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宝鸡市中药材产业营销策略研究

2023-02-25董能峰王青青脱梅娟高晓庆

现代农机 2023年5期
关键词:宝鸡市宝鸡中药材

刘 盼,董能峰,杨 怡,王青青,脱梅娟,高晓庆,王 路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721013,陕西宝鸡)

宝鸡市地处陕西省关中西部,秦岭南屏,渭水中流,关陇西阻北横,渭北沃野平原[1]。

宝鸡市由于地质地貌结构复杂,海拔高度差异悬殊,因此形成了十分复杂且多种多样土壤类型,为宝鸡市内种植中药材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从而造就了极其丰富的经济作物。宝鸡境内有上千种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这为宝鸡中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2]。

1 宝鸡中药材产业现状

1.1 宝鸡中药材种植现状

截至2020 年底,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64万hm2,较2016 年新增1.44 万hm2;林麝养殖存栏1.9万头,占全国存栏总量的70%以上。近年来,宝鸡市加快道地药材品种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在西部山区(陈仓区、陇县)发展柴胡、苍术、猪苓,在北部乔山地区(千阳、麟游、陇县)发展连翘、秦艽、苍术、丹参、黄芪等,在南部“秦岭”山区发展党参、贝母、重楼、五味子、山茱萸、林麝等,初步建成具有宝鸡特色的柴胡、山茱萸等八大道地特色药材基地。积极探索“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 等模式,全市发展新型主体121 户,建成万亩以上种植示范基地3 个,千亩以上种植示范基地18 个[3]。

1.2 宝鸡中药企业现状

截至2020 年底,全市有中药饮片、中药制剂、中药保健品及中药提取物企业共27 家。其中7 家中药饮片企业、7 家中药制剂企业顺利换发新的“药品生产许可证”,新增皖诚中药饮片已全面投入生产,韩勇“9+9”迁址顺利,向源中药饮片深加工项目、华西制药二期建设项目已开工在建。中药材初级市场运转平稳。金台区华山医药连锁物流中心、凤县中草药仓储物流基地、陕西鑫皖、茂农流通贸易企业运行顺利,麟游丈八中药材仓储物流及初加工厂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中医药品牌不断提升。“宝鸡柴胡”“太白贝母”等优质中药材品种先后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丝博会“十大秦药”称号[4]。

2 宝鸡中医药全产业链产业体系

宝鸡市初步建立集中药材种植养殖、中药加工制造、中药商贸流通、中医医疗服务、中医药健康相关产业及中医药科研“六位一体”的产业体系,形成产业化、规范化、现代化的发展新格局,打造宝鸡特色中医药产业品牌,全面提升打造宝鸡市“太白山药谷”中医药产业全产业链的立体布局,实现宝鸡市中医药产业年产值突破百亿元,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5]。

按照全产业链模式,构建中医药产业发展体系,主要包括:

(1)中药材种植养殖业。加强中药材种苗、种子科技研发,做好资源保护,建立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种植养殖基地,加强相关认证工作。

(2)中医药加工制造业。重点发展中药提取物、中药饮片、中成药、保健品等制造产业。

(3)中医医疗服务。重点加强中医院、中医馆、国医馆等设施建设,发挥中医在治疗、保健、养生等方面作用,促进医养结合,构建完善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

(4)中医药健康服务业。重点发展中医药医疗卫生、健康养生服务、健康管理咨询及相关旅游文化产业。

(5)中医药商贸流通产业。重点发展中药材及中医药产品批发零售网点,建立一批专业化市场,积极推进国际化电子交易平台建设,加强中医药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培育壮大中医药商贸流通产业。

(6)中医药科研。重点在中药材品种繁育、道地药材研发、加工技术创新、重大疑难疾病治疗、慢性病防治、中医药防治技术和产品研发等领域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以中医药科研院校和机构为主体、中医药科学研究平台为支撑、共同参与的中医药科技创新机制。

在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中,重点构建信息中心、研发中心、物流中心、营销中心四大基础平台,支撑全产业链运营。

3 宝鸡市中药材产业营销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宝鸡市中药材产业已经具有一定规模,但中药材产业发展滞后和中医药服务模式创新不足等问题仍客观存在,不能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群众的需求。

(1)中药材产业发展滞后。一是道地中药材种植标准化、规模化程度不高,中药材种植技术和模式研究推广滞后,种植技术服务力量薄弱,中药材种植产业科研项目少,带动能力不足,部分道地中药材、大宗中药材、地理标志产品未形成规模。二是全市中药材产业种植、加工、销售、流通等各环节龙头型企业少,带动作用不明显。三是中医药品牌知名度不高,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强。中医药企业以普药为主导的格局还未改变,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不强。

(2)中医药服务模式创新不足。目前中医药服务模式以中医药治疗模式为主,中医药在保健、养生、康复方面的作用发挥不充分,中医药产业与乡村振兴、休闲旅游等结合不够紧密,“互联网+” 中医药产业营销模式建立不完全,现有的中医药产业销售模式不能满足新的市场需求。

4 宝鸡市中药材产业发展的营销策略

4.1 推进中药材规范化、规模化种植养殖

(1)实施道地药材研发工程。将太白县太白山药谷中药材研究所升格为市级道地药材研发中心,集中全市中医药优秀人才,聘请中医药科研院所高级人才,开展太白山珍稀药材引种、制定宝鸡地产道地药材标准、收集筛选中医药验方,为中药材标准研究、道地中药材种植、中成药新药研发提供科技支撑。

(2)建设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依托金方药业、虹源生物、瑞海药业等企业,联合陕西省植物化学重点实验室、红豆杉院士工作站、林麝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太白山药谷专家大院、高校、科研单位,重点建设柴胡、秦艽、麝香、山茱萸等中药材种子种苗专业化、规模化繁育基地,在太白县建立太白贝母、秦艽、灯台七等道地中药材种苗繁育基地,为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6]。

4.2 品牌建设

(1)建立质量控制标准。依托宝鸡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和陕西省中医药大学等科研机构,对重点中药材品种,制定相关中药材、中药饮片的质量控制标准,为生产交易提供科学依据。

(2)推进名优品牌建设。弘扬中医药文化,加大宝鸡特色中药品牌培育力度,培育创建一批以宝鸡道地药材为主要原料、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中药及保健产品,巩固和扩大宝鸡中药品牌影响力。充分发挥“太白贝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影响力,挖掘资源优势,全力打造“太白山”道地中药材品牌。培育宝鸡西山柴胡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开展西山中药材品牌发展和保护工作。

4.3 发展中医药文化及加强营销宣传

(1)着力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打造岐伯医学思想文化宣传基地、教育基地、展示基地,创作一批岐伯文化精品节目和科普作品,策划出版中医药文化书籍,加快形成具有特色的中医药文化产业链。深入挖掘宝鸡中医药文化内涵,形成良好行业风气,塑造中医药行业特有的人文环境。

以“中国太白山药谷”、孙思邈《千金要方》、炎帝陵等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策划两个体现宝鸡地域特色、打造宝鸡文化品牌的大型中医药文化节。一是与清明节祭祀活动相结合的“炎帝神农节”,突出“尝百草·治百病”的主题,推出“药膳”等中药保健体验项目,弘扬药膳饮食文化,并通过民俗文化艺术活动,宣传炎帝神农和岐伯、孙思邈等医仙、医圣的济世救民精神和光辉形象。二是充分挖掘宝鸡医学文化宝藏,谋划召开与重阳节养生保健主题相结合的全国性中医药 “岐黄论坛”,通过邀请全国著名中医药专家,群贤毕至,切磋医技,交流经验,展示医学文化精品节目、科普作品及中医药文化书籍,宣传推广中医药文化,打造宝鸡中医药文化品牌。同时,中医药文化节还可以与中药名品的展销会、名医义诊等活动结合起来,促进中医药营销宣传。

(2)加强品牌营销宣传。制作“生态、绿色、质量、品牌、文化”为一体的中药材及其产品的媒体公益专题宣传片,充分利用各级媒体,加大中医药产业宣传推介力度,扩大品牌社会影响,提升宝鸡市名优特色中药材及相关产品的知名度。

(3)促进中医药对外交流。积极承办西交会、药博会、陕港经贸合作周等推介活动,为中医药企业搭建交流与合作的国内国际商贸平台[7],通过中药材贸易展销、中药现代化论坛、中医药产业推介、项目洽谈招商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宝鸡中医药产业,积极引进国内医药百强企业入驻宝鸡,为企业实现资源优势互补牵线搭桥。同时,切实抓好中医药重大项目跟踪服务工作,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提供全程优质服务,确保促进更多的重大项目落地生根。引导优势医药企业牵头,组建宝鸡市中医药产业发展联盟,充分发挥学会、协会的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倡导有序竞争,开展交流合作,促进产业发展。

4.4 建立现代中医药贸易市场

(1)打造现代化中药材流通大市场。建设中药材交易市场。加快申请中药材市场资质并投资建设,力争完成宝鸡中药材市场建设目标,形成辐射西北的中药材交易流通网络。筹划成立宝鸡市国有资金控股的药材公司,充分发挥中药材流通主流渠道作用,保障市场需求和供给。当前要采取联营、挂靠、设立分市场等方式,招引其他大型中药材交易市场来宝鸡市投资建设,做好中药材收购流通工作。

(2)大力发展中药材电子商务,实现互联网+中药材销售模式。加快信息网络系统和中药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建设,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兴交易业态,提升全市中药材市场交易的现代化水平,进一步完善中药材经销网络[8]。积极引进电子商务龙头企业来宝鸡设立分支机构,重点扶持一批优势中药材电子商务示范企业。鼓励引导保健食品、家用小型医疗器械、家庭实用百草箱等电商产品的研究开发。建设集药材药品销售、信息查询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医药电子平台,鼓励企业开设网络旗舰店、专卖店,开展网上订货和洽谈签约等,打造优势品牌,拓宽销售渠道。

(3)推动中医药仓储物流园区建设。以天健医药物流园区等项目为重点,建设涵盖现代化立体药品仓储中心、药品配送管理中心、药品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化温湿度控制系统等现代化药品冷链储运系统的标准化物流园区。同时加强物流园区与中药材专业市场、全国性中药材电子商务公共平台等的合作,实现资源与信息共享。形成以宝鸡为中心、销售网络覆盖“关中-天水经济圈”西部地区、辐射西北广大地区的现代化医药物流枢纽,以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用药需求。

(4)推进中医药信息化建设。以“健康宝鸡”建设为契机,完善市级中医药信息平台功能,推进中医医院信息化进程,加强市级和区域中医医疗远程服务中心建设,加快形成各级各区域高效统一的中医药信息共享网络,实现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的连续记录和不同级别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业务应用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确保转诊信息畅通。

猜你喜欢

宝鸡市宝鸡中药材
宝鸡市普瑞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宋四清:种植中药材 托起致富梦
宝鸡市人民医院简介
宝鸡“十严禁”严明村“两委”换届纪律
宝鸡市陈仓区:五化提升强堡垒 党建引领扶真贫
宝鸡对霾源“拔芯断气”
走进宝鸡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