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钢热处理公式
2023-02-27赵步青徐利建胡会峰朱昌宏蒋荣坤
赵步青,徐利建,胡会峰,朱昌宏,蒋荣坤
1.安徽嘉龙锋钢刀具有限公司 安徽马鞍山 243131
2.金华东山机械厂 浙江金华 321000
3.江苏晶工工具有限公司 江苏丹阳 212312
1 序言
高速钢是高速工具钢的简称,在我国冶金行业简称“高工钢”,民间俗称“锋钢”,因为在空气中淬火能达到63HRC以上的高硬度,所以也有人称之为“风钢”。它虽然产量不大,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纵观当今世界上所有的钢种,无论其化学成分、组织、性能之间的复杂关系,还是冶炼、浇注、锻造、轧制、拉拔、塑性成形和热处理整个过程的难度,高速钢无疑是最难的钢种之一。有人说“高速钢奥妙无穷”,也有人说“高速钢变化莫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传统的做法是进行一系列的工艺试验,计算或测定钢的临界点、适合不同产品的淬火温度,但在实际生产现场不可能快速制定合理的热处理工艺。为此,我们热处理工作者经过数年不懈地努力,通过科学试验总结出有价值的定量化的经验公式和数学模型,为今后热处理工艺的定量化、程序化和数字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重要依据。以下汇集了高速钢热处理公式,实用性、可操作性强。
2 热处理公式
2.1 高速钢碳饱和度公式
碳是高速钢中最重要的元素,碳含量的多少将直接影响钢的性能,其合适的含量,应根据碳化物形成元素W、Mo、Cr、V等含量来确定。从钢号标准可知,HSS钢C含量较低,HSS-E钢C含量较高,接近于“平衡碳”。所谓的“平衡碳”是指钢中所有的碳化物形成元素按碳化物定比关系达到平衡的碳量,此时可产生最大的二次硬化效果。
通常可按式(1)进行近似地计算[1],即
式中CS——理论上计算所得的平衡碳;W、Mo、Cr、V——分别表示各元素的实际质量分数(%)。平衡碳又称定比碳。
平衡碳(CS)与实际含碳量(C实)之差为平衡碳差值(△C),即
C实与CS的比值叫碳饱和度,常用“A”来表示[2],即
由于A值高低对钢的性能会产生很大影响,所以钢厂、工具厂都十分关注。对其反应最敏感的是硬度,A值高则硬度高,A值低则硬度也低,这就是为什么成分虽然均符合国标,但A值低,会造成硬度达不到64HRC的真正原因。M2钢的A值与淬火、回火后的硬度关系见式(4),即
2.2 高速钢的热处理参量
由于热处理的一切变化,都是在温度的驱动下,经过适当的时间才完成的,所以热处理工艺曲线往往是以温度-时间形式来表达。钢在加热时,淬火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都很重要,只是温度的作用更大一些,但丝毫不能小视时间的作用,两者的作用应综合考虑,可以用淬火参量公式来表达。高速钢的淬火参量表达式为
式中Pc——淬火参量;
tc——淬火加热温度(℃);
τc——淬火加热时间(s)。
式(5)中,Pc代表了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的综合作用。在淬火过程中,无论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怎么变化,只要两者最终作用结果的淬火参量相同,那么奥氏体化的程度也应该相同,由此派生出快速加热和半快速加热的新理念。
高速钢的回火也有一个回火参量公式,其表达式为
式中Ph——回火参量;
th——回火温度(℃);
τh——回火时间(s)。
尽管回火温度、时间有所不同,但只要回火参量相同,回火后的效果就相当。由此派生出高温快速回火的新工艺。
2.3 高速钢淬火加热时间
高速钢在盐浴炉中的高温加热时间应易名为浸液时间,简化为式(7),即
式中t——加热时间(min或s);
α——加热系数(min/mm或s/mm);
D——工件的有效厚度或直径(mm);
K——工件装炉修正系数,通常取K=1.0。
加热系数一般取8~15s/mm,可根据工件有效厚度的不同来选取,见表1。
表1 加热系数的选择
2.4 高速钢模具热处理
随着机械工业的迅速发展,高速钢大量进入模具行业,尤其以中小模具为最常见。高速钢用于制作模具时,其淬火加热温度比刀具要低50~80℃,而回火温度往往又高于刀具的常规回火温度,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出W18Cr4V、M2钢淬火温度与硬度关系的经验公式[3],即
t(W18)——W18Cr4V钢淬火温度(℃);
t(M2)——M2钢淬火温度(℃);
H——要求硬度的平均值(HRC)。
需特别指出的是,第一次回火温度拟用580~590℃,第二、第三次回火温度用常规温度550℃。
2.5 根据钢的成分确定淬火温度
高速钢的淬火温度临近其熔化温度,稍不留神就会出现超标过热及过烧问题,因此精准地确定淬火温度是十分重要的。确定淬火加热温度可以用数学模型t=Tc-K和辅助计算机来完成。其中,Tc为晶界熔化温度,K为常数。对于 W-Mo系高速钢来说,导出K=(43±10)℃,为运算方便取K=43℃。
式中t——淬火加热温度(℃);
C——碳含量(质量分数,%);
W——钨含量(质量分数,%);
Mo——钼含量(质量分数,%);
V——钒含量(质量分数,%)。
对于各元素含量,按GB/T 9943 —2008《高速工具钢》的技术要求,取成分的中间值计算,M2钢最适宜的淬火温度为1216℃、9341钢为1213℃、4341钢为1168 ℃。对于已知成分而不知热处理工艺的新牌号高速钢,可以按照此法,并结合炉前试验来确定其淬火温度[4]。
2.6 ASTM晶粒度级别与国外通用的截数法互换公式
高速钢淬火后的正常组织为马氏体(M)+残留奥氏体(rR)+碳化物(K)。马氏体为隐针,侵蚀后呈白色,很难观察到针的轮廓,rR侵蚀后也为白色,无法与M相区别,淬火后显微镜下只能看到奥氏体的晶粒大小与碳化物。历次修订的JB/T 9986—2013《工具热处理金相检验》标准都对高速钢刀具淬火晶粒度作了具体规定。ASTM(美国材料与试验学会)晶粒度级别与国外通用的截数法见式(11),对应曲线如图1所示。
图1 ASTM晶粒度与Snyder-Graff晶粒度的对应曲线
式中G——ASTM晶粒度;
S-G——Snyder Graff晶粒度。
3 硬度的换算关系
与高速钢热处理有关的硬度表示有洛氏硬度、维氏印度、布氏硬度和肖氏硬度等,国际交流多以HV表述,工厂最适用的是HRC。
3.1 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的换算
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的换算式为
将式(12)修正后获得式(13)、式(14),即
也有人通过验证,得到
式(15)与国家标准试验换算式对照,其误差仅为±0.1HRC。另外,还有人得出下列关系式,即
3.2 洛氏硬度与布氏硬度的换算
洛氏硬度与布氏硬度的换算式为
3.3 洛氏硬度和肖氏硬度的换算
肖氏硬度又称回跳硬度,已列入GB/T 4341.1—2014《金属材料 肖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由于肖氏硬度计具有便于携带、操作方便、测试迅速、压痕浅而小等特点,因而适用于冶金、重型机械行业,以及长而大的工件、原材料进行现场测试。
洛氏硬度和肖氏硬度的换算式为
在德国、日本生产现场看到高硬度的机械刀片硬度标识也为肖氏硬度,现场测量也是用肖氏硬度计,不许用HRC标测,以防将刀片打裂。
4 强度和硬度换算的经验公式
抗拉强度和硬度换算的经验公式为
对应式(20),可精确地换算成下式,即
5 感应加热电流透入深度和频率的关系
感应加热时,电流透入深度和频率的关系为
式中d——电流透入深度(mm);
ρ——材料的电阻率(Ω•cm);
f——电流频率(Hz);
μ——材料的相对磁导率,当钢加热到居里点以上时,μ=1。
安徽嘉龙公司从2016年开始对高速钢机械刀片进行感应淬火,试验成功后应用多年,质量稳定。
6 结束语
高速钢理论深奥,但现场热处理并不复杂,而经验公式十分宝贵,很能解决实际问题,收到妙手回春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