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什么今天我们爱宋朝?

2023-03-02维舟

记者观察 2023年2期
关键词:宋军

维舟

编者按:近年来,有关宋朝的影视作品不断涌现,比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清平乐》《梦华录》等,再到2023春节档电影《满江红》,都让人们开始更加关注宋朝,喜欢宋朝。

国学大师陈寅恪在一百年前就断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朝,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一个适合普通人生活的时代

《清明上河图》诞生于北宋绝非偶然。值得注意的是,在这5米长的画卷上,没有出现都城开封城任何重要的地标,相反,刻画的都是非常平民化的城市景观和百姓生活。

这种“眼光向下”的视角,与其说表现的是国家强盛,不如说是民间的活力,传达出强烈的平民文化精神。

和明清皇宫不同,两宋都城的宫室都较为简朴,南宋臨安皇宫“修广仅如大郡之设厅”。等级严格的古代服制已不再被恪守,某些衣装只要有钱就能在市面上买到,连纽扣之类的小物件也成了商品。

在唐末坊市制崩坏后,宋朝城市里能临街开店,自由买卖发展出竞争性的商业推广模式,商户打商标、抽奖、沿街告白、唱卖甚至飘色巡游都开始出现。唐代藏冰极难,但在两宋的京城中,民间冰雪经营业极其发达,夏天市面上卖冰雪,已经是很平常的事情。

唐朝一到天黑就宵禁的规矩在两宋时期也已取消。北宋初年,东京夜市已十分繁华,到了北宋中叶,夜市时间不断延长,有些繁荣的商业区甚至完全取消了时间限制,通宵达旦地进行交易。

和历朝历代相比,宋代铸币量之大,是历代之最。宋元丰元年的铜产量是唐朝高峰期铜产量的20多倍。之所以需要这么多铜,当然是因为铸造货币铜钱的需求量大增。不仅如此,宋代的商业化程度也很高,大力从蓬勃兴起的工商业中开辟新的财源。

宋朝工商业的税收首次超过了农业税的两税,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工商业发达的社会。据漆侠《宋代经济史》研究,在南宋绍兴、乾道之交,仅茶盐榷货一项即占49%,再加上供朝廷使用的各种杂税(即经制钱、总制钱),非农业税合计达逾79%。

因为榷酒、商税有相当部分归州县支配,所以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如江陵府在宋光宗时期,“全藉酒税以养官兵”,可想而知,这就使得各地更有动力积极发展工商业。

宋代还首次允许县治以下设市,涌现出至少1800个小型商业市镇,“镇”本来是军队驻防地点,也是从这时起成为县以下的工商业中心。北宋时设立的景德镇,被英国学者柯律格称为“18世纪以前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基地”。

南宋初期,宋高宗全力支持海外贸易,认为这远比搜刮农民要好:“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合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岂不胜取之于民?朕所以留意于此,庶几可以少宽民力耳。”

这样做的效果如何?确实不错。宋朝也爆发过不少农民起义,但其规模远不能和其他朝代的农民起义相比,声势最浩大的方腊起义,也没越出江南一带的范围。

宋人的观念是:“贵贱虽殊,人则一也。”因此,宋代皇族不像明代诸王那样有那么多特权,特别是宋太祖子孙,到北宋末年已寂寥无闻,仅同民庶。

没有背景的平民在宋代确实远比在唐代更有机会出头:《宋史》有传的官员46.1%出身寒门。这种做法极大地释放了社会活力,尤其是激发了士人的主动性。用学者扬之水的话说,“两宋是养育‘士’气、即士大夫之气韵的一个黄金时代”。

但是,这样一个宋朝,怎么就成了“积贫积弱”的象征?

宋朝为什么会灭亡?

宋朝之所以长期被称为“弱宋”,主要是因为武力不竞。虽然当时也有不少士人想着“尽复汉唐故地”,但更多人觉得这不切实际,他们基于前朝的历史教训和理性计算,认定“大一统”即便能做到,也是得不偿失的——汉武帝驱逐匈奴、扩张疆土的代价是“海内虚耗,户口减半”,隋唐帝王开疆拓土的结果,也是要么覆亡(如隋炀帝),要么陷入藩镇之乱(唐末)。

赵宋家法一贯提防武将、转而“以文制武”,根源就在这里。在宋人眼里,那些塞外的不毛之地,就算收复了也没多大价值。在商品经济发展之后,似乎和平也能花钱买到,所以当时虽然对辽金付出耻辱性的“岁币”,但从成本效益来考虑简直九牛一毛。

北宋向辽每年给予银10万两、绢20万匹,后来再各加10万两/匹,这些钱,范仲淹在1042年就曾说过,还不及越州(现绍兴)的财政收入多;王旦、富弼等大臣也都说,付给辽朝的岁币不及每年军费开支的百分之一二,用小钱换取息兵,完全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宋朝的经济实力远远超过其北方的对手,战场上打不过,但打贸易战是碾压式的。

比如金朝,北方因为几乎不产茶叶,每年买茶流入南宋的钱就达到百万贯,岁币差不多又回到了南宋,以至于金朝许多官员纷纷要求朝廷禁茶。

叉比如西夏立国后,宋军打不赢,改用禁止青盐的贸易战制裁,结果是西夏国李王元昊称臣,请求每年卖十万斤青盐给宋朝,不然西夏就要“经济破产”了。

从经济合理性的角度来看,于宋朝而言,获得和平的成本似乎小得多。然而,这—设想却有—个重大漏洞,那就是它依赖于—个稳定、和平的外部环境。

宋朝的灭亡,既不是由于皇族内乱、藩镇割据,也不是因为农民起义,纯是因为外敌武力太强:北宋不幸遇到了女真,南宋则亡于蒙古。当它自身缺乏力量,外交和经济手段又无法赎买到和平时,丧钟就敲响了。

这不仅仅是宋朝的悲剧,也是中国历史上反复出现的一个问题:虽有强大的经济和庞大的人口,却难以在危急时刻转化为军事力量。

唐朝的府兵制曾建立赫赫战功,一直为后人称道,然而对普通百姓来说,府兵制下当兵者虽然免去赋税义务,但也没有军饷,连随身武器都要自备;宋朝的募兵制常被诟病养了百万“冗兵”,但军队也真正成了一个开放的职业,正如军事史学者曾瑞龙所说的,宋朝“以政府掌握大量税收来招募军队,实远较世兵制及国家部曲性质的府兵制接近现代概念,视之为近世的特征,并无不可”。问题是:为什么明明更“现代”的事物,在现实中却无法战胜看起来更“落后”的东西?

在冷兵器时代,以步兵为主体的宋军要想在战场上击败辽、金、蒙古这些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为数不多的希望之一,是升级军事科技。宋朝的科技也确实相当发达,古代四大发明中,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都是在宋代诞生或开始大规模应用。

但当时像枪炮这样的热兵器还处于很初级的阶段,更通用的是强弩。宋军对辽骑兵的野战记录证明,弩炮曾发挥相当的杀伤力,南宋初年和尚原、仙人关两次大战,宋军都依靠密集的弩箭击败女真骑兵。

不过,弩炮的机动性较差,且弩越强就越笨重,因而它利于防守,却不利’于在开阔平原地带的快速进攻。这与北宋初期崇尚野战的军事传统背遭而驰,在试图收复幽、燕两州的对辽战争中,“宋军在使用武力时倾向于快速突击,及对准敌军政治中心,发动风险偏高的决定性战役,而未能发挥在持久战中社会稳定及经济较为繁荣的优势”,最终在饱受挫败后不得不承认宋辽对峙的现实。

宋朝没有力量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中获得一个安全的外部环境,而没有了和平,文化和经济就会迎来危机。

摘自微信公众号“硬核读书会”

猜你喜欢

宋军
金蝉脱壳戏敌军
教训
金蝉脱壳戏敌军
被保姆欺骗而赠与对方房产,这份公证过的遗嘱能否撤回?
巧用羊腿来退兵
羊腿退兵
羊腿退兵
巧用羊腿来退兵
宋军在三川口、平夏城两场战役中的防御战术之比较
鸽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