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性新闻与全人类共同价值: 联系·语境·传播
2023-03-01杨默涵
殷 乐, 杨默涵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 北京 102445)
2015年,在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指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2022年10月,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真诚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1]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世界不同文明价值共识的凝聚,是对人类社会面临的全球性挑战贡献的中国智慧,超越了国家间历史文化、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和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顺应了历史潮流与时代需要[2],为建立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提出科学的价值指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建设性新闻是时代变革背景下联结全球视野,聚焦民众长远利益,实现人类社会向上向善发展的一种新探索。这一新闻理念以积极心理学为底色,主张弥合冲突矛盾,关注现实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侧重新闻报道的未来导向,强调赋权公众并关注其福祉,促进协商民主与达成多元共识。建设性新闻在中国的发展中形成了与政治制度、社会发展和媒体架构相结合的理论范式,并在主流议题建构、汇聚共识力量以及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等方面具有较强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
建设性新闻理念在新媒体时代的兴起与发展有诸多原因,但究其根本,还是在于其本质上与全人类共同价值相互呼应、深度契合。本文着眼于挖掘二者之间的深层联系和文化通性,在此基础上探讨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建设性新闻发展提供的语境空间,以及建设性新闻对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积极效应,以期拓宽跨学科理论研究视野,启迪具体实践。
一、建设性新闻与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文化通性
1. 共建共享与群体指向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社会面临的挑战层出不穷、风险空前增加,“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成为整个世界的疑虑与忧思。基于对世界之问的精准把控、长远思索和积极解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治理进路[3]。全人类共同价值贯通个人、国家、世界多个层面,蕴含着不同文明价值内涵和价值实现的共通点[4],是一种基于新世界观、指向新方法论的价值理念。全人类共同价值兼顾了对人类现实需求与理想目标、宏观整体与微观个体、公共理性与积极情感的多重关怀,具有整体适用性、开放包容性、融合共享性等鲜明特征。同时,全人类共同价值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和合共生”“海纳百川”“天下大同”等思想精髓相结合,充分彰显了中国担当与中国智慧,为解决人类普遍性问题开辟了全新实践路径,为世界各国作出正确抉择提供了强大思想基础。
建设性新闻诞生于对新闻业危机的应对中。21世纪,媒介与社会环境发生根本性变革,新技术应用改变了传统信息生态与传播模式,全球化使得新闻界面临如何联结全球与地方视野的问题,个性化发展在促进文化多样性与个人选择自由的同时,加剧了信息碎片化与社会原子化趋势。在世界联系日益紧密、人类命运日益休戚与共的当代,建设性新闻在解决世界共性问题的经验探索上被赋予较多期许。在宏观层面,建设性新闻认为媒体承担着重要社会责任,新闻创作者在作出决策的过程中有义务考虑社会整体需求,强调一种从个人到群体的思维路径,群体利益与共同创造是其最终指向。这与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建共享共赢”的核心理念不谋而合,二者均蕴含着全局性、系统性的哲学思维。在具体实践层面,建设性新闻报道往往会突破二元对立的叙事框架,让更多民众参与其中,并通过他们与官方、精英及专家的对话互动,寻求共同理解与问题解决方案,体现出“协和万邦”的价值观念。
2. 美好之道与积极导向
人类自诞生以来,对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等价值理念的追求,就成为推动世界文明不断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演化变迁的强大精神动力[5]。和平发展是美好生活的基础条件,公平正义是美好生活的基本原则,民主自由则是美好生活的终极目标[6]。全人类共同价值本质性地概括了世界人民的美好生活愿景,体现了人类社会自然的实践沉淀、主动的历史担当与积极的认知建构。面对多重挑战和危机交织叠加,发展鸿沟不断拉大,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等困境,全人类共同价值秉承趋善向上的核心意旨,倡导多元协商,建设一个稳定和平的世界;开拓互惠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推动历史向光明的目标前进。同时,越来越多国际社会有识之士表示:“只有秉承共同的价值,和谐共处、协商对话,才能战胜诸多全球性挑战,为全人类争取更加美好的未来。”[7]
建设性新闻强调要为社会提供一种向好向前发展的未来图景,这与全人类共同价值中的“美好向善”理念声气相投。关注社会良善与美好,建构积极情感向度,是建设性新闻所蕴含的突出特征[8]。有学者提出,建设性新闻朝向乐观、有希望的前景意图,致力于将情感、伦理和美德等价值理性引入公共议程,将改善、和谐、幸福、希望等情绪注入负面事件,在呈现内容全貌、保持客观的基础上建构正向环境认知,从而调动受众以同理心和积极情绪来审视负面事实[9]。我国新闻的“建设性”由来已久,各类正面报道、暖新闻、帮忙新闻乃至问政节目已有数十年的发展经验。同时,在积极和参与等核心要素运用上,中国由正面报道而始的建设性新闻路径与西方的建设性新闻实践形成了并行与共振之势[10]。建设性新闻作为一个开放性概念,其报道理念与方式在国际传播语境下更易被海外受众所接受,如何运用建设性叙事理念对中国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等观念进行阐释传播,值得进一步探索与思考。
3. 和平发展与解决冲突
和平是人民的永恒期望,犹如空气和阳光一样;发展是各国第一要务,是文明存续的有力支撑[5]。作为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直接涉及人类生存问题,是全人类共同价值中的基础与首要之维[11]。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始终坚持不称霸、不搞扩张、不谋求势力范围,既通过积极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12]。从历史文化视角来看,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民族多年来一直追求与传承的重要理念[13]。自新中国成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就始终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理念,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张以平等对话方式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维护世界和平发展[14]。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在国内外重要场合阐释中国主张和平的价值理念,向世界宣示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15]。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深刻阐明了“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与时代价值[16]。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进以及积极应对错综复杂国际新形势的需要,世界各国必须顺应和平发展与合作共赢的历史趋势,摒弃冷战思维、恃强凌弱、零和博弈等极端思想,反对任何形式的“新冷战”与意识形态对抗[17]。
如果说两次世界大战孕育了传播学,那么冷战及后冷战时代的局部战争与军事冲突则促进了和平新闻的诞生[18]。作为近年来方兴未艾的建设性新闻的分支概念,和平新闻特别关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隐形矛盾以及战后发展等议题,倡导用和平、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是一种偏向于全球化治理视角的新闻框架,也被认为是一种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新闻模式[19]。挪威社会学家约翰·加尔通将和平新闻定义为:“编辑和记者选择报道什么故事和如何报道这些故事,从而为整个社会创造机会以考虑和重视对冲突的非暴力反应。”[20-21]和平新闻的方向是促进冲突的非暴力转化,面向未来发展趋势与视野,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通过媒体报道重建公众对战争的认知,由冲突视角转向和平视角,最终实现“军事零和逻辑”与和平利益之间的平衡[22]。这与全人类共同价值中和平、发展理念的思路基本一致,二者都强调从冲突性走向建设性,构建更健康和谐、普遍安全、持久和平的国际社会。
4. 社会共识与多元协商
民主、自由是全人类共同价值中的理想与方法之维[11],二者共同反映了人类的政治价值观。作为人类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成果,民主、自由在全人类共同价值中既涉及全球社会中的政治问题,又关注微观个体的福祉与发展。在全球治理维度,作为方法的民主、自由,目的就是为了让各国自觉、平等地通过公共性讨论的方式达成认知共识,所以我们积极主张多边主义,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促进贸易与投资自由、人员往来自由等;在国家实践层面,当公众的生存需求得到满足后,对于自身在其他方面的需求会越发重视,对民主、自由的渴望成为主要诉求,所以我们始终坚持让人民享有更广泛、充足和真实的民主权利[4]。总之,全人类共同价值所倡导和践行的民主与自由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和处事方式,其促进社会共识的达成与凝聚,为建设世界政治文明提供了正确的价值理念指引[23]。
建设性新闻的“建设性”“积极”即促成公共协商、达成多元共识的主动性和可能性[24]。哈贝马斯曾在对话伦理中提到,公共对话应倡导多元主体平等交往对话的逻辑规范,包括真实的认知内容、正当的交流互动、真诚的情感沟通,以及可理解的话语表达[25-26]。法兰克福学派第三代核心人物霍耐特亦指出,公共交往中须佐以法权地位平等、道德上的爱与关怀等实质理性[27]。建设性践行了这种立足于多元协商、交往理性的对话逻辑,注重新闻在社会自我矫正机制中的民主功能,在确保新闻内容专业性的基础上为公众赋权,这与全人类共同价值中强调的“民主自由”“公共意志”同气连根,二者皆重视公众的主体地位与现实需求。实践层面,我国新闻的建设性孕育于“民生内容、民众视角、民本取向”的民生新闻[28],主流媒体关注人民生活,通过广泛采访充分了解民意,积极搭建群众与政府交流互通的平台,并主动引导不同群体与个人参与公共对话、共同创造新闻内容,促进事物或矛盾向积极乐观的方向发展,以期增加社会福祉。
二、全人类共同价值语境下建设性新闻的生长空间
1. 语境赋能话语,凸显建设性新闻对外传播价值属性
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习近平总书记因应当今世界的时代发展潮流、促进全球性问题解决而发出的中国声音和提出的中国方案,代表了不同文明在价值上的最大公约数,为人类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精神支撑[29]。全人类共同价值蕴含了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在共同利益、共同需求和共同发展领域的公共善,是新时代重构国际社会互动规则和交往秩序的伦理遵循[29],天然具有全球视野与对外传播基因。
在“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语境下,建设性新闻应增益对外传播的功能属性,其运用场景不能仅限于解决区域内问题,还应提升参与全球性事务、开展国际传播的能力。首先,面对百年变局与新冠疫情、乌克兰危机等多重因素叠加的复杂局面,可以通过建设性新闻设置全人类共同恢复发展的和平议题,用人类社会和平式、发展式的眼光看问题,为公众带来更多弥合冲突、对抗及给人带来正能量的平衡性报道。其次,在建设性新闻的文本建构中,要注重信息来源的权威性、科学性以及渠道应用的多样性、融合性,使其在对外传播时覆盖范围更广,也使受众接受信息的主动性大大增强。
2. 语境顺应差异,关注建设性新闻的本土化特征
“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地域、特色之别。”[30]世界各民族由于文明发展的起源不同,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也存在广泛差异性。全人类共同价值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以及和平相处”作为美好愿景,尊重不同国家、民族、区域、群体及不同文明的特征,坚持“和而不同”“交流互鉴”的思想观念,认为全球化视野下的现代化既不是西方化也不是东方化,不同国家和民族应按照自身意愿构建具有本民族特征的文明观念和价值体系[3]。
在全人类共同价值理念的导向性作用下,建设性新闻作为一个开放的“伞状概念”,更要遵循本土化、再语境化的发展思路,不能按照既有的标准或者预设的理念生搬硬套。具体实践层面,首先,建设性新闻报道要顺应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在“以我为主”的前提下厘清概念的适用边界,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和新闻从业者可以因地制宜地探索出符合当地社会发展状况的建设性框架和思路。其次,要以问题为导向,开拓建设性新闻自身的“在地化”价值,立足本土视野着重发掘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让建设性新闻在社会现实之中实现创新与蜕变。
3. 语境促成变革,拓展建设性新闻的具体实践路径
中国倡导的以“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为核心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不是悬设在实践之外的抽象价值理念,而是在破解全球治理难题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共通性、客观性、真理性的价值观[31]。全人类共同价值既吸纳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也继承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核心要义;既符合全球治理的理想目标,又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现实载体,为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贡献了中国智慧[32]。
目前来看,建设性新闻中的协作参与主体仍更多面向本国本地区的受众。在全人类共同价值语境下,建设性新闻的生产实践将迎来更多可能性。首先,新闻参与主体范围不应局限于本国公民,而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跨区域、跨国家、跨民族的新闻协作生产。其次,媒体要积极参与国际协商对话,打破语言文化隔阂,努力寻找国内外共同关注的报道议题,如气候问题、粮食安全、能源发展等。最后,新闻报道中要加强国际叙事,提供全球治理方案,用中国智慧满足国际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建设性新闻在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中的实践性作用
1. 调动报道中积极与互动元素,为全人类共同价值传播提供动力源泉
建设性新闻是随着移动互联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报道理念与新闻实践,它强调媒体报道社会问题时,应寻找并建立一套积极可行的解决方案,唤醒群众在公共事务中的话语权意识,引导公众参与到公共对话与社会治理之中,从而促进合力的汇聚与共识的达成[33]。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我国对外工作提出的一个重要理念[34],体现了中国的大国责任与担当。充分发挥建设性新闻的积极作用,可以为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弘扬与传播提供新力量。
以往,我国方针政策的普及与推广主要依赖官方宣传报道,媒体、受众与社会之间的互动以及具体实践故事的讲述往往被忽视。随着信息化发展,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得新闻内容,技术赋能背景下双向、自下而上的传播模式逐渐替代了单向、自上而下的传播模式[35]。建设性新闻理念本身强调互动开放与多元包容,适应了人们多渠道获取信息的需求。在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过程中,践行建设性新闻理念,有利于激发国内外民众的参与积极性,创新我国在国际舆论场中的话语传播方式,提升理论观念的传播效果与影响力。在具体实践层面,首先,主流媒体可以围绕全人类共同价值传播过程中出现的热点问题设置相关议题,或者建立一种向受众开放、向一切有效信息源开放的选题机制,吸引多方参与协作,从而激发国际社会对中国社会建设发展以及中国制度、理论等方面的关注,帮助海外受众更好地理解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和政策理念。其次,媒体在讲述全人类共同价值相关故事时,不应回避遇到的问题挑战,而要主动介绍中国是如何积极面对全球公共问题并提出有效解决方案的,以及这样做的目的和对未来发展的裨益。
2. 创新报道中的叙事视角与风格,为全人类共同价值传播提供桥梁纽带
衡量中国故事是否讲得好,国际受众的接受度是关键标准之一。中国语境下建设性的新闻报道始终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以人民群众为中心,重视内容对外传播的可通约性。全人类共同价值包含广泛的全球共识与鲜明的中国特色,体现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应以人类生活为指导,转变独白式、线性化、宏观抽象的叙事风格,在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精神需求和共同需要之间选择最大公约数[36]。正如社会批判理论家哈特穆特·罗萨所提出的,我们要积极地与周遭世界建立一种彼此回应的共鸣关系,要有一个让双方声音能相互应和的空间[37]。
新形势下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中国国际传播面临的重要时代议题[38]。建设性新闻理论源于西方,与西方话语体系有着天然的沟通优势[33]。因此,在对外传播具体实践中,首先要从建设性叙事视角讲述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理论内涵与实际意义,以中西共通的话语进行互动交流。例如,北京电视台播出的新闻节目《世界运河“朋友圈”里的网红打卡地》,通过“运河”这一全球性文化符号,把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运河文化符号联结成国际和平交往的文化纽带,既讲好中国运河故事,也分享其他国家的运河故事,共建世界运河城市共同体。其次,需要从以往独白式叙事视角向多元个体化叙事、普遍性故事化叙事以及跨文化情感叙事等视角转变,既要讲述政策理念、社会发展方面的宏观故事,也要讲述关于人民群众的、切近日常生活的微观故事。例如,新华通讯社、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出品的新闻纪录片《共同的追求——民主自由人权的身边故事》将镜头聚焦于视障孩子、快递小哥、绿皮火车列车长、老旧小区居民、卧病在床的老年人等普通民众,记录了中国老百姓追求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故事和经历。
3. 立足历史与现实情境,为全人类共同价值传播提供可靠支撑
建设性新闻理论认为,媒体在新闻报道时不能只关注对事件或政策本身的具体描述,还要对新闻背后隐藏的深层次背景和逻辑关系进行挖掘分析[39]。全人类共同价值是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的观念,也是我们推动文化走出去的最大语境[40]。在国际传播的叙事框架中,主流媒体不仅要阐释好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深刻意涵,还需立足我国的发展实际与现实国情,积极向国际社会讲述全人类共同价值理念与我国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以及该理念践行过程中同各参与方交流合作的故事,从而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国文化制度、发展道路的理解与认同。
在建设性新闻视角下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等重要理念,必须立足中国现实国情,生动翔实地介绍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情况。首先,要把握差异语境,实行分众化、区域化、精准化传播。因为海外受众在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和发展水平方面均与本国受众有较大区别,所以我们必须针对不同国家与地区民众的接受能力与兴趣关注点,有效展开国际社会中的分众传播,推出更多外国人听得懂、听得进的新闻故事,避免陷入自拉自唱、自我欣赏的境地。其次,统筹国际国内两个维度,提供全局性、发展性报道视角。媒体在选取新闻议题与故事框架时,要把握融通中外的报道原则,将全人类共同价值、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文化理念的阐释与讲述中国成就、中国故事联系起来,改善思想文化传播过程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的局面,为破解全球发展难题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四、结 语
总体来看,建设性新闻理念和全人类共同价值在核心观点与内在逻辑上深度契合,二者皆包含共建共享与群体指向思维,美好之道与积极向善意旨,和平发展与缓和冲突观念以及社会共识与多元协商。以此为基础,全人类共同价值与建设性新闻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首先,全人类共同价值语境为建设性新闻发展提供了进一步生长的空间,使建设性新闻的对外传播价值属性、本土化特征以及具体实践路径得到凸显、关注与创新。其次,建设性新闻能对全人类共同价值对外传播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例如调动报道中的积极与互动元素,创新报道中的叙事视角与风格,提供全局性发展性的报道逻辑与现实情境等。伴随着未来数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新媒体环境中建设性新闻的理论视野和具体实践有待深入探索,以进一步发挥其在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中的实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