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培酮与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脑区各向异性分数的影响

2023-03-02戴静洁通信作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2期
关键词:平组氯氮胼胝

顾 菁,戴静洁(通信作者)

(1江阴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 江苏 江阴 214433)

(2江阴市第三人民医院心理科 江苏 江阴 214433)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重型精神障碍疾病,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其发病率呈升高趋势[1]。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原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目前以利培酮、氯氮平等在内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为主。既往有研究显示,抗精神病药物可损伤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白质结构,可能对患者脑功能产生损害[2-3]。也有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白质结构改变可能与不同的抗精神病药物密切相关[4]。目前,利培酮、氯氮平治疗是否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白质结构产生不同影响尚不明确。近年来,脑白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已成为人类脑白质结构研究的主要方法,其中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是反映个体脑白质结构病理改变常用指标[5]。本研究基于DTI探讨利培酮、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胼胝体压部、胼胝体膝部、左右侧额叶与颞叶等脑区FA的影响,以期为精神分裂症临床药物选择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2月江阴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组与氯氮平组,各20例。纳入标准:①符合ICD-10《国际疾病分类》中精神分裂症临床诊断标准;②患者年龄18~59岁,右利手;③精神分裂症病程<2年者;④未接受过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者。排除标准:①合并脑器质性疾病、脑外伤以及其他严重的躯体疾病者;②有精神活性物质滥用史或依赖综合征者;③存在MRI检查禁忌证者;④因兴奋、躁动及其他原因不能配合相关检查者。另随机抽取20名在本院体检者作为健康组。纳入标准:①体检者年龄18~40岁,右利手;②血常规、生化指标、胸部影像学等检查结果正常,未检出躯体性疾病;③无精神障碍疾病史或精神疾病家族史者;④近4周内未服用过精神类药物者。本研究患者及其监护人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药物治疗 利培酮组患者给予单一利培酮治疗,治疗剂量根据个体情况调整,剂量范围为2~6 mg/d,持续治疗为4周。氯氮平组患者给予单一氯氮平治疗,治疗剂量根据个体情况选择,一般为100~400 mg/d,最高不超过600 mg,持续治疗4周。研究期间两组患者不与其他抗精神病药物、电休克、抗抑郁药物等联合治疗,若患者发生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可加用盐酸苯海索。

1.2.2 MRI检查 相关MRI的参数数据均来自3.0T GE MR检测仪,使用八通道磁头线圈。DTI图像具体扫描设置数据:重复时间设置为10 000 ms,回波时间为70 ms,视野范围:240 mm×240 mm,翻转角度设置为直角90°,矩阵128×128,层厚为0.3 cm,轴位扫描层数为42。弥散加权系数设置为b=0、1 000 s/mm2。3D T1图像则是通过3D扰相梯度回波序列收集,具体设置参数如下:重复时间设置为8.5 ms,回波时间3.4 ms,翻转角度12°,体素大小0.47 mm×0.47 mm×1 mm,视野范围240 mm×240 mm,矩阵512×512,轴位扫描层数为156,层厚0.1 cm。ROI则为手动选取,检测部位一般为双侧前额叶、颞叶、胼胝体膝部及压部FA值,ROI大小约2 mm×2 mm,避开脑脊液。所有FA值测3次后取其均值。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6]评估,该量表包含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3个维度,总分范围为30~210分,总分越高表明患者病情越重。以PANSS总分减分率评估药物治疗效果,减分率=[(治疗前PANSS总分-治疗后PANSS总分)/治疗前PANSS总分-30]×100%,减分率≥40%为治疗有效,减分率<40%为治疗无效。②FA值:健康组受试者入组时、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分别接受MRI加DTI检查,采集胼胝体压部、胼胝体膝部、左右侧额叶与颞叶的FA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同组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基本资料比较

三组受试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基本资料比较

2.2 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利培酮组有19例患者达到治疗有效标准,有效率为95.0%,氯氮平组有14例患者达到治疗有效标准,有效率为70.0%。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9,P=0.037)。

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一般精神病理评分以及总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利培酮组患者治疗4周后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一般精神病理评分以及总分低于氯氮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PANSS评分对比(± s)

表2 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PANSS评分对比(± 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同期氯氮平组比较,bP<0.05。

?

2.3 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健康组受试者脑区FA值对比

利培酮组与氯氮平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各个脑区FA值均低于健康组;利培酮组治疗后左侧额叶、胼胝体压部以及胼胝体膝部FA值高于同组治疗前;利培酮组治疗后左侧额叶、胼胝体压部以及胼胝体膝部FA值高于同期氯氮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健康组受试者脑区FA值对比(± s)

表3 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健康组受试者脑区FA值对比(± s)

注:与健康组比较,a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bP<0.05;与氯氮平组治疗后比较,cP<0.05。

?

3 讨论

目前影像学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白质微结构可发生病理性改变,主要表现在额叶、颞叶以及胼胝体的脑白质完整性受损[7]。由于脑白质微结构改变可严重影响脑神经信号的传导,从而可能造成患者脑功能活动障碍。以往研究显示,随着精神分裂症病程的迁延,患者脑白质结构损害也越明显,而抗精神病药物长期使用可能是造成这种损害的重要原因,并且不同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白质结构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8-9]。因此,明确不同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白质结构的影响差异,可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指导。

DTI可利用不同方向的扩散情况来反映个体脑白质生理结构的完整性,其中FA值是最常用的观测指标,个体各个脑区的FA值通常在0~1之间,FA值越接近1,表明脑白质纤维走向就越一致,脑白质结构也就越完整,若FA值出现下降,脑白质微结构可能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的损伤。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各个脑区FA值、治疗后各个脑区FA值均明显低于健康组,证实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前脑白质微结构就已存在一定的病理性改变。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4周后各个脑区FA值较治疗前均有所升高,其中利培酮组治疗后左侧额叶、胼胝体压部以及胼胝体膝部FA值明显高于同组治疗前,同时也高于同期氯氮平组,表明利培酮、氯氮平短期治疗不会造成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白质微结构损害,相反有利于脑白质结构的恢复,并且这种恢复效果利培酮优于氯氮平。刘念等[10]研究表明,相比于长期服用利培酮,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使用氯氮平可表现出更为严重、更为广泛的脑白质结构损害,与本研究结果不一致,可能是因为本研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时间短,导致药物累积量相对较少有关。

在临床疗效方面,利培酮组治疗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氯氮平组的70.0%,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一般精神病理评分以及总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同时治疗4周后利培酮组患者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一般精神病理评分以及总分明显低于同期氯氮平组,表明利培酮、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都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且利培酮治疗效果优于氯氮平。既往研究显示[11-13],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氯氮平,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优于氯氮平,二者治疗都能不同程度地恢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白质结构,其中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白质结构的恢复效果相对更好,对短期内保护精神分裂症患者脑功能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本研究的观察时间相对较短,利培酮、氯氮平长期使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白质结构的影响差异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猜你喜欢

平组氯氮胼胝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氯氮平和氯丙嗪维持治疗的效果分析
利培酮、奥氮平、帕利哌酮对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腰围和相关代谢指标的影响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对大鼠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水平及糖脂代谢的影响
脚底长疙瘩,需要治疗吗?
MRI对急性原发性胼胝体变性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脂代谢的影响
超声联合磁共振诊断胎儿胼胝体发育不全的影像学特征分析
利培酮合并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临床分析
博思清与氯氮平治疗单纯型精神分裂症疗效与安全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