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新形势下心理互助平台服务实践项目研究*

2023-03-06郝雅欣

大众文艺 2023年2期
关键词:来访者心理咨询心理健康

张 晓 郝雅欣

(重庆大学艺术学院,重庆 401331)

一、心理互助服务是社会心理需求的迫切需要

心理互助服务指人们之间进行的相互帮助与支持。心理互助平台就是利用互联网将人类共同的心理需求集中起来,通过互联网平台去传递给有需求的人。从而使得所有人都可以获得帮助并且相互提供一定的支持。让人们在心理上互相帮助,互相去倾听以及互相倾诉的形式,主要是从精神上,心灵上彼此之间相互包容,相互理解,去感受,支持,接纳以及劝说和干预,让人们处于有效的人际连接。

(一)新形势下实行心理互助的意义

心理健康服务是新形势下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政府公共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在2007年末至2008 年初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国民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小组开展了全国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在2020年再次调查时在设计上采用了一部分与2008年调查完全一致的题目,以便进行比较。在这一次的调查中,被要求对调查对象是否存在心理问题进行评估,人们选择“否”的比例达到81.3%。本次调查中有90.9%的人表示“有时”或“经常”需要帮助,这个比例与2008年调查结果相比有显著提高;此外,有83.9%的受调查对象表示“有时”或“经常”需要心理辅导来帮助自己。从本次调查表中发现人们对社区内的心理互助服务十分关注,特别是在新形势下社区内居民的心理问题比较突出,这也表明社区公共管理工作应从社区层面对人们进行心理问题咨询服务。另外此次问卷调查还显示出我国居民对心理咨询服务的需求在不断增加。

通过网络互助平台,可以让人们认识到自己的压力来源,在网络上相互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可以及时的释放自己的情绪,在互助平台上也能获得他人的帮助,同时可以从他人那里得到更多的心理支持和心理辅导。虽然人们经常说,压力就是动力,但是压力也会给我们的生活产生负面的影响,那么如何让大众去淡化这些情绪及压力,这是我们当下所思考的问题,也是搭建这个网络互助平台的意义所在。

(二)国内外大众心理健康需求

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21世纪全球社会关注的焦点,国际上已经形成了比较一致的共识。例如,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00年在其《健康:人类社会的新标准》中提出了心理保健的四个原则:个体在心理方面需要得到满足;个体所拥有的资源应足以应付个人未来所需要面对、处理以及与他人相处所需要的不同水平;要使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感觉良好;要充分发挥每个人在社会中自身与他者关系中的作用。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下过这样一种定义:健康是身体无疾病,心理无障碍,人格健全、有社会适应能力和积极行为。也就是说,一个人必须具有符合社会或时代要求的良好心理品质。即心理状态是一种适应现实生活的心理状态(有机体),它对现实生活起着支持、促进作用。

二、网络心理互助平台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一)网络心理互助平台的特点

平等性。网络心理互助平台可以给予每一个人的平等参与。这里可以畅所欲言,每个人都在相互理解与包容,所有的交流都在尊重的前提下进行,在这里只有思维的一次次碰撞和心理的一次次交融。

共享性。共享的网络资源。不局限于普通心理咨询咨询师与来访者两人之间,同时可以有多个来访者的参与,并且有时候来访者们可能有同样的心理问题,这样只要有一个来访者咨询过以后,其他来访者的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

及时性。网络心理互助平台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论身在何处,只要有一台可以上网的计算机,那就可以进行心理互助服务,随时可以解决心理困惑。

隐蔽性。网络心理互助平台的匿名优势。摆脱思想上的枷锁,让那些没有勇气迈进心理咨询室大门的来访者,从网络平台中解决问题得到帮助。

互助性。网络心理互助平台是多向交互的。这种交互方式能满足大众的人际交往心理,发挥助人自助的主观能动性。

(二)网络心理互助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结构发展变化,公众对健康生活方式和现代心理问题重要性认识加深,传统的心理咨询方法已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要和人们心理需求。在互联网时代,利用网络技术创新发展心理学及相关学科成为趋势。心理咨询与治疗要取得良好的效果,离不开专业技术的支持。作为现代医学和心理学结合而成的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研究人或物的身心活动规律,以获得身心和谐、社会适应良好、自我实现等心理状态的科学。目前,心理学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心理咨询也必须适应这一变化,并在互联网技术创新发展下寻求突破方向。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的深度融合,为网络心理咨询的效果评估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网络心理服务平台的建立,有利于提高来访者对自身心理状态的认知,有利于提高服务效果、增加信任度。在网络心理咨询中,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可以实现“面对面”交流,咨询者对咨询过程能进行全面的了解与评价。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服务网络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人与人之间关系日趋紧张,家庭和社会成员的情感交流越来越多。为此需要建设心理健康服务网络。

三、内容研究与平台模式建设

(一)平台内容研究

就目前社会人们生活压力日益增长,以及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人们更加依恋互联网带给的快节奏生活状态,从而缺失了真正由内心深处来与这个世界表达的情感,也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疏远了许多。主要目的是给在这个社会上努力生活的人们搭建一个可以抒发自己内心深处情感的平台,以及让人们真的从心出发来拉动彼此之间的关系,促进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的发展道路。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发展模式,线下以倾诉情绪和排解情绪两个板块儿来进行,给予顾客专属且私密的模式让人们内心得到排解与放松,以搭建网络平台为主在这里人们可以自己选择匿名或公开的方式进行,在这里可以进行一切心里话的倾诉,寻找与之有共鸣的事来进行互诉心事,以及可以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分享生活碎片可以以文字、语音、音乐……来疗愈自己和他人,以及在线下实践当中加入一些心理访谈以及志愿活动,让人们感受不同的生活状态和帮助这社会上努力生存的群体,从而激励自己去更好地生活。

(二)平台模式建设探究

区别于以往心理行业的经营模式,采取线上线下相并行模式,可以更好地稳定客户,防止客户在心理行业客户只来一次的情况。初衷是只要客户有需求要倾诉,平台就会服务于大众,不像以往人们传统地认为心理出现了问题,例如抑郁症,才能寻找心理医生“看病”,不针对客户心里到底出没出现问题,目的是搭建温暖的平台,尝试让客户心理从快节奏,高压力的痛苦生活中拔出来,静下来感受身边的美好。这在其他心理行业或许只是一对一的心理治疗,心理服务平台的搭建就是促进人和人由心出发的交流,互相温暖互相治愈,让这个社会的凝聚力变得更强。增加公益活动,让被治愈的人们可以看看在这世界里更努力生活的人群,为他们带来帮助的同时其实也能从中感悟自己的生活。针对“留守儿童,留守老人”,为他们进行心理疏导服务以及通过平台帮助宣传他们生活的困难,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帮助和温暖,带给他们生活的希望和力量。

四、心理互助平台建设的可行性探讨

(一)国家政策支持

国家重视心理健康发展,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作为重大民生工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指以预防、调节和干预社会个体异常的心理行为过程,并通过提供相关资源和组织机构,促进人们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种种问题,提高生存质量和满足精神需要,进而维护自身健康与和谐关系的社会整体系统。近年来,在中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二)心理治疗行业对比

除了媒体平台心理治疗外,目前市场上心理咨询行业主要有:临床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网络心理咨询等。

1.临床心理咨询

临床心理咨询,主要是利用专业技术设备,根据检查结果开处方药,为相对比较严重的心理健康患者提供康复治疗,并支持医保消费。

优势:国家相关政策支持、规范专业技术应用和支持;有固定服务场所;拥有固定收入来源。

劣势:从患者到医院仍受传统的思想观念禁锢,不重视心理健康的情况普遍存在;费用相对较高;来访者被当作病患而非正常人。

机会:国家大力发展非精神专科医院,为精神科等医疗机构提供服务平台。心理咨询与治疗师培训:心理咨询师培训是目前国际上重要的人力资源开发和职业发展手段。中国目前尚未开展对全国范围内的心理咨询师进行系统专业培训。

问题:精神科专业人才短缺,社会认知普遍存在“重治轻防”的观念,医院的服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缺乏专业的心理咨询治疗师队伍,导致精神科诊疗资源紧缺;患者的隐私保护等问题尚不完善。

2.机构心理咨询

机构心理咨询是符合来访者需求的新型咨询机构,区分不同心理问题的社会群体,利用咨询技术(精神分析、行为治疗、心理干预、系统脱敏法等)来帮助来访者改善情绪。

优势:心理咨询机构可以根据来访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服务方案,保证咨询效果。如果采用团体治疗等方式进行干预,可以在短时间内解决来访者的问题。

劣势:咨询师不是临床医生;治疗过程中,患者会被当成患者;咨询师容易被误认为是心理疾病患者而被拒绝。

机会: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支持,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制度、注册培训与督导的实施,为专业机构提供了发展机遇。

问题:部分正规机构受利益驱使,为盈利而违背职业道德,缺乏专业技术支持,导致行业乱象丛生。

3.网络心理咨询

网络心理咨询是新社会下产生的新式心理服务,主要通过网络平台利用其优势与技术开展的心理咨询活动。

优势:信息获取更加便捷,可直接通过网络、手机联系咨询工作者,提高工作效率。与面对面交谈相比,网络咨询能够更快地得到反馈和回应。在网络咨询中求助者会更加主动地与咨询员互动,这有助于提高求助者与咨询员的情感联系。网络也可以降低来访成本,通过网络预约和付费方式更灵活简单,便于管理。网络心理咨询的收费也更加低廉。

劣势:易受欺骗,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信息不完整,来访者可能因某些原因不能及时获得重要信息,导致对自身状态不了解,易造成咨询员和来访者的信任危机。

机会:求助者通过网络找到咨询师,能够及时获得心理咨询服务;同时,通过对求助者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有利于提高心理咨询的效率。因此,网络心理咨询将会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问题:收费标准不透明,服务质量难以保证;安全风险高,网络技术的安全性有待加强。

结论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利用互联网来搭建心理服务平台,平台和软件能同时为多组客户提供实时在线的心理测评、咨询、培训等服务,并通过大数据分析,能更准确地挖掘客户的需求,提供差异化的服务。互联网模式摆脱了传统心理咨询受时间、地域、价格、接待能力的限制,使心理咨询业务更趋于大众化。结合其他心理咨询行业的优势和劣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来更好地开展服务。互联网可以让人们更便捷地进行沟通、交流和学习,也可以带来更多用户,从而带动其他行业发展。这样可以使得信息更加透明化,也能够提升用户体验。由于心理服务平台不需要做复杂的身体检查,所以互联网心理咨询具备线上发展的特性,而且国家对国民心理健康越来越重视,大众对自己的情绪状态也越来越关注,咨询师也乐意入驻线上平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对心理健康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互联网技术与大众生活的融合,新媒体、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给公众提供了更便捷、高效的服务,许多人都通过网络平台学习心理学知识和技能为自身减压,心理平台模式也随之迎合了大众的需求。新形势下我国正处于发展变革的重要时期,在新的发展形势推动下,人们对自身心理健康状况提出了更高要求,迫切需要专业的心理互助服务组织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相信心理健康服务平台行业以后会有很大的发展。

猜你喜欢

来访者心理咨询心理健康
第五章 一位重要的来访者
Chapter 5 An important visitor第五章 一位重要的来访者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Chapter 1 The beginning of things
放下“应该”,才得自由
法科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研究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