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寿山石雕的古典美学写意

2023-02-26陈智楠

东方收藏 2023年12期
关键词:写意美学

摘要:古典美学写意深刻体现着古代哲学思想,《易经》中有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中国式审美精神的源头,来自于包容万象的“天人合一”自然观,从对自然之大的观照和包容,进而延伸美学美感写意。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门类,寿山石雕以其特有的雕刻技法和艺术韵味著称于世。在其雕刻手法中,便是借鉴了中国古典美学原理,从而实现寿山石雕的美学写意。

关键词:中国古典美学;寿山石雕;美学;写意

一、追本溯源,传移模写

清代学者施鸿保在《闽杂记·寿山石印章》中说:“古印章皆以金玉及铜为之。石刻始于明初会稽王冕,后来相传以昌化石、青田石为贵,至明末乃更贵寿山石。寿山属侯官县,去城北五十里,与芙蓉峰对峙,其所生石柔而易刻,大有二三尺者,或谓即珉也。”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在海洋文明与农业文明的熏陶下,形成了得天独厚的文化底蕴。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寿山石文化应运而生。

寿山石文化博大精深、积淀深厚。相传早在南朝时期,寿山石雕就已流传于民间;唐代福州寺庙出现寿山石雕佛像、香炉、念珠等作品;及至宋代,寿山石雕作坊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明清两代的寿山石章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作品,以其独特的美学和技法,融汇自然美和艺术美,从而诞生了独具魅力的寿山石文化,并逐步形成“东门”和“西门”两支风格各异的流派;到了近代,寿山石雕渐臻成熟,流派纷呈;新中国成立后,越来越多的民间艺术家参与其中,诞生了强大的寿山石雕刻队伍,寿山石雕行业发展进入一个巅峰期。

寿山石质地温润又富有韧性,刀感极佳。在长达15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寿山石雕技法经过一代又一代手艺人的传承和创新,从传统走向现代,独具东方艺术韵味,涵盖了圆雕、浮雕、薄意、镂雕、链雕、镶嵌、钮雕等。寿山石雕作品脂润晶莹、色彩斑斓,历来被视为雕刻与篆刻的上乘之作,且成为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价值。

寿山石雕艺术家通过雕刻技艺和艺术表现手法,将自然山石的美丽与灵动融入作品中,同时注重通过形象、意象等艺术手段,传达出深远的理念和意境。其中,寿山石雕作品常以简约、深沉的方式表现出意境,使观者在欣赏时能够产生共鸣和思考。它并非简单地模仿自然界的各种形态,而是通过艺术家的创作和表达,以巧妙的艺术手法凸显自然万物的神韵和形象。艺术家根据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运用线条、形态、纹理等元素进行创作,使寿山石雕作品更富有个性和艺术魅力。

二、应物象形,意法合一

如何赋予寿山石雕作品以自然美和灵动美,非常考验手艺人的工艺水平。手艺人在创作过程中,要留心观察生活,仔细研究物象的结构和神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意在刀先,以高度概括的线条展现作品的形态美,而非完全逼真地复刻。

大象无形,在寿山石雕艺术发展过程中,需要手艺人赋予石雕精神、灵魂和气质,在精神层面上让石雕成为有价值的精品力作。艺术的本质是相通的,雕刻艺术和其他艺术门类一样,无需完全真实还原,太似则俗,而是要在似与不似之间寻找中国古典美学的禅意。除此之外,高超的雕刻手法只是配合手段。

如笔者创作的《或跃在渊》(图1),取材西安绿石,色彩以绿色为主,这是寿山石雕中少有的浓绿色。在雕刻过程中,笔者发现原材料上存在部分坑洼、细裂的情况,因此,为了尽量保留材料的完整性,对其设计避开了坑洼部分,将龙的造型融入创作构思当中。作品灵感来源于《易·乾》中的“或跃在渊”。只有找到合适的题材,材料和工艺两者相辅相成,才能真正成为一件合格的作品。因为,作品是作者心境的一种表达,能够从中看到作者的心绪才是一件好作品。

《大学》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虑而后能得。”寿山石雕的艺术创作亦是如此。寿山石雕历来强调“兼收并蓄”,在创作过程中,艺术家常常借鉴中国传统绘画、诗词、文学等多种艺术形式,融合其中的美学精髓,使作品更具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

受中国古典美学孕育下的艺术创作理念影响,无数优秀的寿山石雕艺术大师以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激活原石的灵性,赋予寿山石雕作品艺术价值和文化魅力,并充分展现出大胆创新和开放包容的艺术观念。

三、气韵生动,内蕴哲学

中国古典艺术的美学写意往往体现着中国的哲学思想,《易经》有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的理论性对“器”的实践性具有指导意义。中国式审美精神的源头,来自包容万象的“天人合一”自然观,从对自然之大的观照和包容,进而延伸哲学美感写意。

艺术的哲学表现形式,是将艺术家的修养与思想内化,通过整合而外化。而意境的营造是一种重要的艺术手法,艺术家经过想象构思和情感表达,构建出作品的哲学意境,从而展现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图2)。

寿山石雕的艺术表达形式亦是如此,雕刻师通过简洁、概括的线条勾勒画面,利用光色表现画面,通过对光影变化的运用来表现意境。寿山石雕艺术家讲究形式语言的表达,通过线条的折叠、曲线的延伸和肌理的推敲,使作品呈现出动态变化的美感。

寿山石雕作品的线条和形态往往是从自然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它既保留了自然形态的特点,又经过艺术家的创造和加工,达到了一种独特的美学追求。虚实之间,各物象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依存,一幅颇具哲学意蕴的画面便跃然石上,虚实相生、余韵无穷,追求“自然与生活的和谐”。雕刻师通过雕刻手法和表现形式,力求在作品中呈现出大自然的变幻和生命力。石雕作品常常以山水、花鸟、人物等为题材,通过塑造石材的形态和纹理,以及雕刻出的生动形象,展示出自然界的生命力和活力。同时也注重将自然与社会生活进行有机的结合,通过刻画人物、生活场景等元素,使作品更具生活情感和人文关怀。

传统国画与寿山石雕艺术的表现形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二者都注重色彩的运用,讲究留白与写意,给人以无限想象空间,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在寿山石雕创作中,留有一定的空白,保留天然原石的肌理;线条疏密有致、宽能走马、密不透风;利用巧色雕琢,因材施艺(图3)。

四、不巧之巧,美学拙意

中国古典美学讲究“拙”,那些看上去似乎粗陋、有待雕琢的东西,却能够在中国人的眼中呈现出独特的美感。画家迷恋枯笔焦墨,诗人以拙句为奇作,匠人以粗朴成雅器,文人愿以“拙”字来命名著作或居所,甚至连为人也追求“拙”,主张“藏巧于拙”的智慧。“拙”成为中国美学精神的一个特色命题,也赋予历代文人雅士对于事物的另一种执着与热爱。

中国古典美学的产生,受道家思想的深刻影响,追求朴素自然、简洁静谧的意境,蕴含着文人的价值观、思想观、世界观和审美观。如作为中国丹青史高峰的宋画,其画风空灵、含蓄、谦卑、诚恳,宋代画家以技近乎道的写实信仰,认真地对待每一截枯木、每一片树叶、每一个渔夫、每一段羁旅。他们在困顿中浪漫、在缺憾中赞美,于长河溪流、山川小景、人物花鸟中轻叩生命的价值。

“不巧之巧,美学拙意”,寿山石雕艺术创作亦是如此。“拙”是以生命本然的真实去认识世界,它通常被当作一种美学境界。在寿山石雕中,雕刻师在艺术修为达到巅峰后,便不再依赖手上的技巧,而是通过内心对于世界重新的审视和感知,以拙心表现拙态,进而体味生命的拙境,获得内心的逍遥,这也是石雕创作的艺术逍遥。

而在寿山石雕的艺术表现形式中,印钮展示出了浑厚敦实的形体美,其气质古朴粗犷,没有过多的修饰和加工,保留了原始的自然形态和质地,给人以遒劲灵动的感觉,体现出一种形体美和力量感。印钮古拙的风格特点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相符,强调自然、质朴、简约的美学理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寿山石雕艺术家便是周宝庭,他的古兽印钮依石就势,盈握之间浓缩雕塑语言,造型稳重坚实、线条概括雄健,洋溢着朴茂、沉雄的古意,生动表达出内在的精神气质,呈现出一种古拙朴素之美。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在新时代,对于寿山石雕艺术家而言,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要让寿山石雕的创作理念跳脱固有模式,更好地把握“意”而非“技”;要让寿山石雕成为向世人展现中国文化精神、弘扬东方审美意趣的艺术时尚。

五、结语

福州寿山石雕发展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技艺手法成熟、色彩独特迷人、质地温润晶莹,融合自然美、工艺美与哲学美,备受古今中外人们的喜爱。寿山石文化艺术是一种集历史性、文艺性、美学性于一体的艺术,浓缩诗、书、画、印、雕、塑之精华,散发著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之芬芳。其风姿神韵超凡脱俗、艺术风格炉火纯青、石质脂润柔而易攻,被世人推崇为“四大国石”之一,地位独特,举世瞩目。

寿山石雕的美学写意体现在注重写意、兼收并蓄、追求自然与生活的和谐,以及意境的提炼和升华等方面。它通过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出大自然的美丽与灵动,同时传递出深刻的思想和意境,使人们在欣赏作品时能够得到艺术的享受和思考的启示,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独特的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梁]刘勰著;徐正英 ,罗家湘注.文心雕龙[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2]杨明.中国画表现手法在寿山石雕中的运用[J].东方收藏,2023(05):130-132.

[3]林霖.浅论山水人物绘画对寿山石雕刻的影响[J].东方收藏,2022(12):101-103.

作者简介:

陈智楠,福建福州人。现为中级工艺美术师、全国轻工技术能手、福建省工艺美术名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福州寿山石行业协会会员。受父亲陈礼忠启蒙学习寿山石雕,后跟随姚仲达、林飞学习印钮、人物雕刻。2017年12月受中国国家博物馆之邀参加“寿山石艺传承展”,十件优秀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同年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中国微故事”专访。2018年受邀参加西泠印社印钮展,作品《羊嘼》被西泠印社收藏。2019年作品《有凤来仪》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猜你喜欢

写意美学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外婆的美学
生活美学馆
纯白美学
论王铎草书艺术中的入古出新
对楚汉艺术中写意元素的探索
中国传统人物画《威武鲁提辖》创作
工笔画中的“写意”性表现载体
时代呼唤写意中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