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三个需求”
2023-02-26薛勇民岂晶晶
薛勇民, 岂晶晶
(山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太原 03003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1)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5月3日。当前,办好中国高校,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根本指导地位,使高校成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阵地和坚实堡垒。这就要求高校应抓准提升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实效性的着力点,切实加强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培养,使大学生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一、理论需求: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理性认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之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信仰也就决定着对中国共产党的忠诚和拥护。高校作为人才培养、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阵地,在学习好、阐释好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同时,也应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论教育。简而言之,就是要以增强大学生群体的理性认知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为抓手,构建科学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体系,讲深讲透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必要性、重要性。
(一)讲清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
在以往,人们习惯于把信仰做简单化理解,且误认为信仰就是宗教信仰,把信仰视为一种错误的精神活动。从根本上讲,信仰是一定社会条件的产物,是人们追问存在意义、审视现实世界的一种精神状态。因此,在高校进行科学的信仰教育,首先要打破信仰认知上的误区,突破传统的思维界定。加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特别应强化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性认知,为社会实践中践行马克思主义提供思想认识基础。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0页。。
也就是说,只有通过科学掌握信仰的基本知识,深刻理解信仰的基本内涵和价值意义,才能深入地全面地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马克思主义信仰之所以必要,根本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一种有严密逻辑的科学理论。“任何信仰的教育,都必须有其知识的载体,都需要传授某些与信仰有关的知识。”(4)刘建军:《信仰教育: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的本质内容》,《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在高校,首先必须讲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一基础必修课,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教学,引导大学生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并用于指导现实学习、生活实践。在此基础上,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两个必然”,引导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发有为,树立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理想信念,帮助大学生把握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规律,正确掌握实现共产主义的现实路径方法。
因此,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过程中,高校教师必须清楚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真理性,引导大学生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真谛的理解和领悟。进一步,应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引导大学生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真正入脑入心。
(二)讲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能够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正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的真理性。中国共产党在百年来的历史发展中,始终反对将马克思主义当成一成不变的理论教条,而是坚持结合中国具体实际探求真理,形成了一系列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优秀成果,从而在实践中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自我进步,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魅力。因此,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也必须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特点,不断丰富教育内容。也只有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才能巩固、深化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理论认知。
具体而言,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教学中,要引导大学生不断增强“四个自信”,通过讲解真实发生的典型事件或案例来提升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服感,从而在情感上引起共鸣。要不断加强大学生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理解,确保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求知学习、社会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认同,更加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高校在教学内容上还应加强关于理想信念、法律规范、思想道德等方面的知识教育,并结合榜样人物的先进事迹来生动验证其科学性;将各种红色文化精神引入信仰教育中,帮助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从而形成强大的感召力与凝聚力。不仅如此,高校具有培育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领航者的作用,要通过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判断和正确的价值取向,能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以有力应对各种错误社会思潮的冲击,从而推动新时代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找寻到人生的价值意义。
(三)讲透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价值观念等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重要理论来源。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必须注重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实现信仰教育的民族化与本土化。
必须指出,与西方社会信仰不同,中国传统社会的信仰包含对个人道德的追求和对社会愿景的向往,而且所追求、向往的理想目标与马克思主义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儒家在《礼记》中强调“大同社会”,明确主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在国家治理中则重视“仁爱”,强调“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等,也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不仅如此,儒家思想家还主张“格物致知”“修身克己”“慎思笃行”以及“反求诸己”“见贤思齐”等,要求通过个人反省与自教,培养崇高的思想品德与理想信仰。同时,道家讲求顺应自然以修身,墨家注重“志功合”,兴利除害,平天下。诸多思想都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内涵,成为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理论根基,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提供了精神动力和理想支撑。
毫无疑问,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只有讲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才能让大学生领悟中国气质和中国精神,自觉担负起新时代青年的使命,立志成才,立德成人,坚定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信念。
二、情感需求: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方式优化
就其实质而言,“教育从来不是空洞乏味的说教,而是撼动心灵的浸润”(5)宋敏娟:《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155页。。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教育,特别强调关照青年学生的精神世界。而目前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则严重缺乏应有的情感渗透,明显影响到大学生对信仰的接受和认同程度。这就要求高校在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时,必须关切学生期待,适应学生情感状态;改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学生情感共鸣;创新教学形式,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教育过程中,应注重激活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利用情感熏陶教学满足大学生的情感需求,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大学生认同并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一)积极适应学生情感状态
新时代大学生出生成长于知识经济时代,求知欲强,追求个性,具有强烈的创新思维。他们从小生活环境优越,不缺父母长辈的关爱,物质生活比较富裕,更加注重精神需求的满足。这就要求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必须特别注重学生的情感需求,深入思考研究青年学生的情感文化。
有必要搞清楚并深刻理解文化的特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而中华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家国情怀,诸如“精忠报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无不体现了家国情怀的重要性。在这方面,要引导学生阅读经典爱国故事,通过各种读书交流会,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情感,有助于新时代大学生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参与感。同时,要积极通过红色文化来树立和培育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红色文化中所包含的革命斗争品质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所蕴含的丰富精神内涵应成为培养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素材。现实中,可以通过讲述英雄事迹、参观红色革命遗址等来增强红色革命文化的感召力。不仅如此,高校还应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之中,对雷锋精神、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以及伟大抗疫精神进行深入解读和宣讲,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这些精神在大学生群体中入脑入心,从而在情感上真正认同和信奉马克思主义。
(二)有力激发学生情感共鸣
毫无疑问,校园文化中所蕴含的精神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氛围,对于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培育以及求学成长、人格健全等,都会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高校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把与理想信念相关的文化元素注入校园环境营造中,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发挥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功能,真正做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
要加强课堂内外的情景设计。借助图片、音乐、视频等青年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来让学生感悟抽象枯燥的理论。可以切合大学生的实际生活构建特定的场景,引导大学生在场景中探寻生命的价值意义,体悟真善美。将社会热点事例和先进榜样带入课堂,通过具体事迹来启发大学生对信仰的情感认同。要加强校园环境氛围的渲染。可以设计具有“马克思画像”标志的课件模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典语句专栏等,以及在校园宣传标语和建筑的设计中融入马克思主义信仰元素,以提升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符号文化的认同度。可以举办丰富多彩的相关校园文化活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78页。可以通过“唱革命歌曲,读马恩经典”系列活动、举办马克思主义专题报告会以及“青马工程培训班”等,引导大学生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组织师生围绕“贴近新时代”“继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坚守马克思主义中强化接班人意识”等内容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最生动有趣的形式宣讲马克思主义理论,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主动参与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来,更好地实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生活化。
(三)不断强化学生情感体验
摆在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面前的一个难题在于,如何结合新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借助网络来拓宽信仰教育的平台,从而突破传统教育方式的局限,寻求适合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有效方式,强化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情感认同。
众所周知,在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互联网在学习和工作中发挥了十分突出的作用。在这一时期,高校也适时将课堂教学从传统的线下课堂转向了网络空间,广大师生被动地走上了“云端”,创新了线上教学方式。教师充分利用互联网教学平台如钉钉、腾讯会议等各种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以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呈现。打造教学互动平台,通过拓宽育人模式,增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双向互动交流,打破传统的“教”与被动的“学”的单一模式。在这一互动平台上,教育者通过文字以及视频聊天的方式与受教育者即时交流互动,及时接收教育的反馈,以便随时调整教育内容。除此之外,平台还能够设置“话题讨论”的相关功能,在国庆节、建党100周年等特殊节日开展相关话题讨论,或者在每年的两会等重大活动时围绕社会重大热门事件、校园热点问题进行互动讨论。在互动中,激发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他们价值观的培养,开拓了搞好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途径。可以录制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短视频。在新媒体时代,高校在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可通过创立专门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短视频号以及网站,创作高质量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视频,形成自己独有的短视频资源库,系统整理后进而分类,使大学生能够自由选择、浏览和下载。短视频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易接受。借助短视频的影响力,将情感因素注入信仰教育中来,使学生能够融入特定的情景,在观看中激起观看者情感上的共鸣,在无形中接受视频内容所呈现出来的思想价值观念。将短视频带来的思想价值观念延伸到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中,从而产生长久的情感体验。
三、实践需求: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现实体验
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更离不开现实的实践体验。实践教育作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最为关键的一环,要求高校必须树立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突破传统的实践思维,创新实践教育模式。也就是说,要进一步使新时代大学生在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相关理论知识后,回归到现实中来,在实践中接受检验。
(一)增强实践教学效果
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35页。大学生读书学习、探求真知,也只有回归实践,才能深化理解理论知识的内涵,并通过鲜活的实践锻炼自身的意志,培养理性思维能力,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具体的实践教学当然不应局限于校园内,更不只是一味地参加讲座、竞赛、演讲等。要丰富校内的实践活动形式。借助国庆节、建党纪念日、五四青年节等具有鲜明马克思主义承载意义的重大节日来进行信仰教育,举行一些特定的仪式,比如入党宣誓、升国旗等来增强仪式感;组织举办诗歌朗诵会、书画展演以及歌舞演出等,让大学生亲自参与特定的情景,亲身体验角色的情感。同时,组织学生观看马克思主义信仰相关纪录片、电影,利用视频呈现的内容来进行信仰教育,使大学生能够在观看中深刻感受共产主义战士在奋斗中所坚守的信仰以及所蕴含的精神动力。要组织学生走向社会。通过“三下乡”、志愿服务、扶贫支教等活动形式,引导大学生深入基层,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思想观念在无形中融入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将自己在课堂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变成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本领,在实践中真切体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文化景点。可以到延安、井冈山等红色革命圣地、遗址、纪念馆参观学习,这是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最直观、最有冲击力、最震撼人心的实践形式。大学生在参观中可重温那段苦难辉煌岁月,感受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过的艰难历程,领略革命烈士身怀信仰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而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二)开展线上实践活动
互联网技术的普遍应用,带来了线上线下特征鲜明的两种不同的实践形式,二者各有优势和局限。相对于线下实践方式而言,线上实践利用虚拟技术,完全避免了现实场景的需求。
要充分利用虚拟技术。高校可利用VR技术构建博物馆、纪念馆、革命遗址、红色景点等场景,让学生在学校就可以进行沉浸式的体验,增强学生的在场参与感与交互感。可以联系全国各地的纪念馆、博物馆等展览馆,引导学生通过新媒体平台,随时随地进行线上参观,接受最生动的视觉效果,突破传统实践中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可以通过激发大学生线上实践的热情,让学生能够突破原有的线下实践模式,更好地进行“亲身体验”,从而丰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践路径。应引导学生参与网上的志愿活动。例如,志愿汇所发起的公益传播官,就是鼓励人们关注“全民公益”的公众号,参与月捐等方式,使城市小朋友与山区小朋友能够快乐成长。对于大学生来说,这种方式既不用外出,免除经费支出,又能够实现自己的志愿者工时。与此同时,在志愿活动中通过了解山区孩子的真实故事,还可以使大学生能够体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能够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找到被需要的成就感,以此激发其学习动力,在功成名就的同时帮助更多的需要帮助的人。要提高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热情。可鼓励学生参加微信的运动步数活动,在捐赠步数中参与公益活动,帮助各种需要帮助的人们;也可以参与支付宝的蚂蚁森林,在线上实现虚拟种树,在参与小树的成长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获得相应的证书后,切实感觉到自己为祖国的荒漠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总之,高校要大力提倡学生进行线上实践,让大学生在这种新的实践过程中增长知识,增强使命感与责任感,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熏陶,在实践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三)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
应当说,传统仪式活动所带来的仪式感是不可替代的,升国旗、悼念先烈、清明扫墓等活动具有特殊的时间和地点,程序严格、规范,只有在线下实地进行,才能保证效果,增强感染力。但是,一些公益活动、景点参观等,如果面临人们出行不便的情况,完全可以在线上进行实践。例如,在讲解爱国主义的过程中,可以加入线上实践环节,使大学生在了解英雄的光辉事迹后,同时在线上参观相应的展览馆,在参观中深化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利用这种榜样示范的方式,来唤醒学生对英雄的崇拜之心,使其能够向英雄学习,学习其无私奉献、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进而促使学生将这种精神品质应用于实际生活,在爱国中承担起自己作为接班人的重任。不管是线上实践还是线下实践,不管是固定场所还是虚构场景,有必要加以有机结合,有助于提高积累的知识、收获的情感体验以及所涉及的行为养成等的真实性。
在新媒体时代,要利用线上线下平台共同开展信仰教育,使大学生能够在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中学习,更加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守理想信念,在实践的过程中检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学习成果,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知行合一。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面对国际国内复杂形势的挑战,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任重道远。这就要求高校在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顺应时代发展,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不断丰富教育教学内容,变革教育教学方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式现代化而培养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