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战文化传播与全人类共同价值弘扬

2023-03-01陈秀云

关键词:全人类抗战弘扬

陈秀云

(沈阳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 沈阳 110034)

抗战文化是中国人民在反对日寇侵略过程中凝结起来的精神力量与文化成果,它与世界优秀文化共同构筑起人类文明之基。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人类谋求共同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反全球化和新冷战的现象,个别国家滥用科技与经济上的优势,垄断资源,制造纷争,干涉别国内政,扰乱全球化进程,破坏人类共同福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主张,已经得到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认同。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凝聚与形成,需要各种文化力量的注入,中国人民基于14年抗战形成到今天仍被继承发扬的抗战文化就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它与全人类共同价值具有天然共通性,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提供丰厚的资源。抗战文化的传播,将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深入挖掘、广泛接受和共同弘扬产生重要影响。

一、抗战文化与全人类共同价值具有天然共通性

2015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讲话时,就明确提出了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主张:“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1]他同时强调,在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的世界上,“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1]。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重申全人类共同价值主张,如2021年10月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发表讲话时再次强调:“我们应该大力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提供正确理念指引。和平与发展是我们的共同事业,公平正义是我们的共同理想,民主自由是我们的共同追求。”[2]这对全人类共同价值从事业、理想和追求三个层面作了进一步阐释,使这一理论内涵更加丰富,各个价值要素之间的关系更加明晰。2022年10月,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3]这向全世界传达着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坚守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决心与勇气,也使这一价值理念的目标进一步明确。2023年3月,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郑重提出“全球文明倡议”,指明“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最终落脚点,就是建构全球文明[4]。全人类共同价值是着眼于人类前途命运的高瞻远瞩,得到了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理解与支持,日益成为国际社会超越冲突与隔阂,坚持平等与互鉴、对话与包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同行共建美好人类家园的强大价值支撑。作为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倡导者和提出者,中国以自己的优秀文化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作出积极的贡献,是作为负责任大国的责任与担当。抗战文化是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特定的历史性与现实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科学性与人民性和全人类共同价值天然相通。

1. 抗战文化对和平的捍卫与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核心主题相通

“和平与发展是我们的共同事业”[2],也是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核心主题。和平为发展提供条件,发展促进人类和平。战争打破了和平的生活,破坏了发展的环境。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长达14年的侵略,对物质的掠夺,对生命的摧残,对文化的破坏,打断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扰乱了中国正常发展的脚步,也破坏了世界正常交往与交流。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既是保家卫国,也是对世界和平的捍卫,中国人民在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中凝结形成的抗战文化主要精神与全人类共同价值对和平与发展的要求一脉相通。

抗战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抗战文艺。创作于抗战时期的文艺作品首先体现的就是对和平的向往、守护与追求。抗战文艺作品中对抗日英雄的歌颂,对侵略者残暴的揭露,对战争之下人民苦难的反映,贯穿始终的是对和平的呼唤与期待。如开创中国最早抗战文学的东北作家群的作品,既有故园沦陷的悲伤,侵略者铁蹄下的愤怒,也有流离失所中对故乡风物的描绘和对风土人情的回忆,无不体现出国破家亡的东北人民对造成这一切的敌人的鞭挞和对和平安宁的向往。与东北作家群一样,全国文艺工作者通过抗战诗歌、戏剧、音乐、电影、美术等文艺创作,以高昂的斗志和激情,以英勇不屈地奋起反抗和呼唤和平为主调,创作了大量极具感染力的抗战作品。如著名的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从日本侵略者造成的人民苦难入手,唤起人们对侵略者的仇恨,坚定了人们以战斗赢得安宁和平的意志;电影《风云儿女》则是人民不断觉醒走上救亡图存之路的反映,其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唱出了中华民族在强大的外敌面前用血肉之躯反抗侵略的勇气与决心。无数的抗战艺术作品记录了侵略者对和平的破坏,表现出人民对和平的向往,体现出曾经遭遇战争伤害的人民更加懂得和平的珍贵。

抗战文化的载体还包括抗战档案文献、日记、新闻记事和其他相关文献资料等纪实性文化遗产。这些文献是对抗战时期社会生活、政治民生、战场内外的客观记录,从中也能感受到人们抗战到底的决心、捍卫和平安宁的果敢。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朱德署名出版了《抗战到底》一书,书中写道:“七月八号在卢沟桥又燃起了第二个‘九一八’的号炮。和平已经到了绝望的时期,国难已到了最后的关头!现在,摆在我们每个中华儿女黄帝子孙面前的问题,只有是对日本强盗实行抗战,从华北的局部抗战走向全国的抗战,从念九军的抗战走向全国人民上下一致的抗战,抗战到底!”[5]也就是说,在全面抗战背景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和革命群众,已经清醒地认识到和平正经受着最大的危险,“抗战到底”彰显的正是我们捍卫和平的坚定意志。这些纪实性文献,以其不加修饰的真实,见证着那段中国人民奋不顾身争取和平的历史。

直到今天,和平也是我们纪念抗战胜利的基本出发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论及抗战的讲话中,反复强调和平主张:“牢记历史,是为了开创未来;不忘战争,是为了维护和平。”“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要共同引以为戒。传承历史,不是为了纠结过去,而是要开创未来,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1]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抗战文化的和平主题必将促进人类以史为鉴,开创人类和平发展的美好未来。

2. 抗战文化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与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理想方向相通

“公平正义是我们的共同理想”[2],也是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方向指引。世界各国各民族,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有权平等地生活在世界上,任何强者对弱者、先进对落后的摧残、打压和伤害都是对人类基本价值的破坏,是把人类重新拉回丛林社会的文明倒退。日本帝国主义倚仗优越的军事和科技以及长期积累的经济实力等优势,对当时仍旧相对落后的中国进行无理入侵,是恃强凌弱的霸权行径。中国的抗战文化包含反对霸权主义、日本帝国主义造成的民族不平等,是反对侵略者强加给中国人种种压迫的文化,抗战文化对公平与正义的执着追求,联通了今天全人类共同的关于公平正义的价值理想。

在抗战文化中,始终把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置于平等地位,强调世界各国人民完全平等是理所应当、天经地义的。在东北沦陷、华北危机的背景下,上海文化界马相伯等280余人,于1935年12月发起救国运动,他们共同署名发表的《上海文化界救国运动宣言》称:“争取民族的解放,不单是中国人民的天经地义,而且是任何被压迫民族的天经地义。”[6]他们向当局提出的反抗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八点主张,既是当时迫切形势下文化界积极主动抗争的反映,也是对世界各民族应该获得的平等权利的追求。平等权利的获得需要建立在反对侵略、获得民族尊严与独立基础之上。毛泽东同志指出,新民主主义文化首先是民族的,“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民族的,它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它带有我们民族的特性”[7]。民族尊严的体现是创造本民族的文化形式,以自己的内容为核心。“中国文化应有自己的形式,这就是民族形式。民族的形式,新民主主义的内容——这就是我们今天的新文化。”[8]397-398抗战文化是新民主主义文化的一部分,它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主张民族主权与独立,捍卫民族尊严,落脚点是使中华民族平等地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抗日战争中,无论是郭沫若的戏剧、田间鼓点式的诗歌、冼星海的歌曲,还是郑君里等人的电影,都是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人们有意识地突出自身民族化的特征。人们深知,只有独立自主的民族,才有可能获得世界的平等相待,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抗日战争胜利后,蓝海在《中国抗战文艺史》中写道:“凡是有正义感的作家们的作品都是为了人类。这理由是简单的,因为我们是人,除了为了人类外,是不应该有另外的任何道德标准的。”[9]抗战文艺以民族解放与独立作为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实际上体现的是“人”的资格,是为了捍卫人类的基本价值——公平与正义。

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并访问俄罗斯前夕,在《俄罗斯报》发表的《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署名文章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告诉人们,弱肉强食、丛林法则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强权独霸不是人类和平之策。赢者通吃、零和博弈不是人类发展之路。和平而不是战争,合作而不是对抗,共赢而不是零和,才是人类社会和平、进步、发展的永恒主题。”[10]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以弱搏强,以落后对抗先发的胜利,它必将启迪人类,无论多么强大的敌人,只要失去了人类的基本价值根基,失去了公平与正义,最终都将走向失败与灭亡。可以说,抗战文化中对领土的捍卫,对民族尊严的维护,对民族权利的主张,无不从全人类都应该守护公平正义的价值出发,在今天仍具有普遍意义。这是抗战时期中国人民的理想,也是当今世界面临诸多问题时仍需要守护的全人类共同理想。

3. 抗战文化对民主自由的追求与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目标相通

“民主自由是我们的共同追求”[2],这是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第三个层面。民主是人类对社会治理层面的要求,要求获得大多数人参与国家治理的权利;而自由,是人类在改造自然、改造世界过程中的努力方向,人类在应对自然与社会的挑战过程中不断地获得更大自由。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的同时,也在争取民主自由权利,从国民参政会到民主宪政运动的开展,推动着中国人民民主意识的觉醒和对真正自由的追求,正是这种对民主自由的向往与追求,坚定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和压迫的决心。

抗战文化中,无论是抗战文艺还是其他文化成果,都直接或间接地表达着对民主的呼唤,对自由的渴望。最集中体现中国人民对民主自由追求的是毛泽东同志的《新民主主义论》,这是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民族危机严重,抗日统一战线面临诸多挑战的情况下,毛泽东同志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作的演讲。他分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的特点及其基本矛盾,提出中国革命必须分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走的重要思想,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准备,后者是前者的必然趋势;阐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路线,明确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经济纲领、文化纲领[8]398-400。《新民主主义论》既是对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革命历史的总结,也是对中国民族民主革命方向的擘画,具有深刻的理论指导作用和现实启发意义。毛泽东同志从历史经验出发,立足于抗战的现实,着眼于中国的未来,高瞻远瞩,体现了中国人民不但能够认识到民主自由的可贵,还能够有步骤、有策略地实现自己的追求。

人类的民主与自由,并不是轻而易举就可以获得的,近现代以来,人类社会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正在逐步趋近这一目标。中国抗战文化中积淀的宝贵经验,是全人类为民主与自由奋斗的借鉴。在抗战中,很多有识之士都认识到,中华民族为民主与自由的奋斗,其意义并不仅仅在于中华民族自身,而是具有全人类的价值。郭沫若在《国防·污池·炼狱》中倡导“国防文艺”时写道,在国家危亡时刻我们被迫与“最猛恶的毒龙徒搏”,而杀死毒龙的时候“便是我们得到解放的一天,也便是人类得到解放的一天”[11]。中国人民在抗战中争取民主自由的全部努力,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二、抗战文化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提供丰厚资源

随着抗战的胜利,抗战文化成为宝贵的历史遗产,值得一代又一代人继承、发扬与传播。由于抗战文化与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相通性,其也成为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重要渊源,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提供动力资源、行为范例和方法借鉴。

1. 抗战文化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提供动力资源

抗战文化是民族独立与自由的抗争文化,也是道义必成的文化、坚持必胜的文化与合作共赢的文化。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弘扬与实践,同样需要注入这些坚定的信念,方能不断与破坏这一人类共同道德理念的行为作斗争,相信正义必将战胜邪恶,促使全球热爱和平的人携起手来,团结一致,共同奋斗。

其一,抗战文化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提供了道义必胜的信心。由于日本侵略者长期备战,加之其较早进入现代化,在军事和科技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但中国人民用事实证明,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即使抗战进入最艰苦的时期,中华民族仍立足世界思考这场战争的性质与意义,坚定必胜的信心。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中指出:“我们的战争是神圣的、正义的,是进步的、求和平的。不但求一国的和平,而且求世界的和平。不但求一时的和平,而且求永久的和平。”[8]227他针对个别人面对强敌的失败主义情绪指出,战争的关键不在武器,而在于人,只要采取正确的抗战路线,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彰显出在有道与无道、正义与非正义的较量中,虽然过程可能持久艰难,但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道义一方,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当今世界,仍旧有正邪较量和善恶斗争,全人类共同价值是当下世界的最大道义,在这一最大道义面临诸多挑战的时候,仍然需要人们相信道义必胜,而不是经济发达、科技先进、军事强大就可以决定一切。可以说,世界上正义的人们都可以从抗战文化所昭示的道义必胜中获得启迪。

其二,抗战文化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提供了坚持必胜的信念。抗日战争是人类反法西斯战争中持续时间最久,也是最艰苦的部分。特别是在抗战前期和中期,世界各国出于各自利益的考虑,对日寇侵略采取了观望甚至纵容的态度,与日本签订互不干涉协议,通过经济往来为其提供物质支持等。虽然国联在国民政府的要求下派出了李顿调查团,但是这个调查团未能真正阻止日本侵略者的脚步。国民政府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对抗战力量进行打压,即使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后,仍采取“溶共”“防共”“限共”的政策,使中国抗战之路复杂而曲折。即便处于内外交困之下,中国人民依旧没有退缩,而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与日寇展开了持久战,无论投降派如何干扰,全民族积极抗战的方向从来都没有改变过。全国人民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毅力,以“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志节,最终赢得了抗战的胜利。在当今世界面临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不平衡,各种力量互相博弈的背景下,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实现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抗战文化中的坚持必胜,理应成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过程中需要汲取的重要力量。

其三,抗战文化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提供了合作共赢的信任支持。抗日战争中的团结既是中华民族空前的大团结,也是世界人民的大团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全民族众志成城奋勇抗战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国人民同反法西斯同盟国以及各国人民并肩战斗的伟大胜利”[12]。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不同党派、不同阶层,不同身份的人都为抗日的共同目标团结起来,建立起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国人民同仇敌忾,前仆后继,从沦陷区、国统区到解放区,无论是工人、农民、商人还是学生,抗日成为全国人民共同的事业。与此同时,世界各国人民也以自己的方式,为中国的抗战提供帮助和支援,从物质捐献到军事援助,从医疗支持到舆论声援……世界各国各行各业的正义之士,纷纷投身到中国的抗日战争中来。可以说,中国的抗战也展现出一场不分民族、种族和国度的世界大合作,正是由于国内外求同存异,团结互助,精诚团结,才赢得了抗日战争最后的胜利。今天,要实现全人类共同价值,仍需要世界各国人民的团结合作,而抗战中的成功合作,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提供了成功典范。

2. 抗战文化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提供行为范例

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最大公约数,反映了全人类的共同期待和企盼,为全人类勾画了美好的蓝图和愿景。要实现这一蓝图和愿景,就要把全人类共同价值落实到千千万万人民的行动中去。在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的时代背景下,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实践也面临着很多意想不到的挑战。如何面对这些挑战,破解实践难题,不但需要从眼前出发,而且可以从历史中得到启发。中国的抗战文化是中国人民克服重重困难、付出巨大牺牲积累起来的应对挑战的宝贵财富,可以为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成功实践提供行为借鉴。

其一,抗战文化是担当的文化。抗战集中体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显示出“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家国担当。无数的中华儿女,奋不顾身,勇赴国难,共同谱写出可歌可泣的抗战英雄史诗。正如远征军200师师长戴安澜谱写的中国远征军军歌《战场行》所唱的那样,中国人民已经深刻地意识到“五千年历史的责任,已落在我们的肩头”。抗战中有“雪漫残阳,冰著寒山,铁骨傲风”的杨靖宇,有“剑阵横眉,刀丛冷对”的赵一曼,有“恨不抗日死”以己之力投身抗战却被反动政府冤杀的吉鸿昌,有因为国民党不抵抗而绝望“愿把身躯易自由”的续范亭,也有在抗日一线“一腔恨,俱凝刀枪上,怒向顽凶”的佟麟阁,还有“荣辱一肩担,国为重”战至最后一息的张自忠……举国上下都积极行动起来,从直接武装反抗的抗日义勇军,到走上街头向政府请愿的大学生,再到那些不畏强暴成立各种抗战文化组织的知识分子,人们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全民抗日热潮。正是这自觉担负天下兴亡与民族大义之责的无数人的实际行动,才使日寇的侵华美梦被击碎,中国人民赢得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也应将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体现在世界各国的交往行动中。

其二,抗战文化是抗争的文化。中国人民在与侵略者的英勇斗争中积累的宝贵斗争经验,可以为全人类共同价值提供借鉴。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世界各个国家和各个民族共同的事业和追求,和平与发展的环境,公平正义的获得,民主自由的维护,都需要全世界人民共同参与、积极投入和勇于付出。只有饱含为和平发展而奋斗的决心,树立为公平正义而献身的信心,坚定为民主自由而不懈努力的恒心,在国际关系中坚持这一准则,全世界人民才能真正成为命运共同体,携手创造全人类共同文明。但当今世界局部冲突频发,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有相当的市场,以强凌弱、以大欺小的现象时有发生,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实现任重道远。这就需要有排除万难的勇气,有不畏艰难险阻的毅力,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执着,而抗战文化恰恰是这些人类奋斗精神的浓缩和体现。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抗击侵略最为坚决果敢的组成部分,抗战文化中蕴含的这种伟大抗争精神,将鼓舞人们为争取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实现而不懈奋斗。

其三,抗战文化是英勇献身的文化。为了争取抗战的胜利,中国人民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从东北自发奋起反抗的几十万义勇军,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了10余年的东北抗联,到抗日根据地的军民和正面战场上英勇拼杀的将士,在强敌面前,他们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战斗。正如吉鸿昌《就义诗》所言:“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为了真理和正义,宁愿抛妻弃子,血染沙场,是时代英雄和抗战军民伟大献身精神的体现。正是在这些舍生取义、精忠报国的抗战英雄的努力和激励之下,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潮在14年艰苦岁月中风起云涌,让日本侵略者受到重创。世界上没有什么胜利是轻而易举得来的,凡是巨大成就的取得,都需要为之献身的勇气,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实现与守护,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也应从中国抗战的伟大献身精神中获得行为参照。

3. 抗战文化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提供方法借鉴

抗战文化是中国新民主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同志指出:“所谓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在今日,就是抗日统一战线的文化。”[8]388新民主主义文化所具有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特征,抗战文化也同样具备。抗战文化是以反对侵略、争取民族独立为主题的民族文化;抗战文化是反封建反腐朽融合中外的科学文化;抗战文化是为广大抗日民众服务,走工农结合道路的大众文化。抗战文化的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既是其基本特征,也是其文化行动纲领。这些在中国人民伟大抗战中形成的文化方针,为今天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提供了方法借鉴。

其一,抗战文化的民族性,提醒人们在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时应以对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尊重为前提。抗战文化是民族自强、反对压迫的文化,无论是对民族英雄的宣传,对民族传统的挖掘,还是对民族形式的再创造,都是从民族的文化根基重新发现向上的力量,以此彰显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抗战文化这种强烈的民族意识,是对破坏人类平等行为的有力反抗,是对无故破坏和践踏人类基本相处之道行为的有力回击。抗战文化的民族性启示人们,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不是要把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统一到某个单一的轨道上来,而是在尊重各民族文明发展的特殊性,承认各国都可以平等发展本民族文化,拥有自己的信仰与理想的前提下,为了全人类的共同发展与幸福,在各国人民的交往交流中都要遵守共同的价值准则。全人类共同价值是建立在各国各民族自主自愿基础之上的价值理想,因而离不开对民族独立与平等的尊重。

其二,抗战文化的科学实践启迪人们,在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过程中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在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过程中,要同落后的、腐败的、反动的力量作斗争,“它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与实践是一致的”[8]398。抗战文化中,在表现反抗精神的同时,也展现出先进与落后、文明与腐败的冲突以及前者对后者的胜利。从“九一八”事变后鲁迅对国民党不抵抗政策的批判,到抗战全面爆发后张天翼、袁水拍等文学家对国民党腐败堕落的揭露与鞭挞,到钱钟书对某些知识分子空虚无聊的讽刺、张恨水对市侩气息的批评,再到解放区文艺作品对反对封建迷信、移风易俗的倡导,抗战文化一面反抗敌人,一面审视自己,通过对问题的直面、批评和批判,继承和发扬“五四”以来的“科学”传统,推动中国走向现代文明的进程,促进国家和民族的新生。抗战文化的科学性提醒人们,今天在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时候,也要秉持科学精神,和一切落后的反人类文明进步的力量作斗争。

其三,抗战文化的大众化实践启示我们,实现全人类共同价值需要世界人民的共同参与。任何事业想要成功,都离不开群众的理解与支持。抗战文化是全民族各阶层各种身份的中国人共同参与的文化,如1938年3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在武汉成立,发起人包括各方代表97人,其中有郭沫若、茅盾、胡风等左翼人士,也有张道藩、陈西滢、王平陵这样的资产阶级文人代表,在全国各地设立数十个分会,发动群众参与抗战文艺创作与宣传工作。文协提出“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使作家走出书斋,深入抗战一线,体验民众生活,这种以抗战御敌为目的的文艺活动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发挥了重要的动员和宣传作用。与此同时,解放区也成立了各种各样的抗日文艺团体,如西北战地服务团、抗敌剧社、太行山剧团等,除自身开展大众化的抗敌创作外,还指导协助基层群众开展文艺运动。群众性文艺运动的广泛开展,不但为抗战进行了广泛的舆论动员,还促进了乡村文化的发展,使民间文化焕发生机。正因为抗战文化坚持大众化道路,使抗战精神深入人心,才使抗战获得了最广泛的群众基础,从而保证了抗战的胜利。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实现也不能仅仅依赖领导者和社会精英,同样有赖于各方力量的广泛参与,坚持底层思维、大众化思维,才能使这一主张获得世界人民的认可与支持,建构起稳固的实践根基。

三、抗战文化传播促进全人类共同价值弘扬的路径

基于抗战文化与全人类共同价值具有的共通性,借助抗战文化提供的丰厚资源,我们可以通过抗战文化的多层次传播,促进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弘扬。

1. 加强以各方合作为基础的抗战文化学术传播,拓展研究深度和广度,夯实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生成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期以来,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研究,党史部门、军史部门、高等院校、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等单位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宣传文化部门和社会各界也做了很大努力。同时,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相比,同这场战争对中华民族和世界的影响相比,我们的抗战研究还远远不够,要继续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13]要想更好地传播抗战文化,必须以系统深入的学术研究为基础,通过对史料的发掘、事实的考证,使抗战文化传播建立在令人信服的史实之上;通过对抗战文化精神的阐释,帮助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抗战的意义;通过抗战文化理论的建构,使人们能够系统深刻地认识这一特定的文化形态……总之,学术传播是其他传播的基础,也是其他传播的升华,只有经过严格的学术探讨,其他传播才能有据可查,有规可循,有理可依。抗战文化的学术传播,定位要高,视野要广,特别是在强调抗战作为民族解放战争的同时,也要强调其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挖掘抗战文化的世界意义,站在全人类的高度去总结和提炼抗战精神与价值。要突破学科和国家地区界限,建立学术成果转化、整合、互通、共享的交流合作机制,促进凝聚对抗战的共识,使抗战精神获得国际认可,推动走向合作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抗战文化传播宜进行跨学科跨门类的合作。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不仅仅在硝烟弥漫的战场,而是涉及工农学商等各行各业,是关系到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全方位的历史大事件,如果缺乏抗战整体观,就很难对抗战有全面、准确的认识。因此,在抗战学术研究过程中,除不同学科基于各自特点从不同学术视角进行专业研究外,还应注重共享不同学科的抗战研究学术成果,打开新的研究视野,使研究建立在对抗战综合、整体、系统的认识基础上。当下,很多人都在为此而不懈努力,如中国历史研究院学术资助项目“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建设,就体现出跨学科、跨专业打破学术门户的综合整体特征,以开放的学术胸襟不断吸纳新的史料,不断开拓新的资源,使该平台成为抗战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再如,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主办的会刊《抗战文化研究》自1991年创办之初就明确定位“致力于推动抗日战争历史的研究”,并且特别指出“我们所说抗日战争史,并非单指中日双方的军事行动、战争过程。抗日战争史,换一句话说,就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断代史,举凡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国际关系等方面,都在我们研究讨论之列”[14]。可以说,这种突破学科、突破门户的抗战学术研究,为此后的研究树立了典范。在抗战文化传播中,也要秉持这种学科开放的精神,凡是有利于抗战文化传播的工作,无论哪个学科,都应该以传承抗战精神、铸造中华国魂、弘扬抗战的世界意义为宗旨,发掘抗战文化的深层内涵和当代价值,将抗战文化研究推向深入。

抗战文化研究要形成跨民族、跨地区、跨国度的跨文化传播生态。可考虑组织相关研究机构,专门致力于研究全人类共同价值与抗战文化的关系。有条件的院校应加强与世界各国各地区合作,成立中华抗战文化海外研究中心等海外研究机构,增进研究的跨区域、跨文化交流与合作,如开展受日本侵略与伤害的东亚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与韩国、朝鲜、新加坡等国学界的交流与合作等。由于二战期间具有共同的命运,这些国家和地区很容易在抗战文化研究上达成共识,学者们可以努力寻找本土抗战文化资源,进行文献、史实和其他史料的交流与共享。通过这些合作与交流,有利于形成学术观点的碰撞,产生新的认识、新的看法和新的课题。就研究方法而言,应将抗战这段历史放到更长的历史时段中去认识,同时借鉴新兴的方法和思路,对抗战历史进行更加细致深入的学术分析,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凝心聚力,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传播发挥积极作用。

2. 以抗战文化遗存的多元传播,为抗战文化传播提供具体可见的素材,促进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事实确证

抗日战争时期,全国人民以各种方式投身于抗战之中,社会动员之广,涉及阶层之多,参与地域之大,都是历史上空前的。正因为如此,在全国各地都留下了大量的抗战遗址、遗迹、遗物和其他抗战遗存。与纯艺术化的文化产品不同,抗战文化遗存的力量在于它的存在本身就为世人提供着历史的见证。人类共同的睹物思人的思维特征,凭物怀古的行为习惯,都使这些抗战遗存具有其他抗战文化成果不可替代的价值,能够直接承载人类关于抗战的共同记忆,也是全世界所有反法西斯力量得以建立联系的情感纽带。对抗战文化遗存的传播,将使昨天的历史在今天得到具体呈现,使人更容易设身处地思考人类的过去与未来,唤起人类共同的对和平与发展的向往、对公平与正义的追求和对民主与自由的捍卫之情,坚定人们守护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决心与勇气。

抗战文化遗存的传播主渠道是通过传播遗存的故事,唤起人们的共同记忆,使人触景生情,产生情感共鸣。这是当下各个纪念场馆的主要传播方式。在进行这种抗战文化遗存主流传播的同时,还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强化人们对抗战文化遗存的历史性和真实性感受。如2023年3月底至4月初,马英九返乡祭祖的12天行程中,参观访问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拉贝故居、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战区第四受降区受降地、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张自忠烈士陵园、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等与抗日战争密切相关的场馆或历史遗迹。每到一地,除了场馆专职讲解员按照参观流程讲述外,还请相关人士参与介绍。如凭吊张自忠将军时,就邀请张自忠将军的后人讲述英雄生平,使历史和现实交织,让烈士故事更加立体生动,产生了良好的传播效果。这种具有参与性、交流性的传播方式,既使参观者重温和确证了历史,也使参观者在与相关人士交流中产生了强烈情感共鸣。马英九在张自忠将军墓凭吊时,讲解员对张自忠浴血战斗、壮烈牺牲过程的介绍让他“表情凝重,眼眶泛红”,并与陪同参观的张自忠之孙张庆成交流,表达了自己对张自忠将军的敬意:“张自忠将军忍辱负重,以死明志,壮烈殉国,令人非常感动!”[15]马英九的抗战文化之行,可以成为抗战文化传播的契机,启迪我们抗战文化传播中要改变仅仅依赖讲解员的做法,应该配合多种传播方式,包括交流、讨论,邀请知情者、亲历者、相关者参与等,增进人们对抗战文化遗存背后抗日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了解,加深人们的印象,激发人们的情感,引发人们的思考,从而产生更好的传播效果。

抗战文化遗存与其他历史遗存性质不同,其传播重点应该是发掘和保护,要避免过度商业化利用。同时,也不能把这些具有全球意义的抗战文化遗存仅仅作为对国人进行红色教育的基地,而是应该像接待马英九那样,对一切关心抗日历史,反对战争、主张和平的有识之士开放。应积极开发这类抗战文化遗存,使之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解,通过多渠道打动更多的人,以此促进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形成。

3. 推动抗战艺术的深度创作、生产与跨文化传播,通过生动形象的抗战文化产品编织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情感纽带

学术研究重在事理,艺术创作重在人心。要充分发挥抗战文化传播在构建全人类共同价值中的作用,不但要在事、在理上使人认清事实,明晓道理,还要让人们从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从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从多元的艺术表现中,去认识和理解中国抗战史,去理解和领会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和不屈精神,明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巨大贡献,展示中国人民捍卫和平、争取民族解放的信心和守护公平正义的勇气。

从抗战开始至今,出现了大量以抗战为题材的文化作品,形式丰富多样,从创作于抗战期间的诗歌、小说、戏剧到今天的影视剧,对抗战期间的民生百态、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的苦难与奋起抗争都有反映,特别是对抗日英雄人物与事件的再现,直接继承和发扬着抗战精神。如《夜幕下的哈尔滨》《地道战》《地雷战》《血战江桥》等文艺作品都是如此,在民众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但是中国抗战时期的文化艺术作品由于特定的生产条件、传播场景和受众心理等,整体上呈现出大众性有余、精致性不足,宣传性有余、艺术性不足的特征。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重抗日动员,重激发民众斗志,重即时效应本在情理之中,因而当时的艺术创作特征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今天,从技术到环境都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更好的条件,艺术家们应该在创作抗战题材作品时强化艺术性、审美性,并使全人类共同价值理念自然渗透其中,使之成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有力媒介。

同时,还要注重中国抗战题材艺术的跨文化传播。中国当下并不缺乏抗战题材作品,但能够真正走向世界的抗战题材作品为数不多。以电影为例,据学者研究,目前中国向海外传播的电影主要分为四类:古装与奇幻类、变迁中的中国与社会问题类、爱情与喜剧类、新主流电影类,向海外观众呈现了充满想象的奇观中国,变迁中的现实中国,浪漫的爱情中国,轻快的喜剧中国以及崛起的负责任中国等形象[16]。抗战题材电影极少进入国际传播领域,是值得文化界相关人士注意的。如前所述,抗战文化本身就蕴含着全人类共同价值,与全人类所追求的和平发展事业、公平正义理想和民主自由追求具有一致性,中国艺术家应该通过自己的艺术创作展现这种一致性,使抗战文化艺术逐步走向世界。

四、结 语

全人类共同价值既是当下的承诺和未来的期许,也是历史的回响,抗战文化正是穿越历史响彻今天的文化强音,它的声音必将与全人类共同价值汇聚在一起,以坚定不移为和平发展事业的抗争,以顽强不屈为公平正义理想的奋斗,以执着勇敢为坚持民主自由的追求,警醒现在,昭示未来。对抗战文化的传播将沟通历史与现实,打通中国与世界,联结起一切渴望加强交流,消除隔膜,共同进步与繁荣的人们,深化国际社会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理解,增强世界各国人民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意愿,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

猜你喜欢

全人类抗战弘扬
关于献血
疯狂的重量
我们家的抗战
忆·抗战
弘扬雷锋精神,既不左,也不右
抗战音画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
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
The Main Modes of Alternative Education in Mainland China and Their Impact on Traditional Education
弘扬“最美” 打造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