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或备孕期D-二聚体升高要不要紧
2023-02-28徐胜
徐胜
对怀孕中或者备孕的女性来说,许多人在检查中经常看到D-=聚体这个指标。有些女性朋友看到D-二聚体超出正常数值.就忧心不已.害怕不采取措施可能影响胚胎着床,导致备孕失败,或者影响孕期安全。那么,什么是D-二聚体?这一指标有何意义?若其结果异常,对孕期或备孕期女性来说,又该怎样应对呢?
人体血液循环存在“两套系统”,即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二者彼此协作,确保血液在身体里的顺畅流通。身体在发生血栓或者处于高凝状态时,即开启纤溶系统,尽量保障血液的顺畅流通,这时,D-二聚体即相应升高。
所谓的D-二聚体,是指纤维蛋白单体通过活化因子ⅩⅢ交联,然后又通过纤溶酶水解,进而形成的一种特异性降解物,作为纤溶过程的一个特异性标记物。若身体呈高凝状态,出现血栓时,就会导致D-二聚体相应升高。
打个比方,D-二聚体好似身体凝血系统的情报员。但是除了人体发生高凝、血栓之外,频发炎症、感冒、免疫异常时,亦会导致D-二聚体相应升高。
上文说过,D-二聚体升高,或代表人体呈现高凝状态。这种情况对孕期女性来说,会不会对胚胎发育有不良作用呢?
事实上,怀孕之后,母体通常为了胎儿的发育而自动进行相应变化,这里十分关键的一点,是凝血系统会逐步变成高凝状态。妊娠期母体的高凝状态有助于确保胎儿拥有完整的胎膜,亦有助于防止产后出血。所以,妊娠期女性的D-二聚体数值有升高的可能。当然,就孕妇而言,D-二聚体的正常数值为多少,尚无定论。我国的临床数据表明,63.3%孕妇的D-二聚体水平正常,26.7%略微升高,10%明显升高;后者往往存在血栓的风险。
国际研究则指出,由于孕周增加,D-二聚體数值相应上升,并于孕晚期升至峰值,99%的孕妇D-二聚体水平比传统标准值高。这一数据表明,100个孕妇的D-二聚体数值,只有1人是正常值,其他均为异常。而那99个D-二聚体异常的孕妇,并非均应给予药物干预。
国内外研究的结果虽然有所差别,结论却是相同的,即孕期女性D-二聚体存在上升可能,对D-二聚体升高的孕期女性却无须都要进行干预。
对备孕期女性(或者在试管期间、或胎停后做凝血检查的女性)来说,若发现D-二聚体升高,又该如何应对呢?
前面提过,D-二聚体并非单纯就血栓问题发出警报,遇到其他疾病,往往也会有所表现。比如局部炎症、深静脉血栓、抗心磷脂抗体、外部感染等,均会导致D-二聚体上升。
发现试管里D-二聚体上升,原因或是凝血系统受到雌-孕激素的影响;胎停后,若马上发现D-二聚体上升,原因或是凝血系统在运行中的正常生理性反应,通常没有什么问题。
若排除以上情况,而在非孕期发现D-二聚体上升,即应充分开展凝血检查,进行深入诊断。只有将D-二聚体上升的原因搞清楚,方可给予精准干预。
总之,对D-二聚体升高的答案是要结合实际情况,区别对待。若孕前D-二聚体数值正常,怀孕之后方才不正常,且上升幅度小,处于安全区间,则无须焦虑,按时产检,严格遵守医嘱就可以了。
当然,若孕前即发生过D-二聚体上升这一状况,特别是有流产、胎停经历的女性,则应深入检查凝血系统有无异常;若异常,就要进行药物干预,再配合生活干预加以缓解。
二聚体数值上升这个“报警”信号,到底是凝血系统发出的,或其他免疫、炎症问题引发的,则需要开展个体化诊治。由主治医生采集病史,综合所有指标加以诊断,然后采取药物、运动、饮食和生活方式等综合措施加以干预,方可标本兼治,从源头上化解难题。
1.孕期D-二聚体升高通常是正常现象,和孕妇年龄、体重、激素变化,以及凝血因子水平等均存在联系,一定要综合其他因素加以诊断。若同时血压升高,下肢显著水肿,或者运动、站立时出现不适,要第一时间前往医院求诊。
2.孕妇在孕晚期应重视科学饮食,勿吃大量油腻食品,多加休息,适当锻炼,确保心情愉悦,定期产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