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画》(一上)教学设计

2023-03-03陈春蕾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3年2期
关键词:反义词生字古诗

陈春蕾

教学目标:

1.通过借助反义词、偏旁归类识字等方法,认识“远、近、还”等10个生字,认识偏旁“走之”,学会书写“来、去”等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习读古诗的方法,背诵课文。借助图画和生活经历理解诗文大意,体会诗文与诗题之间的联系。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回顾课文,抽丝组线,自然衔接

1.设置挑战,激发兴趣。

导语:同学们,大家在之前的语文学习中,已经学会了很多字。今天,我带来了一些词语,我敢说你们肯定不认识,不信咱们就来试一试!

2.唤醒认知,回忆方法。

(1)出示教材第6、7页内容。(回顾“人、水”)

(2)出示教材第13、27页内容。(回顾“不、花、鸟、山、水”)

教师引导学生说说如何记住“鸟、人、山”等字,帮助学生回忆根据字形进行识字和根据插图进行识字的方法。

(3)出示教材第56、60页内容。(回顾“在、看、春”)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春”这个字是怎么记住的,帮助学生回忆拆组部件的识字方法。

教师将读过的这些已经认识的字都写在黑板上,形成下面的格式:

__看山__色,_____水无__。

春__花__在,人__鸟不__。

3.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教师出示用不同颜色字补全的课文,并在生字的上面写好拼音。引起学生对生字的注意:“远、有、近、听……”。

(2)自读课文,先鼓励学生自己试着认字。

①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猜测读音,记下自己不认识的字。

②同桌之间相互研究,想办法认识这些生字,并读给同桌听。

教师巡视,关注学生是如何认识和记住这些生字的。提示学生:每个同学都有好多种识字的小妙招,帮助我们又快又准地识字。可以把你的小妙招说给你的同桌听听,你的同桌再把他的小妙招告诉你。

③将自己记住这个字的方法和同桌交流,两人比较一下哪种识字的方法更加适合自己。

(3)交流方法,筛出难字,做好标记,重点关注。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借助课本中已学内容梳理识字方法,不仅对学生所学技能进行了验收,也对先前学习的内容进行了回顾,更是让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作用强大,提升学习的成就感和满足感。鼓励学生尝试自己认识本课的生字,既尊重了学生的认知,又对学生发展高阶思维做出了引导,还渗透了只有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的思想。而学生觉得难认识的字,才是真正的难点,是最有价值的学习点。)

板块二   认识生字,悟得方法,多法并用

1.借助字理,组合部件,认识生字。

(1)学习认识“听”字。教师出示小篆体“听”字,让学生猜测是什么字,并说说猜测的理由。根据汉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理解“听”字的组成理由,记住这个字。

(2)学习认识“声”字。通过学生对“听”的组词,过渡到“听声”的“声”字。引导学生可以用部件相加的方式来记住这个字。

2.正反相对,习得方法,拓展练习。

(1)学习认识“来、去”“有、无”。让学生先自己尝试认一认,再让学生观察这两组字的特点。教师和学生进行互动组词游戏,如,老师说“出来”,学生说“回去”。

(2)通过强化,发现特点。教师让学生给“来、去”这一类的词起个名字,从而认识反义词。再回忆之前认识的字,有哪些字的意思是相反或相对的,如,天—地,绿—红,大—小,水—火。让学生感受到在回顾学过的知识时,总会有很多新的发现。

(3)再进行几对反义词的练习,进而进行拓展识字,如,黑—白,多—少,前—后等。

(4)启发学生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词是相对或相反的,教师鼓励学生把这些字都尝试着认一认。

3.认识“走之”,形近声似,归类识字。

(1)学习认识“远、近、还”。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的反义词,过渡到“远、近”两个字的学习。

①先请学生自己说说如何记住这两个字。一是引导发现这两个字都是一个偏旁加上一个熟悉的字这个共同的特点;二是在反复的对比中发现“远”是发“元”的字音,“近”是发“斤”的字音这个特点,初步渗透形声字的概念。

②能够正确认读出两个字后,教师带学生使

用字牌玩游戏:学生每人拿到两张纸牌,纸牌上各有“远”或“近”字,再随机将学生分成两组相对而立,老师站在学生中间。老师向哪一边行走,学生根据老师与自己的距离举起代表远或近的纸牌。反复几次,加深学生对字认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自然规律,感受相对应的反义词的特点。

教师导语:同学们,刚刚老师在同学之间走走停停,一会儿走近,一会儿走远。我们的祖先在造字的时候,把这样的行为用了一个部首来表示——辶。咱们来给这个表示走走停停的部首起个名字——走之。

(2)认识“走之”,加深记忆。教师肯定学生的大胆想象,表扬学生已有的知識储备,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这个部首叫“走之”,并让学生猜一猜叫这个名字的原因,引导学生明白它有表示行走的意思,又与“之”这个字的字形相近(用书空的方式来感受),以便于学生记住它。(注:“辶”并非源于“走”和“之”,而是源于“辵”。“辶”名称“走之”而不是“走之旁”,含有“辶”的字为半包围结构。)

(3)借助“走之”,认识“还”字。课文中还有一个字的偏旁也是“走之”,快速找出并认一认。(“还”)其实在“口语交际:我们做朋友”的要求中,我们已见过这个字。今天用“走之”加上“不”,也就记住了这个字。

4.将刚刚认识的字,以贴纸的方式填到板书中,一边复认,一边贴。形成板书: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__

学生发现还有一个字没有补充好。教师让学生打开课本看一看是哪个字,找到“惊”字,根据拼音来认记。教师板书填好。

(设计意图:学习通过字理进行识字、组合部件识字、借助反义词识字、借助拼音识字等多种方法识字,各种识字方法的灵活转换,为学生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同时再教授更加合适的新方法,达到运用技能和增长技能双向融并。借助反义词识字时,允许学生更多思考和创造,给这类词起名字,不但尊重学生认知,且加深了学生记忆,再通过回顾课本中已学内容,感受温故而知新。而“远”与“近”的学习更主要把重点放在了“走之”上,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辶”的意思,学习得轻松且扎实。)

板块三   古诗练读,理解大意,感悟联系

1.明确体裁,唱诗放松。

(1)教师导语:同学们,这是一首古诗。我们对古诗不算陌生,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学习过。我们一起回忆一下学过的古诗,背一背。(本册课本第15页“识字加油站”,第16页“日积月累”中的《咏鹅》,第58页课文《江南》。)

(2)带领学生唱《咏鹅》,手脚并用、手舞足蹈地放松一下。师:“哈哈,太有趣了,我们都是那雪白的鹅,我长得大,我就是大鹅,你们正好相反,可以看作是——小鹅。”(借此检验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

2.学读古诗,感受韵律。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教师导语:之前学过的古诗我们都会读、都

会背了,这首也得会读、会背才行。咱们先来读一读,把每个字的读音都读准,尤其是刚刚认识

的字。

①学生自由读课文。

②逐句反馈读文情况。

(2) 再读课文,连词成句,读出停顿。

①同桌之间反复练读,将诗句读通顺读流利。

②根据《咏鹅》的读法,自己尝试读出停顿,画出停顿。

③指名读。

④全班再次练读,全班集体展示。

(3)观察发现,韵文识字。

①讀《咏鹅》,教师提示第二句和第四句的尾字字音,学生反复读,发现韵母相同的特点。

②再读课文,发现“声”“惊”的韵母相近,得出古诗有韵脚的规律,借机加深对这两个字的认识。

(4)再读课文,检查验收。

①自由练读课文,体现出停顿和韵脚。

②指名读,师生点评,全班齐读。

3.借助插图,结合经验,理解大意。

教师导语:同学们,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写的,古时候人们的语言和我们现代人有些地方不太一样。那么同学们猜一猜这首古诗的意思吧!

(1) 学生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理解“人来鸟不惊”。教师对这句诗提出质疑,用现实生活和诗句比对,将学生引向课题“画”。

(3)以题目“画”为中心,找出诗中体现这是一幅画的依据,使学生加深对古诗意思的理解。

①借助声效,听水的声音,对比理解“水无声”。

②借助四季更替的视频,练习语言表达,如,春天来了,百花盛开了;夏天来了,花朵还在盛开;秋天到了,……理解“春去花还在”的原因。

(设计意图:读是学习古诗的前提,读得有层次,读得目的明确,才能真正提高读的质量。借助读让学生发现读古诗的停顿、韵脚等,让学生感受韵文类文本的独特。充分尊重学生对古诗大意的原始性理解,保护学生对学习的热爱。以为“这是一幅画”的言论找佐证为中心,激发并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欲望和能力,借助多种方法理解大意,感受诗文内容合理又奇妙的特点。)

板块四   理解复读,复读成背,复背成诵

1.根据大意,练读课文。

(1)借助反义词,练读课文。教师说“远看”,学生说“近听”,以词语的方式练读,用朗读体现两个词的意思相反。

(2)借助诗意,师生配合练读。

①在读好词义的基础上,尝试读出每句诗的意思。

②师生做出动作或表情,其他同学猜出相对应的诗句。

2.借助梳理,背诵课文。

(1)采用竞速的方式,激发学生背诵热情。

(2)师生配合,教师用提句或提句首词的方式提示学生背诵。

(3)教师使用提示语来作梳理,引导学生背诵。教师导语:作者先写了远处——(远看山有色),再写了近处——(近听水无声),不但写了植物的样子——(春去花还在),还写了很有特点的小动物(人来鸟不惊)。作者写得可真好,从远到——(近),从植物到——(动物)。同学们背得很好,有停顿、有韵脚、有起伏,真好听!

(4)学生不借助提示,自主齐背。

(设计意图:背诵的同时,强化对反义词和诗意的理解。暗中将写作顺序向学生渗透,不期待学生能够明白理解,只是做好第二学段写作层层铺垫的最初始建模。再对朗读古诗的方法进行回测,做出梳理提示。)

板块五   指导书写,反复练习,自主展示

1.指导书写。

(1)在背诵的基础上,教师用田字格磁贴遮挡住“水、去、来、不”,明确本节课要学习写的字,引起学生的注意。

(2)指导书写生字。

①“水”的书写要注意共有4画,竖钩写在田字格的竖中线上,第二笔“横撇”是一笔,而第三、四笔要分开写,第四笔的起笔要稍高于第三笔的收笔。

②“去”共有5画,长横要在横中线上,竖画写在竖中线上,第四笔是“撇折”要和上面的竖画稍有距离。

③“来”的书写可以借鉴“去”的方法,把长横和竖画写在横中线和竖中线上,两横之间是点和撇,切勿写成点和点,撇捺要写得舒展。

④“不”在书写前,让学生自己结合老师的指导来说说书写的注意事项,并提醒学生竖画的起笔要在撇画上,距离横画和撇画的交接处有些距离才好,注意最后一笔的点要写得稍长。

2.练习书写。

(1)在教师指导后,学生在课本上进行描红和练写。对书写速度快的学生,建议在田字格本上尝试组词练写并给予表扬和鼓励。

(2)教师巡视书写情况,及时发现学生书写的优点和不足,立即表扬和订正。

(3)提示学生注意书写的姿势要正确,对姿势正确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

(4)找出有代表性问题或特点的书写,拍照展示,请学生根据指导时的注意事项来进行点评。点评时,注意引导学生先从优点说起,再说自己的建议。

(5)对书写问题比较集中的字进行详细指导和再次练写,并鼓励学生写一个最好看的字,给自己的同桌展示一下。

3.书写作品展示。

(1)同桌之间互评,推举出写得较好的同学,同时教师表扬有进步的学生。

(2)请被同学推举出的学生在黑板的田字格磁贴内写出对应的字。其他同学在学习单上练写。

(3)师生一起再读古诗。一边读一边把“看、山、水、春、花、在、人、鸟、不”擦掉,只留下本课要求认和写的字。

4.展示背诵,寄予希望。

(1)学生根据现有板书进行课文背诵,展示本节课上学到的读古诗的技能。

(2)教师寄语。教师擦掉板书,告诉同学们:要把课文内容和意思记在心里,把识字方法和对“走之”的理解刻在脑中,把课上练写的字正确地写在纸上,这才是真正的学习。

(3)希望同学们在课下把古诗背给家人听,把“走之”的意思说给小朋友听,和小朋友们一起玩一玩反义词,在课下也能体会学习的乐趣。

(设计意图:写字前让学生对“水”“去”数笔画,是防止学生将“水”“去”中的个别笔画连写或断写。以课本为准,练习量不增大,对于优秀的学生提出建议,分层练习。学生的点评,是对笔画和结构的强化学习,而推选优秀作品,是为了建立学生谦虚严谨的人格,同时保持对写字的兴趣和热爱。)

(作者單位:黑龙江哈尔滨市欧洲新城经纬小学校)

责任编辑 张 茹

猜你喜欢

反义词生字古诗
读儿歌识生字
认识反义词
生字辨识大闯关
反义词 大不同
“拟古诗”之我见
找找反义词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