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岳飞死后的南宋:八千里路云和月

2023-03-02王亚晶

记者观察 2023年2期
关键词:张俊赵构宋高宗

王亚晶

编者按:今年春节期间,随着电影《满江红》的热映,“秦桧”“岳飞”“宋金战争”等历史名词又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电影《满江红》中,一群繼承了岳飞遗志的小人物,通过周密的设置,成功挟持秦桧,逼使秦桧在全军阵前诵读岳飞的《满江红>,并命全军复诵。当“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的呐喊响彻云霄,秦桧已被“杀”死在了万千军民的记忆中。虽然历史上,这样的故事桥段并未真实发生过,秦桧也永远不会慷慨激昂地诵读《满江红》,但通过浪漫又美好的艺术想象,人们会发现,原来岳飞之死终究是意难平。如今,再回首那段历史,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会看到许多令人惊叹又惋惜的故事。

开篇:天日昭昭

南宋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年初,岳飞带领岳家军已先后从金兵手里夺回了郑州、洛阳等地,剑指开封(北宋都城),收复旧山河只是时间问题。面对南宋的捷报频传,金国已无力攻灭南宋,准备重新与南宋议和。向来以妥协苟安为国策的宋高宗赵构听到议和的消息后喜出望外,但他害怕宋军的胜利影响他的求和,更害怕岳家军从金营迎回徽钦二帝,从而威胁自己的帝位。于是乘议和之机打压手握重兵的将领,尤其是坚决主张抗金的岳飞和韩世忠二人。当时,秦桧受赵构之命主持议和的相关事宜,与金国的使臣完颜兀术往来密切,完颜兀术对秦桧说:“必杀岳飞,而后和可成。”

四月,宋高宗为了向金国表示议和的“诚意”,将张俊、韩世忠、岳飞三大将调离军中,到临安枢密院供职,尤其是岳飞,被十二道金牌连夜召回,岳飞仰天长叹:“十年之力,废于一旦!”岳飞、韩世忠无明显过错,想要收回兵权并不容易。于是宋高宗和秦桧决定从本就消极抗金且贪欲极重的张俊入手,瓦解武将间的信任。五月,张俊在和岳飞巡视楚州韩世忠的军队时,暗中挑唆岳飞与他一同分解韩世忠的军队,遭到了岳飞的严肃回绝。一计不成,张俊又和秦桧一同唆使韩世忠的部下诬告韩世忠,岳飞得知后急忙通知了韩世忠。由于韩世忠提前得知秦桧的阴谋,立马向宋高宗陈情,得以逃过一劫。

这场风波后,秦桧、张俊更加仇视岳飞,加快了杀害岳飞的步伐。岳飞回朝后,秦桧的党羽万俟卨、罗汝楫诬告岳飞,冠以罪名有四:一是“日谋引去,以就安闲”;二是淮西之战,“逗留不进、不以时发”;三是淮东视师,沮丧士气;四是擅自主张“议弃山阳,专欲保江”。要求免除岳飞枢密副使的职务。八月九日,岳飞被罢枢密副使,自请回到江州庐山旧居赋闲。

此时岳飞已无兵无权,但对他的迫害却仍在步步紧逼。在秦桧的授意下,张俊利用岳家军的内部矛盾,威逼利诱都统制王贵、副统制王俊先出面首告岳飞爱将张宪“谋反”,继而牵连岳飞。张俊私设公堂,同张宪严刑逼供,毫无结果之下,竟捏造张宪口供“为收岳飞处文字谋反”。岳飞被召回临安接受调查。十月十三日,岳飞被投入大理寺狱中。面对审讯,岳飞袒露出背上“尽忠报国”四个字,主审官何铸见此,颇为动容。何铸查明岳飞冤情,如实禀告秦桧。秦桧却说:“此上(高宗)意也!”改命万俟卨主审此案。万俟卨用尽手段,岳飞宁死不屈。

没有了武将的阻力,十一月初七,宋金“绍兴和议”达成:由南宋向金称臣,割让从前被岳飞收复的唐州、邓州以及商州、秦州等地,并将淮河以北的土地全部划归金国,每年向金贡奉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

和议虽已达成,但岳飞始终未能被释放。万俟尚等逼供不成,为了坐实冤狱,又为岳飞罗织了“指斥乘舆”“坐观胜负”等数条罪名,将岳飞定为死罪。此时,已赋闲的韩世忠因岳飞入狱之事质问秦桧,秦桧回答:“其事体莫须有。”韩世忠忿然道:“相公,‘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莫须有”三字精短而干练,岳飞有罪无罪不是重点,“莫须有”就是必须要有。换句话说就是,在当时的环境里,岳飞无法生存。

张宪曾经问岳飞,什么时候天下才会太平?岳飞说:“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惜命,天下当太平。”可惜,岳飞生在了文臣爱钱、武将惜命的时代,他成了异类。绍兴十二年(公元1142年)一月二十七日,临安漫天大雪,岳飞在大理寺狱中被杀害,时年39岁,只留下了八个绝笔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高潮:绍兴十六年

岳飞的死讯传出后,百姓们都在为之哭泣;南宋朝廷却在暗自庆幸;消息传到金国,金国大臣们也为此酌酒庆贺,并说:“和议自此坚矣!”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

绍兴十六年(公元1146年),岳飞蒙难后的第四年。这四年,在南宋和金的文书来往中,宋高宗对金熙宗极尽谄媚之词,甚至留下了“臣构言”的千古屈辱笑柄。此时,宋高宗已经逐步解除了较具自主权的诸将领的兵权,又与自己惧怕的金人达成和议,生活舒心稳当,在他看来,内忧已定,外患平息,朝廷皆在掌握之中;秦桧也尽斥政敌,一时间风光无两,势力如日中天;中兴四将里,刘光世、岳飞已经过世,张俊向秦桧妥协以委蛇保荣,韩世忠赋闲在家,自号“清凉居士”,不言兵事,时常骑驴携酒,游览西湖。

翻阅史书,这一年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波涛暗涌,危机四伏”。岳飞的死是南宋走向灭亡的开始,他的死已经刻在了南宋朝廷的骨子深处,形成了一道不可愈合的伤疤,影响着宋高宗和秦桧,也影响着朝中的每一个人。这道伤疤时刻提醒着他们,那段屈辱的议和历程是如何而来。

绍兴十六年,这一年的南宋政局由赵构与秦桧携手通过对敌妥协以换取自身的尊位不失。同样是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宇文虚中“谋反”案,这件事又被称为岳飞之死的余波。

南宋初年,宇文虚中前往金国充当使节,被金扣留后在金国出仕,官至礼部尚书。就在大家一致以为宇文虚中已.经在金国安定下来时,绍兴十六年,宇文虚中联合了同样由宋入金的翰林学士高士谈,计划趁金熙宗祭天的时候,出兵截杀金熙宗。他将计划藏在蜡丸内,传递到南宋,希望南宋派援兵里应外合,共图恢复岳飞来竟的统一大业。万一万没想到,秦桧收到蜡丸后,转手就送给了金,将计划和盘托出。宇文虚中被金国以“谋反”罪残害致死。

宇文虚中一案发生后,南宋朝廷虽然颇为震动,但却和岳飞之死一样,无任何军事或政治上的动作,两次收拾旧山河的大好时机就这样拱手相让。此时的赵构、秦桧与金熙宗在宇文虚中“谋反”案上达成了奇妙的默契,保持着“久违的和平”。

岳飞之死、韩世忠解甲归田、宇文虚中案被搁置……绍兴十六年后,南宋的多次妥协让越来越多士大夫对赵构、秦桧等投降派产生不满,这种悲觀情绪也在南宋朝廷内蔓延。对于北方士民而言,由于长期接触金军,对金的抵触与对南宋的尊奉也在微妙地此消彼涨,他们对南宋的失望与不信任达到高峰。曾经“箪食壶浆以迎岳飞、韩世忠”的期望,泯灭在岳飞死后的光景中,更随着时光流转,逐渐模糊在北方士民的记忆中。此后,北伐中原似乎变成了一句口号,很少有人相信南宋真的能做到。

尾声:乌云与明月

岳飞被害后,狱卒隗顺将岳飞的遗体背出临安,埋在钱塘门外的九曲祠旁。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宋孝宗即位,北伐被宋孝宗重新提上议程,岳飞、宇文虚中也由此得到正名。宋孝宗将岳飞依礼改葬在西湖栖霞岭,后谥岳飞为武穆,宋宁宗时追封为鄂王,宋理宗时改谥忠武。然而,这种迟到的正名已经难以拯救岌岌可危的南宋。

岳飞死后,南宋王朝在北伐和求和的拉扯中,又苟延残喘地存续了139年。

公元1163年,隆兴北伐拉开序幕,南宋将领李显忠被金将领纥石烈志宁击败于符离,草草收尾;公元1206年,韩侂胄主持开禧北伐,金军先以仆散揆为主帅,病死,易帅完颜宗浩,同样病死,最后易帅完颜匡,即便金军三易其帅,宋军仍不能胜,甚至一度让金军饮马长江,几乎尽失长江以北;公元1234年,宋理宗指挥端平入洛,南宋联合蒙古灭金后,出兵攻打原北宋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和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三京,最终在蒙古军反击下大败亏输,惨淡收场。

直至南宋灭亡,岳飞所梦想的“一鞭直渡清河洛”也未能实现。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八千里路云和月”,宋高宗与秦桧便是岳飞漫漫八千里北伐征程中的乌云,他们备怀鬼胎、互相利用。在秦桧看来,不杀岳飞,难成和议;而在高宗看来,更重要的是杀鸡儆猴,以便他更自如地驾驭武将,控制朝政与军权。于是,岳飞非死不可。但岳飞自己,身在沟渠,依然心向明月。他坚守民族气节,保住了南宋半壁河山,保住了当时高度发展的中国经济和文化。百年后,岳飞已成为一轮明月,成为万人景仰的民族英雄,秦桧和赵构落了个千古骂名。

谁是乌云,谁是明月,历史给出的答案最为公正!

猜你喜欢

张俊赵构宋高宗
玩转课本题
宋高宗:面子比国法重要
谁是帝王之才
好名得官
唐《张俊墓志》考
谁是帝王之才
好名得官
Voltage-controlled Kosterlitz–Thouless transitions and various kinds of Kondo behaviors in a triple dot device∗
对一个数学模型的思考
少年赵构亦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