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数字化技术支持下的高校混合式舞蹈教学模式*

2023-03-06

大众文艺 2023年2期
关键词:技术支持教学资源舞蹈

白 石

(吉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吉林长春 130000)

数字化技术是信息经济时代的产物,其核心在于将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化为可测量、可量化与可分析的数字与数据,再借助转化后的数字数据建立模型。在教育信息化工程的引领下,数字化技术与高校教育领域的融合程度逐步加深,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得传统线下教学逐渐转移至网络平台教学,高度重视虚拟与现实空间的整合,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以及教学信息的互联互通,紧密围绕社会各领域发展趋势、高校社会定位及人才培养需求,在数字及数据的驱动下制定更加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舞蹈是高校教育教学体系内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具有实践性、应用性的特点,传统注重知识讲解及技能训练的舞蹈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舞蹈艺术人才的需求,导致教学效率及质量明显降低。而混合式教学模式为舞蹈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得舞蹈教学更加高效。

一、数字化技术支持下高校混合式舞蹈教学模式的概念与特点

(一)混合式舞蹈教学模式的概念

数字化技术支持下的混合式舞蹈教学模式,是指结合线下与线上教学优势的现代化、信息化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以数字化技术、网络及课堂教学空间为依托,以线上资源及线下活动为核心。混合式舞蹈教学模式的最终目的并非使用线上教学平台、应用数字化教学资源,而是克服传统线下教学模式带来的弊端,促成学生深度学习状态。传统线下教学模式下,教学资源有限、教学空间狭窄,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生既需要掌握知识,又需要领会舞蹈实践技巧,使得学生承受着较大的心理与学习压力。而混合式舞蹈教学模式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将课前、课中、课后教学时空进行有机整合,通过线上教学指导帮助学生清扫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障碍,在线下教学指导中对学生知识体系进行查漏补缺,帮助学生化解并克服学习难点,指向知识技能的灵活运用,为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线下实践活动,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获得核心素养的提升[1]。

(二)混合式舞蹈教学模式的特点

数字化技术支持下,高校混合式舞蹈教学模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四大方面:

其一为教学决策数据化。在混合式舞蹈教学模式下,教师利用数字化技术全面采集教学过程、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包括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反应、课堂学习状态及学习行为、课堂检测结果、考试结果、舞蹈实践成效等,再通过对信息的数字化、数据化处理得到可视化的数字模型,让教师对学生特点、需求的把握更加全面、客观与深入,以此实现教学决策的精准化;

其二为评价反馈及时化。混合式舞蹈教学模式下,评价反馈与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步进行,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教学都需要给予学生及时的学习反馈,高度重视过程性与诊断性评价的有机整合,尤其是在课前预习阶段初步评价学生学习情况、学习基础水平,结合评价反馈结果做好预习指导及方案制定,让学生知晓所需学习的内容,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进而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其三为课堂互动立体化。混合式舞蹈教学模式为课堂互动提供了技术支持。教师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知识信息在师生间的双向传递,不仅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确保知识传输速度与密度,而且关注学生对知识资源的生成,根据学生学习状态以组织开展课堂活动,以此确保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其四为资源推送智能化,即结合学生需求、个性特点及兴趣爱好等智能化推送线上资源,使学生视野更加开阔,学习热情显著提升[2]。

二、数字化技术支持下高校混合式舞蹈教学模式的优势

(一)有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

数字化技术支持下的高校混合式舞蹈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颠覆与重塑,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教学活动形式等更加灵活、新颖,教学过程也更为生动有趣。当代高校学生思维活跃,乐于尝试新鲜事物,并且希望通过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等方式汲取知识、习得技能。混合式舞蹈教学模式契合高校学生思维特点、学习需求,通过线上教学使学生获取对自己终身有益的舞蹈理论、舞蹈文化知识,在线下实践中进行知识迁移,确保舞蹈教学与学生需求相匹配,可以吸引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舞蹈课程学习中,调动学生学习与实践的积极性[3]。

(二)有助于实现课内外一体化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是现阶段高校舞蹈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重视对学生思想、行为、认知、审美情趣、综合素质等产生深远、持续且积极的影响。数字化技术支持下的高校混合式舞蹈教学模式能够满足一体化教学要求,在课前预习及课后实践阶段教师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线上教学,为学生提供资源、支持及帮助指导,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主体性地位;在课堂教学中保留线下教学的优势,应用数字化技术优化改进课堂活动形式、改善课堂教学流程、增强课堂活动的趣味性及开放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学足学好,端正学习态度,树立终身学习意识。由此可见,数字化技术支持下的混合式舞蹈教学模式有助于实现课内外一体化。

(三)有助于理论结合实践

舞蹈是一门具有实践性、应用性特点的学科,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舞蹈理论知识,而且需要提高学生舞蹈实践力、创新创造力。数字化技术支持下的混合式舞蹈教学模式可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例如教师在线上+线下教学中利用数字媒体动态化呈现概念、原理等抽象性的舞蹈课程内容,促进学生对舞蹈理论的吸收与领悟,可以提高学生舞蹈理论水平;再如讲解舞蹈技术动作时,教师利用音视频、虚拟影像等数字化媒介演示动作,播放舞蹈表演的慢放视频,综合呈现舞蹈表演的音响效果、灯光效果、舞台背景等,让学生自然而然地领悟舞蹈表演中舞蹈、音乐、舞美等各项艺术要素的协调配合,可以提高学生舞蹈实践力。

(四)有助于丰富教学资源

数字化技术支持下,高校混合式舞蹈教学模式可以为教师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在网络空间内精品课程、国家课程、优秀教师教学方案、教学案例视频等都可以为教师的教学创新提供启示,也可以成为教师可以直接使用的线上资源。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制作数字化教学资源、智能互动教学资源,结合学生特点、具体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以精准投放教学资源,以此提高舞蹈教学质量与效率[4]。

三、数字化技术支持下的高校混合式舞蹈教学模式

(一)依托数字化技术实现学情精准分析

数字化技术最为显著的优势便是将信息可测量、可量化、可分析。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高校混合式舞蹈教学的显著特点之一为教学决策数据化,包括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教学活动的组织等都需要以教学数据为支撑,要求教师转变传统教学理念,积极利用数字化技术,在全面采集学生基础信息、学习信息的前提下构建学情分析数字化模型,把握好学生对舞蹈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了解学生舞蹈学习偏好、个性化学习需求以及差异化学习效果,坚持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以实行舞蹈教学,确保舞蹈教学与学生需求对接,保证学生能够通过舞蹈学习获得综合素质的提升。

学情分析是教学方案制定的基础。在混合式舞蹈教学模式下,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学习基础的分析要以数字及数据为驱动,将学生应当具备的舞蹈核心素养转化为具体、可量化的分析指标,运用数字化技术对各项指标进行赋值,采用数据分析方法充分地了解学生。对于此,舞蹈课程教师可以在教学实施前设计制作并向学生发送网络调查问卷,采用匿名方式消除学生抵触心理。在此基础上,问卷设计要涵盖学生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实践能力、审美素养、自主学习及实践意识等,将调查问卷划分为不同模块,在各个模块下围绕调查目标设计好相应的问题。学生完成调查问卷后,教师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及时整合、分析问卷数据,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设定教学目标、确定学习任务、筹划教学资源、组织教学实施步骤。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混合式舞蹈教学的学情分析将更为精准、科学、全面与客观[5]。

(二)利用数字化技术实行课前智慧预习

高校混合式舞蹈教学模式重在实现线上与线下教学、虚拟与现实空间的整合,高度重视课内、外一体化,不仅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数字化技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而且要充分发挥课前学习空间、时间的作用,让学生在课前初步了解学习内容、需要掌握的舞蹈技巧,对舞蹈课程学习产生强烈的内在动因,能够在自主预习中发现自身知识储备、舞蹈认知等方面的局限性与不足之处,从自身出发确定学习侧重点,选择自己喜欢与喜爱的学习策略。为此,高校舞蹈课程教师要发挥数字化技术的优势,根据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及特点组织开展课前预习活动,注重课前预习的智慧化、智能化、自主化与开放性,重视学生在自主预习过程中的思考、锻炼与提升,以此为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课前预习是混合式舞蹈教学模式的前端环节,也是教师获取学生信息的主要渠道。在课前预习阶段,舞蹈专业课程教师可以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教学纲要,借助数字化媒体,如文本、图片、音视频等设计制作预习型微课,其中包含学生在课内应当学足、学好的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在微课制作完成后借助数字化平台将微课资源发送给学生,学生参考教材自主观看微课,在建构知识体系的同时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学习经验,逐步完成教师布置的预习任务,记录下自己在预习阶段未能解决的问题、对知识及技能的疑惑等,并将预习任务清单反馈给教师。教师则细致分析研读预习任务清单,利用数字化技术将清单上的信息转化为数字与数据,应用统计分析方法构建学生学习效果、基本能力等数字化模型,找准学生优势及薄弱环节,为学生“量身定制”舞蹈教学方案,进而通过学情分析确保精准施教[6]。

(三)借助数字化技术开展课中立体互动

数字化技术支持下,课堂是线上与线下教学方法的契合点与重要基础,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发挥出传统线下教学的优势,即师生间的情感交互,教师以身作则及言传身教作用的发挥,让学生在教师的带动下树立正确学习观念、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如此,课堂能够为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提供契机,让课堂互动更为灵活,教学效率明显提升。因此,教师要高度重视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积极借助数字化技术开展课堂立体互动。

其一为师生互动,教师可以应用数字化教学媒体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例如设置“课堂红包”以引入激励机制,让学生在舞蹈课程学习中获得成功、满足等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并改善学生学习状态;再如利用数字化教学媒介,围绕舞蹈基础理论知识开展“抢答”活动,在课堂上营造出浓郁的竞赛氛围,激发学生争先意识,使其知识体系更为完善。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数字化教学媒介的“双屏同传”功能展示学生对舞蹈技术动作的实操过程,引导其余学生对此进行评价,将学生的舞蹈实践成果转化为生成性资源,让课堂更加高效生动;

其二为生生互动,教师可以实行项目化教学法,利用数字化技术为学生模拟、再现舞蹈表演情境,运用动态、直观的方式呈现舞蹈表演内的音响效果、灯光效果、舞台布局等,给学生带来真实感。接下来将学生划分为若干“舞蹈团队”,请学生以舞蹈表演“项目”为核心合作交流、相互探讨如何提高舞蹈表演感染力、高水平发挥舞蹈技艺。在合作后请“舞蹈团队”在虚拟化背景下表演、展示,其余“团队”欣赏、评价。此种基于数字化技术,契合混合式教学理念的教学方式能够促进学生间优势互补,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四)运用数字化技术加强课后实践指导

数字化技术支持下,高校混合式舞蹈教学模式注重课堂教学效果的延伸,即重视学生个性化与多样性的学习与实践需求,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好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在课下对知识技能进行迁移运用,逐步提高学生舞蹈实践力。不仅如此,混合式舞蹈教学注重资源推送的智能化,利用数字化技术为学生打造移动、开放且自主的学习平台,为学生投放不同领域的舞蹈教学资源,学生结合自身兴趣爱好、舞蹈特长技能、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规划及期望等在数字化平台上自主选取相应资源,了解舞蹈艺术领域发展趋势,舞蹈艺术相关职业的技能与素养需求,在资源中汲取文化知识信息,涵养自身人文素养、文化底蕴及审美情趣,以此提高学生舞蹈专业素质。

运用数字化技术加强课后实践指导,需要教师整合数字化资源,搭建数字化平台,从舞蹈领域发展形势、舞蹈专业素养、舞蹈文化等方面筹划资源,设定相应的实践主题。例如以“中西方舞蹈文化对比分析”为主题的舞蹈实践活动内,教师可以整合中西方舞蹈基本类型、发展演变历程、艺术特质、美学思想、艺术表现形式、技术动作难点及技巧等方面的资源,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对比分析中西方舞蹈文化的异同点,逐渐形成融会贯通的舞蹈艺术观念,且在舞蹈实践中可以综合利用中西方舞蹈技巧。引导学生在数字化平台上进行讨论、交流,拓宽学生舞蹈艺术视野,丰富学生舞蹈文化知识储备,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舞蹈专业技能水平、专业素养的综合提升。

结论

数字化技术支持下,高校混合式舞蹈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实现课内外教学一体化、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丰富教学资源。舞蹈课程教师要把握好混合式舞蹈教学的概念及特点,应用数字化技术做好学情分析,把握好学生学习基础与学习需求,制定与学生相适切的教学方案。同时要实行课前智慧预习、课中立体交互、课后实践指导,将数字化技术与线上、线下教学活动结合为有机整体,在发挥数字化技术优势的同时拓宽教学空间、提高教学实效性,并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专业素养的综合提升。

猜你喜欢

技术支持教学资源舞蹈
AR技术支持下部编版教材的教与学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提升技术支持能力, 深化“林肯之道”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精准扶贫需要技术支持
iPad技术支持下的翻转课堂模式探索*——暨“分式方程”的翻转课例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