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我国农村物流建设向何处去?
2023-03-02
农村寄递物流是农产品出村进城、消费品下乡进村的重要渠道之一,对满足农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释放农村消费潜力、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开放惠民、集约共享、安全高效、双向畅通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实现乡乡有网点、村村有服务,农产品运得出、消费品进得去。
政策推动,打通城乡通道
农村物流是一个相对于城市物流的概念,它是指为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其他经济活动提供运输、搬运、装卸、包装、加工、仓储及其相关的一切活动的总称。
過去,农村快递给人的普遍印象是“小、散、乱、慢”,这跟长期以来农村小农经济惯性和自然村落分散布局以及农村交通物流基建薄弱等相关。近年来,为解决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与“最初一公里”问题,进一步推动农村物流行业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鼓励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农业产业模式,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加快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
如早在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完善农村物流体系。加强交通运输、商贸流通、农业、供销、邮政等部门和单位及电商、快递企业对相关农村物流服务网络和设施的共享衔接,加快完善县乡村农村物流体系,鼓励多站台一、服务同网。
此后,又相继发布了多次改进政策。如2017年发布的《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2018年发布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都包括了农村物流建设方面的内容。
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再次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快农村物流快递网点布局,实施“快递进村”工程,鼓励发展“多站台一”的乡镇客货邮综合服务站、“一点多能”的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点,推进县乡村物流共同配送,促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
在国家的号召下,各省市积极响应,加速推进农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推动农村物流行业发展。
如湖南省发布《湖南省“十四五”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整合完善县级农村物流节点停车装卸、仓储配送、流通加工、电商快递、邮政寄递等综合服务功能,健全乡镇和村级物流节点快递收寄、电商交易、信息查询、便民缴费等功能。
山西省发布《山西省“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的通知》,加强城乡互动的双向物流体系建设,畅通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渠道。
随着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的不断完善,将有效破解乡村发展困境:有利于促进农村商品流通,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将农副产品辐射到更大范围,促进货畅流通,创造运输和时间价值,增加农民收入。更加通畅的乡村物流,也将推动一批有地域特色的产业持续壮大,带动一批有影响力的地域品牌不断形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新活力。
目前我国各地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正在持续建设与完善中,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如据官方消息,目前山西省县、乡、村物流节点已基本建成,城乡循环更加畅通,年内拉动运城苹果、吕梁杂粮、山西老陈醋、长治小米等特色农产品上行销售超5000余万件,拉动产值超18亿元。
数字赋能,加速推进现代化
在新疆伊宁,自动化改造后的菜鸟乡村共配中心正在高速运转,快递车辆运来的数万件快件进入同一条分拣线,通过“混拣”,快件精准地落入村级收件地址对应的格口当中。不到两个小时,自动化分拣系统已经完成了当天上午全部包裹的分拣。
随着自动化技术“下沉”县乡,农村物流的末梢神经正迅速激活。
对此,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吕建军表示,“农村物流相关企业及个体经营者应积极拥抱数字化变革。”他建议技术和资金条件较好、实力较强的物流企业可以自建平台,通过智慧物流管理系统和行业经验来实现数字化升级;个体经营者等自身条件和资源较弱的物流企业可以利用微信群等方式获取物流供需信息,或与优秀第三方平台合作提升数字化水平。
而这,仅仅是我国农村物流体系现代化进程中的小小一环。放眼全国,在国家大力推进新基建的背景下,农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各环节正在重构,新技术、新应用、新产业催生,加速农村电商发展,农村物流也将迎来新的机遇。
目前,农产品上行仍是“农民—批发商—商场—消费者”的传统链路。如何将农产品上行全链路重组,实现冷链设施产地化?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认为,这或将是农村物流主要发展方向。物流企业可抓住产地冷链仓储、冷链运输等发展机遇,在田间地头形成“生产+仓储+运输+销售”的新模式,撬动一片新蓝海。
随着国家对农村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各地也在加快建设数字化产地仓以及集农业生产、信息发布、全程温控、溯源跟踪、产品查询等功能为一体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大数据平台。如自《“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印发以来,各地政府制定了农产品产销结合政策和措施,鼓励大型生鲜电商、连锁商超等企业统筹建设城乡一体冷链物流网络,加强城乡冷链设施对接,推动城乡冷链网络双向融合,促进城乡冷链物流双向均衡发展。在生产端,按照一村一品、一县一品、多品聚集,发展“平台企业+农业基地”“生鲜电商+产地直发”等新业态新模式;在消费端打通高品质生鲜消费品下乡进村新通道,扩大生鲜等高品质消费品供给。鼓励邮政快递、交通运输、电商等共建共用冷链物流设施。
与此同时,冷链物流企业也在积极布局,在农产品产地新建或改建保鲜仓、冷库等。目前,顺丰、京东、中国邮政和通达系等大型寄递企业积极推进冷链物流建设,一方面提供农特产品田间地头预冷服务,完善农产品“最初一公里”建设,助力农民增产增收,支援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另一方面对接医药、生物企业,制订全流程冷链物流解决方案,提升药品、生物制品运输安全性,培育核心竞争力、实现盈利空间,提高企业生存能力。
在数字时代的赋能下,我国农村物流体系现代化正在加速推进中。
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的完善,破解了乡村发展困境,对于促进农村商品流通、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具有推动作用;与此同时,数字技术在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之余,也正悄然改变着农村物流。未来,相信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与数字技术的加持下,我国农村物流体系现代化建设将更上一层楼。
本刊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