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新闻驯化研究:溯源、方法与前景
2023-03-03伏彦红
苏 蕾 伏彦红
新闻驯化是国际传播领域常见且固化的现象。作为受到西方新闻观支配的新闻现象,新闻驯化早已存在,但直到1991年古列维奇才在新闻研究中将其命名并研究。所谓新闻驯化,即外国新闻事件被西方报道时会以更熟悉、更易于理解和更兼容的方式供西方受众消费。[1]至今,新闻驯化研究已走过了三十余年。2002年陈韬文等人将新闻驯化引入国内,与西方研究不同,该研究开始思考如何在新闻全球化和新闻驯化的双重力量下保持中国本土新闻建构的独特意义。陈韬文等人的研究开启了我国学界对新闻驯化的关注和探索。
在中国式现代化国际传播推进进程中,有必要对新闻驯化进行分辨,从学术角度对新闻驯化的研究源起、研究内容、理论框架、研究方法与研究前景的梳理与总结,将有助于更加全面深入地认知新闻驯化。在国际传播呈现出密集复杂性并日益对我国国际话语权施加作用力的情况下,本研究也有助于我国新闻实践针对新闻驯化调整议程设置和话语策略,让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发挥出更积极的效果。
一、历史溯源
长期以来,寻求对外国事件报道的国家视角一直是西方新闻业的惯例。在西方新闻观支配下,驯化的本质体现在为外国事件的报道寻找到国家视角,以顺应西方框架,使西方受众熟悉。因此,驯化又被西方新闻界称为“国内过滤器”,驯化是“将一切带回国内”,一种以主导的国家框架提供外国新闻的方式。[2]
(一)新闻驯化理论在国外的起源
古列维奇等人最早发现了“外国的驯化”这一现象,指出由西方机构和利益主导的全球媒体体系影响着国际传播。但即便如此,西方国家在获得“全球新闻编辑室”的新闻信息后,在面向本国受众的新闻传播中会对新闻进行“驯化”,以使受众更加熟悉、易于理解、兼容的方式来讲述新闻故事。古列维奇等人还注意到新闻驯化伴随着“叙事的稳定性”,即对新闻事件的描述是在“稳定”的框架内进行的,叙事框架已经存储在不同社会和文化的集体记忆中。[3]
因此,探究构成这一稳定的叙事框架的策略就成为新闻驯化理论发展的方向。古列维奇用“投射”这个词来形容国际新闻驯化中产生的与本国受众的“相关性”,一些熟悉的符号、组织名称、读者经验被投射进了“遥远的事件”;他提出驯化就是要构建这些事件的意义及其与文化兼容的方式,来配合所服务的社会的“主导意识形态”。古列维奇还指出新闻驯化是对抗全球化的方式,对抗全球新闻编辑室那种生产“同质化”的方式,在新闻驯化过程中兼顾了各国的政治社会框架和受众的感受。很多国际新闻在驯化中虽然保留了相同的叙事结构,但那些叙事结构的排列次序、长短却有所不同,从而形成了叙事的多样性。文章最后得出结论,尽管“全球新闻编辑室”创造了“全球新闻分配系统”,决定着“新闻的交流”,但仍然有不同声音溢出,“全球新闻编辑室”仍然面临着巴别塔。
1996年,科恩团队指出“记者有时在构建外国新闻故事时,试图在故事与观众的历史、文化、政治、社会等之间建立意义的联系”,利用新闻驯化,外国新闻故事被赋予了特殊的本地化倾向。这项研究成果还提出了四个判断新闻驯化的指标:第一,阐明对本国的影响或后果;第二,报道本国人的参与,或者至少提到了本国人;第三,引用或采访了本地人士;第四,以地图等视觉效果把外国与本国联系起来。[4]
2013年科恩出版了《电视上的外国新闻》一书,新闻驯化仍然是该项研究的主题,科恩提出了国际新闻报道的三种“一般驯化模式”:第一,在新闻中出现参与或目睹外国新闻事件的本国人,这些人可以是受害者、消息来源、提供分析的专家或本国媒体的特派记者;第二,新闻中强调事件对本国的影响,或者本国对于事件的卷入;第三,强调他国与本国在有关状况方面的异同。[5]
(二)新闻驯化理论在国内的发展
2002年陈韬文等开启了国内对新闻驯化的探索,他们将“民族国家”概念引入“驯化”定义,指出所谓“驯化”就是“新闻工作者通过种种方法强化外国新闻事件与本国受众的相关性,和把它纳入民族国家论述的过程”。该研究认为驯化不仅是一种促销新闻的方式,也是本国主流意识形态和民族国家身份认同的再生产。在探究新闻驯化产生的原因时,该研究通过大规模的深度访谈得出结论:受制于记者的成长背景、教育背景和所受到的职业训练,媒介和社会文化的固有认知规范已烙印在记者的认知中,会不自觉地把外国事件进行再加工,生产出的只不过是自己的“固有诠释”和“预想的再肯定”。传媒组织遵循的那些议程设置框架、文化框架也是驯化产生的动因。陈韬文说:“新闻记者必须应用框架建构新闻事件,通过典型化将未知的现象纳入已知的概念范畴。”[6]
张伟伟提出了“公民驯化”。所谓“公民驯化”就是公众会利用网络媒体获得更多国际事件信息,并发布“公民驯化”内容。这样,张伟伟的研究就把驯化国际新闻的主体从媒体扩大到受众。[7]黄顺铭在研究马航MH370航班失踪事件时,借用了一个概念——“公民损失程度”,即各个国家在空难中生命损失的严重程度。研究发现公民损失国的报纸在驯化性新闻的比例方面显著地高于非损失国的报纸,并且高损失国的报纸也显著地强于低损失国的报纸。这说明,与国家公民利益相关的国际新闻驯化程度更高,这也符合陈韬文等人的判断,国家利益是影响新闻驯化程度的首要因素。[8]在新闻驯化研究的核心命题“驯化策略”研究中,我国学术界有所创新。赵永华等发现印度报纸通过引用本国政要发言、勾连民族历史记忆、强调本国实际利益、关联本国外交政策等四种新闻驯化策略来驯化议题。[9]王飞等发现通过“迂回驯化”扩大了议题的出现频率,保持了议题的热度。[10]
(三)新闻驯化理论在国外的发展
克劳森(Lisbeth Clausen)提供了一个从新闻制作的全球水平、国家、组织和专业背景进行驯化研究的模式。[11]李(Francis L F Lee)等人从权力依赖论和地方导向论的角度,强调媒体的新闻驯化受到政治经济权力及所服务的地方社区的影响。[12]有学者用媒体系统模型和影响力层次模型的理论进行驯化研究,考察了两种不同的媒体系统,关注它们以何种方式对两个不同国家的同一新闻事件产生相似和不同的报道。[13]
西方媒体也会确立不同的驯化框架来诠释“国家过滤棱镜”的作用。如艾德(Elisabeth Eide)在巴厘岛气候峰会的报道研究中发现,两家挪威国家媒体都使用“雨林英雄”和“石油霸权”驯化框架进行报道[14];莱泽克(Dragana Lazic)在美国媒体对福岛核电站事故的报道研究中发现,《纽约时报》运用冲突框架最多,而《洛杉矶时报》运用责任框架较多,《今日美国》则采用经济框架。[15]由此可见,不同框架导致各个“国家棱镜”折射过滤出不同报道视角,从而形成西方媒体新闻驯化的不同结果。
阿里斯托瑞(Pertti Alasuutari)得出了四种不同的驯化模式:通过情感诉求拉近事件距离;将事件与爱国者联系起来;报告国内行为者的声明、行动和行为;和国内政治牵连。[16]奥尔森(Ulrika Olausson)研究确定了三种驯化模式:一是内向型驯化,将全球性主题活动置于本地新闻框架进行报道;二是外向型驯化,将本地变化特征与全球影响联系起来;三是反向驯化,一种去中心化的报道模式。[17]米什拉(Suman Mishra)的新闻驯化研究结合了对商业逻辑的思考。受商业媒体的影响,报纸将关注点转向本地类似行业丑闻和名人冲突的事件,从而更加吸引受众,但也忽略了边缘人物和底层人民的声音。[18]
二、理论框架
学术界对新闻驯化理论的探索逐渐形成了四类研究命题:驯化指标、驯化程度、驯化策略、影响新闻驯化的因素。
(一)驯化指标
驯化指标用来迅速判断一则新闻报道是否被驯化,常见于定量研究。驯化指标通常围绕着“新闻文本是否被驯化”这一问题进行内容分析,有的回答相当简单,如潘忠党等认为只要不同国家针对同一新闻事件的媒体报道叙述不相同,那么新闻就进行了驯化。[19]黄顺铭将“是否驯化”作为第一个研究变量,并采用了比较极端的内涵设计:只要新闻中出现国名、地点、机构、人物、货币这样的符号,能够使本国读者将外国新闻事件与本国联系起来,新闻就可以被认定为驯化过。[20]驯化指标的研究向着系统化、丰富化的方向发展。例如恽嘉欣制作了驯化指标的编码表,驯化指标也被区分为新闻内容和编辑手法两个板块。[21]驯化指标的研究基本上会考虑到两个因素:新闻事件与本国的直接联系;新闻事件是否进行了趣味性、接近性、通俗化的编辑。
(二)驯化程度
黄顺铭对“驯化程度”的测量方法作出规定:对于一篇包含五个及更多段落的报道,如果有三个及更多的完整段落运用驯化手法,则为强驯化程度;对于其他篇幅短小的报道,当使用驯化手法的部分占到整篇文章的三分之一或更大的比例时,就判定为强驯化程度;否则,就属于弱驯化程度。
李发现一篇新闻驯化程度的高低可能和四个因素有关系:第一,是否存在活跃的当地参与者;第二,当地是否也面临着与新闻事件有关的问题;第三;记者在本地化方面的积极性;第四,某些社会文化因素,例如外国新闻事件相关人群的人口规模。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报道,华人比例较大国家的媒体机构,以及愿意派遣更多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的国家的媒体机构,在更大程度上认同相关的故事。由于驯化需要付出额外的资源、时间,驯化的程度往往由外国新闻事件和本国的强相关性,以及是否存在便捷的驯化方式来决定。值得注意的是,媒体的驯化程度被嵌入到更大的政治经济结构中,那些和中国有着强经济关联的国家,对中国的报道驯化程度反而不那么深。[22]
(三)驯化策略
“驯化策略”是新闻驯化研究的核心部分。古列维奇和科恩等人就提出了一些基本的驯化策略。如:通过比较,将事件发生国与本国联系起来;提供新闻背景,帮助受众理解与事件发生国相关的历史意义和文化脉络;分析国际事件对居住在事件发生国的本国人产生的影响;采访居住在事件发生国的本国人。后期的研究随着研究案例的不同会带来驯化策略的变化,内容分析指标类目设置的细化带来更细致的驯化策略。
陈韬文、潘忠党、李金铨和苏钥机是国内最先研究驯化策略的学者,提供了一个较为完整细致的驯化策略框架:第一,驯化很多时候是透过新闻常规来操作的,比如通过布置消息来源或者倚重权威。第二,驯化很多时候是在记者和编辑已经内化的认知下进行的,这些认知受到成长背景、本国媒体组织的认知规范、本国文化的影响。第三,本国的电视台主持人,或者政治领袖常常成为外国新闻事件的解读者。第四,外国新闻事件报道中采访到“乡党”或者有本国普通人的话语。第五,有色彩和质地的个人化的故事,并被赋予了价值和本国意义。第六,软硬新闻的驯化策略不一样,软新闻通常通过故事化来驯化,也倚重普通人,而硬新闻倚重权威人物,通常通过简化来驯化。第七,把事件放在一个更大的历史情境中。第八,把国际事件放在本国的参考框架中。
此后国内驯化研究多结合案例进行。陆亚男发现在处理硬新闻时,消息源的社会职业身份的重要性大于地域身份,即各报都偏向于使用政府和专家这类人士的言论,本国或是外域这一因素则排其次。[23]田甜、王玲宁发现在新闻驯化方面,发展程度较高的国家地区引语来源更加多样,发展程度较低的国家地区引语来源较单一。[24]邹欣等发现美国媒体在报道中隐蔽调动了媒体报道“国家安全”的生产习惯。[25]
国外新闻驯化策略的研究也很丰富。克劳森发现媒体美学元素的组成(包括徽标,视觉效果,图形和道具的框架)遵循类似的(通用)程序。这种驯化策略往往对受众的接受方式形成潜移默化的作用。[26]阿里斯托瑞对2011年埃及动荡研究发现,记者在报道中诉诸情感,包括极力渲染新闻现场氛围,叙述感人的新闻故事。[27]
(四)影响新闻驯化的因素
影响新闻驯化的因素常被区分为宏观和微观两方面,也有学者提出“驯化三角”[28]概念来概括影响新闻驯化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驯化者、受众、新闻事件。驯化者角度主要考虑的是媒体的性质、类型、定位、组织规范性、所属国家的政策文化等对驯化的影响。受众角度主要考虑的是受众所属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等对新闻驯化的影响。新闻事件角度主要考虑的是新闻事件本身的独特性对新闻驯化的影响。
1.国家利益
国家利益被认为是影响新闻驯化的首要因素。[29]国际新闻的核心问题是透过国际关系展现出来的国家利益。记者们倾向依赖的新闻来源都是自己国家或者友好国家的高级官员,而这些高级官员往往是国家利益的诠释者,因此国家利益在新闻中得到了“再度诠释”,这就是新闻驯化的结果之一。有学者发现在美国新闻报道中,“国家利益通常超越或包含了国内政治特征的党派分歧”[30]。克劳森发现,基于地缘因素,当报道1995年在北京召开的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时,日本媒体相较于丹麦媒体会更多地将该事件与国内政治和经济关系相联系;李研究发现,与中国贸易关系较密切国家的媒体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政治化的程度较低,而这些国家的媒体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新闻报道也较少。同样,国家利益还表现在对外国消息来源的引用方面,《全球本地化:国际新闻制作中的“驯化”过程》等文献揭示出:日本和韩国作为美国的追随者,紧密的国家利益关联使得它们在报道国际新闻事件时更大程度地引用美国媒体的消息来源进行驯化,从而充当“信息传播者”的角色。
不仅如此,国家体制的不同也会造成各国媒体驯化方式的不同。在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报道中,由于丹麦与中国国家体制的差异,在选取报道主题方面倾向于选择负面参考框架。
2.媒体类型、定位
以传媒类型看,电视比报纸更加依赖用简化的方式进行新闻驯化,因为电视的信息传递方式是图像,而图像不如文字有深度。地方媒体同国际媒体、全国媒体的新闻驯化方式不同。克劳森发现公共电台以国际和国内政治精英的代表为特色,而私人电台则向包括普通公民和社会精英成员在内的更多样化的群体发出了声音。[31]媒体定位也会影响新闻驯化,如米什拉研究发现印度媒体在驯化全球反性骚扰运动时,后期因受到商业逻辑的影响而将关注点转向本地类似行业丑闻和名人冲突的事件,以期更加吸引受众注意,从而达到更深度的驯化。
3.媒体惯例
大学生作为独特的社会群体,其思想活跃、充满创意意识,并由此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基于此,高校的教育教学中,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校园文化中来,利用校园文化活动,为大学生的思想价值培养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例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可以组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专题讲座,做好理论宣传;组织社区志愿活动,让学生在社区服务中强化社会责任感;组织专业实习,将学校教育与职业需求相结合,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认识;参与社会调查,从政治、文化、经济、生态等多角度了解社会,让大学生从书本中走出来,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媒体惯例是新闻工作者用来完成工作的那些“模式化、重复的实践、形式和规则”[32]。媒体惯例关联着新闻框架,而新闻框架能够让记者迅速将大量的新闻信息精准地编辑并传递给目标受众。新闻惯例影响到受众接受什么信息,也突出了新闻驯化的内容。
4.媒体从业者的认知
媒体从业者的认知包括:对新闻发生地的了解程度;对媒体组织文化的内化程度;共享的专业愿景;对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看法,例如有研究者指出媒体从业者对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看法有三类:口译员、传播者和对手。“口译员”提供对国际复杂问题的分析和解释;“传播者”迅速向公众提供信息;“对手”则不断怀疑公职人员。[33]
5.接近性
接近性是影响新闻驯化的一个因素,媒体更倾向于报道与自己国家有接近性的国家,这些接近性包括地理接近性、经济接近性、政治接近性、文化接近性。[34]如陈韬文等发现美国媒体更倾向于引用和自己文化接近的英国媒体的消息来源。恽嘉欣指出搭建国际新闻与本土文化之间的意义共享空间是最佳的驯化方式。[35]陆亚男的研究发现西方报纸对于不同国家行为态度的报道体现出明显的“地缘差异性”,倾向于选择报道本地或与本国地理位置相近的讯息。[36]
6.报道议题类型
针对不同的报道议题,新闻的驯化因素也是不同的。比如政治议题的主要驯化因素包括媒体的政治定位及国家意识形态;军事议题的新闻驯化受国家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影响;经济议题的影响因素则涉及媒体的市场定位和商业利益;环境问题或灾难事件等客观报道的驯化因素相比于其他议题则显得单一。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新闻驯化研究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是内容分析法,其次是深度访谈法和话语分析法。在客观、系统、定量的原则支配下,内容分析法很好地描摹了驯化新闻的总体特征。访谈法的加入主要是获悉从文本中无法得知的新闻驯化手段和原因。为了弥补内容分析法无法介入文本内部进行更深层含义的分析,有学者采用了话语分析法。话语分析法会围绕着文本、话语实践、社会实践的维度展开。在文本维度,研究者对揭示新闻驯化发生的词汇、句式、语义等进行研究;在话语实践维度,研究者对制约新闻驯化发生的文本生产、传播规范进行解读,并探究与其他文本互文的关系;在社会实践维度,研究者对于导致新闻驯化发生的权力、文化和意识形态因素进行研究。
(二)案例选择
最早提出“新闻驯化”思想的古列维奇等人选择的案例有两个,一个是1987年2月爱尔兰大选前一天关于大选的现场报道,一个是同年同月莫斯科举行的和平论坛的报道,这两个案例都带有政治性。科恩关于新闻驯化研究所选择的案例是:2002年北约组织干涉波斯尼亚内政、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举行以及法国在穆鲁罗阿环礁进行核试验。除此之外,其他国外学者的研究案例包括2007年巴厘岛气候峰会(2011)、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2013)、埃及“二次革命”(2013)、气候变化报道(2014)、反性骚扰运动(2020)。上述案例性质多属于硬新闻,还涉及一些全球性话题。我国学者所选择的案例有日本“3·11”地震(2012、2015)、利比亚战争(2012)、马航MH370航班失踪事件(2015)、2016美国大选(2018)、2016—2019年英国脱欧(2019)等,案例性质也偏向硬新闻,涉及政治、军事、灾难等。
(三)抽样媒体
《纽约时报》《泰晤士报》是国内驯化研究中的重点抽样媒体,分别被选择5次和4次。新媒体方面则会选择网络平台上的美国媒体。也有一些研究样本从数据库中搜索获取,常用的数据库为慧科数据库、道琼斯新闻数据库(Factiva)。在媒体选择中,美国媒体最受研究者青睐,其次是英国媒体和印度媒体,此外还有各国主流媒体,如菲律宾媒体、新加坡媒体和中亚各国媒体等。更为复杂的媒体选择考虑到了圈层的影响。如陆亚男选择以“民族国家”作为棱镜去观察案例,在媒介选择上根据各国国家利益诉求的不同,以三个圈层划定媒体选择的边界。
国外驯化研究重视的抽样媒体是《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今日美国》《印度时报》,选择次数均为2次。此外,其他被选择的抽样媒体有美国的《洛杉矶时报》,英国的《泰晤士报》,芬兰的《赫尔辛·萨诺马特》,巴基斯坦的《每日时报》,韩国的《朝鲜日报》《中央日报》,印度的《印度斯坦时报》《印度快报》《每日电讯报》,瑞典的《瑞典晚报》《每日新闻》《纳克人报》,以及日本广播协会(NHK)公共广播电视台和日本朝日电视台,丹麦电视台和丹麦公共服务-商业电台等。李在对北京奥运会前奏的研究中,选择的是包括比利时、新加坡、瑞士在内的14个国家的电视媒体的新闻报道。从国外研究看,学者倾向于选择美国媒体进行研究,其次是英国媒体和印度媒体。国外驯化研究在媒体选择上广泛涉及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四)抽样时段和样本量
国内驯化研究习惯于根据事件发生时间选样,如虞文俊等对日本“3·11”地震事件的研究,选样时间就在地震发生后20天。马航MH370航班失踪事件的选样时间是事件发生后的两个月。也有根据事件发展的重要时间节点进行选样,如关于利比亚战争和英国脱欧事件的研究。抽样时间段跨度最大的为20年,跨度最小的为事件发生后的3天。最多样本量的研究达到3880篇。其中样本量在1000以上的研究占到29%,样本量在0—300的占到50%,样本量在300—1000的占到21%。
国外的选样情况是: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报道选样时间为会议举办的前后两周;2007年巴厘岛气候峰会报道的选样时间在峰会举行的前后三周;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奏报道的选样时间为奥运会举办之前的1月至3月;埃及动荡报道的选样时间从埃及民众抗议到穆巴拉克总统辞职;全球反性骚扰运动研究的选样时间为运动在美国开始直至在印度达到顶峰;2011年福岛核电站事故报道的选样时间为事故发生后的九个月。也有根据研究主题来确立选样时间,如艾塔德(Erga Atad)对全球电视新闻网络的驯化报道研究。奥尔森对西方媒体的气候变化驯化报道研究时,按照报道数量对样本设立选样时间,如美国和瑞典报纸是近一个月,印度报纸则只有8天。样本量最多的是1299篇。其中样本量在500以上的研究占到50%,样本量在100—500占到37.5%,样本量在0—100的占到12.5%。从样本类型看,报纸文本占主流,也有录音带。选样时间段跨度最大的为18个月,跨度最小的8天。
(五)研究变量
“是否驯化”“驯化程度”“消息来源”“驯化策略”是常用的研究变量。为了补充驯化策略,研究者会改进研究变量。例如王飞等研究美国在中亚的新闻驯化时,涉及的指标为“是否卷入了本国人”“是否报道了本国人对议题的看法和行动”“是否与该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军事、宗教等关联”“是否将该国与其他国家关联”“是否与中亚地区关联”,很明显,指标改进后与研究对象高度关联,通过内容分析就可以得出具体的驯化策略。
消息来源是新闻驯化研究中常见的研究变量。有学者指出,“新闻现实可以由消息来源和从业者操纵,导致新闻报道在重要方面不同于关于世界的其他信息”。新闻来源的选择反映了“媒体的机构偏见”“支持、反对问题或对事件的特殊偏见”[37]。新闻驯化研究中,消息来源的类目划分常有如下考虑:本国消息来源、外国消息来源、官方消息来源、民众消息来源、学者专家消息来源等。在此基础上,研究者会根据自己的研究目标进行更细致的区分。
从国外文献看,各国媒体对当地政府官员和社会精英的消息来源极为重视。如挪威媒体在报道巴厘岛气候峰会时倾向于将挪威政治家作为最大的引用来源;在美国媒体对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的报道中,三家美国报纸也较多地使用美国官员和美国专家等国内消息来源;在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报道中,丹麦媒体以主要报道丹麦政治家为驯化特色;在对2011年埃及动荡进行报道时,各国媒体通过报道国家官员和政治高层的声明、动作和行为来进行驯化。
报道主题也是一个常见分析指标,它有利于辨别出媒体报道框架,获知媒体报道内容倾向。如虞文俊等的研究将“报道主题”区分为:灾情介绍、日本救灾、地震原因、地震对日本影响、国际慰问与援助、地震的国际影响等类目。莱泽克在针对福岛核电站事故的驯化研究中将报道主题划分为福岛核电站的情况、辐射恐惧、辐射、经济后果、核工业的后果、东京电力公司、福岛五十死士、公众的不信任和愤怒、其他(包括信息隐瞒),研究表明,《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今日美国》都围绕着“东京的反应”“东北地区的报道”“美国对此作出的回应”进行报道。阿里斯托瑞等在研究埃及动荡报道时发现,巴基斯坦《每日时报》对埃及动荡的报道以硬新闻为主。通过对报道主题的分析可以看出不同媒体针对不同新闻报道展现出的新闻驯化倾向。除此之外,还有报道时间、版面位置、新闻题材、稿件来源、新闻主角、背景资料、情感态度、报道立场等指标被采用。
四、前景:从新闻驯化走向反向驯化
全球化带来一种认知:所有的国家都是地球村村民,在展示、传达各国信息中拥有平等性。事实并非如此。艾塔德的一项研究发现,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国际频道、英国广播公司世界新闻频道、半岛电视台英语频道和法国24频道四个新闻网络只报道了全世界51.6%的国家,报道最多的区域是欧洲(8个国家),其次是中东(4个国家),再次是亚洲和美洲(各3个国家)和非洲(2个国家),其中,美国是被新闻覆盖最多的国家。这项研究揭示了各国被新闻覆盖是不平衡的,拥有强大国力和经济权力的国家比缺乏这些权力的国家得到更多的新闻覆盖。[38]被新闻高度覆盖的国家称为核心国家,而其他国家则属边缘国家,边缘国家得不到有效的新闻覆盖,还会被负面新闻缠绕。此外,艾塔德的研究还通过新闻相关性测试发现这些新闻网络之间的议程具有相关性,有“跟随”报道的现象,更加深了不平衡趋势。通过高度新闻覆盖,核心国家的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念不断得到渗透。有研究表明,被新闻高度覆盖的国家会在当地受众的脑海中变得突出,也能激发当地受众对某类议题的关注。[39]
面对上述情形,2014年奥尔森提出的“反向驯化”(counter-domestication)概念立刻引起了学界的重视。奥尔森发现,除了常见的在报道外国新闻事件时进行本地化改造外,还存在“反向驯化”,即一种超越地理边界的去中心化的报道模式。在这种报道模式下,国家与地区的地理边界变得模糊,转而呼吁全人类针对共同面对的问题采取联合行动,话语统一,强调科学知识。奥尔森还选择“地球关灯一小时”的新闻案例来说明“反向驯化”。2021年,我国的云南北迁象群新闻事件引起了国际媒体的广泛报道,在国际传播中也跨越了地理界线,实现了“反向驯化”,达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被评为中国“对外传播十大优秀案例”,成为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创新对外传播方式,讲好中国故事的样板案例。
新闻驯化是国际传播领域常见和固化的现象,任何中国故事在走向国际传播时都要遭遇新闻驯化,而新闻驯化程度的强弱直接影响中国故事的传播效果。反向驯化既符合国际传播倡导真实、全面、客观呈现各国新闻事件的发展理念,也从辩证法的角度洞悉新闻驯化有其局限性,这一模式的提出符合新闻驯化理论发展趋势。反向驯化有利于促进各国新闻覆盖的平衡性,有利于重视对边缘国家的国际新闻报道,为新闻驯化研究打开了新思路。同时,反向驯化与我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发展理念也存在着底层逻辑的共通性,从这一点看,反向驯化作为新闻驯化的发展前景,也是时代思潮发展的必然逻辑之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