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南》(一上)教学设计

2023-03-03倪凯颜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3年2期
关键词:鱼戏锦囊莲叶

倪凯颜

教学目标:

1.认识“江、南”等9个生字,理解“东、西、南、北”四个基本方位。掌握三点水、草字头2个新偏旁。学习按笔顺正确书写“可、东、西”3个生字,掌握竖钩、竖弯2个新笔画。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欢乐情景,感

受江南的美丽。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任务激趣明目标

1.昨天晚上,我坐着“小小的船”,跟闪闪的星星聊天。回来时,她送给我一个锦囊,说完成里面的任务,可以帮助我以后不迷路。

瞧,锦囊里是这两句话,可是还有4个字需要填进去,我不知道该填啥。你们愿意帮助我,一起来想办法吗?

2.我们先来读一读吧。谁来?

zǎo chén qǐ lái, miàn xiàng          qián   shì

早 晨 起 来, 面 向 太阳。前面是(    ),

hòu                    zuǒ                    yòu          nán

后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

引导学生借助拼音,把句子读正确。

3.括号里究竟该填什么呢?现在,谁也不知道。不着急,因为临走前,她还说:“那4个字呀,就藏在汉代乐府收集的一首民歌《江南》里。”我们先一起来读读这首古诗,好吗?

(设计意图:真正的理解是指学生能在一

定情境下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富于想象,处于游戏黄金时期。针对他们的年龄特点,怎样更好地组织教学,使他们的学习达成真正的理解呢?该设计就从延续前一课的学习内容开始,着手营造了一个挑战性任务的游戏情境,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能激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去努力完成任务,最终达成理解。)

板块二    揭题识字知江南

1.出示课题“江南”。谁来读?指名几生读。

你知道“江”是什么吗?(江,就是很大的河流。)

是的,江里流动着许许多多水。大自然中,还有哪些地方也充满了水?相机出示图片和文字“河、海、湖、溪”。眼睛亮的小朋友发现了吗?这些字有什么共同点?(都有“氵”)

是的,因为这些字都跟水有关系,所以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偏旁,叫三点水。

2.你知道这里的“江”指哪条江吗?(出示中国地图,指示长江位置。)看,在我们中国地图上,这儿有条弯弯曲曲的蓝色带子,它,就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它的名字叫——长江。(出示词卡“长江”)我们一起亲切地喊喊它——长江。

3.(出示词卡“江南”)江南是指哪里呢?(根据学生回答指示地图)是的,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地方,就是江南。那里美丽又富饶,叫——江南。那里河湖众多,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叫——江南。(指地图)江的南边叫“江南”,那跟它相反的方向,长江的北面地区,我们就叫它——江北,(出示词卡“江北”)生读。

抽读词卡 “长江、江南、江北”。你还能用“江”组词吗?(江心、江上、江河、江湖……)

(设计意图:课题虽短,但两个都是需要认识的生字,还包含一个需要认识的新偏旁

“氵”。因此,该环节是揭题,但独立成一板块,强化识字“江、南”,认识新偏旁。结合中国地图,让学生了解,这里所指的“江”就是祖国最长的河流——长江,增强自豪感,同时,结合地图初步感知“南、北”这一对相反的方位关系。)

板块三    读文识莲近江南

1.这首古代的汉乐府民歌《江南》,写的是怎样的情景呢?让我们来读读這首诗吧!

2.请同学们先自己借助拼音读一读,然后读给同桌听一听。如果有不会读的,互相帮助一下。如果还是不会读,举手问老师。

3.现在,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名几生读,相机正音。

4.数一数,这首诗总共有几句?(7句)标上

数字。

5.睁大明亮的眼睛找一找,哪个字在七行诗句中都出现了?(莲)

(出示词卡“莲”)指名读。这个字的部首叫草字头,我们还学过哪些带草字头的字?(草、花)你还认识其他带草字头的字吗?(苹、芒、葡萄……)

你们发现了吗?带草字头的字一般都与植物有关。

这里的“莲”是什么呀?引导学生看插图,分别找出“莲花、莲叶、莲蓬、莲子”,引出“采莲”。相机出示词卡认读。

你们知道莲花盛开,人们采摘莲子是在哪个季节吗?(夏天)

(出示图片)这就是莲,也叫“荷”。在江南,许多河、湖、池塘里,都种着这种美丽的植物。它浑身是宝。莲花可以欣赏,莲叶可以做药,莲子可以吃,还是营养品,长在地下的莲藕也可以做菜吃。

6.我们把这个“莲”字送回到诗中读一读。边读边想,夏天的江南,你眼前出现的莲是怎样的?

交流。(1)引导学生根据“何田田”想象,满池的莲叶碧绿碧绿的,挨挨挤挤的,风吹过湖面,成片的荷叶仿佛在翩翩起舞。

(2)引导学生根据“可采莲”想象,莲蓬竖起来了,莲子青绿青绿的,已经可以采摘了。这时候,满池的莲花也开得特别美,有的还是花骨朵,有

的才开出了两三瓣,有的完全盛开了,有的花瓣已经凋落了,露出可爱的莲蓬。想看一下这样的美景吗?(播放视频《莲》)

(3)当满池莲花盛开的时候,人们会怎样去采摘莲子呢?视频里没有,你能想象一下吗?

引导学生想象,人们划着小船,自由穿行在满池的莲叶间。他们一边采莲子,一边嬉闹着,有的唱着歌,有的互相泼水……多么开心啊!

(4)是的,人们在这满池的莲叶间划着小船,赏着莲花,采着莲子,嬉闹着,欢笑着,多么开心呀!于是,他们情不自禁唱起了歌。你们听!(播放童声演唱的汉乐府《江南》,播放第二遍时可以引导学生跟唱。)

7.原来,他们唱的就是我们今天学的这首汉乐府《江南》啊!正是因为有了快乐的劳动生活,人们才创作出了这么美妙的诗歌,我们今天才能学到啊!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一读,也来表达快乐的感受吧!

(设计意图:江南水网密布,莲这种水生植物就跟水乡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尤其是夏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水乡人们的生活画卷就在这美丽的场景中铺展开来。莲花、莲叶点缀了生活,莲子、莲藕丰富了餐桌上的美味,莲叶煮水还可以消暑解热,人们划着小船采摘蓮子的过程也变得情趣盎然。因此,本环节设计紧扣“莲”字,一方面引导学生识字,了解莲,另一方面又通过读文、看插图、联系生活想象等,引导学生走进江南的美丽画卷,了解江南水乡人们的快乐美好生活,从而更深切地感受江南的独特风光与美好生活。)

板块四    模拟鱼戏明方位

1.在这田田的莲叶间,除了采莲、唱歌、嬉闹的人们,还有谁也非常开心呀?(鱼儿)你从哪里读出来的?(鱼戏莲叶……)

追问,为什么这句让你感受到小鱼也非常开心呢?

2.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几行诗句: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你发现这几行诗有什么共同点吗?(前4个字都是“鱼戏莲叶”)

再读这几行诗句,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引导学生想象,鱼儿在莲叶间快乐地游来游去,它们一会儿游到东,一会儿游到西,一会儿游到南,一会儿游到北,就像小朋友课间做游戏一样,那么活泼,那么自由,那么快乐!

3.诗句中这几个不一样的字,都表示方位。是哪几个,你能找出来吗?(东、西、南、北)出示词卡,指名学生认读。抽读词卡,全班认读。

在我们的教室里,老师的黑板这里是“东”,那你们背后的黑板那里就是——西。对,这是两个相反的方向,我们称它们是一对反义词。这4个字中,还有一对反义词,它们是——南和北。

教室里的南和北分别是哪里呢?指名学生指出来。

4.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吧!请四个小朋友分别到老师这里抽一张字卡,贴到教室的墙上。

指名学生上来抽取卡片,用句式说话,再把字卡贴上墙,全体学生判断对不对。(句式:我抽到的是“东”,东面的东,教室的东面是这里。全体学生一边拍手一边指着说:对对对,东面的东,教室的东面在这里。或者:错错错,不是东。错错错,教室的东面不在这。)

5.师生游戏——“鱼戏莲叶间”。

(手举几枝莲叶)现在,我们的教室就是江南的一个小池塘啦!谁和老师一起来扮演莲叶?分发给几生,师生一起在教室中央的位置,扮演莲叶。再选几个学生扮演小鱼,根据诵读的诗句,在池塘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其他学生诵读: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演完,引导学生结合诗句评价:小鱼游得怎

样?特别关注“东、西、南、北”是否游对。

再请一些学生表演,再评。

6.就这样,这些可爱的小鱼在江南的莲池里自由地游玩嬉戏。它们你追我,我追你,一会儿游到莲叶东面,一会儿游到莲叶西面,一会儿游到莲叶南边,一会儿又游到莲叶北边,就像采莲的人们一样,那么自由,那么快乐!你还想当这样的小鱼吗?让我们一起拿起书,再次美美地读这首诗吧,读出你的自由与快乐!

(设计意图:诗是表现江南人民生活的,但诗中没有出现人,而是通过回旋反复的手法,不断写“鱼”这一意象。因此,紧扣写“鱼戏”的这几句诗,让学生反复诵读,通过读—想象—读—演—读,去充分感受鱼儿在水里无比活泼、自由、欢乐的心情,从而进一步感受水乡人们的快乐生活。另外,“东、西、南、北”这4个表示方位的字,既要识记,又要理解。学生能把这4个字跟生活连接起来,知道在自己的生活空间里,这四个方位分别是哪四个方向。“鱼戏莲叶间”这个游戏,就能既让学生感受快乐,又能帮助学生辨清方位,可谓一举两得。)

板块五    完成任务促理解

1.《江南》这首古诗学完了,你们还记得星星说的话吗?那锦囊里需要我们填的4个字分别是什么呢?让我们再次打开来读一读:

zǎo chén  qǐ   lái,  miàn xiàng       qián        shì

早  晨   起  来, 面 向 太阳。前  面  是 (    ),

hòu                   zuǒ                    yòu         nán

后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

2.你发现了吗?最后一个括号的上方是有拼音的,你知道应该是哪个字了吗?(南)

我们把《江南》中的“南”字请出来,填进这个括号里。

3.那么,余下的三个括号里,应该分别填进什么字呢?老师觉得还是有点儿难,请小朋友四人小组,围起来讨论一下。你们也可以走下座位来试着动一动,这样可以帮助你们想办法。

学生讨论。

交流,每组派代表尝试填进去,分别说说为什么填这个字。相机引导学生发现思考线索:“南”确定了,它的另一面就是“北”;再根据“左右”,确定自己应该面朝哪里;最后根据教室里墙上的方位词,再确定前面是 “东”,后面是“西”。

zǎo chén  qǐ   lái,  miàn xiàng       qián        shì

早  晨   起  来, 面   向 太阳。前  面  是 (东),

hòu                 zuǒ                 yòu        nán

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4.小朋友真了不起,经过大家的讨论,我们终于把锦囊里的任务完成啦!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验证一下吧!学生全体起立,面向東方,大声朗读。

5.老师太开心了,因为有了你们的帮助,终于知道锦囊里告诉我的是什么了。这样,我以后就真的再也不会迷路了。为了感谢你们,我把这个锦囊也送给你们了。请你们明天早上走出家门时,面向太阳,跟爸爸妈妈一起念念诗句,找一找家门口的东西南北,好不好?

(设计意图:不是学生会读会写就是理解了,

而是需要通过学生的实际应用来证明。正如格兰特·威金斯所说,获得“理解”的证据意味着需要开发能够激发迁移的评估:判断学生能否明智地、灵活地、创造性地利用所学的知识。这一环节,既是对课堂学习开始的真实回应,也是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这四个基本方位的方法,更是通过这一任务的完成,来进一步促进学生理解,培养学生对学习保持热爱的一种有效举措。)

板块六   读背古诗写生字

1.我们能一起完成锦囊里的任务,全靠了《江南》这首汉乐府。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吧。

2.这样,你还会读吗?

江南

江南可(          ),

莲叶(             )。

鱼戏莲叶(       )。

鱼戏莲叶(       ),

鱼戏莲叶(       ),

鱼戏(             ),

(                   )。

3.谁已经能背诵了?指名

背、齐背。

4.你们真厉害,不光会读还会背这首诗了。小鱼送给你们的几个生字,还能写好吗?

出示“可、东、西”,指导识记、书写。重点强调:

“可”字中的新笔画“竖钩”,竖要直,钩要尖,钩起时要快

一些。

“西”字中的新笔画“竖弯”,跟前面学过的“山”字中的“竖折”比较,“竖折”折角处棱角分明,比较尖,折比较长;“竖弯”转弯处比较圆润、柔和,弯比较短。

师边指点边范写,还可以用口诀来指导写漂亮:

可:一横直又长,口字左下方,竖钩挺又快,“可”字才漂亮。

东:东字横画要写短,撇折起笔在中央,竖钩站稳竖中线,左右雨点在两边。

西:西字横画更要短,下面整体要写扁,两边往里收一收,撇画站直竖弯短。

5.生写字,师巡视,相机点评指导。

(设计意图: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会写“可、东、西”这3个字,都是本课的教学目标。因此,在指导学生读、背课文之后,还要耐心、细致地指导学生书写,引导学生掌握两个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把字写正确,在此基础上,还要指导学生注意间架结构,把字写美观,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识字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市港下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茹

猜你喜欢

鱼戏锦囊莲叶
初入职场,不妨怀揣这10个锦囊
银狐家的100个锦囊
采莲曲
世界上最大的莲叶
接天莲叶无穷碧
读迷作品
春季养护锦囊,请收好
“悦读”小锦囊
江南
植物占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