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费中心建设视域下人口因素研究

2023-02-27

社会科学辑刊 2023年6期
关键词:户籍人口消费

周 勇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人口消耗社会供养成本,大量人口会带来巨大经济负担,因而从人口角度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任务艰巨的现代化。但人口是重要的经济资源,具有生产要素和消费资源双重功能,因此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式现代化又是富有优势、充满机遇的现代化。《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发改规划〔2019〕328 号)提出,应顺应人口流动和空间演进趋势科学确定都市圈功能定位。〔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85号)提出,应根据人口结构发展趋势,创新服务业态和商业模式。〔2〕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提出“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3〕。人口是城市、消费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村人口非农转化左右着我国区域经济、城市经济发展格局。

无论是生产还是消费都需要人,前者是作为劳动者的人,后者是作为消费者的人和作为消费服务提供者的人。完整的经济循环既要有生产环节,也要有消费环节,二者中任何一环都很重要。要建设消费中心(城市),消费人口的作用不能缺失。〔4〕近年来,我国越来越认识到经济中人的重要性,不仅人口质量重要,人口规模同样重要。国家为稳定人口规模,逐步放开了生育政策;为培养既为生产也为消费服务的人才,改革了终生教育体系,提出职业教育、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都要发展的策略。各地纷纷推出人口入户优惠和人才吸引政策,既为当地储备了一般劳动力资源和高层次人才,也吸收了大量消费人口,活跃了当地的社会消费。

消费现代化是现代化的重要内涵,需要结合人口规模巨大这个特征来进行研究,兴利除弊、扬长避短,努力发挥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是中国人口规模巨大现代化的基本原则。人口对于一地消费经济发展意义重大。随着《关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商务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推荐申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的出台,国家开始尝试进行上海、北京、天津、广州、重庆等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而地方各省也掀起了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高潮。由于我国在国家层面提出建设消费中心的时间还不是很长,实践和理论层面的探索都较缺乏,但实践推进可以称得上紧锣密鼓,消费中心①虽然“消费中心”“消费中心城市”“区域消费中心”“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这几个概念的内涵存在不同程度差异,但因不影响文章主题表达,为表述方便,当提到“消费中心城市”“区域消费中心”“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时,本文统一以“消费中心”泛指。及区域消费人口研究较为迫切。在当前有关消费中心的研究中,仅有少部分涉及人口因素。如刘司可等认为,人口要素可以在城市形成高效的国内国际双向循环,为城市消费提供充足的国内和国际购买力,高国际来访是国际交往型城市培育国际消费中心的重要目标,相比于单纯扩大城市常住人口规模,提高城市人员流动速率更有利于促进城市保持长久消费活力,应在城市人口双向流动方面着力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5〕郭军峰发现人口流动是影响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因素,主张合理引导人口流动,吸引更多高素质人群落户本地,放宽城乡劳动力流动门槛。〔6〕还有文献研究了人口对整体经济的影响,间接与本文的主题相关,如刘永凌认为,人口红利曾经助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但2012 年以后,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优势逐渐消失,人口老龄化趋势逐渐显现,人口年龄结构优势对经济的助推效应逐渐被人口老龄化延迟经济社会发展所取代。因此适时调整生育政策,优化人口年龄结构是关系我国未来几十年发展的长久之计。〔7〕值得说明的是,上述讨论还不够完全,虽然对于生产经济而言,该结论比较适合,但对于消费经济而言却存在偏颇,如人口老龄化会带来老年消费,所以其对经济的影响应依情况分别探讨。相关文献大多在消费中心综合探讨中提及人口因素,至今缺少突出人口因素、全面探讨消费中心建设人口因素的文献。无论是消费服务提供,还是最终消费刺激,都离不开人,包括为消费服务的人员及消费人口。本文在综合已有文献的基础上,重点探讨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人口因素,以丰富现有的人口发展理论,进一步明确消费人口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以期从人口角度提出消费中心发展的政策建议。

二、人口是影响区域消费的重要因素

生产可以是物质生产,尤其是资源采掘和中间品生产,与人的需求不是那么直接,但消费却必须是人的消费,须臾离不开人。尽管也有物质消费,但其中的物质只是消费对象,具体消费还必须由人主导完成。生产中可以不断缩减人员规模,甚至在很多环节实现无人化,如大机器生产、人工智能引入的生产环节,但一般而言,消费场景中必须有人,而且参与人员越多,消费场景越宏大、气氛越热烈,更有效刺激消费。因此,总体上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生产经济可以不断减少人,但消费经济必须有人,而且消费参与人员越多越好。这是人口与生产经济和消费经济显著不同的地方,是新时期人口对经济影响研究的重要视角和出发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分析消费对人口的依赖。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即相对于生产而言的消费人口特点,很多观点和说法并不具有绝对化意义,但相对性的说明同样有足够的理论内涵和充分的政策启示。

(一)消费是为了人

经济是为了人类生存和活动而建立起来的,在人的生产和生活方面,生产是手段,生活是目标。生活是人——无论是追求美好生活的人,还是再生产的人——所追求的。〔8〕关于人类生产生活有两个具体内涵:一是人作为生命,生活的需要相比生产的需要更本质。原始社会的人更多采摘,更少当前意义上的生产劳动。即便是奴隶社会,没有人身自由且成为他人(奴隶主)财产、更多劳动更少生活的人被称为奴隶,这种社会违背了人类基本发展需求原则。在现代社会,如果条件许可,一个人可以更多生活消费,更少生产劳动,甚至极端情况下只进行生活消费,而不生产劳动,同时这也是被允许的,因为满足了最本质的人的生存需求。二是人们要通过消费“再生产”自己,通过生活消费获得身体能量补充,放松心情,休闲快乐;通过继续教育消费,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通过医疗消费,维护身心健康。所以消费应以人为目标。

(二)消费是人的消费

消费是人的消费,不能离开人而谈消费。也就是说,消费是以人为中心的,消费经济以消费者为纽带进行组织,消费者出现在哪里,消费经济才能在哪里发展。一个区域的消费应该合乎人性,适应真真切切的人的美好需求,才能刺激消费。其中的“人”更多是强调生活的人,而不是生产的人。消费有关的文化、法规、基础设施、场所都要生活友好,而不是仅为生产者服务、为资本服务。比如应营造轻松休闲的气氛,而不是紧张、追求效率的生产文化。在这个意义上,追求生活的根本、生活友好、适应消费者需要是一个地方消费经济发展的根本遵循,要营造优美的人居环境、旅行环境、购物环境,让作为居民、旅游者、购物者等的各类消费者宾至如归,这个“归”不仅是指回归自己的家,有家的亲近感;还包括心灵家园,归于内心,合乎内心的美好感受。所以消费应以人的需求为旨归。

(三)消费是人的场景

消费不仅仅以人为基础,还需要以人为场景。这是单个人消费和一群人消费的区别。同样的消费项目,单个人消费量有限。比如喝啤酒,一个人可能喝一瓶就满足了,但如果大家聚集一起,便会互相促发,在欢庆的场合,个人消费量很可能就不止一瓶了。消费经济发展需要营造这样一种场景效应,即一群人消费的总体远大于部分之和效应。许多消费在一定的群集性场景中效果更优,比如看体育比赛,大多数人都喜欢亲临现场,一群人为自己的偶像喝彩,体验感更好。此外,许多消费只有多人消费才能完成,比如打麻将需要多人配合,有三人麻将,也有四人麻将。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地方谁能够聚集更多的消费人群,谁的消费氛围可能更热烈,就更能发展起消费经济。

(四)消费是人的即时活动

相对于生产活动而言,人的消费活动较难储存,比如不能一天吃两顿早餐,把明天的早餐任务提前完成。人的消费往往是根据人的需求,需要在特定阶段完成,具有极强的时间依赖性。所以为了消费,人们往往需要在一定时间亲临现场。消费经济的产生也只是在有人消费时才成立。从这个意义上看,消费经济和生产经济是不同的。可以说,人消费了某个产品,这里所表达的经济含义既包括生产也包括消费。比如A 地的消费者消费了B地生产的产品。在这个过程中,B 地从事了生产活动,A地从事了消费活动,各自得到了生产经济和消费经济带来的好处。更进一步来说,B 地得到了生产利润,A地得到了消费服务利润。仅生产并不一定带来消费,甚至因为有好的消费服务,A地还吸引生产制造地B 地的消费者前来消费,B 地仅获得了当地人的生产经济好处,消费经济好处流向了A 地,B 地居民可以成为A 地消费者,促进A 地消费经济发展。因此,一个地方谁能够做好消费服务,让更多人,包括本地人外地人、本国人外国人的消费在当地完成,谁就更能获得消费经济的收益。

三、人口是消费中心建设的基本因素

人口量极大地决定着消费规模,人口构成影响着一地消费产业的构成,人口层次决定着一地消费经济发展层次。在消费中心建设过程中,包括消费人群和服务消费的人力资源在内的人口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一)本地人口量决定着消费中心本地基本消费规模

人口跨区域流动毕竟需要花费成本,所以除非有显著吸引优势的存在,否则其他区域的消费设施很难影响本地消费,而且单纯为了消费而跨区域流动往往是临时性的、偶发性的,人们异地消费流动不像异地生产流动那样需要长时间停留,一般异地消费时间也就三五天,或者数星期,而且异地消费流动比生产流动更频繁,从而需要花费的流动成本更高,对消费流动形成制约。此外,如果收入水平有限,人们消费中日常消费占有较大比重,而这种日常基本消费人们一般不会通过跨区域完成,因为本地即可完成的消费没有必要花费跨区域成本异地消费。另外,大多数日常消费需要与家人一起完成,更多人一起消费流动往往带来更多的不便。所以人口有区域消费黏着效应,本地人口量对一地消费规模的影响举足轻重。有一定规模的本地人口是一地建设消费中心的必要条件。

(二)本地人口量是消费中心抗风险中坚

消费经济相比生产经济波动更大。生产经济更多的是从事物质生产,其中相当大一部分是为满足人类基本物质生活所需而生产,当面临重大自然灾害和社会危机所导致的经济崩溃或者下滑时,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减少高层次消费,尤其是一些文化消费仅保留基本物质消费;而对于物质层次相对低的消费,人们更多是在当地完成,很少跨区域完成。在灾害和危机面前,人们为了节省跨地区流动成本,往往不会跨区域消费,所以本地人口是本地消费的重要稳定因素。消费中心建设规模较大,尽管需要外向型发展,但一定程度的内向型发展同样必要,起码要做到在外部不确定性和危机面前,仍然能够依靠本地消费维持基本的消费经济运转,提升本地经济发展的主动性。

(三)外来人口是消费中心的竞争力所在

外地消费人口包括短期居住的流动人口和短期旅行者。这两类人群区分的标志可以是有无自住场所和家用设施,比如流动人口有自己长租的出租屋,要求室内生活功能齐备,一应生活用品俱全;而旅行者一般住在宾馆旅舍,衣食住行等生活功能完全依靠社会消费,仅携带一点简单的生活用品。外来人口可以极大地增加本地消费,而且类似旅行者这样的外来消费人群主要贡献中高端消费。随着经济发展,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旅行者中除了一般的过路旅客,更多的是为特定消费项目而来的。比如旅游者、特定消费需求者、专门消费爱好者。求医问药的病人、为了提高技能或者获得知识的受培训者等就是特定消费需求者,很多省份之所以是消费中心,医疗和教育消费是重要因素。专门消费爱好者为了特定喜好、高尚旨趣可以远距离前往特定区域,因为那里设施水平高、消费层次高,更有利于满足高端需求。决定一个区域消费能级的最大变量是其消费人口集聚能力,即把周边及远方的消费者聚集过来的能力。各个消费中心展开竞争的重要领域也在于如何吸引外来消费人口。一个有消费吸引力的城市总有一些高端消费者,愿意跨区域前来流动消费者往往有相对充裕的支付能力。随着基础设施和经济大发展,类似旅游这样的异地消费越来越平民化,因此争夺跨区域消费人口越来越成为消费中心建设的重要着力点,争夺海外消费人群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建设的重要竞争点。

(四)消费中心形成的几大因素均与人口相关

物价、设施、房地产、工业、服务业(包括生产、生活、公共服务业)对一地消费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它们均与人口因素紧密相关。比如一地物价与在该地消费的人口规模相关,在供给没有达到潜力的前提下,消费者及其消费越多,消费服务越可能形成供给规模效应,从而降低价格。随着消费人口规模的扩大,不仅特定类型的消费实体越来越多,而且这些实体之间的互补性越来越强,从而形成互相支撑的消费产业体系。此外,支撑消费的基础设施项目也能够随着消费人口规模扩大发挥更大效应,从而降低单位消费项目的基础设施成本。凡此种种,由消费人口增加而来的供给增加,显现了越来越有利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促使消费价格不断降低,而且随着消费价格降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能够支付,从而进一步促进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进一步降低生产者成本和消费者价格,形成良性循环。在一些较大规模的消费中心,比如成都,很多休闲消费项目价格是平民消费水平,比如茶馆消费,在成都三五元钱就可以,然而这在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是不可想象的。巨大的消费人群基数让经营者在较低的单价下仍然利润丰厚。而反观一些竞争力不强的普通消费地,消费人口少,高层次消费项目是一般消费者难以支付的,因此发展困难,即使是中低层次消费也不活跃;因为人口有限,低层次消费项目价格也降不下来,收费并不低。

房地产发展与消费人口规模紧密相关。最近几十年来,中国经济见证了人口的住房消费增长效应。众多城市为了促进本地房地产发展,不断出台优惠的人口入户政策,吸收更多外来人口,包括异地城乡居民前来本地定居、工作、生活。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劳动力短缺和高层次人才缺少的双短缺的时代。无论是为了拉动本地一般消费和高端消费,还是为了培育消费基础,提高收入水平,拓展收入途径,都需要有足够的人口。从一定程度上看,当前城市、城市群、经济圈的竞争更多的是人口的竞争,而消费中心建设之争更是如此。没有一定的房地产发展,便难以增加地方收入,地方收入不够,无法改善基础设施水平,也不可能改善消费环境,从而难以提振消费经济。

消费中心形成的工业和服务业基础还与人口规模有关。一定人口规模,包括本地人口和可以吸引来的外地人口,是一地工业、服务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产业发展首先要解决招工难问题。只有发展起了工业和服务业,有了就业机会,才会有收入供雇员消费,消费设施才会有足够的顾客使用,并能够支付消费。消费投资者才会有足够的投资回报,从而增加继续投入、新投入的信心。作为人口两面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二者往往相辅相成。在生育率降低、人口规模下降的年代,发展的更大压力来自缺少能够投入生产的人和能够进行消费的人。

四、以人口发展促消费中心建设

人口资源越丰富,以消费者和消费投资者、从业者为主导的消费资源就越丰富。对于消费中心的人口,从户籍来看,可分为本地户籍人口和外地户籍人口。从居住常态性来看,可分为常住人口和非常住人口。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种分类中,户籍人口并不一定是常住人口,如果长期在异地居住、工作和生活,虽然是本地户籍人口,但不能算作本地常住人口。对户籍所在地为农村的人而言,常年在外打工的农民不能算作农村常住人口。从消费层次来看,消费群体可分为高、中、低层次消费人群,当然这种分类并不是绝对的,只是相对而言,比如有些人虽然也出现在高端消费场所,但场次并不多,大多数消费在中端水平场所。有许多中低层次消费者,也偶尔进行中高层次消费。比如一些工商业经营者,平时自己生活节俭,但为了谈生意、联络感情,也会进行高层次消费。从消费地域变动来看,城市人口的消费可分为本地人本地消费、本地人外地消费、外地人本地消费,外地人外地消费,这种分类法对于理解消费的流动、制定消费中心发展策略很有意义。围绕人口,从人口构成出发,是探讨促进消费中心建设路径的重要视角。

(一)通过人口本地化稳定消费经济规模

人口本地化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一个值得关注的关于人口本地化的重要内涵是,本地户籍人口不一定是本地化人口,如上文提及的农民工,属于农村户籍,但很多不是农村常住人口。相应地,非本地户籍人口不一定不是本地化人口,如农民工户籍不在城市,但很多却是实质上的城市常住人口。从消费经济的角度看,人口本地化的内涵是,尽管不是本地户籍人口,却可能是本地消费者;尽管是本地户籍人口,却可能是外地消费者。人口本地化立足根本,放眼长远,就是要尽量促成以下形式的转化。

一是本地户籍人口的常住本地化。让本地户籍人口不仅户籍在本地,而且居住、生活和工作均在本地,常住本地能够带来更多潜在的本地消费,尤其本地基本消费。当前大量人口户籍和居住地分离,不利于国家区域发展的精准施策,比如国家为了发展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经济,出台了系列扶持政策措施,其中包括了大量消费投资、项目和补贴,而这些投入和转移支付主要基于户籍,而不是基于常住。许多拿了补贴的当地居民并不在当地居住、消费,主要在发达区域生活、工作,从而事实上出现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援助重新回到了发达地区,城市对农村的援助重新回到了城市。因而最好实施户籍与居住联系的人口登记政策,促进本地户籍人口的常住本地化。对于消费中心而言,应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放宽入户限制,吸引更多的人口本地居住、生产、生活,增强本地消费的稳定性。

二是本地户籍人口的实际消费本地化。本地户籍人口常住本地当然能够带来本地消费,但本地户籍人口的外地发展既不可避免,也十分必要,特别是对于生产不够发达、就业难以保障的地区,需要通过异地转移来解决就业问题,但本地人口异地就业仍然能够促进本地消费。最典型的是一些农村城镇,随着农民工外流,生产制造空心化,但农民工的家庭还在农村或者农村地区城镇,通过寄回打工收入来支持农民工家庭在当地的消费,支撑当地消费经济。还比如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一些侨乡,通过华侨往国内家乡汇款,支撑家庭成员在当地消费。在消费中心建设过程中,应促进在外流动的本地户籍人口实际家庭消费本地化,这项措施尤其应引起中西部地区消费中心建设者的重视。

三是外地户籍人口的常住本地化。就是促使更多的外地户籍人口留在本地,包括居住、工作和生活。当前外地户籍人口的常住本地化有两个可以发展的流向。一个是农村人口的城市常住,主要是没有放弃农村田地和户籍的农村人口,因为其工作已经完成非农转化、生活也已经完成非农转型,他们早已成为实质意义上的城市人,所谓农村标签更多只是形式上的,为了不放弃田地和国家相关政策保障,或者在城市生存能力还有限,只好双栖于城市和农村,他们是消费中心建设过程中人口本地化的重要力量,主要表现为常住本地人,以常住带动常消费。另一个是城市人口的农村常住,主要是城市退休人口回老家居住,或者一些城市有闲有钱阶层为追求农村田园生态而前往农村工作、生活,当前该人口本地化形势尚不明显,但未来的潜力巨大,特别是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农村生活、生产基础设施的改善,这种消费本地化的方式可能前景更为广阔。

四是外地户籍人口的实际消费本地化。随着经济发展、交通条件改善、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层次必定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与地域相关的特色消费、与特定区域相关的高尚消费。前者如餐饮和旅游消费,这些消费具有地域特征,如为了欣赏西藏高原的风光而去西藏,这促进了外地旅游者在西藏的消费;为了吃上正宗湘菜或者湖南臭豆腐一类的风味小吃,外地美食者到湖南本地消费。后者如休闲,为打高尔夫,外地爱好者经常坐飞机到深圳消费;为了感受茶馆文化,不少外地休闲人士到成都消费。在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过程中,外地户籍人口的实际消费本地化应成为重要的策略,需要营造外地人消费的良好环境,并出台相关的促进措施。比如类似云南丽江和广西桂林,鼓励外地游客在当地长期休闲、居住、置业。

五是外地户籍的由外地转为本地。就是让更多的外地户籍人口转为本地户籍人口。关于外地户籍由外地转为本地,中国发达城市在早期崛起的过程中,很好地借助了购房入户刺激政策,外地人通过购房获得本地入户指标,虽然此举最初的政策动机是为了卖房子,但取得政策设计者意想不到的效果,就是通过购房门槛效应,留住了有经济实力、有发展前景的外来户,这些人成为随后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如深圳最初的本地户籍居民很少,很多新居民都是通过购房取得户籍。这一方面推动了深圳房地产和城市基础建设的发展,另一方面为深圳发展蓄积了人口资源和消费基础。后来,很多新兴城市也在实施购房入户政策,随着“三农”发展条件的改善,当前城乡户口的流向意愿已经发生转变,农村居民基本上不愿意迁出户口,由农村向城市的户口迁移不再成为主流,更多的是城市间的户籍人口争夺,很多三线、四线城市居民有着往条件更好的一线、二线城市迁移户口的愿望,也因此消费更加向一线、二线城市集中,这客观上也从人口方面为建设高层次消费中心创造了条件。

(二)通过扩大消费者影响力而拓展消费经济规模

通过人口本地化来发展本地消费经济的潜力终归有限,因为区域空间和要素资源约束,消费中心能够容纳的常住人口量有限,而且大多数常住人口更多的是基本消费,对中高端消费涉猎有限。此外,本地消费对本地旅馆、旅游、餐饮等消费带动有限,一般人对一个景点只参观一次,一个城市的很多消费项目本地人消费久了也会生出厌倦,毕竟消费需求新求异,所以消费中心的很多消费需要依赖外来消费者。外来消费人口虽然消费时间短,但短时间内消费频率高、消费支出大,而且众多外地人进行本地消费,本地消费项目对他们而言是新鲜的,能够刺激、累积起大规模的消费行为。扩大消费者影响力、拓展消费经济规模的途径有以下方面。

一是在本地区外围消费者中扩大影响力。消费中心要吸引比本地区层级更低的中小城市、跨界区域,如各省边界区域及乡村的消费者前来消费。在外围区域中,消费中心具有极大的中心吸引优势,是消费中心扩大消费影响力的直接地区。消费中心的影响力扩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最先是从影响周边区域开始的。周边区域更多检验消费中心的项目影响力。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消费中心只有先具备了区域影响力,才可能更进一步发挥全国影响力、国际影响力。

二是在跨地区消费者中扩大影响力。消费中心对处于同一文化带、区域、经济带中的消费者构成影响力,这些消费者基于类似的爱好和消费偏好,乐于跨地区来消费中心消费。比如许多人更愿意去国内城市旅游,因为语言通、文化通,交流无障碍。另外,限于收入水平,受制于出行的交通条件、家庭和社会状况,很多人难以进行远距离跨国消费,这给国内跨区域消费带来新机。

三是在跨国消费者中扩大影响力。消费中心要营造国际影响力,吸引国外消费者前来消费。比如南京作为古都、上海作为大港口,历史上都曾经是远东国际中心城市,许多外国人通过历史文献对这两个城市耳熟能详,在国际上的消费影响力巨大。借助历史文化、生态文化、景观文化、民俗文化、民族文化等,进一步提升了中国旅游消费中心的国际影响力。同时也可以借助中国的世界生产重要地位,在发挥生产制造国际影响力的同时,一并发挥消费影响力,比如为来华的商务人士提供一揽子国际消费计划。

(三)通过强化消费者素质而提升消费经济层次

作为消费经济需求端的素质,消费者素质对消费品和消费服务供给质量直接提出要求,是消费中心建设层次水平提高的重要拉动源泉,能够从两个方面促进消费经济升级。

一是通过提高人口素质来提高消费质量。消费是由消费者和服务者共同完成的,这与生产不同,生产是由生产者完成,生产者针对的对象是物或者说生产资源,生产过程本身是非能动的。消费过程包括两个能动对象,不仅包括与生产者处于同一供给位置的服务者,还包括消费者,所以消费者的素质对于消费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比如对于严肃的艺术欣赏消费,缺乏一定修养的消费者必定难以沉浸其中。也就是说,没有一定艺术涵养的消费者,严肃的艺术欣赏消费发展不起来;如果要发展严肃的艺术消费,必须先培养消费人口的艺术素养。消费中心的层次越高,文化消费的比重也越高。需要通过提高人口素养而提高文化消费比重。

二是通过培育高素质人口而发展高尚消费。高层次的消费中心不同于一般消费地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其消费的品位,不是说将各类消费项目聚集起来就能建成消费中心。要发展出高于一般消费地水平的消费项目,消费中心才能广泛吸引其他地区的人口前来消费,以外地消费人口增量促进本地消费规模增量,从而取得更优更大的消费经济发展效果。高层次消费中心也一定是文化消费层次高的城市,需要有一批不仅有金钱或者收入支付能力同时有艺术素养的消费者。随着中国富起来,不乏有支付能力的消费者,但这些人并没有同步成为高层次的消费者,许多人仍限于基本生理消费及低级趣味消费,要着力提升人口的消费素质,高层次消费中心建设离不开高素质消费人口的聚集、培育和相互影响。

(四)通过消费者身份转换而扩大消费中心发展基础

服务消费者和消费服务者作为供求方,具有共生性。大量消费需要以知识为基础,以一定技能为支撑,良好的消费体验需要一个长期体悟、训练过程。调研中发现,很多高素养型消费者,典型如文艺、体育、康养、研学类消费者,通过长期消费,通晓了知识、技巧、素养、规则,能够对后学者或者潜在消费者发挥传、帮、带作用。有的消费者作为爱好者,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带动、鼓舞更多的人加入消费群体。还有的消费者因为喜欢某一消费项目,而愿意在该消费领域从业,把个人喜好与工作选择统一起来,不仅扩大了服务型人力资源规模,而且提升了人员服务层次。更有消费者成为志愿者、慈善者,帮助想参与消费而能力不够的人员进行消费。其中包括生理缺陷者,如残障人士;技能不够者,如初学者;心理精神障碍者,如信心不足的人;特殊年龄群体,如青少年、老人。促进消费能力不健全的人消费潜力很大,是我国消费政策的关注点。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的意见》国办发〔2016〕85 号提出,“重点解决重度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照料”“增加适合老年人吃住行等日常需要的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9〕。基于此,在消费中心的建设中,可以借助已有的消费者,扩大消费者群体,进一步夯实消费人力资源基础。

(五)通过服务者核心能力打造提升消费经济水平

消费服务者素质作为消费经济供给端的素质,直接影响消费项目建设质量,对消费中心建设层次水平提高发挥着重要的主观能动作用,这种作用的发挥可通过几类途径。

一是通过竞争性人力资源提升消费服务水平。高层次的消费中心一定由高层次的投资者投资、经营者经营,从业人员也必须是高层次的。〔10〕比如要打造高层次的演艺中心,必须能够吸纳高水平的演艺人员。一个城市要以民族文化产品消费取胜,就必须有优秀的民族文化产品创意人员。高层次的消费中心之所以称之为高层次的消费中心,首先是因为其人力资源竞争力更强,人才水平更高,能够留住、培养、使用好一流的人才。

二是以人才创新推进消费产品创新。要强化人才开发,围绕本区域的发展定位,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改善人才结构;不断给人才注入新的发展内涵、赋予新的能力和技艺,让人才多创新,多创意。为人才发展创造条件,为人才抱负实现、创新方案落地提供相关政策支持。当前亟须对消费中心人才引进、成长、使用规律进行探讨,创造让新型消费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比如开展创业创新竞赛,成果推优、观摩,召开人才推介会等。进一步完善人才规划,推进评聘、考核制度改革。我国已经出台《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等系列文件,要在已有政策文件基础上,进一步从消费人才角度推出消费中心建设专项规划和政策,细化消费中心人才发展规划、建设意见、评价标准。

猜你喜欢

户籍人口消费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40年消费流变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推动户籍改革要完善考核问责
新消费ABC
户籍改革:社会变革带来大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