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生物多样性,应在生产中实现动态保护

2023-03-02刘知宜

记者观察 2023年2期
关键词:种质农作物物种

刘知宜

“五谷六畜”“一饭一蔬”,在粮食安全与生态保护的全球性议题下,农业生物多样性话题逐渐引起重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一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为我们进一步加强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

农业生物多样性与建设农业强国有怎样的内在关联?我国农业生物多样性正在面临怎样的威胁?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方式有哪些?本文邀请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学院教授薛达元,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教授、农业农村部国家级生态农场评价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曹林奎,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热带生态与空间规划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胡小飞三位专家,共同探讨我国农业生物多样性的现状与未来。

农业生物多样性是国家的战略资源,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决定了—个国家的农业发展潜力

问:怎样理解“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加强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对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与建设农业强国具有怎样的意义?

薛达元:农业生物多樣性包括农业生态系统类型的多样性、农业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和种内的基因多样性。农业生物多样性是国家的战略资源,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农业发展潜力。

而对我们来说,这是“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坚强后盾。正是因为中国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特别是基因(遗传)多样性的资源禀赋,农业科技人员以及农民群众才能够利用优质的种质基因,通过人工育种和选种,培育出具有高产、高品质、抗逆抗病虫的农作物、畜禽及水产生物新品种。因此我们说,农业生物多样性是农业安全生产的基础条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

胡小飞:我们一般说的生物多样性可分为自然生物多样性和农业生物多样性,农业生物多样性包括农业生产相关的所有生物、基因资源与生态过程。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关乎生物安全、粮食安全、人民健康、绿色发展等重大领域。

当前,高效高产品种与技术大受青睐,而有些产量和效益不那么高的物种,哪怕濒临灭绝或者已经灭绝了,都鲜有人关注。因此,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迫在眉睫。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利于以不同品种提供不同的营养和健康价值,培育优质种质资源,能对建设农业强国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

我国一些农作物栽培品种正在消失是一个事实,主要原因是许多老品种存在缺陷,推广的农作物和畜禽品种越来越集中在少数新品种,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问:有数据统计,我国农作物栽培品种正以每年15%的速度递减,相当数量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只能存活于实验室或种子库。目前实际情况如何?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薛达元:我国一些农作物栽培品种正在消失是一个事实,主要原因是许多老品种存在缺陷,如产量低、品质差、抗性弱,以及不适应大规模的农业生产等。因此,推广的农作物和畜禽品种越来越集中在少数新品种,生产上品种单—化使老品种逐渐被淘汰并灭绝,有许多只能收集保存在种质资源库。

然而,保存在种质资源库的老品种也存在丧失的风险,保存时间太长,可能影响种子发芽率,或者不能适应已改变的农业生态环境。畜禽种质资源的保护更是堪忧,由于追求产量,许多优良的地方畜禽品种已经淘汰灭绝;一些保存在原种场的畜禽资源,也因受到成本高、环境改变和经济效益差等因素的影响,原种保存场的维持存在困难。农业种质资源是农业发展的基础,传统的农家品种是国家的战略资源,承载着优良的基因,这些宝贵资源一旦丧失就无法挽回,导致对农业育种基础的损害,长此以往则会影响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曹林奎:目前农业生物多样性主要面临四个方面的威胁。

一是单一化的栽培和驯化,人为地选择具有较高生产力但物种数量极其有限的农作物和畜禽品种,导致许多与之有亲缘关系的野生动植物被淘汰或破坏。这会造成遗传基因与种质资源的消失,农业物种单一化程度增高。这种单一化栽培,还会导致某些农作物对病虫害的防御能力和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减弱,进而影响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稳定性和抗逆性等。

二是过度开发对某些物种来说,比生境丧失更具威胁。有些过伐、过牧、过猎以及过捕活动不仅可能直接造成物种的减少和消失,而且给整个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带来较大威胁。

三是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带来的环境污染。虽然近年来我们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个别滥用化肥、农药等带来的环境污染,不仅可能直接影响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还可能随径流等扩散到水体,进而影响水体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四是外来物种引进或入侵,可能直接通过捕食、竞争或传播疾病等方式,改变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扰乱原有的生态学过程。

最好的保护方式是在生产和利用中实现动态保护,我们不仅要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还要保障农民生计,通过生态价值实现机制进行农业领域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问:目前,我国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方式有哪些?据您了解,各地在实践中有哪些值得推广借鉴的典型案例?

薛达元: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要从三个层次采取措施。

对于农业生态系统,要维持生态系统内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利用物种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增强系统的稳定性。而在物种层次,要保护珍稀濒危的物种,驯化和开发利用新的农业物种。在基因层次,要通过就地和移地方式,保护农作物、畜禽和水产生物的品种资源,特别是对农家传统品种资源的保护。具体可以通过生态农业示范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地、原生境保护、种质资源库收集保存等方式,来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

但是,最好的保护方式是在生产和利用中实现动态保护,因为这样不仅保护了原有的遗传多样性,而且保护了种质资源在原生境中的生态过程,维持了种质之间的交流过程和进化途径。

例如,海南省通过在原生境持续种植,使山栏稻的种质资源和遗传变异过程得到动态的就地保护;通过持续养殖,使五指山猪的原种种群和遗传进化过程得到持续动态保护,取得了很好的保护效果。这种动态保护方式非常值得推广应用。

问:今年是党的二十大之后的开局之年。贯彻落实“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战略部署,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应该如何发力?

薛达元:生物多样性及其遗传资源是国家战略资源,也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的热点。

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应当统筹政策、科技、社会等方面要素,整合农业多样性保护、生态修复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强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利用的方法和技术研究,建立农业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和评估体系,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明确部门责任。同时,还要推动建立完善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法律和生态补偿措施,完善针对防范外来物种入侵的法律和政策,加强科普教育,推动公众参与。

摘自微信公众号“重农评”

猜你喜欢

种质农作物物种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回首2018,这些新物种值得关注
电咖再造新物种
亚麻抗白粉病种质资源的鉴定与筛选
世界上的15个最不可思议的新物种
贵州玉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核心种质库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