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探析

2023-03-03孙婉云

上海商业 2023年8期
关键词:实体智能化人工智能

孙婉云

一、引言

智能经济是以效率、和谐与持续为基本诉求,通过物理设备、电脑网络和人脑智慧构建起基本框架,基于智能政府和智能社会实现运作的全新经济形态和经济增长方式。作为第四次产业革命标志的人工智能技术是智能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早在2020年3月,党中央便强调要加快5G、人工智能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丰富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提升智能经济占比。此后智能经济发展进入加速道,以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一代智能技术充分与传统互联网相结合并广泛进入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促进了社会生产力提升并使得社会生活发生深刻变化。现阶段我国智能经济体系已基本形成,以大型电商平台牵头发展的智能经济广泛利用数据生产要素辅助企业、政府创新发展,加速产业转型,升级产业优势,形成强大的经济创新驱动力。伴随着智能经济的持续发展,传统产业智能化也成为一大趋势。实体经济通常决定一国的经济实力,而智能经济代表着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方向,智能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一方面可以增强实体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则可以推动创新科学技术不断迭代升级,实现经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智能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不仅具有十足的必要性,还具有良好的现实可行性。在此背景下,探讨智能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路径具有一定的价值。

二、智能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1.中国智能产业规模持续增长,产业资源整合势在必行

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在技术创新、产业生态、融合应用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已进入全球第一梯队。根据中国信通院测算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5080亿元,同比增长18%,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0%。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已全面覆盖传统产业,诸如工业机器人、自动驾驶、智能城市和智慧社区的建设中都极大地提高了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在智能产业综合竞争力方面,中国已达到日本和西欧发达国家智能产业水平,在全球智能产业链中占有重要地位。智能产业经济规模持续扩大加速了智能资源扩张速度,传统实体经济适应智能化改造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智能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全面融合发展具有十足的必然性。

2.智能经济融合实体经济是经济现代化发展的现实需要

现阶段,中国市场经济体系已基本形成,但在现代化方面仍存在不足,中国需要在实体经济的基础上构建更加现代化的产业经济体系。现代经济体系不仅要求产业体系完备、产业结构高级,同时还需要完善的市场机制和成熟的市场逻辑,因此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基础是产业体系现代化。智能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关键在于高端制造业和新兴服务业的智能化,提高传统经济智能化运作水平,以此不断推动实体经济产业结构转型,提高产业附加值,进而实现经济增长由数量向质量转变的过程。智能经济背景下更容易实现规模化、集聚化、个性化的经济产出,给传统实体经济转型提供了可靠的平台和纽带,因此智能经济融合实体经济是实现经济现代化发展的现实需要,具有必要性。

三、智能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现状与面临的挑战

1.智能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现状

(1)传统实体行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加速,跨界融合效率提升

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应用发展,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的现代化产业经济形式正在形成,一大批“传统实体行业+人工智能”的典型企业不断出现。例如,在智能制造领域,现代工业机器人与智能科技的应用提高了产品检测效率,减少了检测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整体生产效率;在智慧医疗方面,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搭建起的智慧诊疗平台能够实时更新患者病情和国内外病例,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服务水平;在交通运输领域,智能驾驶技术更加方便地进行路线规划、运输方案选择,提高运输效率并降低成本,提高实体运输行业综合收益率,创造出更高的规模效益。

(2)智能技术推动下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加速

智能技术的应用改善了实体产业环境,为实体产业提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创新的关键技术,继而推动要素价值升级,带来服务增值,促进实体经济创新发展。现阶段,以人工智能创新任务为抓手,通过发现和培育优秀智能技术企业和产品,构建起研发和应用智能技术的新平台,诸如通过打造国家级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集中建设工业互联网算力平台和算力中心、大规模建设并开放行业大数据体系,为实体经济应用智能技术成果提供了稳定渠道,在低成本数据生产要素的使用下,实体经济获得创新发展加速契机。

2.智能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面临的挑战

(1)智能化核心技术掌握不够

我国智能经济发展较晚,在核心技术支撑方面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例如,在感知智能层面,受限于芯片科技、精细化元器件加工工艺技术的限制,在智能经济核心算力方面仍有较大缺陷,关键技术主要依赖于国外技术,特别是技术底层和核心算法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在计算智能和认知智能方面,现有人工智能设备尚未实现完全拟人,在基本生物物理认知机理方面缺乏良好的技术储备,这也使得智能经济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层级较低,精细化、规模化应用空间不足,一些智能技术的应用成本较高,阻碍了智能经济与实体经济的高质量融合。

(2)高质量人才不足

我国智能技术人才缺口巨大,了解智能经济服务实体经济有效路径的专业管理人才同样十分紧缺。这使得一些应用智能技术改进企业经营效益的企业无法得到充足的技术支持与保障,增加了智能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成本。比如一些企业在应用智能技术的过程中往往采取网络工程师、网络事业部负责人兼任智能技术管理人员的方式进行,掌握新一代智能技术知识和智能经济运行模式且具备一定的实操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尚未在企业智能化管理领域发挥应有的价值。这也造成智能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结合低效。

(3)缺乏智能设施设备

智能经济与实体经济结合的基础是先进的数字基础设施,如果企业缺乏坚实的数字技术基础和完善的数字设备,将无法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优势。由于智能经济的总体普及程度不足,一些小型企业在尝试应用智能设备、引进智能技术的过程中往往面临超过预算的成本压力,因此无法形成体系化的智能设施设备,进一步导致了智能经济发展滞后,形成恶性循环。

四、智能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1.加强智能技术研发,补齐智能经济短板

(1)在政府规划层面,要提高智能技术研发应用的顶层规划,树立明确的发展目标、时间节点和产业应用目标,通过规划实施新一代智能技术关键项目,瞄准世界前沿和国家战略前沿,围绕数据智能、群体智能、跨界智能、人机混合智能、智能系统等五大核心方向进行重点建设,引进先进科研技术资源和创新发展模式,推动智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2)在市场实践方面,要围绕开放智能创新平台应用、设立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等内容,提高智能技术对传统产业市场及生态的改造,推进智能技术应用平台化,推出包括基础软硬件、智慧医疗、智能供应链与智能城市治理等平台科技市场化,降低智能经济发展门槛,形成人工智能开发和应用的生态,带动中小企业发展和行业智能化提升。此外,还可通过建立新一批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在实体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推进智能经济融合实体经济先行试验,提高智能化理念及技术在实体产业管理优化和转型创新层面总体发展水平。

(3)持续加强实体企业智能技术研发投入。实体企业需在智能化发展背景下持续加强科技研发基础设施投入,加大数字化技术开发投入,与高校、数字化产业平台建立协同合作关系,引入人工智能、5G技术共同开发企业内部业务数字化系统,加强智能化技术对公司内部管理的全程参与,同时在智能技术的辅助和支持下提高研发效率,促进科技价值转化,实现融资竞争力提升以规避风险。

2.培育优质人才,提高人才梯队质量

智能人才是推动智能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关键要素,针对相关专业人才缺乏的现状,需要从培育优质人才入手,提高实体企业智能人才储备。

(1)应提高企业智能人才聘用和培训优化,发挥人才价值。企业在进行人才招聘时要围绕智能化背景下的生产特征进行,不断引入高技能人才并发挥其在信息搜集与数据处理等方面的价值,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积极帮助。同时,企业也可定期通过组织技能培训、技术交流分享会的形式促进员工知识能力水平更新,提高岗位适应能力,以推动公司整体创新水平持续提升。

(2)应丰富企业管理者、技术人员的智能化技术能力培训。应提高人才培训的实用性和价值性;建立包括岗前培训、在职培训、职业资格培训于一体的智能化人力资源培训体系;针对实体经济智能化发展面临形势的变化,随着员工工作年限的增加、工龄的增长,公司管理层可针对性地邀请人工智能领域资深专家及从业者定期为员工组织技能培训,重点对传统生产方式和盈利模式进行智能化改造。

3.增加智能设施设备配置,提高企业智能化水平

应加速企业内部信息化基础设备改造。以往企业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围绕生产环境、道路整修和环境整治等方面进行;在智能化时代,需要根据智慧管理的现实要求提升基础设施智能化、现代化水平。例如,办公区网络全面光纤化、通信基站5G化改造,实现网络安全管理信息平台数字化建设,加速企业治理能力释放,提高网络安全管理效能。

五、结语

人工智能技术高速发展背景下,传统实体经济适应智能化市场发展趋势进行融合升级,成为提高实体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而智能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面临诸多挑战。本文从智能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分析入手,着重研究了当前二者融合面临的挑战,并据此提出相应对策。智能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是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的必然,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融合发展规模,但同时面临智能化核心技术掌握不够、高质量人才不足、缺乏智能设施设备等诸多挑战。为了促进智能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需要持续加强智能技术研发,补齐智能经济短板;培育优质人才,提高人才梯队质量;同时增加智能设施设备配置,提高企业智能化水平,只有如此才能把握智能经济发展大势,结合我国既有的实体经济优势,促进传统产业和新兴经济形式全面融合、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实体智能化人工智能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实体的可感部分与实体——兼论亚里士多德分析实体的两种模式
数读人工智能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两会进行时:紧扣实体经济“钉钉子”
振兴实体经济地方如何“钉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