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需求导向的教师线上培训创新

2023-02-26张小云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3年10期
关键词:需求导向教师培训创新策略

张小云

[摘 要]线上培训是当前区域常态化推进教师专业发展中被广泛运用的一种研训模式,而实施基于教师实际需求的培训是保证培训质量和效果的基本标准和依据。近年来,着眼义乌市教师数量多的实际,为克服城乡教师线上教学能力差异大、优质资源浪费严重、线上学习互动性弱、组织管理难度较高、培训反馈质量不高等诸多问题,我们积极探索线上培训的有效策略,围绕“‘云端培训常态化、‘巡课监管精细化”两大方面,总结提出了按需量训、多维互联、直面难题、加强交互、多维评价等线上培训创新策略。五年的实践,分层递进、多维联动式开展基于需求导向的线上培训实践,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一定普适性且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这对于整体带动区域研训氛围,切实提升线上培训品质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需求导向;教师培训;线上培训;创新策略

线上培训成为近年来全球关注的新型、常态培训样式,它的基因里就刻着便捷、多元、实时、包容、技术等时代要素,但事实上,线上培训组织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城乡教师线上教学能力差异大、优质培训资源浪费严重、线上学习互动性弱、组织管理难度较高、培训反馈质量不高等诸多问题,培训效果令人担忧。为此,我们立足质量监控的角度,努力探索网络互动新举措,积极寻求适切、有序、有效、可推广、可复制的教师线上培训模式,使培训实现全员、多元、高质,让老师感到有用、能用、得益。

一、精准施策、按需量训,“云端”培训常态化

疫情特殊时期,我们及时调整教师培训的组织形式,因地制宜统筹安排教师线上培训,全市中小学教师积极投身到各种各样的“线上授课”“云课堂”等新挑战中,学习新的教学工具及技能,应对新的教学方法等,让不少教师焦头烂额。所有培训项目负责人在做好调研的基础上,协同46个名师工作室,靶向发力,有序组织结对帮扶、送教送培行动,因需量制针对薄弱领域教师的线上培训项目。

(一)按需量训,破解线上教学新难题

1.聚焦问题解决。义乌市总人口约230万,新义乌人有147.8万,24所新义乌人子女学校有2000余名教师。调研发现,新义乌人子女学校在线上教学的方法与技能、微课制作技巧、师生心理疏导、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等方面遇到了诸多难题,为此,我们组织信息技术等诸多学科名师工作室,分别线上送培送教到新义乌人子女学校,受益教师近2000名。参加培训老师反映:“‘直播讲解+互动交流+资源推送的培训方式很新鲜,钉钉平台课堂进程十分流畅,即时反馈的互动交流激活了教师的思维,学以致用培训收获大,期待有更多的名师工作室专家团队送教给新义乌人子女学校”。

2.突出需求导向。 为缓解工学矛盾,解决90学时无法外出学习等问题,我们专门分层分类组织了23期分别面向公办学校小学语文教师、幼儿园教师以及新义乌人子女学校小学语文、数学学科教师的不同主题的 90 学时培训班,培训形式为线上钉钉直播,分学科、分层分类,共有1492人参训。培训前期对培训需求进行了下校调研,通过精准规划、按需设课、方案打磨、钉钉直播展示、送培入校、精细化管理考核,除了主题研修、教学实践两阶段教学之外,在最后的“学以致用”阶段,我们专门安排了为期一周的教师磨课研讨活动,参训教师以学校为单位进行小组汇报课录制。之后,分别邀请学科名师对老师们的教学汇报课进行点评及方法指导,让新义乌人子女学校教师“足不出户”便可收获满满。

(二)多维互联,探索精准施训新模式

培训需要影响每一片区域、覆盖每一所学校、触及每一位教师。为此,我们结合“以学习共同体建设为载体构建教师培训新样态的实践研究”和“基于‘互联网+的义乌市名师工作室建设”两个浙江省教师发展规划重点课题实验,以全员、多元、高质为核心目标,多维互联,探索实行基于区域统筹、城乡推进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助推教师抱团成长。这两项课题成果均荣获2021年浙江省教师教育规划课题优秀成果二等奖。

1.实施种子领雁计划,建立教师孵化“团队组织”

一是推动教师教育“领雁工程”。一方面,培育“种子”教师,启动了教研员、工作室导师、学科组长等不同层次学科骨干的培训,尝试“翻转课堂”“微视频教学”“先学后教”的尝试和推广;另一方面,依托“种子”教师,以小组合作、体验式培训、走访名校为主要形式,组建学习共同体,顺势有序、有效地推动全市所有学科教师“领雁工程”,并通过线上教研的方式,进行问题剖析,有利于靶向发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是成立46个学科名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涵盖全学段全学科,以“抱团”的方式,朝着同样的目标,共同学习、互动分享、彼此共长。我们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功能,采用学科联动方式,实施个性化、专业化研训,从年初开始,除了承担系列微课的录制工作,在首席导师引领下,各工作室共享专家资源,将工作室活动与新教师培训、教研员组织的主题教研活动、省平台选课培训、送教下乡、结对帮扶等活动有机结合,把教学中实际的疑难问题、热点问题列为主题,通过开设教育博客叙事、集体备课与说课研讨、网络教学直播、网络互动评课、微格教学等有效方式,开创了在合力状态下区域内谋求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平台+主体+主题+活动”的教师培训新模式,以示范辐射助推全市教师的抱团成长。

三是组建各校校本研修共同体。为加强校际的交流,我们以同质促进、异质互补、资源共享为原则,依托“之江汇”教育云开辟的校本研修管理平台,实时进行远程监控与管理,形成了一种任务驱动、资源共享、相互借鉴、协同研究、共同发展的良好机制,有效促进了全市教育资源整合和校际分享沟通。同时,我们组建了由研修院培训项目负责人、学校领导、督导专家、校本研修负责人及骨干教师等多种力量介入的校本研修共同体,以联动整合實现研训智慧共享,合力推进教师终身学习、全员发展的长效机制的形成。如针对线上教学出现的“如何精选与整合线上教学资源?如何在运用好名师云课的同时,有效开展线上直播答疑环节?如何加强班级管理和线上教学管理?如何做好线上作业的布置、批改与反馈工作?如何提高线上教学的互动性?”等诸多问题,各校因校制宜、扎实有效地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能切实解决教师面临的实际问题的线上校本研修活动,构筑了一种有效的教师群体学习方式,让全市各校师生在校本研修共同体中找到了成长的力量。

2.实施区域抱团计划,构建校际学习共同体

一是教育联盟团队“抱团”共长。我们将全市所有的中小学校分学段按区域分为七个教育联盟团队,并提出了几条创新举措:教育局每年提留安排教育集团化发展专项经费,按5万/年/校区拨付给集团;鼓励集团内省教坛新秀和义乌市学科带头人以上名优教师在各校区设立集团名师工作室(每校 1~2 个),面向集团内部招选学员,纳入市名师工作室管理,经市教育局年度评估合格后,给予每年 1 万元的工作经费补助。同时,以教育联盟盟主学校为核心,实行“四共同三共享”(共同教研、共同科研、共同培训、共同发展,共享前沿信息、共享教育资源、共享发展成果,原保障机制保持不变)机制,成为区域内协同发展共同体。通过建立联盟内基于教研组建设和学科建设的联动机制,借助领衔学校雄厚的师资和课程力量,有效提升联盟内学校的整体师资水平。

二是校际联片研训团体协作共赢。第一种是教育局成立“1+1+X”城乡教育发展共同体,构建校际共同发展机制,推进区域内外、校际优质资源共享,构建纵向学习沟通、横向交流合作的立体校本研修体系。通过建立集团内教师交流互助的制度、核心学校骨干教师到成员学校任教、各校区优化配备“同步课堂”录播教室等举措,搭建资源共享平台。第二种是以1~3所公办骨干幼儿园与镇(街)及所在区域全体民办幼儿园结成学前教育发展共同体,本着以公带民、以城带农原则,实现区域内幼儿园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第三种是自发组建的校际共享联盟,合作研发并实施培训项目,通过开发优势共享型的资源生成项目联动、热点引导下的问题解决项目联动以及专题跟踪下的难点突破项目联动等多种范式,创建区域联片协作学习共同体,促进项目联盟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有效推进联盟内教师队伍整体均衡发展和薄弱学校办学水平的提升。

三是中小学与大学互联共进。以教师发展学校建设为载体,通过互办一线讲堂、职前实习、职后教育教学研训合作等,与有关大学建立起理论和实践的沟通桥梁,双方在平等互动的交流中共同进步。

二、直面问题,考评驱动, “巡课”监管精细化

为确保培训效益,在多维度规划好培训目标,序列化、连续性推进教师培训的过程中,我们邀请技术部门构架线上平台,利用钉钉直播开展云课堂培训,开展“直播+线上答疑”。参训教师利用电脑、手机、平板等多终端收看互动,同时选择配套学习资源供学员下载,构建了线上教师培训新形态。在设计实施各类线上培训项目的基础上,采用建立学习群、全程数据化监控、过程考核、班主任随时抽查、跟踪反馈等方式实时检验培训效果,确保让专家在真实的问题需求中实施针对性培训,让学员在交互式同伴交流中实现成果的分享,让组织方在平台即时交流中实现无形的过程管理,让研修方式快速实现与信息技术、自主学习的融合和嬗变。

(一)直面难题,提升线上培训课程质量

培训专家必须提前“试课”,确保流程清晰,操作流畅,及时针对性解决各类问题。如技术故障,各校全力升级扩容,确保硬件支撑的同时,要求技术部门教师随时待命,确保第一时间解决问题。针对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调整授课计划和细化作业安排,让进度慢一点、坡度缓一点、强度小一点、难度低一点,稳扎稳打,不搞“夹生饭”,以确保培训质量。针对学员无教材的问题,我们提供必需培训资源和授课PPT,一起打包上传;针对线上互动性差的问题,我们通过线上预热、云竞答、在线视频研讨、留言点评、即时分享、同伴交流、协同作业等互动方式,拉近授课专家与学员之间的距离,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线上培训产出滞后的问题;针对学员缺乏“内生动力”问题,我们及时召开相关学校校长和网络管理员视频会,统一认识,强化管理,唤起教师学习意向,保证参训者人在线、心也在线,确保学员从被动的任务完成为主动的学习成长。

(二)加强交互,注重线上培训实际效果

为提升线上培训效果,我们通过一系列举措推进线上交互:一是实时收集各类问卷的意见与建议,针对不同主题培训项目,我们有针对性设计过程互动、即时提问和培训作业;二是我们建立过程性反馈制度,全程实时线上线下监管,通过线下分点集中管理、云签到、云点名、线下巡校考勤抽查、作业检查、在线抽点名、线上互动连麦、在线研讨会、小组展示、班操、互动小游戏、抽奖环节、每日作业反馈、作业展示评选、评选优秀学习小组与优秀学员等管评方式等确保培训实效落地;三是每个项目结束后,我们及时围绕课程设计、专家授课、培训主题、培训效果、班主任管理、服务保障等方面对项目进行整体评价。如针对新教师“班主任班级管理艺术”线上培训活动结束后,我们要求参训新教师需结合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反思总结,完成一份以“班级管理工作问题剖析及改进策略”为主题的案例分析材料,以电子稿的形式统一上交;针对青年干部教科研能力培训,我们通过分享课题调研与撰稿经验,汇报各组课题进展情况等,加强学员间相互交流和学习,激活每一位学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每一位学员都成为智慧的贡献者和受益者。

(三)多维评价,加大线上培训管理力度

我们积极开辟培训评价新路径,一方面,“面”上了解:通过培训过程中的参与度和满意度调查、开展实地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学员培训学习情况,同时,我们也重视学员训后回访,了解培训后学员后将所学知识运用于教学实践和对所在学校发挥辐射作用的情况。另一方面,“点”上深入:到部分学员所在的课堂,对学员的教学情况进行了个体观察和分析。班主任随时抽查学员在线学习,及时跟远端的培训学员进行线上互动,了解培训情况。为确保全员参训,教育研修院培训部还对线上培训情况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并将其作为本年度对该校教师培训工作考核评价的依据之一。在具体项目实施过程中,作为项目负责人,要做的就是推动教育教学管理的精细化。坚持听课、巡课是项目实施中最主要的工作,既可发现教师学习的认真与刻苦程度,也可发现网络终端声音轻或专家讲课太快等问题,还可发现有的老师在课堂上随意进出或随意发送与课堂无关的信息、不认真对待作业等现象。同时,为推进校本研修工作,我们结合网络检查、进校抽查、督导专家推门听课等进行量化统计,并将此作为年末校本研修先进学校或校本研修精品项目评选的依据之一。我们制定下发了《义乌市校本研修先进单位建设与评审标准》,围绕活动管理、教师培养、发展水平、研修特色等19个二级指标设置评价标准,并将训前调研、方案设计、培训方式、学习收获等指标作为培训绩效评估的基础依据,构建“行政+市级项目管理员+一线教师督导专家”多主体、多维度的教师培训多维评估机制。

总之,教师线上培训应基于教师专业发展需求,更应聚焦教师专业进步的症结。通过多年分层递进、多维联动式开展基于需求导向的线上培训实践,形成了线上培训的组织体系、培训样态以及质量监控等系列具有一定普适性且切实可行的技术路线和操作方法,实现了教师培训的全员参与和全面覆盖,建立了区域教师培训的质量管理和评估监控机制,为整体带动区域研训氛围,切实提升线上培训品质提供了重要啟示和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更生、刘力.走进教育现场:基于研修共同体的教师培训新模式[J].教育发展研究,2012(08):76-80.

[2]佐藤学著,教师花传书[M].陈静静,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J·莱夫,E·温格.情景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M].王文静,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卢真金.论骨干教师培训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2001(06).

(责任编辑:朱福昌)

猜你喜欢

需求导向教师培训创新策略
美国在线音乐产业盈利模式的需求导向分析
基于网络与数据智能化的数码印花产品设计定制模式研究
基于需求分析的高职英语分类教学模式探究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策略研究
“需求导向”视域中地方高校音乐专业的声乐教学构建
互动与互补:《新周刊》微博传播策略浅析
浅析混合学习模式下的教师培训网络课程设计策略
关于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思考和浅谈
新形势下企业干部管理的创新策略探究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