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中英:好的教育要突破考试围城
2023-02-27王梓霖
文 | 王梓霖
在不少教育者眼中,教育是由许多具体琐事组成的实践活动,与哲学这种抽象的学科间没有什么紧密联系。那么教育活动需要哲学吗?
在一位乡村教师出身的教育学者看来,答案是肯定的。教育者必须对教育的一般问题和根本问题进行哲学的思考,审视什么是好的教育,审慎地对待自己从事的工作,提高教育实践的理性自觉,我们的教育以及学生才能有更光明的未来。这位教育学者在自己的教育哲学中观照教育现实问题,提出中国教育哲学的核心主题是“教育与人生的关系”。他就是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石中英。
近些年,他将研究的重点置于价值观教育上,对教育现状发出拷问:“为什么有的学生把分数看成唯一的意义来源?为什么他们没有得到心灵的滋养?如果我们教育的价值取向出现问题,不能给予学生人生意义和心灵滋养,那么究竟能给个体的人生、给社会带来什么?”2022年春,石中英曾在人文清华讲坛进行了以《分数之上》为题的演讲,认为“比分数更重要的是价值观”,他提出学生的学业失败恐惧是被制造出来的,是单一的“唯分数论”教育价值取向的结果。演讲中,石中英呼吁教育者们走出“唯分数论”的泥潭,回归教育本质,追寻“分数之上”的完整教育,使学生突破考试围城,提升其生命的质量与价值,培养其服务社会的本领。
从“育分”到“育人”,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
《教育家》:您在《分数之上》的演讲中提到,目前国内尚未对“教育价值观”进行过大范围的、深入的、严肃认真的、持续的讨论,这可能是导致“唯分数论”成为顽瘴痼疾的一个主要原因。您认为什么是正确的教育价值观?
石中英: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价值观都是为升学所支配,人们称之为“唯分数论”或“应试主义”。这种教育价值观的危害尽人皆知,但是似乎根深蒂固,很少受到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乃至社会上都很有市场。
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是什么?简而言之,我认为就是要把“人”的培养放在教育的中心位置,就是要“育人”“成人”“立人”,或者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说,就是要做到立德树人,把立德树人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核心价值追求。
评价教育工作的好坏,主要是要看它在立德树人方面做得怎么样,立德树人的成效是评价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育人”取向的教育与“应试”取向的教育,在理念、目标、课程、教学、评价、管理以及对教师的要求等方面都存在着本质性的不同。就“谁是好学生”这个问题而言,“育人”取向的教育更加注重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注重学生健康和高尚人格的养成。与之相反,“育分”取向的教育评定“好学生”的唯一标准是分数,谁分数高谁就是好学生,分数起到了“一俊遮百丑”的作用。
基于“育人”或“立德树人”的价值立场,教师需要做的工作很多,要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基于“育分”的价值立场,唯有学科学习与刷题提分才是教育的“王道”,其他的学习活动都是“虚功”。长期以来,在教育改革过程中,从“育分”转向“育人”是无数校长、教师和家长的呼唤,但几十年过去了,这种转变仍在过程当中,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和忧虑。
价值观教育,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关键部分
《教育家》:您此前曾提到,价值观教育与学术教育、技术教育相对应,是完整教育的组成部分。价值观教育探讨的是人们如何行动才是“正当的”“对的”或“好的”,是有关人们行为正当性原则的教育。在您看来,价值观教育和教育价值观之间存在什么样的联系?
石中英:教育价值观与价值观教育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联性。价值观教育属于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渗透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活动中,是“五育”的核心与灵魂,“五育”都担负着价值观教育的重任,且各有优势。有的学者说,教育就是价值观教育,这就是说,价值观教育是融入教育的每一种活动的。但这并不是必然规律。当我们的教育中充斥着错误的价值观,比如受到应试主义、功利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教育价值观的支配后,教育实践中就会忽视本应有之的价值观教育,甚至会有意无意对青少年开展错误的价值观教育。所以,要想使价值观教育回归它在教育实践中应有的核心位置,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就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以此助力教育实践活动寻找到正确的方向。
《教育家》:2007年起您就着手价值观教育,您是基于什么样的背景开始进行价值观教育的研究,为何如此重视价值观教育?
石中英:说起这些年来关注和探索价值观教育的背景与原因,我想与国际国内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以及部分青少年学生的价值观问题分不开。从国际上说,20世纪末,美国著名学者亨廷顿提出了“文明的冲突”观点,文明冲突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不同文明所崇尚的价值观冲突。当时西方一些政治家还提出了“价值观外交”的原则,试图根据某些价值观的不同来区分和重构国际关系。与此同时,多方面的资料和研究成果认为,西方国家长期试图向中国输出他们的价值观,意图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这不能不引起国家和社会包括教育者的高度关注。从国内来说,21世纪以来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与全球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外部社会的影响下,我国社会在价值观层面也在发生深刻变革,不仅加速了价值观的多元化,而且还出现了像极端个人主义、物质主义、享受主义等错误的价值取向。一部分青少年出现了价值观缺失、价值观迷茫和价值观冲突等严重的价值观问题,极大地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也影响到他们成年之后的社会行为。作为一名教育研究者,我认为我国的教育不能再忽视价值观教育问题了,必须系统和研究价值观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教育家》:党的二十大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战略高度,对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新部署,提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您对此有什么样的解读?
石中英: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这是毋庸置疑的。
党的十八大凝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统阐明了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理想,为推进新时代文化自信自强和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理论基础。201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对在全党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部署,特别强调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直接推动了大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深入开展。此后,教育部出台《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具体部署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中小学校的实施。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提出明确要求,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而且特别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要求,是对十八大以来中央有关弘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继承和发展,对于二十大之后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大意义。
石中英,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专业学位教执委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哲学研究分会理事长。主要教学和研究领域为教育基本理论与教育哲学、基础教育、教育改革、高等教育哲学等。
分数之上,价值观教育的短板亟待补齐
《教育家》:价值观教育是我们今天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一块短板,您认为如何才能提高教育者们对价值观及价值观教育的重视程度?教育者应如何把握价值观的形成规律,弥补不同教育阶段中价值观教育的缺失?
石中英:首先还是要解决认识上的问题,要弄明白价值观与人的正当生活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价值观教育对青少年终身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如果连这两个问题都认识不清,教育者就不会真正地重视青少年价值观形成和学校的价值观教育。而要解决上述两个问题,又需要对价值观、价值观教育以及它们与一些相近相关概念的关系进行一些基本的澄清与讨论,破除对价值观和价值观教育等概念抽象的、僵化的和错误的理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价值观教育的观念。为了进一步强化教育者对价值观和价值观教育的重视程度,还可以通过案例教学的方法,帮助他们认识到错误的价值观以及忽视价值观教育会给青少年成长带来哪些负面的、长期的不良后果。当然,也可以通过一些正面的案例来帮助教育者深入理解价值观和价值观教育的极端重要性。
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一方面受其认知水平的影响,一方面受其生活和社会交往经验的影响。给幼儿介绍祖国,与给青少年介绍祖国,培养其爱国主义精神,在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上都大不相同。由于价值观与人的行为密不可分,所以人们对价值观的理解总是伴随着对相应行为方式的理解与练习。缺少这种行为层面的理解与练习,人们就不能真正地理解一个价值范畴。这就是价值观形成的一个基本规律——知行合一。就此而言,一个人若只是从认知上理解了一个价值范畴,如“平等”,却不能在实际生活和交往中践行“平等”的要求,那就不能说他真正地习得了这个价值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价值观教育一定要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至此方为成功。
关于教育者如何根据价值观形成的规律,在不同教育阶段开展价值观教育,我曾经发表过一篇文章,详细介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小学低段、高段、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的具体表现和要求。当时做这个研究,就是想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目标、内容和要求“上下一般粗”,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的问题,也是想为解决“融入”问题提供一个可行的目标框架。当然,这个框架只是初步的,并不完整,还没有包括高等教育阶段。希望将来能够继续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加以补充,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目标一致、前后衔接、螺旋上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框架。
事实上,如何对待学业包括学业失败,本身就折射了不同的价值选择,反映了不同的价值观取向。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总有人在学科学习中表现得好些,有人则差些。但在塑造学生价值观的过程中,并不存在学科学习上常见的‘排序’现象,学生之间也不必然存在互相排斥的竞争关系。
《教育家》:对青少年而言,价值观教育的一致性非常重要。各个教育主体(家校社)怎样实现贯通?家长和教师应如何提升开展价值观教育的能力?
石中英:不同环境或教育主体在价值观教育中保持一致非常重要。价值观教育的基本环境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社区)以及现在的网络(虚拟环境)等,相应的主体包括了家长、教师、社会(社区)成员以及网络上青少年交往的对象(如主播)、游戏中的虚拟人物等。在这些价值观教育的环境中,家庭的环境千差万别,社会(社区)环境比较复杂,而网络环境不但更加复杂了还带有隐蔽性,这些给价值观教育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可以说,比学科知识的教学要难得多。怎样才能够协调不同环境或主体,形成比较理想的价值观教育的一致性?我想一方面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导家校社以及网络上的价值观,另一方面就是要发挥学校在开展价值观教育方面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辨别其他环境中价值观的好坏对错,从而提高他们价值观问题上的判断力、鉴赏力和选择能力。
当前,家长和教师价值观教育能力不足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提升他们的价值观教育能力是一个综合的过程。
一是使他们意识到价值观教育的极端重要性,帮助他们从“唯分数、唯升学”的错误教育价值观中走出来,把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作为教育的基本目的。二是帮助他们理解掌握那些人类基本价值观和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要求,为他们开展价值观教育提供一个思想基础。三是指导他们学习一些价值观教育的基本方法,同时帮助他们理解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对价值观教育方式方法的不同要求。四是指导他们正确地对待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价值观冲突,把与青少年学生一起分析价值观冲突看成是理解价值观的多样性并追寻价值观共识的契机。五是要帮助他们自身率先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价值观,并成为信仰者、践行者和捍卫者。
《教育家》:客观来看,现实生活中不少学生都肩负着师长对其学业成绩的过高期待,很多人甚至因此而陷入学业失败恐惧难以自拔。如果不能改变外部环境,学生应该如何避免自己的价值失序、努力塑造正确的价值观?
石中英:根据我们的研究,很多学生都有学业失败恐惧,但学生恐惧的不是学业失败本身,而是学业失败所带来的人生价值感、存在感和意义上的丧失。因此,对于教育者来说,帮助学生解决学业失败恐惧的根本之策不是去教他们逃避失败,而是不要将我们对他们的尊重、承认、认可、关心等与其学业表现直接关联起来。
事实上,人们如何看待学业,包括学业失败,本身就折射了不同的价值选择,反映了不同的价值观取向。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总有人在学科学习中表现得好些,有人则差些。但在塑造学生价值观的过程中,并不存在学科学习上常见的“排序”现象,学生之间也不必然存在互相排斥的竞争关系——你的价值观好了,我的就好不了,我不能达到与你一样的价值高度。教育者无法让学生在学科学习上处于同一种水平,但有责任帮助学生在价值观上形成一些共同性的价值原则、准则与信仰。对于学生自身而言,也应该确信一点:在价值观上他们不应输给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