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人物绘画发展及与当代陶瓷艺术的融合探索

2023-02-26郑甲锦

东方收藏 2023年12期
关键词:陶瓷艺术

摘要: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作为陶瓷大国的中国,与人类文明发展密切相关。而中国人物绘画艺术崇尚工笔与写意,其创作风格历经千余年的沉淀和演进,名家辈出,名作流传至今,陶冶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审美。文章主要探讨中国人物绘画发展及与当代陶瓷艺术的融合探索,从其发展的主要历史时期、代表性画家、工笔技法、写意技法及其美学探索展开论述,希望能够为当代陶瓷的创作和欣赏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陶瓷艺术;人物绘画;工笔技法;写意美学

一、中国人物绘画的主要发展时期及其代表性画家

中国绘画艺术源远流长。远古时代,人物形象最早出现于岩画和彩陶纹样中,在中国绘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开端。历经多年的发展和沉淀,中国人物绘画形成了规范的画法,以线为根本、以笔为语言,融合成一幅和谐的画面。对此,《苦瓜和尚画语录·一画》中云:“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

在中国人物绘画史上,从纵向来看,宋代以前出現的人物画多以工笔为主,追求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宋元之后,文人画兴起,逐渐由工笔人物转向写意人物。

南北朝时期,在工笔人物绘画的重要画家之中,具有代表性便是“六朝四大家”,分别为张僧繇、顾恺之、曹不兴与陆探微。南北朝时期佛教兴盛,因此描绘佛像是当时的绘画风尚。张僧繇于佛像人物用功最深,独具一格,在技法上独辟蹊径、广收博取,画人物能做到朝衣野服、今古不失,创造了一种“笔才一二,像已应焉”的画法。顾恺之作画,意在传神,画人注重点睛,自云“传神写照,尽在阿堵中”。曹不兴将形制规范、笔法简略、题材同一的绘画进行全面改造,使其逐渐走上独立发展之路。陆探微师从顾恺之,因用笔连绵不绝、错落有致,故号为“密体”,他的人物画墨线行笔紧细、气脉贯通、笔迹周密,世人称其画风为“秀骨清像”,《历代名画记》则称“陆得其骨,顾得其神”。

唐代的吴道子,与张僧繇一同被后世推为“疏体”的代表。他继承了魏晋时期的绘画特点,还对张僧繇的“疏体”进行传承和发扬,同时创新地改变了前代画家所用的“铁线描”,继往开来、革故鼎新,在前人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带有节奏感和表现力的“莼菜条”。这种线条风格是两头细中间粗的“兰叶描”,落笔处有力大气、错落有序、张弛有度,使线条富有节奏韵律,画面更加生动活泼,被后人称为“吴带当风”,亦对后世画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人物绘画工笔技法与写意技法的不同艺术表现

中国人物绘画在创作过程中,有着一种对意趣的天然追求。在历史长河中,提到中国人物绘画的概念,一般简单地区分为工笔和写意两类。

工笔人物画发展相对较早,是一种个性绘画的表达,亦称“细笔画”,创作过程复杂且精细。画家需要对人物进行深入的观察和研究,理解其内在的精神气质和外在的形态特征,然后通过精细的线条勾勒出人物的轮廓和形态。这一步骤需要高度的技巧和耐心,因为每一根线条都需要恰到好处,既要准确表达人物的特征,又要有艺术美感。工笔人物画注重色彩的运用,通过丰富的色彩表现出人物的肌肤、衣物的纹理以及环境的光影效果,画家需要掌握各种调色技巧,才能使画面色彩丰富且和谐。最后是细节的修饰和整体的调整,这一步骤是画作完成的最后阶段,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画家需要对画面进行全面的审视和调整,确保画面的每一个细节都符合要求,才能使画面呈现出最佳的艺术效果。

写意人物画是中国人物绘画的另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其核心技法在于通过简洁、自由的笔墨,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内在精神和气质。与工笔人物画相比,写意人物画更注重笔墨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其中,笔墨的运用是至关重要的。画家通过粗细、浓淡、干湿等不同变化的笔墨,表现出人物的形态、结构和质感。通过笔墨的挥洒,画家可以传达出自己对于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感受,使画面充满情感和生命力。

此外,写意人物画的用色也非常独特。虽然不像工笔人物画那样注重色彩的丰富和细腻,但写意人物画仍然需要用色简练、概括,以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神韵和气质。在用色上,画家需要掌握色彩的搭配技巧,使画面色彩既协调又富有层次感。

中国画主张缘物寄情、以神取形,使画家在创作中的主观情感得以充分表达,并产生摄人心魄的意境。从工笔写形到文人写意、从画语初心到精神追求,使观者能够深刻领悟到中国文化的根脉,追寻属于绘画艺术家的一方文化净土。

三、人物绘画在当代陶瓷上的美学表现探索

传统的陶瓷人物绘画,大部分是采用戏曲中的桥段以及历史典故的形式内容呈现在画面中。陶瓷创作者将中国书画艺术融入陶瓷绘画中,使之更具有书卷气。

在对人物绘画的认识中,艺术家的理念决定着绘画的题材、构图和技法。在陶瓷作品上展现人物绘画,不仅仅是画面的表达,还有对绘画美学表现的深入探索。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人物绘画在不断的变革中探寻着新的发展方向。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带来了新的绘画工具和材料,更为艺术家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和可能。在追求新颖和创意的同时,如何保持作品的艺术性和传统价值,是艺术家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同时,如何将科技与艺术完美结合,创造出既有传统韵味又具有现代气息的陶瓷作品,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陶瓷人物绘画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从科学技术方面出发,采用新材料、新颜料及新技术,给中国人物绘画带来了更多的美学思考。新的绘画技法出现了更多可能性,产生了不同的人物绘画风格,达到了中国人物画内容和形式的和谐统一。笔者在此以平面瓷板画和立体陶瓷上的绘画展现为例,解读中国人物绘画在当代陶瓷上的美学表现。

(一)平面瓷板画上的绘画展现

平面瓷板画是一种将绘画艺术与陶瓷工艺相结合的艺术形式,通常是在一块平整的瓷板上,运用各种绘画技巧和手法,创作出具有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的作品。与传统的油画、水彩画等绘画形式相比,平面瓷板画在材质和表现手法上有其独树一帜的特点和优势。

首先,平面瓷板画的绘画材料具有很高的耐久性和稳定性。由于其表面坚硬、光滑、细腻,不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可以长时间保存而不易损坏,这就使得平面瓷板画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其次,平面瓷板画的绘画技巧和手法具有多样性,如点、线、面、色彩、构图等,因而能够创作出具有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的作品。同时,由于瓷板的特殊性质,画家还可以运用不同的技巧和手法,如喷枪、刮刀、雕刻等,使画面呈现出更加丰富和多变的视觉效果。

以章朝晖的《高温色釉京剧人物瓷板》(图1)为例,其色彩运用丰富,主要以中国传统的红、黄、蓝、绿等颜色为主。红色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象征着喜庆、吉祥和繁荣,在这幅作品中,红色被大量运用在京剧角色的服饰上,生动地展现出人物的华丽,增强了画面的庄重感。经窑火烧制,画中的人物表情生动、身姿优美。此外,画中的道具和背景也十分考究,展现了对细节的关注和高超的绘画技巧。

笔者创作的瓷板画《讲经图》(图2),主要采用的是工笔技法。整体细腻入微,注重细节表现,力求使画面更加生动逼真、更具有艺术感染力。此外,画作还运用了明暗、透视等西方绘画技法,使画面更具立体感,同时融入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和韵味。

(二)立体陶瓷上的绘画展现

立体陶瓷人物绘画作为陶瓷艺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这种艺术形式融合了造型艺术、绘画技巧和烧成工艺,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视觉语言。

合适的材料是实现立体陶瓷人物绘画的基础,艺术家需根据创作需求选择合适的陶瓷材料,并对其进行预处理,以确保能满足创作要求。绘画技巧是立体陶瓷人物绘画的核心,如涂、染等,并根据材料特性和创作主题灵活运用。同时,还需关注绘画的层次感和立体感,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烧成工艺是立体陶瓷人物绘画的关键环节,需对烧成温度、时间及气氛等因素进行精确控制,以确保作品在烧成过程中能保持预期的形态和色彩效果。

以清康熙青花“郭子仪祝寿图”笔筒(图3)的人物绘画为例,其色调清新淡雅、人物形象立体生动。在画面中,人物栩栩如生,通过线条的勾勒和细节的描绘,体现出丰富的表情和姿态。画中的人物或坐或立、或静或动,顯得自然流畅。同时,画面中的背景和道具也十分考究,与人物形象相互呼应。画师巧妙地运用了青花瓷的特质,使得作品更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

由此观之,陶瓷作为我国的文化瑰宝,不仅是一种生活器具,更是一种具有独特美学的艺术形式。其千变万化的形态、丰富多彩的纹饰以及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都使其成为中华文化的优秀代表。

经过火的洗礼,泥土变得坚硬而光洁,散发出一种沉静而内敛的美感。陶瓷的质地可以反射光线,使器物表面呈现出迷人的光泽。这种光泽随着时间推移和日常使用而不断发生变化,使得每一件陶瓷作品都拥有独特的韵味。

四、结语

陶瓷人物绘画创作采用了多种创作技法,既露高雅又显古朴,可谓别具一格,通过笔墨实现了画面形象的塑造与语言的表达。随着当代陶瓷艺术的不断发展,陶瓷人物绘画展示出明显的时代特色。画家在创作过程中,以自身的情感因素和独到的观察方式,形成意境的自觉追求,从而构成陶瓷人物绘画的意趣和风貌,令人青睐。

参考文献:

[1]程显惠,张泉喜.探析陶瓷传统人物绘画与当代陶瓷人物绘画的异同——以高温颜色釉为例[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56(10):120-121.

[2]赵丹.中国山水绘画中工笔人物的审美艺术研究[J].新美域,2022(10):33-35.

[3]孟祥军.中国写实人物画的“意趣”探析[J].美术界,2016(02):87.

[4]赵书全.试论中国写意人物画的艺术特点[J].景德镇陶瓷,2017(06):24-25.

作者简介:

郑甲锦(1989—),男,毕业于南京大学金陵学院艺术设计(影视动画)专业。现为德化县郑甲锦陶瓷工作室艺术总监。擅长釉上粉彩、釉下彩创作。作品曾在全国、省、市各类比赛中获奖,《讲经图》荣获福建省第三届“闽艺杯”陶瓷艺术创意设计评比金奖。

猜你喜欢

陶瓷艺术
公共环境陶瓷艺术课程创新模式研究
分析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审美价值
陶瓷艺术在现代家庭装饰中的意义研究
浅析景德镇陶瓷粉彩雪景绘画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浅析动漫艺术创作与陶瓷艺术的融合
中原陶瓷艺术创新机遇研究
陶瓷艺术介入公共环境中的应用
景德镇古彩艺术的发展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