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以来毛泽东调查研究的学术热点及经验价值研究
——基于CiteSpace的计量分析
2023-02-28王伯承
王伯承,刘 丹
(上海海事大学 马克思主义海洋文明与中国道路研究中心,上海 201306)
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学习教育,大兴调查研究,更好地了解社会动态,符合中国共产党一贯的工作作风,依靠调查研究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使党的工作更加贴近实际,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2023年3月1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明确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中国共产党推动政策制定和决策的重要手段;强调在全党范围内加强调查研究工作,以更好地指导党的工作。2023年4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进一步做好调查研究提出明确要求,指出要“以强化理论学习指导发展实践,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把学习和调研落实到完成党的二十大部署的各项任务中去”(1)习近平:《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求是》2023年第9期。。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大兴调查之风可以从历史中汲取有益经验。毛泽东同志开创了中国共产党重视调查研究的先河,他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相结合,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撰写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寻乌调查》《兴国调查》《农村调查》等经典报告,并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页。的精辟论断。毛泽东所开启的调查研究传统和作风,依然是我们党开展调查研究的重要指导,也是学界一直关注的重要领域和热点,并取得了丰硕研究成果。诸如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防止主观主义的产生;坚持群众路线,紧密联系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独立自主,善于总结经验,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调查研究方法,而不是盲目套用,等等。由于缺乏科学计量工具进行的系统分析,已有研究难以有效呈现毛泽东调查研究的学术进展及其发展趋势。鉴于此,本文以北大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为文献来源,以2000年以来的326篇学术文献作为研究样本,借助CiteSpace软件对毛泽东调查研究的学术成果进行了量化分析,以期为开展进一步研究与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一、毛泽东调查研究的文献计量与学术热点
21世纪以来,关于毛泽东调查研究的学术成果涵盖了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农村调查、革命道路选择、国情分析、经济建设及其工作方法等方面。本文基于科学的计量方法,从发文量、学术热点的聚类分析及演进趋势等维度,对其进行了量化分析。研究发现毛泽东调查研究的学术成果与时代发展紧密相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文献计量的基本情况
1.毛泽东调查研究学术成果呈现“波动增长—快速增长—快速递减—回落增长”的变化趋势。具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2000—2011年,发文量波动式增长,其中2003年增长幅度相对较大,这是由于2003年为毛泽东诞辰110周年,但总体而言,这一阶段增长比较缓慢;2012—2014年,发文量显著增加,在2013年出现拐点,这与2011年习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党校《谈谈调查研究》的讲话、2012年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和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以及2013年毛泽东诞辰120周年有关,因此学术界进一步加大了关于毛泽东调查研究的力度;2014—2023年,这一阶段的发文量呈现先回落后增长的特点,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之后,研究热度下降,后基于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相关学者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追溯,推动毛泽东调查研究的热度持续回升。
2.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文献计量学通过论文署名对科学合作情况进行测度,借助CiteSpace软件对文献样本进行数据处理,节点类型设置为“作者(author)”,得到毛泽东调查研究学术成果的作者合作网络图谱,从而揭示该领域发文量较高的研究者及其在该领域研究的连接关系,最终得到节点数(N)为347、连接线(E)为91、密度(Density)为0.0015的图谱。图谱中节点数较多,连接线较少,表明作者间合作不紧密。根据普赖斯定律,计算核心作者的最低发文量如公式(1)所示,其中M表示核心作者应该发表的最小论文数量,Nmax为该领域发文最多作者的论文数量,经统计,Nmax为6,代入公式(1),得到样本中高产作者阈值为1.835,因此本研究中发文量大于或等于2的作者即为高产作者。
当某个领域的核心作者发文量占比达到50%以上时,才表明该领域的核心作者群形成。经计算,文献样本中共有高产作者文献93篇,占比为 28.5%,低于50%,这表明毛泽东调查研究领域虽存在一批高产作者,但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
3.发文机构合作程度不高。统计数据显示,毛泽东调查研究的学术探讨主要集中在高校以及党史研究机构。其中,发文机构出现5次以上的有3个,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为首,共发文8篇,其次为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和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均发文6篇。从合作关系来看,图谱中节点(E)共计316个,连接线(N)58条,密度(Density)为0.0012,说明发文机构间存在一定的合作关系,但机构之间的联系相对较少,合作程度不高。
(二)学术热点及其聚类分析
1.高频关键词共现。通过筛选出现频率在3次及以上的关键词,将关键词的词频、中心度以及连接度进行统计,得到文献样本的高频关键词(见表1),发现以下特征:一是纵向上,学者们研究了不同历史时期毛泽东的调查研究思想和方法,如“延安时期”“井冈山”“大跃进”等关键词,并对历史经验进行总结,提出当代价值;二是横向上,基于毛泽东思想路线及毛泽东创新理论的研究,旨在厘清调查研究与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关系,并且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紧密相关;三是纵横交错的研究内容,穿插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农村调查、国情研究、经济调整以及工作方法等也是学术界的研究重点。
2.热点主题分布。关键词聚类可以更好地帮助学者认识毛泽东调查研究的热点主题分布,了解该领域内研究热点是否具有共性。利用聚类标签,对聚类区域内的核心关键词进行提取,按照同质性原则将聚类进行分类整理,可以进一步得到毛泽东调查研究的主题聚类状况。根据毛泽东调查研究的关键词聚类图谱,除去图中聚类标签“#0毛泽东”“#1调查研究”(即去掉“毛泽东调查研究”本身这个关键词),形成了关键词聚类汇总,共有8个聚类标签(见表2)。根据聚类标签,热点主题具体表现为毛泽东调查研究的方法、毛泽东调查研究的内容、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毛泽东调查研究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意涵等方面。
(三)学术热点的演进趋势
1.聚类的演化。梳理学术热点的演化过程可以使学者更加明确毛泽东调查研究主题的发展脉络,同时预测未来的研究趋势。一是聚类#2-#9均在2000—2005年出现,说明这一时期毛泽东调查研究的学术主题基本全部出现;二是2000年有了聚类#5的第一篇文献,体现了“寻乌调查”在毛泽东调查研究领域的重要地位;三是聚类#2-#6、#8跨越时间较长,是毛泽东调查研究领域持续性的研究热点。
2.突现词分析。关键词突现是展示研究活跃程度的重要指标,能够反映短时间内关键词使用频次的急剧上升,节点的出现频率越高,节点的爆发性就越强,关键词就更加具有代表性和重要性,有助于学者掌握一段时间内研究主题的变化。在毛泽东调查研究学术成果的关键词突变中得到13个突现词,从时间序列来看,2011年出现的突现词为经济调整、方法论、国情、社会主义和思想路线;2012—2013年间的突现词为现实意义和群众路线;2014年之后出现的突现词为官僚主义、寻乌调查、农村调查、中央苏区和调查研究。从突现词的突现时间节点,可以发现毛泽东调查研究学术成果与时代发展紧密相关,具有时代特色。从突现词的突变周期来看,“农村调查”一词为8年,时间最长;“官僚主义”“经济调整”分别为7年、6年,其他大多为2—4年。虽然样本显示学者关注的具体问题具有很强的跳跃性,但可以发现农村调查一直是被关注的重点。
二、毛泽东调查研究的科学体系及其建构
已有学术研究展示了毛泽东调查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系统性和科学性特质。基于毛泽东调查研究的学术热点,可以将毛泽东调查研究的相关内容归纳为具体的操作方法、主题关切、形成发展逻辑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意涵四个方面,呈现毛泽东调查研究从“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过程,展现出“方法对—主题明—脉络清—主义真”的科学体系建构。
(一)方法对:完整的调查研究方法体系
毛泽东在1961年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情况明,决心大,方法对”(3)《毛泽东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34页。的调查研究要求,在表2中,从#2、#3来看,“实事求是”“群众路线”都体现了毛泽东调查研究的“方法论”指向。在丰富的实践调查与研究中,毛泽东不断进行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在#2、#8、#9中分别有“工作方法”“方法论”“方法”等关键词,这表明毛泽东在其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十分注重调查研究方法的科学性,进而形成了完整的调查研究方法体系。
1.具体的调查方法与步骤。一是座谈会调查法、数量分析法、阶级分析法和矛盾分析法四大基本方法(4)⑥ 王小康、陆卫明:《毛泽东农村调查研究的内容、方法及现代启示》,《甘肃社会科学》2019年第2期。;二是调查前期做好准备工作、调查中期深入挖掘材料和调查后期做好材料归纳总结的工作步骤。
2.调查方式和策略。毛泽东调查研究的方式和特点体现为“解剖麻雀式的调查方式,观一点而知全貌”“短暂的专题调查方式,及时纠正政策和认识上的偏差”“大规模的系统性调查方式,详细摸底了解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式,弥补所看材料和报告的不足”“研究总结典型经验的调查方式,把基层好的做法向更大的区域推广”(5)杨明伟:《毛泽东对调查研究的思考——以毛泽东早期的几个调查报告为例》,《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3年第12期。,等等。从具体策略来看,准备阶段以问题为导向,选择典型调查对象和多样化调研对象;调查阶段主要采用搜集资料、综合观察、访问以及座谈等多种调查方式;最后则采用阶级分析、比较分析、矛盾分析等方法分析资料。
3.开展调查研究的原则。一是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6)王春峰:《试论毛泽东社会调查方法的科学性——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学习论坛》2013年第12期。,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7)舒金城:《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论毛泽东关于调查研究方法的思想》,《毛泽东思想研究》2014年第4期。;二是亲自搞调查、以问题为导向、实事求是、联系群众做调查的原则。
(二)主题明:调查研究内容丰富且扎实
从研究方法追溯到具体的调查研究内容,可以发现#4、#5中包含“寻乌调查”“才溪乡”“农村调查”“群众观”“发言权”等关键词。“反对本本主义”“寻乌调查”“兴国调查”则说明文本研究是毛泽东调查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
1.调查研究的主题导向明确。毛泽东调查研究围绕农村土地状况与土地政策问题、阶级状况与阶级政策问题、工商业状况与工商业政策问题、政权组织与建设⑥等重大课题,在大量农村调查的过程中找到了将“阶级斗争”运用于农村革命的具体方法(8)左雯敏:《农村阶级与农民革命——以毛泽东早期农村调查为中心的分析》,《思想战线》2022年第1期。;提出调查研究是认识国情的基本途径(9)罗道全:《毛泽东关于国情研究方法的论述》,《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年第4期。,强调要通过开展调查研究去了解和把握国情(10)李曙新:《从三个层面剖析毛泽东社会主义时期对国情的探索》,《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第6期。。毛泽东在晚年向全党发出了“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号召,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经济发展道路(11)郑莹:《中国共产党经济调查研究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社会科学家》2013年第4期。,对比发现,学术界对毛泽东农村调查的研究较多,而对毛泽东关于国情和经济调查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2.调查研究的文本分析。《反对本本主义》作为毛泽东调查研究重要的理论著作,是毛泽东针对当时党内存在的“唯上论”“唯书论”“唯共产国际论”等错误思想(12)金民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初步形成的重要标志——〈反对本本主义〉的思想价值及其当代启示》,《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4期。,为了反对当时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作的,文章剖析了本本主义的危害,号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到群众中做调查研究(13)孙伟平:《本本主义“害死人”——重读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有感》,《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第一次从认识论高度鲜明地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1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页。的重要论断;《寻乌调查》则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精神,文中强调制定符合实际的正确政策首先要搞好调查研究,调查对象要有代表性,调查内容要广泛细致(15)程美东:《从〈寻乌调查〉看如何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党建》2022年第5期。,调查研究要坚持问题意识与实证导向;《兴国调查》进一步要求“带着问题”调查研究,要“放下架子”虚心求教,“点面结合”系统研究(16)赵嘉玲、拜荣静:《向〈兴国调查〉学习如何做实调查研究》,《党建》2023年第6期。。总体来看,文本研究以史料为依据,探析了毛泽东调查研究报告中的思想和方法,但研究分布不均匀,如《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研究就相对欠缺。
(三)脉络清:形成与发展的阶段性特质明显
从表2聚类标签的归纳与总结中,特别是聚类标签#2中的“形成条件”和#3中的“思想研究”,学术界从理论、实践及历史等方面对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总结:学界认为毛泽东调查研究在理论上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调查研究基本论述的继承、丰富和发展;在实践上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矢”去射中国革命的“的”,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总结;在历史上既是对古代调查研究的理论和实践的批判继承和改造创新(17)乐承耀:《论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形成的基础》,《理论探索》2001年第5期。,也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18)张泽民:《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形成的历史考察与思考》,《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并按照毛泽东在中国革命道路上的具体调查事项对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行了梳理。
1.时间维度的划分。从时间维度出发,有四个时期的划分——大革命时期是奠定基础阶段,土地革命时期是形成发展阶段,延安时期是深化拓展阶段,新中国成立后是继续发展阶段(19)王小蓉、刘博:《十八大以来有关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的研究综述》,《湖北开放大学学报》2022年第5期。;也有三个阶段的界定——学生阶段是毛泽东社会调查理论和方法的萌芽时期,土地革命阶段是其在反对主观主义过程中的发展时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阶段是其系统化时期(20)张艳霞、杨心恒:《源之于“洋” 植根于“土”——谈毛泽东社会调查理论和方法的形成与发展》,《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年第2期。。
2.文本维度的划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标志着毛泽东调查研究理论的萌芽,《反对本本主义》标志着毛泽东调查研究理论的形成,《〈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等文献标志着毛泽东调查研究理论的进一步发展(21)许建军:《毛泽东调查研究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毛泽东思想研究》2001年第1期。。
3.调查侧重点的划分。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毛泽东在党的诞生和成长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毛泽东不同时期的调查研究的侧重点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积极深入工农之中开展调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深入实地调查,将调查研究作为党制定决策的重要手段(22)蒯正明:《中国共产党调查研究的探索历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3年第6期。。这种路径的探讨,也有助于明晰毛泽东调查研究的思想脉络及其与社会现实的呼应。
(四)主义真:作为认识中国国情的根本方法
调查研究源于克服党内教条主义,随着调查研究的深入产生了毛泽东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23)黄筱纯:《毛泽东的调查研究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研究》2010年第6期。。表2中的聚类标签#2、#7显示“唯物论”“辩证法”“哲学”“实践哲学”等词,显示了毛泽东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调查研究方法和思想。这体现了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运用,为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提供了具体指导。
1.作为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根本方法。一是调查研究是毛泽东探索中国革命和道路的有效手段,必须反对本本主义和经验主义(24)胡运锋:《毛泽东调查研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河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二是调查活动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基础,譬如以寻乌调查为主体的中央苏区调查,为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坚实基础(25)石仲泉:《中央苏区调查与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年第5期。,进而形成了土地革命理论以及根据地建设理论。
2.在比较中强化毛泽东调查研究的科学性。将毛泽东调查研究置于更为宏大的国际视野及其比较研究,这既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又是毛泽东调查研究不断发展的过程。譬如毛泽东和列宁的农村调查研究,在方法路径上,列宁是大范围的文献调查,毛泽东则是小范围的直接调查;在侧重点上,列宁聚焦于俄国农业资本主义的演进规律,毛泽东则关注农村围绕土地问题展开的阶级斗争(26)肖贵清、冯梦麒:《毛泽东和列宁农村调查研究之比较》,《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调查研究是毛泽东贯彻一生的工作方法,是毛泽东认识中国国情的根本方法。
三、毛泽东调查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毛泽东调查研究的热点主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不仅是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而且能有效理解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一直强调的农村调查研究现在开始向城镇调查转向的积极态势,与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共同富裕相关联的研究呈持续高增长态势。同时,毛泽东调查研究还具有深邃的学术和文化价值。
(一)理论价值: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
在毛泽东的调查研究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问题上,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源头和中心环节,调查研究是毛泽东开启并首先明确提出和阐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对毛泽东社会调查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同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基于调查的政策和决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助于理解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演变和改革开放的背景。
毛泽东在调查实践中形成了科学完整的调查理论与方法体系,他指出对于西方的理论和方法不能照搬照抄,要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27)谭宏:《毛泽东调查理论和实践对人类学田野调查的反思和启示》,《毛泽东思想研究》2016年第4期。;毛泽东在对中国革命重大问题的创新性回答及其启示中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而反对本本主义必须注重调查研究(28)王建南、翁欣:《1930年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重大问题的创新性回答及其启示》,《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年第12期。。总之,调查研究有力推动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加深对毛泽东调查研究规律的把握和应用,是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的动力和源泉。
(二)现实价值:有效理解当代中国的政治和社会
毛泽东的调查研究经验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中国革命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毛泽东的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为反对主观主义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为有效克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指出了行之有效的工作路径(29)张健:《论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的当代价值》,《毛泽东思想研究》2010年第5期。;“深入群众、实事求是、执政为民、勇于探索”精神(30)黄虹、王瑶漪:《才溪乡调查精神的历史成因、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21年第5期。对当今践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依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毛泽东调查研究经验的深入分析,不仅有助于了解中国革命历史,还对当代中国政治和社会的理解具有重要启示。譬如,通过认真、扎实地开展调查研究为党的各级组织制定政策提供了大量可靠依据(31)吴国清:《学习调研方法 改进调研作风》,《中国记者》2008年第2期。;通过典型调查,引导与组织群众,积极投入生产运动(32)吴廷俊、顾建明:《典型报道理论与毛泽东新闻思想》,《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年第3期。。总体而言,毛泽东的调查研究方法为实事求是、群众路线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对中国的社会建设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毛泽东调查研究的学术探讨旨在厘清调查研究与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关系,对于当前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促进广大党员、干部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感悟这一重要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譬如领导干部应加强对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的学习,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深刻认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并努力提高自身调查研究的水平和成效,从而提升政府科学决策程度(33)杨畅:《毛泽东关于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思想及其当代启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2年第10期。;将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与智库建设相结合,发扬调查研究的优良作风,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推动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范式,推动新型智库健康快速发展(34)朱洪波、马彦涛:《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及其对我国智库建设的现实价值》,《毛泽东思想研究》2016年第5期。。总之,毛泽东在调查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注重实事求是、深入群众的独特经验总结,关键是在解决具体社会问题时的灵活运用。
(三)学术价值:毛泽东调查研究的教育和文化意涵
毛泽东调查研究学术热点的演化过程,涉及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政治环境和学术思潮的变化。随着时代的演进,在学术研究应用与理论深化上,将“深入群众、实事求是、执政为民、勇于探索”的科学思想发扬传承,提高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的理论应用;同时用创造性的眼光进行学术研究,在“我注六经”的基础上实施“六经注我”,在分析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与方法的同时推进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以现实为导向进行理论回溯,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系统的理论和方法支撑。
在高等教育和大学生培养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师生可以从系统开设研究方法课程、遵循研究规范、注重收集使用第一手资料等方面提升调查研究能力(35)冯蕙:《〈反对本本主义〉在毛泽东思想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年第1期。,将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36)熊扬勇、陈世润:《论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取向》,《求实》2009年第12期。,为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力支撑。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理论成果,“两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总之,毛泽东的调查研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的辩证统一,对于解决当前中国文化教育领域的现实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毛泽东调查研究的学术成果未来仍有值得期待的改变之处。一是在研究内容上,拓展基础研究,避免将毛泽东调查研究的内容集中在某一方面或某一文本。不应只研究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或者只研究具体的方法,而应该将调查研究思想与具体方法进行结合,拓宽研究框架,厘清调查研究方法和调查研究思想的交互关系。又或者不应该只研究《反对本本主义》《寻乌调查》,也应研究《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为此可以加强对文本的对比研究,用总体性方法进行毛泽东调查研究文本的研究,在多重文本关系中理解文本,而不是孤立地进行文本解读。二是在方法论上,由于知识结构和时代背景不同,需要在毛泽东调查研究的历史语境、思想语境和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理解毛泽东调查研究的思想和方法。三是在具体研究方法上,由单一方法转向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实施多学科结合,进行跨学科研究,将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引入毛泽东调查研究的学术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比较和实证研究,将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进行案例分析,丰富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及方法在各个学科领域中的应用。特别是在当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两个大局”背景下,透彻理解、贯彻落实“两个结合”,调查研究正当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