善,人物形象也更加鲜明。

五、结语

孟姜女的故事和音乐影响了许多人。许多音乐家都喜欢这首新民歌,它突破了原民歌四句式的结构,再现了原民歌的主题,把民歌发展成一首具有强烈民族风格和灵魂的壮丽歌曲。要鲜活地诠释《孟姜女》,歌唱者必须分析作品,理解作品的内容,体验作品的情感,用歌唱技巧来展示它。演唱者要通过身体、手势、表情和体态,把复杂多变的情绪演绎到位,让观众感同身受。

猜你喜欢

孟姜女乐段长城
孟姜女的数学之谜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下)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上)
孟姜女哭长城?
缩写《孟姜女哭长城》
美学视角之乐段辨析
守护长城
江南丝竹器乐合奏曲《三六》
论曲式学中复乐段的辨析问题
孟姜女姓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