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写一体 并蒂花开
——探小学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路径

2023-03-06顾晓琴

小学生 2023年1期
关键词:盘古读后感表达能力

☉顾晓琴

语文是小学教学中的重要科目之一。阅读和写作是该科目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理解和应用文字的有效途径,对于学生的学科素养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阅读和写作彼此之间有着很强的关联性,二者呈现互相完善和互相促进的关系,可以看作一个紧密相连的学科整体。但在传统小学语文教育中,不少教师将阅读和写作分成两个单独的模块进行独立教学,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上的割裂感,难以快速有效提升读写水平。因此,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应将阅读和写作化整为零,展开一体化教学,以此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一、阅读与写作存在的关联性阐释

(一)写作可提升阅读深度

阅读教学的目标在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加强对阅读材料的中心思想和文本内涵的理解和体会,使学生通过阅读跨越时空与作者展开深度的情感交流,从而获得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让学生将自己代入作者的角度展开探讨,将自身的阅读过程和当时所处的环境因素及情感因素充分融合,以此深入理解文本内涵。[1]总的来说,教师指导学生立足于阅读的基础上,展开写作活动,可改变传统教学中阅读浅显化的局面,合理提升其阅读深度。

(二)阅读可巩固写作基础

阅读是学生打开思维视野、了解和吸收知识的重要途径,既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语文领域中的诸多知识,又能够带领他们认识世界。而写作则是让学生将阅读中得到的体会和感受,以书面表达的形式表达出来。阅读写作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可让学生通过阅读获得丰富的语文知识及写作知识,为语文写作打下良好的基本功。

二、小学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路径

(一)以阅读范例为仿写蓝本,锻炼与提高写作技巧

仿写是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技巧。所谓仿写,实际上就是模仿写作,指的是学生在阅读他人作品的时候,遵循作品中的优秀范例,写出相似的句型文本,这也是阅读联系写作的重要纽带。无论是阅读课还是写作课,教师都可以在教学中灵活运用仿写教学。于阅读课上开展仿写教学,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水平,使其充分领略文本中蕴含的语言魅力,以此拓展阅读深度;于写作课上展开仿写教学,可提升学生的语言建构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仿写之所以有这般功能和作用,究其原因,在于仿写本身就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一种读写形式。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要深度挖掘教材中可用的示范句式展开仿写教学,在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同时,使其掌握作者的写作技巧及方法,并将相关技法吸收内化为己用,为后续的阅读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部编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观潮》一文中,作者通过“……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等形象生动的比喻手法,将钱塘江大潮的汹涌势态展现得淋漓尽致。对此,教师便以此为仿写范例,先引导学生鉴赏这一段范例内容,然后让他们说一说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并指导学生以“……犹如……如同……”展开仿写。学生在鉴赏原文过后,纷纷拿起笔来,写出了各种各样巧妙生动的比喻句,如,有学生以“下雨”为题展开仿写:夏季的雨总是说来就来说去就去,有时候一眨眼的工夫天上就乌云密布,犹如一张乌黑色的大网,将整个天空都罩住了,不一会雨点便如同豆子般洒落,哗哗哗哗地掉落在地面和雨棚上。

仿写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阅读鉴赏能力,更能够加深其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对学生的读写能力培养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

(二)指导学生撰写读后感,锻炼与提高情感表达能力

写作并非是单一的记录和陈述,而是要在描述的过程中融入作者自身的情感体会,唯有这样才能激起读者的共鸣感受。情感表达能力是书面表达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然而,小学阶段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情感经历较少,所以情感表达能力普遍较弱,同时,他们正处于语言的初始发展阶段,很多时候虽然对某种事物具有丰富的情感体会,但却难以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而撰写读后感,则是锻炼与提高情感表达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实现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的有效方式。[2]因此,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要多多搜集一些情感内容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鼓励学生鉴赏这些阅读材料,并将读完后的体会和感受撰写成自己的读后感,以此锻炼和提高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以部编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一文为例。这是一部讲述华夏民族的古老祖先盘古的神话故事。传说天地未分之初有巨人盘古诞生,盘古以巨斧划开天地,以身体顶天立地,使得天地两分,自身也力竭而死,死后身化万物,泽被众生。本文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教育意义。但很多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只能看到这则神话故事的玄奇之处,却不能得到更深刻的情感和思想内涵感受。因此,教师便指导学生在学习该课后,写一篇读后感。在写作任务的驱动下,学生们围绕课文展开了更深层次的探讨与思考,例如“盘古为什么要开天地呢?继续沉睡在黑暗混沌中不好吗?”“盘古为什么在开天地后要顶天立地把自己累死呢?为什么他不放弃?”“盘古死后身化万物,这象征着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呢?”学生在深度的思考和探究中,纷纷将这些疑问和答案写在了读后感中,例如,有的学生认为,因为盘古拥有敢于探究未知,追求光明的勇气和决心,所以他才要劈开天地;有的学生认为,盘古不愿意天地再回到黑暗中,所以苦苦支持,表现了他一以贯之的决心和毅力;有的学生认为,盘古具有伟大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牺牲自我而成就众生,无私无悔,值得我们学习。

通过撰写读后感,学生的内在情感得到充分的激发,理解了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情感,也学会了如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情感,以此锻炼与提高个人的阅读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3]

(三)以课文范例续写故事,充分激发写作兴趣

写作是一项具有较强综合性的学习活动,而要想顺利地完成写作,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想象能力、情感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然而,小学阶段学生上述能力仍未发展至成熟阶段,这也使得许多学生对写作抱有畏惧和抵触心理。在这种负面心理的影响下,学生们很难写出品质较优的作文内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的教学难度。而兴趣是促使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当学习有了趣味性后,学生便会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中。学和乐是互相促进不可分割的。[4]因此,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学情水平和兴趣特点,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写作题目,筛选具有留白空间的创作范例,从读写一体化的角度出发,指导学生通过续写故事这一措施,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使其自主积极地参与到写作活动中,锻炼与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

教师可从我国古代经典的寓言故事入手,挑选几部具有留白空间的故事展开续写。例如,《滥竽充数》这则故事中,讲述了一个完全不会演奏的南郭先生,混在一群乐师中为齐宣王演奏,通过弄虚作假实现不劳而获,齐湣王即位后因为无法继续弄虚作假,只好夹着尾巴逃跑了。教师便以此创设出新的题目,如:“南郭先生因为无法继续弄虚作假,只好连夜逃跑,那么往后他又该如何谋生呢?以此为题,续写一下这个故事。”小学阶段学生普遍有着旺盛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种将主动权交由学生的教育方式受到了热烈的响应。课堂上,学生们纷纷开动脑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写出了种种故事。有的学生这样续写:南郭先生在离开乐团后,仍然招摇撞骗,弄虚作假,最后搞得自己名声全臭了,没有人愿意雇佣他,他的生活过得一天不如一天。这时候,有一个智者指出了他的问题:弄虚作假永远得不到他人的认可和信任,只有踏踏实实掌握一技之长,方能被世人认可和接纳,成为德高望重的人。南郭先生恍然大悟,决心习得自己的一技之长。他跟着智者潜心学习了数年后,终于成为了一位饱学之士,真正得到了他人的认可和赞扬。

续写故事这种教学方式,既能够增加学生的阅读深度,又能够丰富阅读后的内在情感,还可以锻炼与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写作能力。

(四)在日常学习中加强阅读输入,保证学生高效有序的写作输出

阅读和写作均属于不同类型的语言活动,前者属于输入,后者属于输出,教师必须保证学生具有相应的输入量,才能有序高效地输出。因此,教师在读写一体化教学背景下,要立足于学生的学情水平,指导学生针对性地展开拓展阅读,为后续的写作输出打下良好基础。具体来说,教师可以结合课本,围绕文章内容为学生讲解故事背景,以此展开拓展阅读,从而打开学生的思维视野,丰富阅读体会。也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文本内容,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以此锻炼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书面表达能力。[5]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猴王出世》一课后,学生纷纷被勇敢活泼、热爱冒险的美猴王吸引住了,教师便趁热打铁,鼓励他们去阅读名著《西游记》,这样不仅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弥补课内阅读的不足,以此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打开学生的思维视野,还能帮助学生积累到大量的习作素材,实现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共同发展与提高。

又例如,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这一课前,教师可先指导学生去调查威尼斯的风土人情和地理特点,使他们全面地认识到威尼斯当地的地理特征和人们的生活习惯。有了这样的阅读基础,再来学习威尼斯小艇便是“顺理成章”,学生就会对威尼斯小艇的作用、内涵形成更加全面的认知和理解。

(五)缩写文章内容,概括文章结构

许多优质的文章都引入了科学的段落结构设计,然而在篇幅较长的文章中,很多学生对于文章结构的解析环节较为忽视,即便教师对文章结构的设计特点展开针对性解析,也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许多学生认为文章复杂的结构设计技巧,难以化为己用,反而会给阅读和理解文章带来困难。因此,在读写一体化教学背景下,教师可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原文缩写活动,指导学生通过原文缩写归纳文章段落结构,明确段落中心思想,化繁为简,纳外来段落结构知识为己用,锻炼与提升学生文本鉴赏能力和语篇设计能力。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教师组织了原文缩写活动,鼓励学生找出每一段的关键内容,缩写段落中的内容,直抒主题。例如,文章第一段讲述的内容可缩写成“日寇来犯,七连负责转移,由六班掩护群众及连队撤退”。第二段讲述的内容可缩写成“一番激战,六班战士杀死了很多敌人,为整体转移赢得了宝贵时间”。第三段可以缩写为“六班战士为了掩护连队行踪,将敌人引上狼牙山绝路”。第四段可缩写为“六班战士依托有利地形展开生死狙击”……经过原文缩写,学生清楚地理清了这篇课文的整体脉络,充分理解了段落间的关联性和作者段落顺序设计的原因。缩写练习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还可以帮助他们掌握行文的逻辑思路,掌握文章的重要内容和核心内容,强化学生的理解,写作质量自然得以提高。

总而言之,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整合思维,将阅读和写作整合在一起,开展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以阅读范例为仿写蓝本,锻炼与提高写作技巧;指导学生撰写读后感,锻炼与提高情感表达能力;以课文范例续写故事,充分激发写作兴趣;在日常学习中加强阅读输入,保证学生高效有序的写作输出;缩写文章内容,概括文章结构,从而提升整体的阅读和写作质量与水准。

猜你喜欢

盘古读后感表达能力
春意盎然——《春》读后感
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策略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盘古开天辟地
谈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抉择——《给我一个拥抱吧》读后感
盘古
盘古
“读后感”等十七则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