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宿新市徐公店》《清平乐·村居》(四下)教学设计

2023-03-03朱萍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3年2期
关键词:清平乐村居田园

朱萍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篱”“锄”等6个生字,运用比较、联想等方法学写“宿”“蝶”“疏”“茅”等15个常用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根据关键诗句展开想象,通过想象到的画面,欣赏恬适安静的田园风光,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整体感知,读懂大意

1.猜一猜:古诗中常常会有令人陶醉的画面,引发我们一遍遍诵读、遐想。请大家根据看到的画面,猜一猜自己想到的诗句,并说说这样联想的理由。

(出示《竹里馆》《鹿柴》《村居》《三衢道中》几首古诗中的画面)

认真观察画面,展开联想,猜诗句。如果大家猜的诗句准确,请大家看着画面一起再背一背相应的诗句。

要点:这些诗句描绘的画面生动极了。

在我国古典诗词中,有专门描写田园生活,写农村景物,写农民、牧人、渔夫的劳动场面的诗,这些诗被称为田园诗。学习田园诗,多读多想象画面,可以体会到更多的乐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三首古诗词,同样会以丰富清新的画面带给我们美的享受。

2.读一读:请大家自由读读三首诗词,注意学习单中提示的难读字音,通过练习把难读的字音读准确。(出示学习单相应内容)

选择正确的字音,打“√”。

四时田园杂兴(xīng  xìng)

惟有蜻蜓蛱(jiā jiá)蝶飞

清平乐(lè yuè)

白发谁家翁媪(ǎo yùn)

最喜小儿亡(wáng wú)赖

溪头卧剥(bāo bō)莲蓬

(生自由练习朗读,个别读、集体读,把三首古诗词读准确、读流利。)

3.议一议:三首田园诗歌分别描写了什么季节的景色?诗词的大致意思分别是什么?借助学习单,展开小组学习。

(出示学习单相应内容,全班交流学习成果。)

(1)朗读古诗词,试着借助注释、插图理解诗词的意思。

(2)结合注释、插图自主理解这几首诗的意思:

《四时田园杂兴》描写的是_______季节,具体写了________________等几种景物。

《宿新市徐公店》描写的是_______季节,具体写了________________等几种景物。

《清平乐·村居》描写的是_______季节,具体写了________________等几种景物。

(设计意图:学习三首同主题的古诗词,从整体入手,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快地读懂三首古诗词。了解田园诗的总体特点,抓住古诗词中描写的主要景物展开想象,联想画面,从而掌握学习这一类古诗词的一般方法。)

板块二   古诗比较,感悟画面

1.主题比较:前两首都是古诗,我们试着放到一起学习。请大家默读,思考:这两首古诗有哪些相同、相近的地方?

(出示学习单,生一边默读一边完善学习单,写下思考成果。)

比较阅读《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和《宿新市徐公店》,找一找两首古诗的相同、相近之处,分要点写下来:

要点:这两首诗都是七言绝句,都是宋代诗人的作品;这两首诗描写的季节很接近,写的都是暮春初夏时节,写的都是农村的风景;这两位诗人流露的感情很相似:他们都很热爱恬静美好的田园风光。

小结并组织学生练习有感情朗读两首古诗。

2.感悟画面:阅读田园诗,抓住古诗中的关键语句,在读懂意思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看到具体的画面。请同学们自由选择两首诗中的一首,自选这首诗中的某个诗句,想象画面,并给这个画面起个好听的名字。

要点:《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的画面恬静而又富有生机,前两句可以命名为“江南初夏图”或者“五月梅子黄”等,后两句可以命名为“日长篱落静”“蜻蜓蛱蝶飞”等。《宿新市徐公店》的画面欢快而又充满童趣,前两句可以命名为“初夏新绿”“村头篱笆”等,后两句可以命名为“儿童追蝶”“欢乐捕蝶”等。

小结并练习有感情朗读和背诵古诗。

3.补充画面:阅读古诗,仅仅看到诗句描绘的画面还不够。从各种不同的视角进一步想象,補充丰富画面,会很有挑战也更有意思。

(出示学习单,学生按照提示,继续想象练习。)

(1)“日长篱落无人过”,我们看到的是“无人过”,更要想象,村里人都到哪里去了呢?那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2)“儿童急走追黄蝶”,我们读到的是小朋友急匆匆追着蝴蝶跑,还要想象,这个小朋友捕蝶时的动作、心理、语言,那是怎样的画面?

小结,小组合作,表演读古诗。

4.配乐朗读、吟唱两首诗。

(设计意图:前两首古诗放在一起学习是符

合学生的阅读规律和学习心理的。三个学习小任务设定明确、适切。学生首先进行两首诗的比较学习,然后通过给景色命名的方式加深对古诗内容的理解,最后在想象中丰富深化体验,在表演和吟唱中体会诗人的感情。)

板块三   诗词比较,走进画面

1.形式比较:默读《清平乐·村居》,并与前两首古诗比较,思考:词与诗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要点:首先是标题的不同,其次是字数和上下片的安排与诗的不同。

指导学生朗读,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注意读出停顿和节奏。除了语句之间停顿,还要读出词的上下片之间较长的停顿。

2.内容比较:默读《清平乐·村居》,跟前两首古诗表现的内容作比较,这首词有哪些特别之处?

要点:三首古诗词,描绘的都是乡村风景。前两首诗看到的更多是乡村篱笆内外,恬静清新的画面。《清平乐·村居》展现的画面中,特别提到的是一条小溪:溪上、溪东、溪头。清澈活泼的溪水让这幅田园图景更加清丽、灵动。另外,这首词中直接描写的人物比较多:翁媪、三个孩子。一个普通却幸福的农家,其乐融融,画面显得更加温馨。前两首诗,一个以无人之景衬托农人繁忙,另一个则以孩童欢乐捕蝶表现其天真可爱。

指导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自由练习、个别读、齐读。

3.画面想象:小组合作学习,首先整体说一说词中的溪边农家图是怎样的。然后共同确定一个特写镜头,可以是这里的风光,可以是翁媪,也可以是三个儿子,展开想象,合作描述一个画面,也给这个画面取一个适合又好听的名字。

(乡村之夏、小溪人家、惬意农家、小儿天真等)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诵,并配着音乐唱一唱,感悟词中描绘的画面。

(设计意图:这里的学习,要引领学生经历两个回合。一是聚焦某个镜头,通过想象把词中的画面展开来,说得具体生动;另一个则是帮助学生通过理解和概括,把词中的画面总结、提炼出来。首先,尽量调动各种感官,从不同角度想象、感悟。其次,通过概括,加深对这首词的理解。)

板块四   自主设计,提升学力

1.提炼诗眼:我们通过想象,走进诗词描绘的田园风光,一幅幅清新恬淡的农家生活图景让人陶醉。学习诗词,还可以把整首诗词浓缩为诗词中的一个关键词或关键字,当然,你也可以找一个诗词以外的合适的词语。

(生默读、静思,或圈画词语,或自己提炼合适的词语,写在书上。)

要点:《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可以提炼为“江南忙夏”“静”……《宿新市徐公店》可以提炼为“欢乐捕蝶”“追黄蝶”“暮春图”……《清平乐·村居》可以浓缩为“醉”“媚”“清丽水村”“幸福农家”……

2.集体交流:将提炼或者圈画的诗眼在小组中汇报,要结合诗句具体说说自己的想法。交流完之后,共同推选出“最佳诗眼”,在全班汇报。

要点:不管诗眼是哪个词语,都要更加关注学生思考过程的展示。要把“最佳诗眼”选取的想法讲明白。

有感情地朗读诗词。

3.学习设计:学习到这

里,同學们对三首田园诗词的理解、感受已经越来越深入了。三首古诗词同中有异,可以比较着学习。如果让你自己设计,你会怎样选择比较的内容或者角度呢?想一想,这样比较会有哪些阅读发现呢?请每个同学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里交流。

要点:比较的内容和

角度,只要合理都给予鼓励与肯定。可以从季节的角度分类比较,暮春的田园欢乐又单纯,初夏的田园忙碌又绚烂;可以从味道的角度分类比较,暮春的田园是清清的花香,初夏的田园是沁人的荷香、快乐的豆香;可以从古代儿童的角度比较,分别是活泼可爱的、勤劳懂事的;还可以从诗人创作的背景故事、情感等角度比较……

4.集体交流并小结。

(设计意图:让学生拥有自由选择的学习权利,可以很好地帮助他们拓展自主学习的空间。三首古诗词放在一起,如何比较着阅读呢?这个环节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设计,选择什么内容,从哪个角度来比较,都可以让他们实践。学习活动富有个性,将会使学生更好地进入到古诗词所描绘的情境中,更深刻地体会到作品中的思想感情。)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

责任编辑 郝 帅

猜你喜欢

清平乐村居田园
村居
清平乐
《村居》高鼎
村居
为“田园CEO”成长添把火
村居
萧娴《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
清平乐
田园乐趣多
田园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