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赋能
2023-02-27李香玉黄硕王梓霖
文 | 李香玉 黄硕 王梓霖
课改浪潮浩浩汤汤,涌现出许多先锋和典型,也有许多沉疴痼疾需要面对。今天,人们已有共识,课改落地的核心在课堂,而课堂改革的核心在教师。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要从那些迟迟得不到解决的课堂教学难点、痛点、堵点中寻找。本刊编辑部邀请了三位课改的研究者,探讨如何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赋能。
贾美华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研中心主任、研究员
陈大伟
成都大学教授、四川西部教育研究院院长
宋永成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西北课改名校共同体秘书长
《教育家》:在二十年的课程改革中,课堂发生的变化令人欣喜。但差异教学的落实情况不尽如人意,教师很难做到因材施教,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需要教师切实做到差异教学,您对教师们有何建议?
宋永成:课改20年来,我国的中小学课堂的确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不少教师已经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应该从以“教”中心转向以“学”中心,从传授知识转向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但是,如果到中小学课堂里去仔细看一看,就会发现,大多数课堂仍旧固守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这是造成差异教学无法落实、因材施教无法落地的主要原因,也是传统课堂的通病。
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重心一定要放到课堂上,推动课堂革命。教师不仅要认真研究课标和教材,还要研究学生、研究学情、做好学情调查。根据学情设计好导学案(或自主学习单)。同时,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针对不同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资源,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真正做到“让优等生吃好,中等生吃饱,学困生吃了”。
贾美华:从本质上来看,“因材施教”所要解决的主要是教育教学中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的矛盾;强调的是在深刻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我国在因材施教、实施有差别教学方面持续进行探索,比如高中教学的“走班制”。陶西平先生曾说:“进行有差别教学以促进均衡发展,正是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生动体现。”
但是,在班级授课制作为学校教学基本组织形式的情况下,由于学生多、班额大、课时紧,教师往往确实难以照顾到所有学生的个别差异。而“走班制”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学生每学期都变动,师生相互适应时间长”“教师结构性缺编,某些科目无法实行完全的分层教学”等现实问题。这些问题使得差异教学、因材施教受到一定的限制,落实情况不尽如人意。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方面强调,教师要进行更加精细化的学情分析。比如,通过日常观察、访谈、调查与课前检测、提问等方式的综合运用,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关经验与知识准备、认知障碍点,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活动的安排、教学策略的采用,都能够真正以学生的实际学情作为重要线索和科学依据。
另一方面,我们也建议教师尝试从分层作业入手,落实差异教学。事实上,作业作为中小学教育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要在教学设计时进行整体考量。所以,在课堂难以落实差异教学的情况下,教师完全可以将学生的差异性作为作业设计的起点,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和学习压力情况,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适宜的作业内容与形式。比如,通过对教材课后习题的分层、改编、拓展,加强作业的针对性和选择性,积极探索分层次的弹性化、个性化作业,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并在对作业的讲评反馈中实现差异教学。
陈大伟:适合每一个孩子的发展需要与发展潜能,使每一个孩子的天性和潜能得到健康而充分的发展,这是教育的理想,也是我们追求的教学目标。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机器人教学等新科技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为每个学生提供和创造更适合的教学有了新的实现可能。
在现实的教育环境中,一线教师要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和提供适合的教育会面临诸多困难:一是如何面对教育评价和家长的教育要求,现在的学业升迁标准总体来说是统一和结果导向的,大部分家长对孩子学业升迁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工作不能不“对标”,而这样的“对标”必然导致对个性的忽略和忽视;二是教师工作任务繁杂,难有足够的时间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设计适合的教学方案,并进行因材施教;三是物质条件不具备,学生有各自的兴趣爱好,有的喜欢运动、有的喜欢绘画、有的喜欢物理、有的喜欢化学、有的喜欢种植、有的喜欢旅行摄影……学校难以开设满足所有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难以提供如此品类繁多的环境和条件;四是教师能力水平终究有限,缺乏满足每一个学生个性化学习要求的专业能力。
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说为每一个学生创造适合的教育是需要抵达又难以抵达的教育“远方”。但难以抵达并不是无可作为。从教师的角度,或许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是努力守住教育初心。教育是什么?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长,在生长外别无目的。”好的教育是实现和促进生长,好的教育应该“对”学生生长发展的“标”,教师有了这样的自觉,才可能影响家长和社会舆论,为有差别的教育创造一个更好的外部环境。
二是在研究学生差异、尊重学生差异、推动学生有差异的个性发展方面有所作为,在课程开发和提供、教学引导和管理、发展评价和指引上,多一种眼光、多一条路径、多一把尺子,即便难有大作为但终究可以积淀一些小改变。
三是要学习和运用信息技术,比如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学情诊断、了解学习需要,运用大数据做基于证据的教学设计和实践,运用AI机器人做针对性的个别辅导,运用虚拟技术、增强现实、元宇宙等拓展课程环境和教学条件。
《教育家》:全面深化改课大势下,深度学习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深度学习的特征是什么?如何让深度学习在课堂中发生?
宋永成:“深度学习”最早是1976年由瑞典哥德堡大学的两位学者费伦斯·马顿和罗杰·萨尔乔提出来的,它是与“浅层学习”相对应的一个概念。随后,国内外学者不断对它进行建构,深度学习的内涵越来越丰富,理论体系也越来越完善。按照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在“记忆”“理解”层面的学习,属于浅层学习,而“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层面的学习,涉及知识的整合与重构、知识的迁移与运用等,属于深度学习。深度学习的特征可以归纳为4个方面:注重对学习内容的批判理解,强调对学习内容的重新建构,重视对学习内容的迁移运用和创新能力,关注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要让深度学习在课堂中发生,必须做到六点。一是课堂转型。即推动课堂革命,把传统的班级授课模式转向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创建学习共同体,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二是单元学习。即以大概念教学为指导,把原来的导学案(或自主学习单)从以一节课为单位升级成以一个单元为单位,强化单元学习设计,重视对学习内容的重新整合与建构。三是兴趣导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有强烈的求知欲,深度学习才可能真正发生。四是不拘形式。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通过独学、对学解决浅层学习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全班大展示、大讨论解决深度学习的问题。五是信息化支持。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只有信息化才可能为深度学习提供最可靠的保障。在知识爆炸的时代,仅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很难实现深度学习。六是素养为本。深度学习必须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真正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陈大伟:提到深度学习,我常常想到在中师学习期间的一次教学见习。1981年春,我和同学们到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实验小学见习,上示范课的教师讲《插秧比赛》。课后讨论时,实验小学的教师和我们这些未来的教师都对这节课的教学赞不绝口。带队实习的罗旭光老师同我们讨论:“在插秧比赛中,应该抓住的关键是什么?是‘比’,插秧能‘比’的是什么?无非就是速度和质量,如果依此梳理比什么、谁在比、用什么比、比的结果如何,就可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另外,我们要想一想教材为什么要编入这篇课文,为什么课文中选择有经验的老农和才毕业的中学生来比?为什么要用插秧机?这说明比的不是插秧,而是在比经验和科学,因此教学内容中应该包括‘科学就是力量’的价值观念。要教的东西是爱学习、爱科学。”这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奠定了我的一种基本价值观念:教学内容的合理性追求应该优先于教学方法的有效性选择。
以此为例,我以为深度学习首先应该是对学习者有意义、有价值的学习,即培养和形成人的核心素养,教学内容要和学习者的生活关联,对学生的人生有意义,由此形成学习动力和积极性,并对学生的人生产生真实而积极的影响。其次是对学生学习活动构成挑战,苏霍姆林斯基说:“所谓真正地拥有知识,就是对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并且把知识多次反复思考过。”我曾经提供过这样的教学效率公式——“教学效率=学生围绕教学内容的比较紧张的智力活动和有价值的情意活动时间/教学所用时间”,用新问题、有难度的问题形成挑战,在有挑战的智力活动中实现发展,这是实现深度学习的条件。最后,要致力建构一定的概念,这样的概念基于情境、基于学习过程,但又超越具体情境,具有更普遍的迁移和运用价值。
《教育家》:自上而下的课程改革,需要得到教师们的热烈呼应,涌现出一批课堂教学改革“先锋”和“模范”。新教材、新高考、“双减”政策、新课标……在一系列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激发教师们锐意进取的改革精神?如何为他们创造更加宽容、更具支持性的“改课”氛围?
宋永成:2001年开始的课程改革是由国家自上而下统一发起的,得到来自基层的中小学教师们的热烈响应,涌现出一批课堂教学改革的“先锋”和“模范”,如山东省杜郎口中学、昌乐二中,陕西省宜川中学、西安市东城一小等。在新的教育改革形势下,为了进一步激发广大教师锐意进取的改革精神,为了给广大教师创造更加宽容、更具支持性的 “改课”氛围,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对学校而言,要从日常教学管理和评价体系上向课堂教学改革倾斜。传统课堂以应试为目的,而课改的课堂则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以立德树人为目的,二者有本质上的不同。因此,为了鼓励更多的教师投身课堂教学改革,中小学就必须打破原有的教学管理体制和评价标准,不能把学生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标准,而应当更多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建立全新的教师评价体系。
第二,对教育行政部门而言,要从教师职称评定、各级教学能手评定、讲课比赛、教学项目设立、教学成果奖评定等方面向课堂教学改革倾斜。以评促改,引导教师投身课堂教学改革,研究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为课堂教学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例如讲课比赛,就不能以传统课堂的标准来评定,而要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要求。再如,在导学案(或自主学习单)已经广为流行的今天,就不能再去检查或者要求教师写教案。
第三,为教师成长提供专业化指导。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双减”政策等对课堂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师不仅要适应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从班级授课制转向小组合作学习,而且要顺应教学内容的变化,从原来的课时教学转向大单元教学,从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向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主,全面提高课堂效率。这对普通教师而言,无疑意味着巨大的挑战。因此,学校要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为教师提供必要的专业化指导和培训,或者组织教师到课改名校观摩学习,避免教师无所适从、陷入盲动,影响学校整体发展。
第四,课堂教学改革不仅需要学校、广大师生大胆探索,还需要家长和社会的支持与配合。特别是家长,不能急功近利,为了孩子一时的成绩牺牲其长远发展所需要的素养,反对学校进行任何课堂改革,制造舆情绑架学校改革,而应当与学校充分配合,支持学校的改革探索,为教育改革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贾美华:教师是教学改革的真正主体,想要激发教师们锐意进取的改革精神,首先要保护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减少不必要的事务对教师造成的困扰与消耗,引导广大教师将精力真正放在教学和研究上,让教师能够实实在在地去探索教学中各种问题的症结所在,避免形式主义、套路化的倾向。
其次,要有专业的力量去引领教师走上改革道路,帮助教师对改革的理念、方案进行分析解读,并为教师提供切实可操作、易上手的实践措施,使教师能够在改革中获得成长,并真正领悟体会到改革的益处。这样,教师自然会建立起改革的心理归属,进而产生自觉的改革行动。比如,作为市级教研部门,为了帮助广大中小学教师和区级教研人员准确理解、落实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我们专门研制了“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如何做好新修订课程方案、课程标准与现行教材、教学的衔接与过渡进行深入指导,并分学科组织了24场“义务教育阶段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培训及课例研讨活动,帮助教师理解和实践教学改革的要求。并且,针对教师“改课”,我们还通过“北京市中小学课堂教学观察与评价系统”来诊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优势与问题,基于数据为教师提出改进教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针对性建议。
最后,广大教师在探索、实践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一定会产生各种优秀的想法与做法,需要我们有意识地进行捕捉和审视,把这些好的做法、想法予以放大、展示和宣传,从而引导更多教师跟随改革实践的方向。例如,在对“双减”政策进行落实的过程中,我们开展了“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优秀作业案例及作业设计征集与展示活动”,并从中遴选出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作业设计与案例,分学科结集成册,切实推动优质作业资源的充分共建共享,并进而带动更多教师在作业内容、呈现方式、完成形式、评价要求等方面都产生了可喜的变化。这样,教师们在自觉主动的改革实践中获得了专业成长与发展,自然也就会更加充分地发挥他们进行改革的热情与主体性。
《教育家》: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高质量的人才培养,要从中小学课堂开始做起,请谈谈您心中理想课堂的样子。除了上面提到的,您认为还应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
宋永成:我心中理想的课堂有四条标准。首先,在课堂模式上,一定要从教师满堂灌转向学生合作学习。今天,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已经不再是站在讲台上灌输知识,而是成为学生学习行为的设计者,并及时做出反省和评价,不让每一个学生掉队。教师和学生要建立学习共同体,双方在课堂中应该是平等的,相互倾听、一起学习、共同成长。
其次,在学习内容和评价标准上,不仅要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而且要从浅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课堂仅仅活跃、热闹是不够的,学生更需要思维的成长,建构自己的学科知识体系,培养学科核心素养。这是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关键。
再次,在学习方式上,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我们今天推动课堂革命,一定要尽快普及信息化。这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而且可以让广大农村学校的师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
最后,在日常心态上,要让更多的教师和学生热爱课堂、享受课堂。不能让教师像蜡烛一样,一味地燃烧自己,感受不到发展,而要让教师拥有职业幸福感。同时,不能让学生把学习看作负担,在课堂上度日如年,而要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和成长的快乐,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和青春。
贾美华:“什么是一堂好课”,也是我们一直在持续探索和追问的问题。国家“双减”政策的发布,实际就是要引导学校、教师向课堂教学要效率,通过高效、低耗的精细化教学,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日益高涨的需求,从而真正实现全面减负、提质、增效。为此,我们专门开展了“课堂教学质量标准及其实施研究”。基于面向全北京市开展的大规模调研和日常课堂教学观察,在整合理论与实践成果后,我们提出,理想的课堂教学,应当充分体现“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具体来说,它应当满足这几点: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堂教学目标,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以及能够支持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评价。
而要实现这样的课堂教学,我们也可以相应地从三个维度进行分析——
首先,在教学设计与准备阶段,教师就应当有意识地突出学科育人,聚焦学科思维,并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为理想的课堂教学,一定能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注重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能够有效指导学生在实践、体验的过程中掌握学科思想方法及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其次,在教学组织与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格外关注五个层面的问题。第一,要以学习主题为依托,使教学内容情境化。即:所设置的情境既要结合学生已有经验和有实践价值的学习内容,又能够真正引发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欲望,调动学生的主体性。第二,要以核心问题为引领,使教学内容结构化。因为对教师而言,唯有以结构化知识中的核心概念为抓手,开展教学实践,才可能实现教学内容组织上的“少而精”;而对学生而言,掌握知识结构对于思维活动具有强大的生成力量,能够帮助其形成完整的问题解决思维路径。第三,要以学习任务为载体,使教学内容活动化,以挑战性任务驱动学生的有意义学习。第四,要注重提供学习资源,运用适切的教学方式。第五,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围绕核心问题和学习任务组织适切的交流活动,促进师生、生生的互动交流。
最后,在教学评价与改进方面,教师要留意进行全过程的反馈和改进,以学习目标主导学习活动与课堂评价,体现教、学、评的一致性;并有意识地实行全方位的循证与调控,基于证据进行及时的教学反馈和指导,为学生的学习改进提供正确方向和有效路径。如此,才能够向我们心中的理想课堂更近一步。
陈大伟:每一个教育人都有自己的教育“乌托邦”。我心中的理想课堂建构于对学“生”的理解和由此形成的教育理解。
狭义的学“生”是在学校里,学习生存本领,获得生活智慧,体验生命的意义、价值和尊严,是学生到学校的意义和责任。学校的活动课程与教学需要挖掘和利用有利于学生生存、生活、生命的内容,教给学生终身受益的内容,让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内在召唤。
教育意味着教学生“生长”。与工业的“塑造”相比,我更倾向于农业促进“生长”的隐喻:教育面对的学生是有生命和生长力的生命体,教育实现的方式是促进学生生长。教育者要相信孩子内心潜藏着真、善、美的种子,教育的任务就是让这样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和结果,使学生生命中的美好可能性得以展现。生长自有其节律,教育不能急于求成、不能揠苗助长。促进生长的教育,需要创造和提供生长的条件,防止“病虫”对学生的侵害,营造优良的学“生”生态。同时还要教生长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生长、学习成才。
促进学生生长需要有一定的“生疏感”“陌生感”。这种“生疏感”的内容和学生原有认知会产生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会带来学习的动力。教学内容的适当新异性会产生吸引力,通过适度紧张的智力活动为发展和改变提供基础。认识、理解了新现象,形成和发展了新能力,心灵得到了充实和丰富,学生有了获得感和成长感,他们才会有继续学习、继续生长的愿望和热情。
通过教育要促进学生“生成”。一方面是“养子使作善”,教育要促进学生生成完善、生成善好,成为能过上好生活的人;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生成自己,尊重他们的独特性和自我发展愿望,使其发挥潜能,成为他自己,帮助其过上和过好他想要的生活。
基于上述对学“生”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对课堂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在笔者心中,理想课堂具有4个方面的目标和方向:一是改善学生在课堂上的存在状态,提升学习生活质量,让学生经历美好的课堂生活;二是改善教师在课堂上的生活状态,创造教师的幸福生活;三是对教学内容做出有价值的选择和改造,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四是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方式,实施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