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丰富的言语实践活动中感受文言之美

2023-03-03高学雷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3年2期
关键词:杨氏文意意图

高学雷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识字,认识“诣、禽”等2个字;会写“梁、诣、禽”等3个字。

2.通过朗读吟诵活动,达到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背诵课文,并感受文言之美。

3.借助注释,联系经验,理解文意,感悟杨氏之子的聪明及礼貌,见贤思齐,提升自身言语表达与品行素养。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语:昨天,我们通過简单学习,知晓了第八单元的单元主题是“风趣与幽默”,也了解了单元构成,明白了单元语文要素。今天咱们就走进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杨氏之子》,去感受人物之“幽默”带给我们的喜悦,体会文字之“风趣”带给我们的快乐!我们将采取“闯关式”的学习方式,老师给它个美名——“过五关,斩‘N’将”,敢不敢过关斩将,迎接各种挑战,做一名机智勇敢的闯关勇士?

(设计意图:激趣导入,新颖的学习方式,瞬间点燃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

一、预习闯关

(一)第一关是问答题:回答两个问题。

1.请看题目:

作者是谁?选自哪本书?(    )

2.揭晓答案:作者是刘义庆,选自《世说新语》。

3.简介刘义庆和《世说新语》。

(二)第二关是书写题:听写四个生字。

1.听写四个生字,全对者即可通关。请拿出课堂听写本。每个字报两遍,开始。

梁   惠   诣   禽

2.请同桌互相批阅,不仅要看是否正确,也要看是否规范美观。

(错的同学,请看清错在哪里,订正一遍。)

(三)第三关是解释题:解释三个词语。

1. 出示词语:诣、惠、示。

2.谁来试试?生回答,师相机出示:

诣:拜见。惠:同“慧”,智慧。示:给……看。

(四)第四关是翻译关: 翻译四句话。

1.出示:①甚聪惠。②孔君平诣其父。③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④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 回顾以前理解文言文意思的方法。

3. 师生梳理文意。

(设计意图:五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其自主学习能力不可低估。无论是作者与出处,听写与解释,还是理解文意,只要课前认真自学,相信学生能够轻松闯关。)

二、朗读PK

(一)朗读PK规则:

1. 第一个敢于站起来朗读的即为擂主。

2. 其他同学依次向其挑战,大家评判,胜者为新任擂主,败者主动坐下。

3. 本次比拼限10人应战,最后胜利者为朗读将军。

(二)两分钟赛前自由练读,教师可出示标有停顿、重音等的课文,适当就难读的句子进行示范指导,比如“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比赛正式开始,逐一进行,师生适度点评、评判。最后胜利者为朗读将军,其余为朗读副将。

(设计意图:摒弃课文为读而读的形式,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朗读PK中,去鉴赏朗读,品味语言,进而熟读成诵。)

三、智力比拼

(一)学贵有疑,做个会提问的孩子。

同学们一定记得四年级阅读策略单元里学到的提问单元吧?可以从哪些角度提问呢?(生简单交流)好,接下来的智力比拼这一关就是比拼谁最善思考、最会提问。

(二)最佳问题奖。

读罢此文,你提出的问题是什么?

(预设:杨氏之子“甚聪惠”表现在哪里?杨氏之子仅仅是个聪明的孩子吗?他的礼貌或者修养表现在哪里?……

(三)最佳答案奖。

选出体现语言特色及主人公品质的问题,学生反复读文思考,并进行讨论,给出合理答案。(根据学生的提问和答题表现确定谁将获得“最强大脑”称号)

(设计意图:问题来自学生,且令其自行解决,触发学生进行深度思维,同时通过提问与解答,理解文章主旨也就水到渠成。)

第二课时

一、 剧情表演

(一)制订竞选规则。

通过小组合作、师生探讨,梳理出评分标准:

台词熟练40分;表情到位30分;动作优雅30分。

(二)师示范引领。

教师可从台词的情感、表情的变化、动作的优雅等方面稍作指导。

(三)生合作练习。

1.同桌或小组进行练习。

2.自主或推选代表上台展示。

(四)学生表演。

1.评委:可由本班戏剧社团的同学或聘请老师担任(也可由本班同学担任)。

2.依据竞选规则进行公平公正评选。

3.教师或评委总结点评。

(设计意图:剧情表演带给学生的会是语言的内化,肢体的舒展,情感的表达,心灵的交融,进而根植民族基因。)

二、吟诵品味

(一) 播放吟诵录音,感知声韵之美。

同学们,我们老祖先所谓的读,其实就是吟诵,我们一起来走近古代读书法。(播放吟诵录音)请同学们认真聆听,感受音韵之美。

(二) 简单讲解吟诵谱及吟诵规则。

1.这种读书法,现在还可以学习吗?当然可以,我们来看一下吟诵谱。(出示)

2.这就是古代读书法的现代标记法,请同学们结合备注进行理解。

3.文章共五句话,吟诵时,第一句语速中等,但要读重读稍高,突出“杨氏”和“甚聪惠”,此句概括杨氏子聪惠的特质贯穿全文。第二、三句平读,叙述事件的起因。第四、五句为孔君平和杨氏子的对话,是故事的高潮,吟诵时较其他部分高些。孔君平的语气较为轻快,为玩笑之语;而杨氏子的回答语气委婉、较快,“未闻”二字可见一斑,表现了杨氏子应有的礼貌、机智和幽默。

(三)学生跟录音学习吟诵,品味声音高低变化所表达的涵义。

(设计意图:吟诵是中国古代传统读书方法,学习吟诵,在声音的高低起伏、节奏的快慢变化中体会汉语的声韵之美、节奏之美,对于学生学习并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 翻改文言

时空大挪移: 现在时光倒转,假定你现在就是古代人。请把下面这篇现代人写的白话文《徐家的孩子》翻译成文言文。(出示)时间10分钟。听课的老师都将是国子监的博士、助教,你们答卷后,朗读或吟诵给他们听,由他们来确定谁是新科状元。

徐家的孩子

徐家有个小男孩,年方九岁,曾经①在月亮地里②玩耍③,有人对他说:“假如④让⑤月亮中什么东西都没有⑥,它是不是应该⑦更加⑧明亮呀⑨?”这个姓徐的孩子说:“不对⑩。比方说{11}人眼中都有瞳

仁{12},没有{13}瞳仁就看不见光明了。”

注释:

①曾经:尝。②在月亮地里:月下。③玩耍:戏。④假如:若。⑤让:令。⑥什么东西都没有:无物。⑦是不是应该:当。⑧更加:极。⑨呀:邪。⑩不对:不然。{11}比方说:譬如。{12} 瞳仁:瞳子。{13}没有:无。

(设计意图:这种“时空倒转”,白话文改文言文的创作实践,充满神秘,体验感十足,学生觉得很是新奇,有着强烈的创作欲望,经过几次研究课上学生呈现出的作品来看,写得还是很棒的。)

(作者单位:人大附中亦庄新城学校)

责任编辑 郭艳红

猜你喜欢

杨氏文意意图
立足核心素养 发挥育人功能——执教《杨氏之子》之点滴思考
原始意图、对抗主义和非解释主义
陆游诗写意图(国画)
《鬼神之明》的文意主旨与“明”字的含义
制定法解释与立法意图的反事实检验
中华猕猴桃新品种‘杨氏金红50号’在河南的引种表现及关键栽培技术
工筆文意之大化——关于田禾虎画风格元素特征的分析
表达准确,文意清晰
一个坏官员导致冤假错案
借你一双明亮眼,力拨迷雾见阳光——破解文言文文意理解常见设错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