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脏超声造影对早期肝癌患者病灶位置的诊断价值

2023-03-02程晓莉欧阳威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23年2期
关键词:造影剂造影肝癌

程晓莉 邹 谨 欧阳威

1.乐山市中医医院功能科 (四川 乐山,614000) 2.乐山市中医医普外科

原发性肝癌为国内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全球每年肝癌发病人数达到55万,死亡率位居恶性肿瘤第3位,我国占据半数及以上。肝癌发病呈上升趋势,且趋于年轻化,我国男性发病人数高于女性[1]。早期肝癌表现缺乏特异性,发病隐匿,症状多见于中晚期,患者以肝区疼痛、腹胀及乏力等症状就诊。肝癌患者平均自然生存期维持在2~5个月[2]。因此,对肝癌疾病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尤其重要。增强电子计算机单层扫描(CT)通过多角度、多方位观察,选取增强造影剂,可显示病灶不同血供特征,但受到气体、肥胖等位置影响造成漏诊、误诊[3]。超声下,肿瘤大小及形态能清晰显示出来,明确肿瘤图像特征表现,效果显著。本研究就早期肝癌患者行肝脏超声、CT诊断,分析病灶位置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入早期肝癌患者120例,其中男87例,女43例,年龄34~69岁,平均(43.6±4.4)岁;肿瘤大小直径0.6~2.4 cm,平均(1.72±0.26)cm。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预计生存期维持在半年以上;②均配合超声造影、CT检查;③符合2010年美国肝病研究学会《肝细胞癌临床指南》[4]诊断标准;④知晓研究内容,自愿参与;⑤无影响研究开展相关疾病,如其他部位恶性肿瘤等;⑥均符合《原发性肝癌规范病理诊断指南(2015版)》[5]中所制定的早期肝癌相关诊断标准;⑦手术病理结果符合早期肝癌临床诊断标准;⑧入组前尚未接受相关抗肿瘤治疗。排除标准:①患者合并意识障碍、沟通障碍者;②不愿意配合后续研究及其安排者;③临床一般资料不齐全者。

1.3 方法 患者入院后开展超声、CT检查,CT:检查开展时,患者接受扫描仪治疗,设置层厚1 mm,层距5 mm,协助患者取仰卧位,集中对患者膈顶、双肾之间区域进行扫描,当平扫完成后,及时实施CT及CT增强扫描,并配合造影剂注射,20 s后并开展增强扫描检查,注射180 s后,予以延迟扫描检查。超声:诊断仪器为迈瑞昆仑7,对患者完成相关扫描检查,对探头频率设置为5 MHz,并注射六氟化硫微泡为造影剂。注射前,选取5 ml生理盐水,对造影剂稀释并处理,将充分混匀后,经静脉内注射2.4 ml,选取5 ml生理盐水进行冲管,保证造影剂注射完毕。之后将超声诊断仪切换至造影模式,对所有患者进行肝脏超声造影检查,经动脉期(造影剂注射后8~30 s)、门静脉期(造影剂注射后31~120 s)以及延迟期(造影注射后121~360 s)造影后记录造影剂增强以及消退情况。重复扫描2次后,详细检查患者肝脏周围部分,确定病灶位置。清晰观察病灶及其周围组织界限,询问肿瘤部位是否伴有疼痛感,判定肿瘤良恶性,确诊后,常规制定手术方案实施治疗,对术后病理学结果记录。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特征比较。②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特异度、正确率及灵敏度。灵敏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特异度=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100%。准确度=(真阳性+真阴性)/所有病例×100%。

2 结果

2.1 两种检查方式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比较 超声检查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显著高于增强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图1。

图1 典型肝癌及肝血管瘤的影像图表现 A,B为肝癌早期患者,男,48岁;C,D图为肝血管瘤患者,女,59岁

表1 两种检查方式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比较 [例(%)]

2.2 超声造影与增强CT用于原发性肝癌诊断特征比较 超声造影动脉期、门脉期及延迟期诊断特性显著优于增强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超声造影与增强CT用于原发性肝癌诊断特征比较 [例(%)]

3 讨论

3.1 肝癌诊断常用影像学诊断方法 迄今为止,关于肝癌的具体发病机制以及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目前普遍认为是多因素共同作用所致。早期肝癌患者在发病早期往往因病情较轻,此时若开展积极有效的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远期预后,及时控制肿瘤的恶化,达到相对理想的治疗效果。然而,由于早期肝癌具有极强的隐匿性,加之病灶组织相对较小,难以通过常规的手段进行确诊,从而可能导致患者丧失最佳的治疗时机。手术病理活检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诊断肝癌“金标准”,但其属于有创伤性检查,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创伤,且对患者的耐受性要求较高,不利于临床推广普及。CT作为影像学检查手段之一,虽具有无创以及价格低廉等优势,但无法对病灶进行动态观察,且病灶内部造影剂极易受到内外因素影响,继而导致检查结果失真,临床诊断价值不高[6]。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为迄今为止最具有敏感性及特异性诊断方式,具备诊断、治疗双重特点,但作为有创检查无法广泛应用。磁共振成像(MRI)是目前临床上广泛用以诊断肝癌的重要影像学方式之一,虽然在诊断肝癌方面展现出一定的优势,但检查费用较大,且对操作者的要求较高,学习曲线相对较长,从而限制了推广普及。常规超声是目前肝癌筛查的首选方案,但存在特异性较低的局限性,随着近年来肝脏超声造影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超声造影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将对比剂注入靶器官,反映靶器官血流动力学改变并检查靶器官功能[7]。原发性肝癌疾病诊断中应用超声造影,可明确反映肝脏病变情况及肿瘤血流动力学改变[8]。同时,超声造影检查可准确、快速捕捉治疗趋于微循环信息,评估肿瘤细胞灭活情况,最终有效评价治疗疗效。

3.2 肝脏超声造影应用于肝癌诊断准确性、灵敏度及特异度本研究发现,肝脏超声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5.00%、96.67%、93.33%,显著高于增强CT的81.67%、85.83%、72.50%,差异显著。这与Sun等[9]研究报道一致:超声造影诊断肝脏良恶性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0.9%、92.0%、91.4%。另有学者指出,肿瘤微循环评价可靠方式为超声造影技术,能显示最小直径20~39 μm微血管结构[10]。有研究报道,超声造影下,分辨血流灌注特征,能诊断及鉴别肝占位性病变微血管循环,作为良恶性肿瘤判断重要标准[11]。考虑原因,肝脏超声造影主要是应用造影剂,促使其散射回声增强,继而提升超声诊断的分辨力以及灵敏度,可有效提高超声检查对微小病灶的检查效率,较为准确地反映受检者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的血流灌注情况,继而达到提高诊断效能的目的。此外,王金成等[12]研究亦证实,选取超声造影剂后,原发性肝癌血管显示率显著提升86%,明显优于CT。而本研究选用造影剂为六氟化硫微泡,归为二代声学造影剂,低溶性含氟碳气体特点为稳定谐波信号能力较强,血流信号强度高,超声下,对低速血流、微小血管检出能力更强,对部分滋养动脉下可清楚鉴别肝脏肿瘤,继而提高临床诊断效能。

3.3 肝脏超声造影的超声造影特征性表现及临床价值 本研究指出,对肝脏超声造影及增强CT造影特征性表现分析得出,超声造影动脉期、门脉期及延迟期诊断特性显著优于增强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类检查方式在等增强及高增强上存在差异性。原因可能在于:通过分析肝动脉供血特征判断病变,而肝动脉血管结构排列紊乱、血管扭曲且不规则、大小及分布不均匀[13]。注入造影剂后,迅速显影动脉期肿瘤血管,肿瘤呈现为快速增强,处于动脉晚期,门脉早期造影剂快速廓清,肝动脉显示供血丰富,大量新生血管滋生下,加快血流微血管灌注、血液循环,造影剂在动脉晚期循环时间可显著缩短[14],造影剂增强强度不一致造成两者诊断差异性。同时,肝癌患者超声造影形态表现多样,肝细胞肝癌患者动脉期球状整体快速增强,原因是肝细胞癌新生血管丰富下,灌注量大,血管网络完整及完善,造影过程中血供较多。

3.4 影响肝脏超声造影影响因素 ①图像及彩色血流分布相关:超声造影声像图形态呈现不一,如不规则树枝状,也可发出多支细小分支。二维图像形态表现上,呈现不规整且边界不清。肝癌内部血供丰富,血管在早期病灶呈现指环状环绕,部分分支伸入病灶内部,形成血管湖样改变,二维图像显示病灶清晰、伴有声晕,肝癌病灶血管呈现混合状,病灶周边不仅仅存在指环状环绕肿瘤血管及分支,同时伴有粗大血管伸入分支[15]。②血供灌注:目前肝癌供血类型分为肝动脉单独供血、肝动脉、门静脉双重供血、门静脉单独供血及合并动静脉瘘,一旦供血过于复杂,血管交杂,会对肝癌诊断造成影响。③机械指数:机械指数低于超声造影时,肝癌内部血流信号显示清晰、无运动伪影,全程动态清晰显示肝癌动静脉血流灌注及其微血管成像,显著提升肝占位性病变分类准确性,确立肝癌诊断及鉴别诊断标准。选取超声造影后,肝癌微血管成像明确,反映肿瘤大小、浸润范围及其边界界定,通常肿瘤界定范围会大于常规彩超范围。予以超声造影检查,需明确影响因素,做好相应鉴别,明确肝癌血供分型,界定肿瘤范围提供血流动力学客观依据,为后续微创治疗提供基础,利于临床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

早期肝癌患者接受肝脏超声造影检查,诊断率高、特异性及敏感性显著高于增强CT,能动态观察肝脏肿瘤及肝实质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血流灌注、微血管灌注全过程,有效诊断及鉴别肝脏肿瘤。随着超声造影等影像学技术不断发展,如三维超声、四维超声造影剂应用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猜你喜欢

造影剂造影肝癌
超声造影在周围型肺肿块穿刺活检中作用
循证护理在增强CT检查中减少造影剂外漏发生的作用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造影剂肾病”你了解吗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超声造影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靶向超声造影剂在冠心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