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2023-03-03蒋军晶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3年2期
关键词:梁启超国家

蒋军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

课文。

2.借助注释和资料,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之间的联系。

3.通过了解为实现强国梦想而做出卓越贡献的人物和事迹,感受作者对于中国少年和少年中国的殷切期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了解题目意思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少年中国说(节选)》,“说”字有多种意思,“少年中国说”的“说”是什么意思?看新华字典中的解释,请你选择一种。(出示)

1.(动词)用话来表达意思。

2.(动词)解释。

3.言论;主张。

4.(动词)责备;批评。

5.(动词)指说和;介绍。

6.(动词)意思上指。

生:我觉得是第三个意思——言论,主张。

师:“少年中国说”就是梁启超围绕“少年中国”发表自己的主张。梁启超洋洋洒洒写了三千多字,课文节选了其中的三节,自己先读一读。

板块二   学习第1自然段

师:这个自然段生僻字并不多,请自由朗读。

师:如果把这段文字分成两部分,怎么分?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生:我会把第一句作为一部分,后面的句子作为一部分。

师:你们为什么要这样分?理由是什么?

生:第一句是总起句,后面是分述。

师:这段话真的是总分关系吗?

生:第一句抛出了一个观点,后面讲了理由。

师:这样讲似乎更合适,第一句梁启超抛出一个观点“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为什么这样讲呢?后面讲了理由。我们来读一读这段话。

师:同学们,让我们强调“今日”这个词再读读第一句话。

师:同学们,今天是几号?

生:5月18日。

师:你们觉得第一句中的“今日”指什么时候?是指今天5月18日吗?

生:不是,是指梁启超写文章的那一天。

师:确如同学们所说,梁启超文章中的“今日”不是指我们正在上課的“今天”,而是指他写文章的那段时间。梁启超于1900年写的《少年中国说》,1900年前后的中国是什么样的呢?(请几位同学联系自己读过的资料讲一讲)

师:(结合图片讲解)1900年前后,是清朝末年,当时的中国贫穷,很多地方的老百姓生活穷困,食不果腹,衣不蔽体。1900年前后的中国蒙昧,那时候,很多人相信各种迷信、巫术,因为他们没有接触到现代的医学、科学。那时候的人觉得看到皇帝、官员就应该下跪,他们不知道人与人是平等的。1900年前后的中国落后,落后是相对于欧洲来说的,当时的欧洲发现、发明层出不穷,但是当时的中国百姓对这些发现发明闻所未闻,见所未见。1900年前后的中国弱小,西方列强仗着自己的强大,逼迫我们签订不平等条约,侵占我们的土地。

师:了解了1900年前后中国的大致状况,我们再来读“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这句话,你觉得梁启超在表达什么?

生:当时的中国太落后了,梁启超心里着急,梁启超希望中国能够改变,能够强大起来。

生:梁启超希望少年们能担负起振兴中华

的责任,如果少年不自强,那么这个国家就没有希望。

师:带着这样的理解,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

师:我们接着看下面的句子,你们发现了吗?这一段如果要求背诵,是很好背的,为什么?

生:这一段是有规律的。每一句话句式都是差不多的,都是按“少年……则国……”这样的句式来写的。

生:是的,只要记住中间的关键词,整段话就基本记住了。

师:那我们看着下面这些关键词,把这段话读下来。

师:看着下面的词语,你能把这段话读下

来吗?

师:梁启超反反复复写了八句,其实都是围绕“少年与国”的关系来写。看着下面的句式,你能把整段话读下来吗?(出示)

少年__________则国__________

师:这段话都是围绕“少年和国”之间的关系展开的,梁启超写了八句话,如果这八句只能留下一句,你会留下哪一句?为什么?

师:有同学举手要发表自己的意见了,但是我想问,这八句话里的关键词意思你们都理解了吗?比如“少年富则国富”的“富”是什么意思?

生:“富”是“富有”的意思。

师:意思是“少年有钱了,则国家就有钱了”?

生:这里的“富”应该是“精神上富有”。

师:这里的“富”理解成“有理想、有抱负、精神上富有”更合适,这句话的意思是“少年有理想与抱负,精神上富有,那么国家也就充满希望”。

师:好。现在我们回到前面的问题,如果这八句只能留下一句,你会留下哪一句?为什么?

生:我想留下第一句,“少年智则国智”的意思是少年聪明、智慧,国家就会“智慧”,科学、文艺等各个方面有发展,这是基础,只有国家各方面“智慧”了,国家才会富强、独立、自由、进步……

生:我想留下最后一句,因为所有的努力,最终是想让国家雄于世界。

师:我其实想选中间的某一句话,和我有同样想法的吗?

生:我想选“少年独立则国独立”,“独立”的意思是不依靠他人,人是这样,国家也是这样。处处依赖别的国家,处处受制于别的国家,就不可能真正强大。

生:我想选“少年自由则国自由”,我觉得“自由”特别重要,人只有能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才可能提升自己的智慧,精神上才能富足……

师:看来,这八句话里的每个关键词,梁启超都不是随随便便写的,而是经过斟酌的,而且排列顺序上是有讲究的,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理解朗读这段话。

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

少年雄于地球則国雄于地球。

师:1900年的时候,梁启超写了这样的文

章,发出这样的呼声,这一百多年来有这样的少年涌现吗?你能结合课前查找的资料说一说吗?

生:我来说一说我国的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

生:我来说一说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

师:(结合人物图片讲解)是啊,这一百多年来,涌现出了许许多多这样的中华少年。这是少年鲁迅,鲁迅年轻时反复权衡,最终弃医从文,打算用笔唤醒民智,少年智则国智。这是少年邓稼先,后来他成为我国“两弹元勋”,推动了我国的科技进步,少年进步则国进步。这是少年李四光,后来他成为杰出的地质学家,勘察发现了大量石油等资源,少年独立则国独立。这是青年时代的屠呦呦,她几十年如一日的努力,提炼出青蒿素,给无数疟疾患者带去福音,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这是青年郎平,她身上的女排精神激励、鼓舞了一代中国人。

师:当你了解了这么多优秀的中国少年,你

再读这段话,有什么感受?

生:国家的振兴,需要中国少年勇于担当,奋勇向前。

生:我们要学习他们的精神,为理想努力,成为中华好少年。

师:好,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理解背诵这段话。

板块三    学习第2自然段

师:下面我们来学习第2自然段,这段话不太好读,先跟老师读。

师:这段话不仅难读,而且难理解。请同学们借助注释,小组讨论,尝试翻译这段话。

师: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出示原文与相应译文)请看“解释”,如果你发现刚才自己哪句话理解错了,请将正确的理解作批注誊抄一下。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红日刚刚升起,道路充满霞光;黄河从地下冒出来,汹涌奔泻浩浩荡荡。)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潜龙从深渊中腾跃而起,它的鳞爪舞动飞扬;小老虎在山谷吼叫,所有的野兽都害怕惊慌。)

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雄鹰隼鸟振翅欲飞,风和尘土高卷飞扬;奇花刚开始孕起蓓蕾,灿烂明丽茂盛茁壮。)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干将剑新磨,闪射出光芒。头顶着苍天,脚踏着大地。)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纵看有悠久的历史,横看有辽阔的疆域。前途像海一般宽广,未来的日子无限远长。)

师:这段话也可以分成两部分,请问怎么分?

生:我觉得第一部分到“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前面这么多句子其实都在表达一个意

思,我们的中国正是少年,正在蓬勃发展。而且这些句子的句式也是差不多的。而后面两句是总结,总的写少年中国顶天立地,地域广博,非常伟大。

师:是的,前面这些句子讲的是同一个意

思,这些句子有很多共同点,请你们再读,小组内讨论。

生:前面的句子每句话都是四个字。

生: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都押“ɑng”韵。

如,光、洋、扬、惶、张、皇、芒。

生:每句话都在用一种事物形容少年中国的光辉前景。如,红日、黄河、龙、虎、鹰、花、干将。

生:这些事物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刚刚开始的状态。如,初升、伏流、潜龙、试翼、乳虎、初胎、发硎。

生:每句话里的事物都很有代表性,有象征意义。如,“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国人特别喜欢龙,衣服上画龙,器物上刻龙;“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师:是啊,这段话前面部分的句子,既有内容上的共同点,也有写作形式上的共同点,让我们带着自己的发现朗读这一段。

师:这些句子都在强调中国是“少年中国”,可是中国已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五千多年,多么漫长啊,梁启超为什么说中国还是“少年”呢?(小组讨论)

生:我是联系后面的句子来理解的,梁启超在最后一句就说了“前途似海,来日方长”,意思是说虽然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但未来的日子更漫长,相对于漫长的人类历史来说,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国还是“少年”。

师:其实梁启超强调中国是“少年”还有一层意思,原文前面有这样一段话,我们来读一读。(出示)

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任公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师:这段话什么意思?

生:因为当时的中国没落了,日本等国家说我们是老大帝国,是老年人了,没希望了。

师:是啊,梁启超听了后很生气,他想对全世界说,在他心中中国还是个少年,他其实想强调什么?

生:他为当时的中国人鼓劲,不要自卑气馁。

生:他想对日本等国家说,中国的落后是暂时的,经过努力,中国会强盛起来。

师:是啊,梁启超想说,中国之所以暂时落后,是因为人民没有当家做主,但是将来一定会迎来一个崭新的中国,一个全新的少年。让我们带着理解朗读最后一句——生读: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板块四   总结全文

师:课文读到这儿,如果让你用现在的话,用白话文给课文加个结尾,你会怎么加呢?请你写一写。

(生写完师点评)

师:我们来看看梁启超是怎么结尾的。(出示)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师:这是作者对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的赞

美,用今天的话怎么说呢?

生:美丽啊我的少年中国,将与天地共存不老!雄壮啊我的中国少年,他们的精神与胸襟将和祖国大地一样博大辽阔!

师:100多年前,梁启超抒发了自己的美好愿望,抒发了自己的坚定信念,这美好愿望成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愿望,这坚定信念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坚定信念,让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市天长小学)

责任编辑 郝 帅

猜你喜欢

梁启超国家
梁启超中国通史撰述略考
国家公祭日
貌合神离:护国运动期间的梁启超与日本
梁启超:成为一个不惑、不忧、不惧的人
国家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梁启超的妇女观研究
知命与努力:作为“新民”的梁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