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歌年代,如诗深情
2023-03-02王也
王也
《叫一声老师》是黄蓓佳“倾情小说”系列的全新作品。小说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南方小城为背景,从女孩王小曈的视角出发,讲述她成长过程中所发生的大小故事,刻画了四位对她影响深远的老师——慕老师、万老师、爱老师和钱老师。四位老师出现的时间或早或晚,却无一例外地改变了王小曈的生命轨迹。
慕老师教语文,兼任班主任。她身形瘦小,做事雷厉风行。见到王小曈的第一天起,她就盯上了这个个子高却爱驼背的女孩。不论王小曈何时何地驼起了背,慕老师总能像雷达一样精准地找到她并纠正她的姿势。在慕老师极为严格的监督下,站得笔挺成为王小曈雷打不动的习惯,以至于她在话剧中扮演老媪时都弯不下腰去,让指导老师对此哭笑不得。万老师是王小曈的地理老师,也是她的邻居。地理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有些知识点很抽象,如时区、经纬等。万老师却可以用一首《二十四节气歌》轻松搞定。他在讲课时经常会联系人们的日常生活,无形中给学生们灌输了这样一个观念:地理是活的,它存在于每个人的身边。王小曈在成年后热爱旅行,对世界保持着一颗不灭的好奇心,正是万老师当年播下的种子。爱老师教音乐。她声音甜美、笑容可掬,春风化雨的外表下是一颗拥有大爱的心。王小曈上小学时性格内向,受了委屈也只会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吞。是爱老师帮孩子们争取自己正当的权利;每逢有登台演出的机会,她也积极推出普通话说得标准的王小曈。爱老师用鼓励和肯定支持着王小瞳,直至她有勇气独自面对风浪。钱老师是王小曈的数学老师。他为人严肃,课堂也总以快节奏、高难度而闻名。王小曈曾在钱老师的教具散落一地时帮他拾起,这一举动让他记住了王小曈,并任命她为数学课代表。在同学们对此议论纷纷时,钱老师坚称王小曈的数学成绩迟早会有所进步。为了不辜负钱老师的信任,王小曈在课后花了许多工夫学习数学,凭靠不懈努力最终让学习成绩得到了飞速提升。
黄蓓佳在《后记》中说,她的父母当了一辈子的老师,这本小说就是为了纪念他们而作的。因此,《叫一声老师》主要分两条线展开:第一条线以校园为背景,讲述王小曈学校里各个老师的故事;第二条线则埋在教师大院里——这里不仅是王小曈父母活动的主要舞台,这里生活的人们更是第一条线的延续。由于王小曈的父母都是县中的教师,他们一家住在教师大院里,因此学校里的许多教师和同学都是王小曈的邻居。放学后,没有了课桌椅和黑板的约束,灶台边、河畔、夜路上……随处可见老师们活动的身影。
不同的场景可以触发新的故事,也会引出老师们不常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特质。值得注意的是,黄蓓佳在塑造这些老师时,将这种场景多变的手法发挥到了极致。掸掉粉笔的尘埃后,老师们便进入人间烟火之中。这份烟火气使他们的形象更为鲜活,也使他们的气质更为可亲。刚诞下新生儿的慕老师脸上布满疲惫,眼神却满含慈爱。那天的晚霞也格外温柔地照进医院的病房,伴着医院里特有的消毒水味,开启了王小曈对于新生命的认知。除此以外,场景的切换可以使读者将老师们的生活背景一点点拼凑起来,从而大致了解那个年代里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从而得以对时代大背景有所把握。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是个物质极为匮乏的年代,人们的生活普遍是清贫的。一群知识分子响应国家号召,去往中国的各个角落,在那里播下知识的种子。于是,在那座淳朴的南方小城里,一群教师们每日里教书育人,日子虽过得平淡清苦,精神的琴弦却从未停止过拨动。包容、担当、坚韧、爱……这些闪亮的品质化作动人的弦音流进生活,也流进孩子们天真的心灵深处。作家在若干年后将这段岁月拿出来予以书写,不仅是对自己童年生活的怀念,更是对那些曾经照亮她生命的“明灯”抒以感激与感恩。
《叫一声老师》延续了黄蓓佳“倾情小说”系列作品的一贯风格,将笔尖对准现实生活的艰辛不易,但却并未刻意渲染苦难以表达悲情。小说以王小曈的第一视角记录她身边所发生的一切。透过儿童的双眼,读者可以发现:在那个物质条件较差的年代里,也有许多珍贵的闪光瞬间。儿童以其敏锐、善感的心灵,更能感受到成人世界里的微妙变化。这样的处理使得小说哀而不伤。生活固然自有酸甜苦辣,成长也必然伴随着阵痛,但是这份淡淡的哀愁并没有蒙蔽孩子的双眼,反而使那段艰辛的岁月沉淀出独特的味道。
小说所刻画的这么多的教师形象中,万老师的教学智慧是独一份的。在那个教学设备相当落后的年代,想要利用多媒体手段给学生们展示地理的丰富与广博,对一个县城教师来说是不现实的,但万老师却总能够打破藩篱。在讲《九九歌》时,他先由歌谣引到二十四节气,再描述中国各地的情景,顺便把时区和经纬度等基本的地理常识融入其中,让学生在不经意间就理解、掌握了那些知识点。他模仿春天的鸟叫,模仿老牛休整一冬之后再次下田的从容,闭上眼睛描绘花开的香气和色彩,还挥舞手脚表演出北方冰河开封的壮观。从表面上看,这是万老师在高度把握知识点的前提下联系生活经验,让枯燥的理论灵动起来;从深层上看,万老师运用的正是一种学科交叉的教学模式。他不空谈理论,而是选择文学与地理兼具的《九九歌》作为媒介导入。这样一来,学生们不仅能记住这首朗朗上口的儿歌,更能掌握其中蕴含的地理知识。
即使是今天,还有些教师在授课时依旧缺乏学科交叉的意识。这种割裂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缺乏一种思维模式的锻炼。在进入更为深入的学习时,他们便会惊觉这缺失的严重性。当他们转入社会时,长期接受单一领域的训练也势必会导致观点的闭塞以及思考方式的偏颇。这何尝不是教育上的某种缺失呢?学科交叉,意味着学科之间首先要做到融会贯通,而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用包容、全面、客观的态度看待世界。如今,国家一直呼吁教师实施跨学科教学的路径探索,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课程改革的目标:“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舊’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任何一种改变都是循序渐进的,现在我们当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加强学科交叉的概念,有意识地在教学设计中加入其他学科的知识。要做到这一点,教师之间也应适当进行合作,将教学的专业性放在第一位,从自身学科出发,互相提供值得参考的建议。
黄蓓佳在新书首发会上说,她“起码有五十年的时间是生活在一个个教师的群落里,所以对教师这个群体真的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她为我们描绘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教师这一知识分子群像,充满了智慧、关怀和担当。时代固然加重了他们肩上的担子,但是在学生面前,他们永远是值得依靠与敬仰的精神标杆,他们身上所体现的是最基本的教师职业素养。社会新闻时常会报道部分教师在面对学生时情绪失控,究其原因,仍是缺乏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每个教师遇到的学情虽不尽相同,对学生的尊重和保护却应该永远被放在首位。问题有很多种途径去解决,宣泄情绪是最不可取的手段。黄蓓佳笔下的这群老师们,不论是在教室里还是在操场上,在大院里还是在夜路上,凡是他们所在的地方,都有精神的光泽照耀在学生身上。这就是“教师”二字的力量所在。这份无比崇高的事业,让老师们能以沉稳、镇定的姿态,成为学生生命里的信仰灯塔。
《叫一声老师》是一本既有宽度又有厚度的作品。它聚焦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这一特殊时期,为读者呈现迥异于当下时代的儿童生活。在娱乐化的消费时代背景下,这本小说以淳朴的设定、真挚的情感、如歌的情怀,为我们带来了崭新的阅读感受。合上书后,相信读者的心中也会浮现出自己生命中曾经遇到的某一位师者的身影。叫一声老师——他们,亦都是你我生命里所记忆的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