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PNPD模式促进高校资助育人获得感提升

2023-02-25刘娜冯坤

理财·市场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困难资助育人

刘娜 冯坤

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求加强教育发展能力,提升高校大学生的获得感。作为高校“十大育人体系”之一,资助育人以无偿资助为主、有偿资助为辅的方式帮助困难学生,这种物质帮扶的道德浸润无法在精神层面帮助困难学生获得因受到资助而产生积极向上的情绪感受,而这种获得感也成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提质增效的关键点。本文基于对获得感的研究,构建PNPD模式,增强高校资助工作的实效,对提升教育发展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校资助育人获得感的理论内涵

“获得感”一词最早由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提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将“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并行提出,而提升获得感为实现幸福感、安全感提供了可能。“获得”代表外在客观的物质层面,“感”代表内在主观的精神感受。获得感是获取一些利益后产生的满足感,是一種正向感受。随着困难学生受助比例逐年升高,他们受到国家、社会、学校资助时的获得感如何关系着国家资助政策的可持续发展。对于高校资助而言,如何提高获得感,为困难学生提供更加充实、更可持续、更有保障的校园生活,取得喜悦满足的正向反馈以及帮助他们积极乐观面对未来生活显得尤为重要。

一、安全获得感

应助尽助,学有所依。困难学生是高校成员中的特殊人员,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困难学生面临着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压力,使得他们从原生困难家庭开始获得感普遍较低,贫困失学、产生自卑心理问题、家庭关系不和谐、没有发展机遇等情况比比皆是。在大数据赋能教育领域的大环境下,高校资助工作充分利用校园数据网络,智能化提升高校资助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实施困难认定,实现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为学生精准提供一定的经济保障和生活便利,做到应助尽助,学有所依,从经济层面保障学生学习生活,为学生带来安全获得感。

二、思想获得感

讲究实效,学有所得。在高校资助工作中,有“获得”虽然不一定产生“感”,但没有“获得”一定无法得到因接受资助产生的“感”。所有物质层面的帮助,无法深层次改变一个人的现状,而高校资助活动中所传达的知识、精神和思想,是符合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真正供给。高校资助育人给予学生经济支持不是主要目的,而是通过这种形式内化成困难学生真正需要的思想获得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打赢心理脱贫攻坚战,勇敢乐观地面对逆境,急流勇进,打破困难标签束缚,真正认真思考如何实现人生意义的最大化。

三、能力获得感

知行合一,学有所用。“知”与“行”均为高校资助工作重点关注的两个方面,所有的思想和努力也终将通过行为来实现。始于资助,成于育人,国家完善的资助政策和资金投入,围绕受助学生的实际需求,整合多方力量打造教育实践平台,满足经济需求和发展需求,实现通畅输血。对于受助学生而言更要不断学习专业技能,落实实践,提升自我造血能力,才能在以后的生活中为自己和家人改变现状,开阔视野,实现人生的价值,这种能力获得感是困难学生对自我价值实现的肯定状态,也是资助育人的最终目的。

高校资助育人获得感的现实困境

一、无偿资助权利义务失衡

我国资助体系中的无偿资助保障了受助学生的权利,但并没有对其应履行的义务作出明确规定。受助学生如果过于依赖政策而缺少自我奋斗的精神,习惯性将这些无偿资助看作是自己应得的,存在懒惰思想和不良心态、不用也不想承担义务,缺乏责任与感恩意识。通过对困难学生进行访谈发现,认为自己获得资助是因贫困或者优秀得来的,是自己应该享有的个人权利,但鼓励其参加公益、反馈社会活动时,反而产生抵触情绪。尤其是对于励志奖学金的评选,更多地强调学习成绩,在政治觉悟、公益行为、感恩情怀等综合方面的考量不够。不仅如此,在以无偿资助为主的资助模式下,受助学生会对有偿资助产生抵触情绪,大学毕业生提前还款意识不强,贷款违约率持续攀升,甚至存在对于贷款利息的偿还都存在恶意拖延的现象。种种失信行为的背后,是高校困难学生权利与义务的失衡,这类受助学生看似具有获得感,也只是建立在经济扶持的基础之上,与我国人才培养的方向背道而驰。

二、模式单一致使供求偏差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高校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其中树人要求大学生成长为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新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国家将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上,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一环,资助工作的开展离不开政策和制度保障,困难学生享受着国家的经济扶持得以完成学业。我国在2020年顺利完成脱贫攻坚这一伟业,但这并不意味着困难学生不存在、高校资助工作不需要了。脱贫是困难学生的终点,更是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新起点,脱贫不稳定、边缘易致贫、突发严重困难等情况都有可能导致困难家庭返贫,如何实现巩固脱贫成果,从保障型资助迈向发展型资助,对高校资助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高校资助工作的内容远不止不让困难学生失学,困难学生的诉求也不再局限于生活保障而是在于能力提升,大部分高校所提供的资助政策并没有契合他们真正的需求,极大地影响资助育人的获得感。例如学校提供的勤工助学的岗位大多为一些清扫、看管、整理等对技能要求比较低的重复性劳动,这种客观的物质收获只是暂时的,无法真正使困难学生通过资助获得发展能力。

三、困难认定尚未精准有效

高校资助工作重难点在于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如何精准高效解决困难学生的问题。在传统的高校资助工作中,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一是阅读学生的档案信息了解其家庭背景、是否属于中央下发的八类特殊保障困难学生、是否申请过绿色通道、学生一卡通消费信息等;二是通过与学生及其同学交流,观察学生的日常行为及表现,但一些学生自尊心较强不愿意接受资助,或者性格比较孤僻,这种个人的主观印象通过外界评价时无法得到公允的结果;三是学生本人填写的家庭困难情况调查表和提供的相关证明文件。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学生的家庭情况及其收入数据不透明,无法准确获得,获取信息的真实性有待考量,贫而未申、申而不贫的现象仍然存在,部分递交的证明文件人情味较重反而有失公允。同时,也存在政策的整体性无法兼顾个人,一刀切地简单划分困难等级缺乏对学生的实际认定,也没有考虑到学科专业特点、地域差异、人口差异、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差异等,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困难学生的心理因素,信息量十分有限且多为碎片化的,并且没有依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及时做出动态化调整,无法真正全面准确了解学生真实的经济状况,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高校资助育人的获得感。

四、实践环节缺乏价值导向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不仅仅是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的困难,更是尽力实现保障与价值导向,指导困难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提升道德观念与价值认知,树立远大理想,脚踏实地成长成才,为其他困难学生展示榜样作用,带领鼓舞青年群体将自我青春梦融入中国梦中,实現育人功能。目前大部分高校建立资助育人工作的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困难学生认定、奖助学金评定、勤工助学等方面的公平性科学性,但其中更多的是资助的事务性操作,而并未突出其育人功能,无法通过精神激励催化行为价值的提升,更降低了高校资助工作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的作用。在资助的实践环节中,不少高校过分刻板强调量化指标,轻视价值导向作用,对于一些资助育人价值导向工作的开展少之又少,重事务轻育人,无法实现困难学生“受助—自助—助人”的良性发展过程,没有很好地发挥优秀朋辈帮扶影响作用,降低了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获得感。

高校资助育人获得感的提升策略

资助观念决定资助行为,资助行为决定资助效果。通过“资”进行阶段化的经济帮扶,通过“助”进行可持续性正向价值导向,对受助学生进行道德浸润、精神激励、情感培育、能力提升等,理论联系实践,构建PNPD模式,通过推行有偿资助(Paid funding)、提倡需求资助(Needs funding)、深化精准资助(Precision funding)、创新发展资助(Development funding),打造高校资助育人新格局。

一、丰富受助活动内容,推行有偿资助

劳动淬炼成长,实践创造幸福。长期接受无偿资助容易滋生依赖,这就要求高校学生资助管理部门把重心放在培养学生劳动意识上,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与努力换取经济回报收获满足感和幸福感,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所谓的劳动意识是指学生无偿接受救助时,可以选择勤工助学或者进行一定时间的公益服务等其他劳动付出,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在享受福利权利的时候,履行相应的义务。对于学有余力、身心健康但是不劳而获且拒绝公益付出的学生,经批评劝解无效,学校有权取消其享受救助的资格。在实践过程中,可以采用积分制,同等条件下,不再进行统一标准的资助,除基本救助外,困难学生可以通过公益服务时长、创新劳动成果、精神榜样引导、心理朋辈帮助等方面积分,提高救助等级,获得更多勤工助学的机会,从而进一步减轻经济压力,提升高校资助育人获得感。

二、树立科学育人内涵,提倡需求资助

需求资助需要站在困难学生的角度上考虑问题,不是简单地按照统一标准进行经济帮扶,而是通过困难学生座谈、利用大数据进行调研、建立受助学生数据库动态监测等方式掌握困难学生真实需求,充分契合学生成长与发展方向,切实考虑学生利益。在此基础上,在下发统一的救助标准后,个性化定制自助服务,开放更多资助环境,这就需要帮助困难学生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对其进行学业指导、心理疏导、职业培训、就业帮扶、考研助力、技能提升、公考培训和制定人生规划等,所助即所需,引导学生真正走出贫困,得到心理关怀,乐观勇敢铸造坚定信念,从根本上解决困难学生的实际问题。这样既可以帮助困难学生成长、成才,促进就业创业,又契合我们国家人才培养的理念。

三、利用动态数据系统,深化精准资助

精准资助的对象、需求、形式以及效能是动态变化的,学生资助以信息化为基础,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智慧资助,定期精准筛选受助对象,采用差别化的资助形式精准施策。首先,高校需要建立客观、多维、动态的资助数据库,从个人基本情况、技术能力、心理评价、行为评测、第二课堂等多方面进行评价,实现与学校学工系统、财务系统、后勤系统、教务系统等平台的联动,进行数据共享;其次,提升高校与各地民政、户籍、扶贫等系统的兼容性,简化操作流程,利用数据资料代替纸质资料汇总,实现数据对接;再次,建立长期系统化的家访制度,家校联合通过线上或者线下的方式了解困难学生的实际家庭情况;最后,建立数据库动态跟踪反馈应用制度,通过统计摸排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行为习惯等方面,详细记录资助全过程,更深层次了解学生,通过反馈应用制度,不断完善精准资助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提升高校资助育人获得感。

四、转变资助育人模式,创新发展资助

发展资助强调高校资助育人的品格塑造、行动导向和价值引领作用,强调道德培育,实现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丰富资助情境与实践,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受到思想教育,隔断贫困现象的代际传递,引导其正向情感的生成,促进其全面发展。发展资助与思想政治教育密不可分,建立一体化的考评机制,把困难学生参与义务献血、“三下乡”、带薪实习、“三支一扶”计划、社会实践、西部计划和进入国家战略需求的行业就业、响应国家号召参军入伍等纳入考量范畴,积极参与资助育人活动,努力争当资助形象大使,强化同辈榜样的示范力量。鼓励其积极参加学校及学院组织的活动,丰富第二、第三课堂,挖掘自身潜力,开阔视野,奉献爱心,积极服务社会,对困难学生的优秀品质形成综合素质档案,激发受助学生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斗志。在自我提升的同时,感恩社会积极反馈,发挥优秀朋辈帮扶作用,困难学生从接受帮助到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收获自信,提升高校资助育人获得感。

高校学生资助只有以资助为基础,以育人为目标,才能肩负教育功能,实现最大效能。新时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生资助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而增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成才的内生动力,提升资助育人获得感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乃至人才培养工作的更高价值追求。(课题项目:周口师范学院2022年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作者单位:周口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困难资助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困难中遇见团队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困难我不怕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选择困难症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有困难,找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