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岗课赛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以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为例
2023-02-25孟伟娜牛振华
孟伟娜,牛振华
(安阳职业技术学院,455002,河南安阳)
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 《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 年)》指出:“把发展专科高职教育作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输送区域发展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可见,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的重要职责。因此,为培育高技能的职业人才,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化改革势在必行。
在2021 年4 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国务院领导提到:“要一体化设计中职、高职、本科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三教改革,推进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岗课赛证”作为一种全新的综合育人模式,不但成为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而且也为推进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安阳职业技术学院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为“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岗课赛证”四位一体综合育人为推动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群)建设指明了特色鲜明的发展方向,为探索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有价值的指导思路,是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然措施,有助于机械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从而助推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
1 “岗课赛证”融通研究现状
“岗课赛证”在国外职业教育界中是通过学历证书与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互通的方式来定义的,一般是采用“岗课证”融通的育人模式来培育高技能人才,其中,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我国在“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方面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已有部分高校对其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课证融通”模式、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的“赛教融合”模式、山东职业学院的“赛证课相通”模式、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岗课融通”“课赛融通”及“课证融通”模式等[1-2]。虽然已有部分高校在“岗课赛证”育人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总体来讲,我国高校在这方面的研究还不成熟,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2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但与欧美等一些强国相比,始终处于制造大国地位。为推动我国制造业进一步发展,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我国在2015 年提出了 《中国制造2025》,以推动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全面开启了中国制造业由大变强之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实施知识更新工程、技能提升行动,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作为培养制造业发展人才的主流和重要专业,肩负着培养高技能、高水平、高质量人才的重要责任。高职院校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途径包括 “课”“赛”“证”及“岗”,“课”是在校内学习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赛”是学生参加的技能大赛,“证”是学生取得的除学历证以外的技能证,“岗”是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的工作岗位。因此为培养高技能、高素质、高水平的制造人才,高职院校急需对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改革,融合“岗课赛证”四位一体元素,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探究培养能够适应产业发展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建设的高技能制造人才。
3 “岗课赛证”人才培养改革实施建议
3.1 多方齐心协力,共助人才培养改革
人才培养不仅仅是高校的职责,更需要政府的支持和保障、企业的深度参与及社会其他团体的助力等。政府政策的指导和帮助,能够大大增大高校改革的决心,同时也能够给改革带来便利。高校培养的人才最终要服务于企业,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因此企业的主动、积极参与能够帮助高校正确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不至于出现偏颇。高质量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政府、高校、企业等共同参与,并都把自己当成人才培养的主人,主动参与、积极培养。
3.2 “岗课赛证”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课程学习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主要方式,通过课程的学习获取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课程内容设置以工作岗位为目标、职业能力为导向、技能大赛为渠道、技能证书为契机,结合高职学生学习特点和教育教学发展规律,校企共建课程。教材是课程的载体,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教材的开发内容要适应和迎合企业发展需要,以技能大赛为切入点,适当融入大赛专业知识,把“1+X”证书的培训知识恰当融入,开发具有特色、综合化的实用教材。
高职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培养的人才对接的岗位主要为企业技术岗,在目前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机械制造企业需求的技术人员应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和较高的操作水平,满足企业实际生产需要。因此高职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应贴合企业发展需求,与企业共培共育人才,做到学生毕业即就业,学生就业即上岗。
与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对接的技能大赛主要有“工业设计”“复杂部件数控多轴联动加工技术”“数控机床装调与技术改造”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等技能大赛[3]。将技能大赛融入人才培养模式,以大赛内容为引领,使学生在教学中学习大赛知识,从而将课堂中学习的知识转化为大赛的实操技能。技能大赛实行“人人参与、着重培优”的原则,从大一入学开始,就向学生宣传技能大赛,到大二阶段从中选出优秀学生,根据其特点和优势,着重培养参加技能大赛能力。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对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主要有“钳工证”“焊工证”“电工证”“CAD 工程师认证”等,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相衔接,将考取证书培训内容纳入人才培养内容,扩展学生技能。
3.3 建立“岗课赛证”融合培养平台
当今乃信息化智能化时代,可将“岗课赛证”融合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技能大赛体系和证书培训内容建立在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岗课赛证”融合一体化人才培养平台上,助力人才培养。
4 结语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岗课赛证”融合培养人才是社会发展和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客观需要,其质量好坏关乎学生个人发展,这就要求学校、政府、企业等齐心协力致力于高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同时将 “岗”“赛”“证”内容体系纳入“课”中,建立“岗课赛证”融合人才培养平台,共助机械制造专业高质量、高水平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