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评价、困境及任务
2023-03-04韩广富
韩 晓,韩广富
(吉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2013年1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依靠自己保口粮,集中国内资源保重点,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1]同年1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又系统论述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1]70。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2]。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体现了党中央对粮食安全工作的整体性、系统性把握,体现了党中央对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视,也对保障粮食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评价维度
新时代,要实现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战略任务,必须从粮食数量安全与质量安全、粮食结构安全与获取安全、粮食生产能力安全与粮食生态安全以及国内粮食产业安全与国际粮食合作安全这几对矛盾入手,构建新时代粮食安全评价维度。
1.1 粮食数量安全与粮食质量安全
1974年11月,世界粮食大会首次对粮食安全进行了概念界定,大会通过的《世界粮食安全国际约定》中指出:“粮食安全是要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物”[3]。这一概念界定侧重的是保障粮食的数量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受生产关系制约和自然灾害影响,人民吃饭问题受到了严峻挑战。在此条件下,粮食增产增收不仅是当时农业生产的首要目标,也是维护新生政权稳定的首要任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持续将粮食增产作为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人均粮食占有量早已超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未来,各地区各部门要在主攻单产、力争增产、全力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方面加紧部署安排,确保粮食安全工作在数量安全这一根本前提上不出问题[4]。
粮食质量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获得安全和营养的食物,能够保障人们健康的营养需求。相对于以保障人们吃饱为目标的粮食数量安全来说,粮食质量安全的重点在于吃好。如何保障粮食质量安全是一个全球性的重大问题。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人民对于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需求也日益多元化、绿色化和优质化。如何提高粮食质量,保障人民营养需求,是当今我国粮食安全工作的重点任务。
现实条件下,破解提升粮食产量和提高粮食质量二者之间的矛盾,是农业生产的一大难题。当农业生产基础遭到破坏、国际贸易摩擦冲突等情况发生时,提高粮食质量的目标往往会让位于保障粮食数量。“大国小农”“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情,要解决粮食数量与粮食质量间的矛盾,一方面要稳定国内粮食生产,确保粮食等农作物的供给数量;另一方面要积极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满足人民日益多元化的消费需求,持续改善国民营养健康状况,保障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1.2 粮食结构安全与粮食获取安全
粮食结构安全主要包括粮食品种结构合理和生产区域结构优化,属于粮食安全的中观层面。一方面,从我国粮食生产区域结构来看,粮食生产重心由南向北发生了历史性转移,粮食生产逐渐向粮食主产区集中。随着粮食市场资源配置的合理化以及各地区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粮食生产集中的趋势还会进一步凸显。另一方面,从我国粮食品种结构来看,现阶段,我国小麦、水稻等供给充足,但优质品种率还有待提升;玉米自2016年以来产需缺口不断扩大,供求由阶段性过剩转为偏紧状态;大豆供需缺口持续扩大,对外依存度较高。随着我国粮食消费需求趋势的转变,粮食品种结构矛盾会日益凸显。针对上述情况下,我们不仅要优化粮食结构,也要大力推进粮食仓储和物流建设。
粮食获取安全是指在国家或地区粮食总量充足,品种结构合理的情况下,家庭或个人是否有基本的收入来源可以保障粮食获取权的发挥。粮食获取安全是粮食安全的微观层面,也是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一般情况下,贫困问题是影响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贫困人口变化比率可以推断出其粮食安全的变化趋势。中国的脱贫攻坚事业,始终将解决贫困地区“两不愁三保障”作为奋斗的首要目标。2021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5]。未来,提升我国居民粮食获取能力,必须要重点关注农村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及消费能力,着力解决好相对贫困问题,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粮食结构安全与粮食获取安全是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一对矛盾。一方面,中观层面的粮食结构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微观层面的粮食获取安全。倘若人人都有获取足够粮食的能力,但由于粮食结构不合理、粮食调配等中间环节出现问题,那么家庭或个人的粮食获取能力就无法充分发挥。另一方面,确保人人都能在需要之时获取充足的粮食是粮食安全工作的终极目标。即使粮食生产区域结构优化、品种结构合理,但低收入人群过多,也无法实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
1.3 粮食生产能力安全与粮食生态安全
粮食生产能力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否有足够的能力生产出满足消费需求的粮食,是对粮食生产全过程的综合考量。首先,在产前环节应建立完备的粮食安全信息系统,总体考察国家粮食安全发展趋向。根据社会发展规律把握粮食供需情况,是实现农业领域宏观管理现代化和决策科学化的现实需要。其次,粮食生产过程必须具备坚实的物质支撑。据统计,截至2021年,全国农用大中型拖拉机数量4980682台,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0.7亿千瓦,虽低于2015年的11.2亿千瓦,但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从2015年的63%提升到2022年的73%,7年来提升了10个百分点,主要农作物生产向全程机械化目标不断前进(1)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22年,中国88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相继开展,新增粮食生产能力6.8亿公斤[6]。最后,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关乎粮食加工、储存、流通等方面的顺利进行。做好粮食产后的各项工作、完善粮食市场交易平台、促进粮食消费信息共享、加强全球粮食市场信息预警监测等,是提升粮食全产业链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粮食的生态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态环境与资源条件是否能够承担粮食生产与消费压力。在保障人们能够获取足够优质粮食的同时,必须把保护粮食生产依赖的生态资源条件放在突出位置。现如今,部分发展中国家为了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存在过度开垦等问题;而发达国家普遍采用进口粮食的方式给予环境休养生息的机会。新时代,保障粮食生态安全,一方面要考虑如何在保护国家现有的生态资源条件下,尽可能多地生产粮食;另一方面,要减少化肥农药等化学产品的使用量,实现粮食生产的绿色发展。
粮食生产能力安全与粮食生态安全是短期效益与长期收益之间的矛盾。如果短期内过度强调粮食生产能力的提升,容易造成地下水过度开采、土壤肥力下降等生态问题;如果以长远目光审视粮食安全问题,那么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粮食的可持续生产能力。
1.4 国内粮食产业安全与国际粮食合作安全
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是时代发展的潮流,各国产业在全球发展浪潮中紧密联系。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粮食产业竞争已不单单局限于某种产品或某一环节的竞争,而是体现在整个产业链或产业体系之间的竞争。我国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就必须改变过去在粮食产业上的“重生产、轻流通,重收购、轻加工,重储备、轻市场”的传统思维与做法[7],推动粮食产业在各个环节做优、做大、做强,打造优势产业品牌,提升粮食产业安全能力与水平,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粮食安全是一个全球性的重大问题。粮食国际安全一般体现在3个方面,即国际市场中是否存在充足的粮食、粮食进口国家的购买力和粮食出口国家的出口政策。2022年7月6日,联合国粮农组织等联合发布的《2022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显示,2021年全球受饥饿影响人数在7.02亿至8.28亿之间[8]。千百年来,粮食危机和粮食战争一直困扰着全世界人民。随着全球人口不断增加,粮食生产和消费的区域发展不平衡以及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加强了人们对于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视。目前,国际社会风云变幻,战争冲突和公共卫生事件等加剧了国际社会的不稳定性。我国作为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最大的粮食进口国,必须始终高度关注国际粮食市场动态,提升全球粮食安全工作国际话语权,通过技术交流、人道主义援助等方式积极开展粮食贸易合作,为消除世界饥饿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处理好国内粮食产业安全与国际粮食合作安全二者的关系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实现国内粮食产业安全有助于增强国内市场发展活力,加快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维护国际粮食合作安全,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大势的必然选择,有助于在开放中更好地为国内粮食产业发展赢得主动权。
2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现实挑战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尽管我国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资源环境、科技水平、劳动力结构等问题依然严峻,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面临着国内外多方面的现实挑战。
2.1 耕地与水资源等硬约束制约粮食产量提升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耕地是根本,水利是命脉。从耕地数量方面看,我国耕地资源总面积仅次于美国和印度,排名世界第三位,但人均耕地面积却不足世界的三分之一。随着我国人口数量不断攀升,粮食需求量依旧处于高位,人多地少的矛盾较为突出。农业生产成本的增加对农业耕地用途产生了较大影响,尽管国家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有效遏制了耕地大量减少的势头,但城镇化建设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严守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的要求依旧不可放松。在耕地质量方面,我国耕地以中低产田为主,耕地质量亟待提升。由于部分农民生态保护意识不强,农业生产长期以粗放方式进行,使得耕地生产能力长期透支,耕地质量提升任务依然艰巨。淡水资源方面,我国存在夏汛冬枯、南丰北缺、水资源分布不均等现实问题,这决定了我国农业生产必然要依赖灌溉技术的支持。在水资源利用上,部分水库、沟渠等基础设施老化失修,大水漫灌方式较为普遍,滴灌、喷灌等技术的利用推广有待提升。非粮作物和牲畜等存在与粮争水现象,地下水资源开采严重等问题也严重制约着粮食产量的提升。
2.2 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不足致使粮食生产效率低下
粮食生产是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的统一,粮食产量持续增长的背后必然伴随着耕地和淡水等资源的消耗。未来,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是破解在粮食种植面积和复种指数难以提高的现实条件下保持粮食产量持续增加难题的关键所在,也是提升粮食单产的必由之路。
现如今,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不断提升。2022年,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2.4%[9],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达到73%[10]。但我们更应该看到,一些发达国家,特别是部分农业强国的农业科技贡献率已高达80%[11]。这说明我国距离农业强国尚存在一定的差距。农业科技的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和资金的投入。一方面,我国农业科研资金投入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偏低,且科研资金大部分用于产前环节,对产中管理,产后运输、储藏、加工等环节投入不足,重视程度不高,第一产业在全产业链竞争的国际市场上缺乏一定优势。另一方面,由于传统观念、利益驱动和职称评定等主客观因素影响,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不健全,人才扎根乡村愿望不强烈,农业技术人员未真正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工作,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不高,不利于中国“藏粮于技”战略的落地实施。
2.3 人民生活质量提升使粮食消费需求呈现刚性增长
从短期来看,我国粮食产量稳定提升,人民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动态过程,不能仅仅针对当下,更要以长远眼光审视国家粮食安全问题。从中长期来看,我国粮食安全仍然会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随着人口数量增加、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粮食消费需求将呈现刚性增长趋势,尤其是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的需求量将会大幅度提升。一方面,我国居民口粮直接消费呈平缓趋降的态势,而优质肉、蛋、奶等食物的需求量却呈大幅增加态势,这不仅对于畜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也给饲料用粮供给量带来了一定挑战。另一方面,粮食不仅可以满足人民的温饱需求,也是重要的工业加工原料。目前,中国在小麦、稻谷方面基本可以实现自给,但玉米、大豆的产需缺口较为明显。随着玉米、大豆等在饲料、工业加工等方面的需求量不断加大,中国粮食安全所面临的产需压力会进一步增加。
2.4 农村劳动力结构性矛盾影响粮食生产内生动力
保障粮食生产,促进粮食提质增收,必须要解决好谁来种地的问题。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劳动力结构性短缺对粮食生产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一方面,农村劳动力持续外流。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达到92071万人,比2021年增加了646万人;乡村常住人口49104万人,比2021年减少了731万人[12]。受传统观念和经济发展等主客观因素影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呈现单向流入城市的趋势,农村地区人口结构以老人、妇女和儿童为主。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质量不高。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科技化、智能化不断渗透到农业生产中,而以老年人口为主的农业生产主体尚无法完全接受先进的农业技术,缺乏创造力,这必然会对粮食生产效率的提升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再者,由于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起步较晚,新型职业农民群体培养无论是在培养规模还是在培训体系上,与日本等农业现代化强国相比,都存在着显著差距。将农民从“身份象征”转变为一种“职业选择”[13],让更多科技人才、农业工作者扎根农村、服务农业,尚需一定的时间。未来,如何破解谁来种地的时代之问是发展农业生产亟须解决的一大难题。
2.5 粮食全产业链各环节普遍存在粮食损耗
我国粮食损耗率较高,在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及消费等环节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损耗,对此需要高度关注。第一,在粮食生产方面。由于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接受新技术的积极性有待加强,新农机装备的推广和使用还存在较大进步空间。农村现有农机装备的机械稳定性、精细化程度不够,加之受土地细碎等不利于机收作业的条件影响,农机、农艺不配套等情况容易造成粮食损耗。第二,在粮食加工方面。由于精米白面的市场需求较大,部分加工企业对成品粮进行过度加工或片面追求精度,这不仅破坏了粮食的营养物质,也大大降低了成品粮的出品率。另外,对于成品粮加工后的米糠、稻壳等加工副产物的利用效率也不高。第三,在粮食储存方面。农民缺乏科学储粮意识,粮食储存量大面广。部分地区粮食烘干设备容量不足,农民大多采用露天日晒方式对粮食进行脱水处理,如遇极端天气,极易对粮食造成严重损耗。部分企业粮食储备设施老化,易造成粮食发霉、虫害等问题。第四,在粮食运输方面。目前,粮食运输多数仍然采用传统包粮运输方式,抛洒遗漏损失严重,粮食跨省运输损耗量较大。第五,在粮食消费方面。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但重面子、讲排场等不良风气依旧存在,家庭、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场所皆存在粮食浪费行为,“光盘行动”等活动的宣传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
2.6 公共卫生事件与国际贸易冲突使粮食进口风险上升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粮食作为国家社会发展的战略性物资,其进口贸易风险逐渐上升。首先,我国作为世界粮食消费大国,每年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粮食。据统计,从2017年开始,除2021年外,我国大豆对外依存度均超过了85%[14],对外依存度较高。其次,我国粮食进口来源较为集中,以对外依存度最高的大豆为例,我国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三国进口大豆数量占大豆全部进口总数的90%以上[15]。这种来源相对集中的进口方式,会因气候、外交等条件影响而产生国际市场供应链断裂的情况。并且,在全球突发事件影响下,贸易出口国为了保障本国粮食供给和物价稳定,极有可能采取限制农产品出口的政策,从而导致我国国内发生粮食短缺风险,造成经济社会波动或混乱。目前,国际粮食市场仍然是卖方市场,四大粮商依旧控制着全球绝大部分粮食交易市场,我国在国际粮食市场的话语权亟待提升。
3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实践任务
新时代新征程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出了新要求。未来,要想实现社会高质量发展,必须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指引下,在物质基础、科技支撑、产业发展、主体责任、粮食节约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3.1 夯实粮食安全物质基础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载体,因此,必须把守护耕地数量与提升耕地质量作为首要任务。一方面,农田就是农田,严守十八亿亩耕地红线。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实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通过卫星监测、空中巡逻、地面执法等措施,织就起耕地多层立体保护网,对乱占耕地行为进行依法问责、坚决处置,确保农地姓农。要加强耕地用途管制,规范推进占补平衡,杜绝占多补少、占优补劣等现象。要通过土地平整、灌溉设施建设等工程,对抛荒用地采取复垦,实现山水林田湖草的综合治理,从而补充耕地数量。另一方面,农田必须是良田,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要建立统一高效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体制,在规划布局、建设标准、组织实施、验收考核及上图入库等方面做好部署安排,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资金投入和机制创新。推进东北黑土地保护工程,实现黑土地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的良性循环。推进盐碱地改造试点工作,以工程改良、化学改良、生物改良等方式,实现对低产田、盐碱地的有效利用,支持符合条件的盐碱地逐步改造为耕地后备资源,多措并举突破现有土地资源瓶颈。
要把有限的水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减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带来的负面影响。发挥以南水北调工程为代表的大中型灌区的重要作用,加强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推动传统灌区向现代化灌区转型时,既要关注骨干工程,又要在末级渠系上下功夫,完善农田水利建设的“最后一公里”。以“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为指导思想,推动水权改革[16]。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推进节水灌溉向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生态化方向发展。
3.2 强化粮食安全科技支撑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新时代,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把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放在突出位置。首先,要推动农机装备转型升级。推动农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在农机装备创新体系、全产业链、产业布局、质量建设等方面加强部署安排。推进主要农作物全过程机械化、智能化发展,持续改善农机装备作业条件,大力推广以大数据、物联网以及卫星定位等适用新型农机装备作业与机械化生产的农业技术,夯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17]。其次,要确保种源自主可控。2022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时指出,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18]。要不断加强种业科技创新,落实好《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相关要求,加大对植物新品种的保护范围,提高侵权损害赔偿标准,健全激励种业原始创新的法律制度,从顶层设计到法律法规、从种质普查到产权保护、从基地建设到核心技术攻关等方面,大力推动种业自主创新,着力破解种业资源卡脖子现象[19]。最后,搭建科技服务体系。加快构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集中力量攻破科技难题;深化农业科研机构改革,探索社会与高等学校、农业科技院所等的新型合作模式。推动构建粮食科技服务平台,健全成果交易推广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落地实施。着力打造一批懂农业、爱农业的高水平人才科技创新团队,为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水平提供源源不断的持久活力和智力支持。
3.3 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
粮食产业具有基础性强,涉及面广等特点,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关乎粮食生产者、消费者和经营者的根本利益。
首先,实施优质粮食工程行动。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推进农产品绿色化、优质化、多元化、品牌化等发展。从生产端入手,加快推进粮食生产理念从增产向提质转变,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产品生产结构。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生产要求,完善“中国好粮油”等标准,加大对粮食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改善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
其次,推进粮食产业转型升级。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引领,发挥粮食加工企业的引擎带动作用,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加工制造业提升行动,持续淘汰落后产能,着力推进第二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加工制造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提升价值链。通过财政补贴、金融保险等优惠政策,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做优、做大、做强。大力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广农村电子商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产品进行宣传和销售。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政策,支持农产品走出去,逐步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最后,做好粮食的储备、流通工作。大力提升仓储设施建设,加快实施智能化粮库改造工程,构建起一批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更高的现代化粮仓。要充分发挥中央储备粮“压舱石”作用。地方应依据各自生产能力和粮食供应情况,以主产区储备3个月、主销区储备4个月、产销平衡区储备4.5个月粮食消费量为标准,守好粮食安全第一道防线。要切实加强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加强城市、社区、城际和农村配送的有效衔接,形成由都市区1小时、周边城市3小时、城市群5小时构成的全国粮食135应急保障圈,既要保障地里产得出,也要确保市场供得上,更要保证关键时候调得出。
3.4 调动农民和地方积极性
首先,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进入21世纪,我国农业补贴政策体系不断调整和完善。2004年以来,我国先后出台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等惠农富农政策。2006年,农业税被彻底取消,有效解决了农民生产生活负担。2016年,根据生产实践和农业生产的需要,我国政府将农业三项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目标调整为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同时,对粮食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进行改革和创新。此外,2016年财政部印发的《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险费补贴管理办法》为粮食和主要大宗农产品的生产提供了保险支持政策,有效地增强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等风险的能力[20]。以上惠农富农政策措施,在粮食生产中发挥了托底功能,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稳步提高粮食产量的同时,也保障了重要农产品的供应。要继续积极探索维护种粮农民切身利益的体制机制,逐步调整和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落实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等政策措施,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等风险的能力。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要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将单一的农业生产模式转变为立体式复合型农业发展模式,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其次,调动地方抓粮积极性。明确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主体责任,实行党政同责。在粮食安全问题上,不能只算经济账,而应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一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治任务,以战略高度和长远眼光去审视粮食安全问题。粮食主产区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主力军,要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加大对种粮大县的财政支持补贴力度。粮食主销区、产销平衡区要坚决摒弃只想吃粮、不想种粮的错误思想,在粮食安全问题上应做到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各地区、各部门要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在提升农业生产硬实力的同时,通过文化感召等方式,让更多青年英才自愿投身到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中,为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的稳产保供注入持久的人力资源。
3.5 做好粮食全产业链减损工作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不仅要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也要做好粮食全产业链的减损工作,实现“开源”与“节流”协同推进。第一,要加快建立健全关于粮食减损工作的制度法规。深入贯彻落实《反食品浪费法》《粮食节约行动方案》等有关规定,加紧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制定新时期粮食减损标准体系。第二,在粮食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等方面做好粮食减损工作。要科学制定农机作业流程,大力研发和推广精确度更高、收割效率更强的农机装备,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的农机收割模式,降低粮食生产端减损率;严格控制加工企业对成品粮的过度加工,鼓励粮食加工企业采取适度加工方式,科学把控加工精度,提高对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效率,提高粮食附加值;推进老化陈旧仓储设备更新换代,推广绿色环保、智能化程度更高的仓储设备,完善粮食产后干燥、储存等服务体系,普及经济适用、防虫防霉的新技术,提升农户科学仓储意识;全面提升粮食物流能力,对重要路线、重要节点等进行科学规划以适应大进大出的跨省流通格局,提升粮食散装、散运、散储、散卸“四散化”运输比例,大力发展现代冷链运输等技术。第三,坚决遏制“舌尖上的浪费”。首先,继续加强家风建设行动,将勤俭节约作为家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发挥学校的教育宣传作用,对青年学生开展节约粮食主题教育。最后,要在社会上形成节约粮食的良好氛围,推进城乡移风易俗,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都要自觉承担起节约粮食的义务,坚决抵制铺张浪费的社会陋习。
3.6 推动粮食安全国际合作
适度进口作为中国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调剂国内粮食产量丰歉余缺的重要手段,也是平衡国内粮食生产结构的重要方式。但在投身世界市场的同时,要把以我为主放在首位,不断提升自身综合国力和国际话语权,积极参与粮食安全国际合作,为消除世界饥饿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要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构建起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于大豆等进口产品,要合理规划进口规模和进口力度,要不断拓展进口渠道,分散进口集中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农产品进口来源多元化发展。要大力支持涉粮企业在现有政策条件下积极开展对外合作,探索一批稳定的海外市场,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推动中国农产品走出去,从而扩大本土优质农产品的出口效益,提升我国农业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加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涉粮领域务实合作。推动国际粮食产业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推动构建公平的国际粮食贸易新秩序。通过主办或参与相关国际性会议,与世界粮食大国和农业强国进行多方会谈,参与全球粮农治理改革和粮食安全治理,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要积极履行大国责任,并继续与世界各国一道,以人道主义援助等方式帮助非洲等贫困国家和地区早日摆脱贫困,消除饥饿,为全球粮食工作贡献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