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村居》《咏柳》(二下)教学设计

2023-03-03陈天霞孙小冬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3年2期
关键词:村居

陈天霞 孙小冬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方式识记“莺、拂、堤”等 11 个生字,学写“诗、村”等 8 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味。背诵古诗。

3.能够抓住关键词,想象画面,了解诗歌大意,初步感受诗歌的意境,体会春天的美好、生活的快乐。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欣赏插图,导入新课。

(1)(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冬去春来,大地又恢复了生机。老师请大家欣赏一幅美丽的春景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2)是呀,美丽的春天、开心的孩子让诗人们诗兴大发,写下了许多美妙的诗篇。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一课《古诗二首》,去感受春天的魅力。(板书课题,生齐读。范写“诗”,生书空。)

2.拆题组词,理解题意。

(1)这节课,我们先学习第一首诗《村居》。(板书课题,生齐读。)

(2)用“村”和“居”分别组词。(乡村、村庄;居住、邻居。)

(3)指导写“村”。(师范写,生书空。)

(4)“村居”是什么意思?(在乡村居住)是的,这首诗写的就是清朝诗人高鼎在江西上饶农村居住時的所见所闻。

(设计意图:本课的插图不仅精致优美,而且跟课文内容高度一致。用教材插图导入新课比较便捷,对插图内容的观察也为接下来理解诗意做足了铺垫。)

板块二  初读古诗,读准读顺

1.自读古诗,读准读通。

(1)自读古诗。要求:自由朗

读古诗,读正确,读流畅,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古诗里的生字词会读了吗?

①“莺”是后鼻音,指读、齐读。“莺”用鸟作部首,说明这是一种鸟。

②“拂”,指读、齐读。做一做“拂”的动作,体会与“击、碰”等词的区别。出示课后练习三词语“吹拂、春风拂面”。体会“吹拂”“春风拂面”是什么感觉。小老师领读。

③“堤”读“dī”不读“tí”,出示课后练习三词语“河堤、堤岸”,小老师领读。

④“柳”是木字旁,说明它跟树木有关。指读、齐读。出示课后练习三词语“杨柳、柳条”。你在哪里看到过杨柳?柳条有什么特点?小老师领读。

⑤“醉”:出示“醉”的金文,左边是一个装酒的坛子,右边是一个靠着酒坛的人,这样子分明就是喝醉了,醉的样子我们能试着做一做吗?

⑥“纸鸢”:猜一猜“纸鸢”是什么?(鸢是一种鸟,纸鸢就是纸做的鸟,风筝的别称。)你能从插图中找到纸鸢吗?你放过纸鸢吗?好不好玩?

(3)指名读、分组读、齐读生字词。

2.再读古诗,读出节奏。

(1)指名读。

(2)师范读。

草长 / 莺飞 // 二月天,

拂堤 / 杨柳 // 醉春烟。

儿童 / 散学 // 归来早,

忙趁 / 东风 // 放纸鸢。

(3)生练读、指名读、赛读、

齐读。

(设计意图: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不同的字不同的教法”是提高识字教学效率的原则。把课后第三题和识字结合起来,既强化了识字,又理解了词义,一举两得。)

板块三   诵读诗句,想象画面

1.学习第一、二两句诗。

(1)指名读第一、二两句诗。“二月天”是什么意思?(农历的二月,春天刚刚开始,也就是“早春”。)早春二月,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再听老师读第一、二两句诗,结合插图,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交流第一句:小草从泥土里钻了出来,黄莺在空中快活地飞翔、歌唱。

情境体验:

①草长:(生根据老师的提示表演)现在我们都是睡在泥土里的小草,(生趴在课桌上)暖暖的春风把我们叫醒,我们从泥土里钻出来了。让我们一起揉揉眼睛、伸伸懒腰。(生做动作)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一个美丽的春天,你想说什么?

②莺飞:现在我们变成了快活的黄莺!(引导学生起立做小鸟飞翔动作)我来采访几只黄莺:在春天里飞翔,你的心情如何?你的歌真好听,能不能说说,你在唱什么?

(3) 交流第二句:田野里、小河边烟雾蒙蒙,长长的柳丝随风飘动,好像一双双手在轻轻地抚弄着河堤,这美丽的景色让人沉醉。

情境体验:

①杨柳拂堤:同学们,伸出手。现在你的手就是柔曼的柳枝,课桌就是河堤。你轻轻地抚摸着河堤,想说些什么?(河堤、河堤,该起床了,春天已经来了!)

②河堤:在柳丝轻抚下,河堤醒来了,你现在变成了什么样子?(河堤上,红的、黄的,各种各样的花开了;飞的、跳的,各种各样的小虫子都来了,河堤变得热闹极了。)

(4) 加上动作,有感情地读第一、二两句诗。

(设计意图:儿童与自然万物是相通的,引导儿童把自己想象成小草、黄莺、柳丝、河堤,他们就是小草、黄莺、柳丝、河堤。当他们变成这些事物的时候,就是他们最能感受这些事物美好的时候,也是学习效果最好的时候。)

2.学习第三、四两句诗。

(1)指名读第三、四两句诗。(相机指导学生观察“童”,提示上边“立”的第二横最长,师范写,生书空。)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一群小朋友急匆匆地从学校跑回家,他们要趁着大风放风筝。)

(2)再读第三、四两句诗,想象一下,小朋友是怎么“忙”着去放风筝的?(飞一样地往家里跑;回家后放下书包,拿起风筝就往外跑……)

(3)情境对话,场景还原。

预设①:师:现在,我是一个过路人,看到小朋友放学后急急忙忙地往家赶,忍不住问:“小朋友,你跑这么快干什么?后面有狗狗在追你吗?”

生1:今天风很好,正是放风筝的好天气,我已经等了好几天了,我要赶回家拿风筝。

生2:田野里风大,我们已经约好了去那里放风筝,大家都在等我呢,我要快点!

预设②:现在我是小朋友的

奶奶,看到孩子回家后书包都没放好拿起风筝拔腿就跑,忍不住问:“你肚子饿不饿呀,怎么不吃点东西就去玩呀?”

生:不饿!不饿!我现在不想吃东西,只想放风筝!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四两

句诗,读出小朋友的急切和快乐。

(设计意图:情境对话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储备,帮助学

生用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体验更

好地去感受诗歌描绘的画面、传达的感情。)

3.回顾全诗,背诵积累。

(1)出示插图和诗句,教师描绘画面,学生读背相应的诗句。

(2)尝试背诵整首诗。

(3)看到這一切,诗人高鼎心情如何,他会说什么?

板块四   方法迁移,学习《咏柳》

1.总结学法,出示课题。

(1)背诵《村居》,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是怎样学《村居》的,还记得吗?

总结:一读(把诗歌读通读

顺),二想(抓住关键词想象画面),三背(熟背全诗)。

(2) 这节课,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唐朝诗人贺知章的《咏柳》。(板书课题,生齐读。)

2.联系旧知,理解题意。

(1)认读“咏”:小老师带读,读准后鼻音。

(2)你在哪儿学过这个字?背《咏鹅》。

(3)“咏”是什么意思?谁来说说“咏柳”的意思?

(设计意图:“咏”虽然是生

字,但在《咏鹅》中学生已经接触过。通过复习旧知理解“咏”,进而明白“咏柳”就是赞美柳树的意思,为把握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3.初读古诗,读通读顺。

(1)过渡: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学生自由读古诗,出示要求:自由朗读古诗,读正确,读流畅,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检查正音。注意“绦”读“tāo”不读“tiáo”。

(3)多种形式练习朗读全诗,读顺、读熟、读出节奏。

4.紧扣词语,想象画面。

(1)学习第一句诗,感受柳树的美丽。

①出示“碧玉”的图片,说说碧玉有什么特点。(碧绿、透明。)

②出示“妆”。用“妆”组词。读课后练习三词语“化妆、梳妆打扮”。

③(看图)这棵高大的柳树就像是用什么装扮成的?它美吗?你想把哪些词语送给它?诗人看到它时发出怎样的惊叹?齐读——“碧玉妆成一树高”。

(2)学习第二句诗,感受柳丝的华贵。

①出示“丝绦”,丝绦指什么?(丝带)看到过长长的丝带吗?有什么特点?

②诗人把什么比作“丝绦”?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

③有的绳子也是又细又长又轻,诗人为什么不写“万条垂下绿绳索”?

④齐读第二句诗,感受诗人心中柳丝的柔软、华贵,读出诗人对柳丝的喜爱。

(设计意图:用有深度的问题把学生熟悉的诗句陌生化,引导他们进行有深度的思考;有深度的思考才能帮助学生触摸表达的核心,感受诗歌的精彩。)

(3)学习第三、四两句诗,感受诗人对春风、柳叶的喜爱。

①出示第三、四句诗,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想一想:诗人把春风比作什么?

②深度思考:诗人知道细叶

是谁裁出来的吗?(知道,是春

风。)诗人明明知道细叶是春风裁出来的,为什么还说“不知细叶谁裁出”呢?

③情景体验:当我们的表现

特别出色,特别让人意外的时候,爸爸、妈妈、老师会表扬我们,但这时他们的表扬往往很特别。比如,你画了一幅特别棒的画,妈妈看到了会惊喜地说:“这是谁家的娃呀,竟然画得这么好!”你们有没有得到过这样的表扬?妈妈知道是谁画的吗?既然知道为什么会这样说呢?(说明妈妈特别惊喜、特别激动、特别骄傲。)好,现在老师来描述几个场景,看看你们会不会用这个方法来夸一夸。

A.大家的《习字册》写得都特别漂亮,假如你是老师,用这个方法怎么夸?——这是哪个班的小朋友啊,一个个字写得都跟书法家似的!

B.你的歌声很动听,假如你是爷爷,用这个方法怎么夸?——这是谁家的宝宝啊,歌声就像叮咚的泉水,真好听!

C.你把房间整理得很干净,假如你是妈妈,用这个方法怎么夸?——这是谁家的娃啊,竟然这么能干,把房间整理得像酒店一样。

④看到满树可爱的嫩叶,贺知章怎么夸?——是谁的手这么巧啊,竟然剪出了这么多可爱的、精致的小树叶?——(大家一起回答)啊,原来是温暖的春风啊!——诗人的心情如何?(带着惊喜、激动、喜爱的心情

读)——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4)齐读全诗。

(5)教师引读,聚焦写法。

①师:远远的,诗人看到了那高大的柳树翠绿通透,就像是用碧玉装扮起来的,他情不自禁吟唱道——生:碧玉妆成一树高。

②师:走近一看,千万条柳枝如丝带一样时而轻垂,时而飞舞——生:万条垂下绿丝绦。

③师:仔细观察,那细细的柳叶小巧精致,这是谁裁出来的呀!——生: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④诗人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写柳树的?你能看出来他用了哪些方法吗?

小结:诗人是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用了比喻等手法,写出了他对柳树的赞美。

(设计意图:小学古诗教学最大的弊病之一是有很多本该达到理解水平的课,却不断地滑向记忆水平,而且还理直气壮地认为“只要背下来就行,长大就懂了”。学生确实不能理解的当然不强求,但在这首诗的教学中,只要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语言经验,即使是在二年级,也能上升到理解的高度。)

5.回顾全诗,背诵积累。

(1)用多种方式诵读古诗。

(配上动作读等)

(2)尝试背诵整首诗。

6.归类复习,当堂练字。

(1)归类。左右结构:诗、村、妆、绿。上下结构:童、碧、丝、剪。

(2)书写指导。

(3)生练写,师点评。

(作者单位:江苏昆山市花桥中心小学校)

责任编辑 张 茹

猜你喜欢

村居
村居
村居
安全生产送春风 和谐村居齐共筑
《村居》高鼎
村居
村居乐
——根据课文《清平乐·村居》改编
村居
监察权向基层村居延伸的调查与研究
村居酒趣
村居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