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究

2023-03-05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共同体少数民族

许 烨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1]党的二十大报告也再次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成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精神引擎”,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高校是铸魂育人主阵地和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人才的摇篮,也是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场域,在培育和铸牢青年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具有关键性作用。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赋予高校思政工作新要求

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教育高校学生坚定祖国统一的共同信念

维护国家统一是对高校学生进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必然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2]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旨在铸牢中国各个民族是一个共同体的意识,对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具有特别巨大的力量和特别重大的意义。信念的一致才能使各族人民明确地理解共同体意识,才能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途中的爱国实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树立坚定维护祖国统一共同信念的思想基础,是构筑共同信念和意识堤坝的基础,坚定共同信念发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作用,以维护祖国统一的共同信念指引各族人民矢志不渝为现实和未来奋斗的大方向。

(二)增进高校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的共同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现了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情感皈依、价值升华。[4]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才能枝荣。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的研究,梳理各民族间日常交流和团结互助的历史事实,发掘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历史文化遗产背后的故事,有助于引导新一代的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激发起大学生内心深处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与热爱,这样才能极大限度地凝聚各民族力量,共同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团结奋斗。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实现民族团结、促进民族交流交往交融、推动各民族团结一致攻坚克难的重要精神力量。通过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学习民族间同心协力、民族大团结的实例,让他们被从古至今各民族间的交流交往中留传下来的许多令人感动和深刻铭记的民族团结典型案例中饱含的朴实无华的情节打动、感染、教化,如古代“昭君出塞”推进民族和睦的佳话,现代“三千孤儿进草原”草原母亲精心照料抚养孤儿的人间大爱传奇等。同时,也从当前各民族共同携手、相互支持的民族交往现实中增强民族归属感。不论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完成,还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没有放弃任何一个偏远地区、任何一个少数民族,各民族间、各区域间互帮互助,这就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最好的现实解答。现实生活中,在党的领导和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切实让各民族真正体会到中华民族是一个整体,进而更能凝聚中华民族精神,充实各族人民的精神世界,也是当前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民族和谐、深化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三)引领高校学生厚植爱国爱民的共同情感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引领高校学生坚定爱国主义、增进国家认同、主动担当作为。爱国爱民之情怀,引领了毛泽东一生的求索之路,成就了他“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胸襟和境界。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深厚的爱国爱民情感,为中国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爱国主义和人民情怀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核,高校学生作为当代中国的年轻一代,更要深情地热爱祖国和中华民族。人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当代中国的青年大学生成长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双重滋养下,具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文化沉淀,热爱伟大祖国和中华民族是高校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更关乎祖国和民族的未来。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爱国爱民的情感融合在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念里,引领其厚植热爱伟大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共同情感。

进一步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对于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爱国爱民意义重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千百年来团结的中华民族共同抵御自然风险、战胜外来侵略、凝聚磅礴力量、开创共有家园、促进社会进步中凝聚的共同价值理念,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当代青年大学生要了解中华民族的昨天、奋斗中华民族的今天才能开创中华民族的明天,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蕴含的丰富资源强化青年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引领青年大学生提高思想觉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高校思政课程中广泛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引领新一代高校学生厚植热爱伟大祖国、中华民族的共同情感,推动中国大学生凝聚青年力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砥砺前行,真正承担起时代新人的角色与责任。

(四)激励高校学生坚守强国有我的共同目标

民族文化中的核心内涵就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每个民族由形成到发展壮大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支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中华民族统一进步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来源于各族人民所共同培育的伟大民族精神,它激励中华各族人民在统一的基础上向前奋进,为实现祖国统一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奋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青年学子庄严宣誓:“请党放心,强国有我”。以“青春之我”践行“强国有我”是中国青年大学生的共同心声,也是国家振兴的强大动力。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激励青年大学生矢志奋斗,坚定“强国有我”的共同理念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致以青年一代的努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辛亥革命110 年来的历史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英勇奋斗来实现。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朝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的征程上,要激励青年一代明确自身使命,以小我成就大我,将热爱伟大祖国的坚定信仰转化为爱国实践。

进一步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广大高校学生厚植实干兴邦的爱国主义情怀。爱国主义不是空中楼阁,也不是侃侃而谈的理论,而应该立足时代实际脚踏实地从具体的行动中去践行爱国主义。青年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是具体的,要从实际出发将自身的发展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要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发展为己任,主动担当作为。不同时期爱国主义的具体要求也有所不同,在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离不开青年一代的砥砺前行。面对新形势,高校思政课要进一步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使新一代的高校学生勇担时代重担、把握时代机遇,坚守强国有我的理想信念,勇于承担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目标使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存在的限制性因素

根据课题组调研发现,以湖南为例,目前高校学生对我国民族常识和民族政策基本掌握,且学习态度积极;不同民族之间学生彼此团结友爱、互相尊重,民族关系融洽;认可中华民族共同体,但对其具体内涵、意义缺乏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校园、进课堂取得初步成效,但方式方法有待改进和创新等。整体而言,还存在以下不足。

酵母菌:“时间好久好久了,听我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数不清了,算算也有好几千年了。小菌我在这里代表我们菌类谢谢你们的祖先了。当然我们不只是光嘴上说说的,还有实际行动表示衷心感谢。我们会利用你们给的糖类进行细胞呼吸,产生CO2,使面团体积膨大,结构疏松。这样面包、馒头的风味就大大改善了,吃起来特别松软。同时,我体内的酶能催化面团中的各种有机物发生反应,将结构复杂的高分子物质变成结构简单、相对分子量较低、易为人体直接吸收的营养物。而且我们浑身是宝,蛋白质含量高,含有多种维生素,会增加面包、馒头的营养价值。怎么样?你们给我们的糖没白吃吧!”

(一)教育教学方法难以精准对接需求

当前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中,一些高校还出现了不良倾向,重点表现为:一是回避倾向[5],主要是一些老师由于知识储备有限或者担心出问题,遇到与民族宗教或意识形态相关的内容就“绕道而行”,唯恐避之不及;二是替代倾向,也就是机械地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体系和内容来取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又或者认为开展了民族团结教育和“五个认同”教育,就是开展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导致教育效果较差。这与对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体需求认识不清是分不开的,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必须有利于强化学生在政治、文化和情感等方面的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要通过系统科学的理论教育内容设置,才能真正让学生内化于心。高校思政工作者不仅要从政治层面对高校学生进行如中华民族历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的教育宣传,还要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差异性和特殊性,维护其自尊,主动关心并切实解决其遇到的困难。目前,在共性教育上不少高校已经做了大量的努力,但要使教育过程更有效果,还要充分结合民族地区学生的需求。

(二)没有紧跟互联网、新媒体发展形势

互联网和新媒体一方面为优化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了新的手段,另一方面也对高校思政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它蕴含着海量信息,表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特征,深刻影响高校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与行为实践。然而,目前对高校学生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仍然较为依赖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路径,忽视教育新媒体、新手段的开发和运用,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接受心理、认知习惯了解不深,把握不准。各高校之间、高校内部之间在教学资源共享上,更多地还是采取线下交流的方式。尽管很多教学资源都实现了电子化存储,但是在数据格式上主要是一些简单的图表、照片、文字,共享存在着“壁垒”,智慧校园推广与高校思政并未较好地结合,使得对大学生思想状态无法较为精准了解。对于慕课(MOOC)等线上学习平台也没有较好地利用起来,限制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三)思政课程全过程改革尚不到位

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程体系,必须树立全过程理念,这关系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能否系统整合各类教育资源,能否在用好课堂主渠道的同时充分发挥其他渠道的效力,能否真正融入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然而,在推进思政课程全过程改革上,一是在教育教学上,部分高校缺乏顶层规划,还未明确将其纳入“大思政”教材体系;二是在学科研究上,教育教学元素整合不够,部分教师能力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实践发展存在差距,课题研究还有大量的待开发空间;三是在全方位育人上,主体协同联动不足,教育环节前后衔接通畅度有待提高,对第二课堂等其他思政平台形式应用推广还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四是在考核评价上,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堂的评价机制欠缺,难以较为科学地反馈实际成效,也不利于进一步优化提升。

(四)少数民族学生骨干的作用还有激发空间

少数民族学生骨干主要由青年团员与党员等构成。一方面,少数民族学生骨干示范力的发挥上,在积极引领这两类人群自觉提升对共同体的认同方面,依然存有不足。学生党员和团员青年虽然相比普通学生思想政治素养要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整体较强,但这只是相对而言的。加之当前一些高校对民族团结教育形式创新不足,与志愿服务、学生工作的融入度不高,导致这两类人群引领作用受限。另一方面,对少数民族学生骨干的选拨与引导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限制了其作用发挥。对少数民族学生骨干的选拨培养,主要还是通过零散的思想教育培训,与该群体的实际学习生活相关性较低,培养机制的作用有限。除了谈心谈话和经验传授、课程学习外,实践锻炼、创新创业训练、社会公益等形式的应用不多。

三、推进高校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创新

加强和改进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要根据其自身特点和教育规律,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性与科学性、教育与自我教育、整体性与层次性和显性灌输与隐形渗透相结合的原则,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契合高校学生需求,提高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精准性

要根据高校学生自身的特点,采用科学的差异性教育方法,真正增强他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

1.培养政治认同,实现民族统一。应当重视学生政治认同感的培养,形成良好的民族意识与政治观念。一是在开展思政教育时,应着重宣传中华民族史、民族宗教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增进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与深厚文化的认知,树立和强化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文化认同。二是进一步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科学内涵、历史脉络、时代特性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加强民族学学科建设,为大变局下中国民族经济、文化艺术在新时代的发展、传承提供学理支撑和方向思路。三是在高校继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不断增强“五个认同”。四是高校党委要认真履行守护民族团结生命线的政治责任,维护少数民族学生权益,依法管理少数民族学生事务。五是树立风险意识,认清“五个并存”,严厉打击外部势力利用高科技手段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各种渗透活动。

2.培养文化认同,实现文化统一。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应该重视学生文化认同的培养,特别是使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正视中华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意蕴,推进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传承好中华文化基因,涵养好中华文化气质,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底气和骨气。二要坚持“尊重差异但不固化差异,保持民族特性但不强化特性”的原则,注重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和繁荣,推动各民族文化通过交流互鉴实现融合发展。三要突出和强化各民族文化符号和文化形象中的中华文化共性,使各民族认同本民族文化和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并行不悖,引导各民族共建共享中华文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符号和文化形象,也是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载体和实现民心相通、文化相融的桥梁,[6]要把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学习使用抓好抓实抓到位。

3.培养情感认同,提升学生爱国之情。少数民族大学生普遍有较强的民族自尊,在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一定要坚持尊重与理解的原则,实现主客体平等的情感互动。一是把少数民族文化与校园文体生活相联系,开展丰富多样的、体现少数民族特色的活动,引导少数民族学生从心理上、情感上融入校园。比如,举办那达慕大会,庆祝彝族的彝族年、壮族的三月三等民族传统节日,推广民族韵律操。二是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身份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少数民族的实际情况,将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背景、文化特点、生活环境等融入到教学中,以此实现教育的目的。三是积极关心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尤其是要关注其在经济、学业、就业、情感上的困惑,以实际行动为少数民族大学生解决困难,赢得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党的民族政策的认可,从而有效提升其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

(二)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有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顺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效果。

1.持续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信息良莠不齐,增加了高校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信息洪流中明辨真伪的难度。通过大数据、全媒体等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网络思政,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极具重要性和迫切性的一项任务。《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要深入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让科学理论、正确舆论、优秀文化充盈网络空间。”[7]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基于互联网平台或微信群等渠道,利用大数据,较快地获悉少数民族大学生关注什么话题,较好地掌握其思想动态;或利用新媒体设置高校官网、公众号等宣传阵地,支持学生关注时事政治话题;或通过腾讯会议、慕课(MOOC)等网络平台进行线上思想政治教育。

2.提高大数据应用水平。大数据高度强调共享和开放,其技术基础在于可以通过统一的综合信息平台,对接来自所有组织或个人的数据,而且这些数据兼容了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简单数据与复杂数据。例如,可以通过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规范数据格式。各个组织或个人既是数据的生产者,同时也是数据的使用者,可以共享信息平台的分析结果。从小数据时代的单兵作战迈向大数据时代的合作共赢,不仅数据总量变大,而且各方因数据而产生的交往也会更频繁。高校可以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及时上传各种相关教学数据与资源,同时又获取其他高校的资源,庞大的数据库保障了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可以说,移动互联网时代,智慧校园的发展以及大学生群体的高度数据化特征,为大数据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结合提供了肥沃的内部土壤和现实可能。

3.加强智慧校园建设。信息化建设正在一步步改变着高校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师生之间通过信息平台进行沟通成为一种基本的工作手段,而这也成为应用大数据技术服务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东风。当学生接入校园网或者访问智慧校园APP 时,学校就可以通过后台实时收集如下的一些情况:咨询软件浏览情况、社交软件聊天记录、视频网站观看记录等,科学判断大学生的政治倾向、思想脉动、价值取向、行为习惯,了解他们对于某个政治事件的倾向性观点、关注的时事政治热点以及一些错误的认知等等,这会方便我们更接近教育和服务对象,更清晰地判断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知与行为现状,从而让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贴近青年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可以更多地借助手机终端开展工作,以破除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实时掌握舆情动向并迅速作出回应和处置。

(三)加强思政课程全过程改革,提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科学性

加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建立健全教育教学体系、学科研究体系、全域育人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

1.建立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教学体系。要抓紧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校本讲义,充实教育内容,丰富教育载体,注重教育效果。一要加强顶层设计。应制定出台关于建立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重大意义、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步骤措施、重点工程、保障条件等。二要建立完善教学体系。明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容纳入“大思政”教材体系。三要重视文化符号教学。应根据民族特点,进行针对性设计,使学生学习自己民族的文化,同时也可以学习中华文化。四是推行双语教育,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教育制度制定的过程中,应该保证学生学习本民族语言的权利。在实际教育中,应该重视双语教学,以此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民族意识,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奠定基础。

2.建立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学科研究体系。在思政课程改革中,应该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这一主题,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植入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中。一是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和课程设置。充分挖掘、提炼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各种教育教学元素,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培育学科新优势。二是加强教师培训。重点将从事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教师组织起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相关理论与知识的培训,引导广大教职工尽快适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专题教学工作的需要。三是设置专项课题。有关部门应组织有关科研单位和力量深入开展研究,为建立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系提供学理支撑。[8]特别是要加强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的重大理论、政策和现实问题的研究。

3.协同优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三全育人体系。思政课程改革必须整合各个部门,建立党委领导下高校系统相互贯通的育人机制。一是坚持前后贯通,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贯穿全周期教育体系。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征与知识积累基础,形塑遵循不同学段教育规律的前后一致、逐步推进、紧密衔接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系。二是坚持协同联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机融入全方位育人体系。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学科建设、教材编写、课程设置、学生管理与服务等体系高度结合起来,持续提炼育人要素。三是坚持知行合一,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延伸至“第二课堂”。通过创设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劳动教育等多样化育人平台,引导广大学生在广阔的“第二课堂”中加深对“四个与共”的认同,深刻认识和理解各民族共同开拓的祖国辽阔疆域与中华民族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在感悟历史集体记忆中增进对祖国、民族的热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4.加快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考核评价体系。思政课程改革应当将实践类课程作为重要一环,形成有效的评价制度,处理好知识课程同实践课程的关系,塑造协同育人机制。一是要建立严密的培养过程监控机制。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高校必须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战略意义,将其纳入学校整体工作部署,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研室(中心)等部门,承担教学、科研与实践等活动的组织、开展与管理职责,同时出台有效的考核奖惩制度。二是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体系。通过网上测评、量化考核和定性考核相结合,达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效果和非预期效果。三是建立健全测评与案例数据库。应开发一个包含检测评价与教学案例两个系统在内的数据库,为科学判断学生思想状况提供数据支持,同时也便于教师上传、共享、更新、优化教学案例资源。

(四)激发少数民族学生骨干作用,提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影响力

提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影响力,要求注重激发少数民族大学生骨干的示范引领作用。

1.发挥少数民族学生骨干的示范引领作用。一是发挥团员青年的示范引领作用。坚持民族团结教育进政治理论学习、进教材、进课堂、进宿舍、进党校、进主题班会,使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形成对“三个离不开”“四个与共”“五个认同”的正确认识与高度认可,让他们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寻得力量。高校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时,应引导团员青年将爱国爱党、强国有我、奋斗报国的信念意识与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紧密联系起来。二是发挥学生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一方面积极引导学生党员在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中不断塑造人格,锤炼坚强党性。依托学校志愿者服务队等平台积极开展民族地区志愿服务活动,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贯穿于志愿实践全过程,引导广大学生党员自觉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先行者、推动者、捍卫者、传承者。另一方面,可以积极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党建工作全过程,融入大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全方位全过程。

2.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骨干的选拔培养与引导工作。一是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骨干的选拔和培养。如选派少数民族骨干大学生担任学生干部、负责学生宿舍、服务社会公益或创新创业活动、传播正能量、指导新生或新生班级等。一方面可以着力提升其个人综合素质和品行能力,从内务卫生、学习氛围、人际关系、安全纪律等方面积极带动宿舍同学,引领带动身边人听党话、跟党走、勇担当、善作为。二是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骨干的教育引导。通过课程学习、实践锻炼、创新创业训练、学科竞赛活动等方式,以谈心谈话、主题班会、一对一帮扶等多种方式在少数民族大学生骨干中普及党的基本理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他们从政治上信任党、情感上热爱党、行动上追随党,不断增强其对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认同感,更好地发挥他们在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心理、生活、情感等方面问题的作用。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共同体少数民族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共同体的战斗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