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美术基础教学的创作意识培养初探
——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例

2023-02-24黄海燕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美育基础美术

黄海燕

(四川文理学院美术学院,四川 达州 635000)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地方高校美术基础课教学存在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对高层次美术专业人才的需求,高校美术基础教学改革的核心应从借鉴西方学校教育体制的教学模式,实现到改革教育思想、改革教学的特殊价值和文化思想观念的教育转型,打破传统单一教育模式,从基础教学向创作的自然转化,在课程建设过程加以体现。有效提高学生的创作意识是推动我国高校美术创作教学向多元化发展探讨的重要课题,具有一定现实理论指导价值。

一、当前我国高校美术基础教学的现状分析

“我国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就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1]美术基础教学是高校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素描、色彩、静物、风景、人物、设计、雕塑等基础教学内容。通过梳理中西方相关美术教育历史专题文献,及我国主要教育转型时期涉及的参考教材与论著,我国高校美术基础教育仍以契斯恰科夫教学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和素质训练模式,课程重技法而相对忽视其他方面的教学。中央美术学院杜键老师提出教学中基础与创作、技术与素质间的矛盾探讨。曹力教授教改研讨会纪要中也强调学生存在写实能力强,创作能力弱,教学普遍存在重基础教学,轻创作,创作与写生实践教学割裂。回归艺术教育集中“教”与“学”的本质状态,二者关系是教学讨论的焦点。潘耀昌教授《20 世纪中国美术教育》,汇编了46 位中国当代美术教育家关于美术教育问题的探讨,对各个时期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进行梳理归纳。[1]曾繁仁教授《现代中西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比较研究》,从艺术教育观念、艺术教育制度与艺术教育模式方面对中西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比较研究,对西方国家的通识艺术教育状况展开深入研究。[2]柯萍《中国造型与美术教育》对美术教育问题及基础教学的改革提出了宝贵意见,发挥中国传统审美资源,扩大基础教学内涵。[3]《当代美国艺术教育研究》,从当代美国艺术教育的历史背景及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特征,阐述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与教材范本影响学生成才及对我国艺术教育的启示。[4]随着时代的发展,调研发现我国高校美术基础教学仍存在基础和创作脱离的状态,高校美术将面临从专业技能的培养向艺术素养和人格发展的观念转变,因此在基础课程教学中加强民族文化理念、审美意蕴的创作意识培养。

时代精神是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等的直接反映,它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我国高等美术教育教学方式和内容是随社会需求而进行的动态合理改革。它经历了建国初期的“主题创作模式”,70 年代以红光亮为主的“宣传干部模式”,80 年代百花齐放,追逐艺术形式语言探索的“艺术家模式”,以及90 年代“应用型、学者型模式”的演变。[5]美术教育观念受教育观念和美术观念双重制约,观念的转变受当代信息文化冲击。笔者认为现在的美术基础教育仍是围绕培养模式的变化进行探讨。地方高校美术基础教学虽走近生活进行采风,但缺乏深度调研,作品脱离群众基础,缺乏灵魂,与地域资源联系不紧密。教学应以优秀文化和审美为依托,突破自身的教学模式。例如,红色血脉浸染的革命老区——达州,不仅有巴山大峡谷——百里长峡风光如画,巍峨的八台山——雾海日出云蒸霞蔚,悠悠渠江水——百川聚源诗意画廊的优美风景。还是川东地区早期革命活动的重要发源地、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主战场。红色文化厚重,革命英雄辈出、遗迹众多,“万源保卫战”等事迹值得追忆。再者,巴人故地罗家坝遗址,是我国目前已知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规制等级最高的巴文化中心遗址之一,是巴文化研究的重要之地。甚至,达州是国家重要的能源资源战略基地,是工业重镇和交通枢纽,工业发展态势强劲,大抓工业、重抓制造业。如宣汉普光气田,通川区的方大达钢集团、川环科技等等。我们在美术基础教学中很少围绕企业高质量发展、提效升级等进行创作,还是侧重常规教学内容的延伸。

在现代教学过程中应将创作、科研融会贯通,创作以人民为中心的优秀作品,记录时代、书写时代、讴歌时代的责任和使命,打造成渝地区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万达开”先进制造业示范基地,为推动文化传承发展,创作具有地域特色的文艺作品贡献力量。作为艺术爱好者,文理莘莘学子,我们在讲好达州发展故事的同时,用理性的态度审视现实、理解社会、聚焦新时代主题创作,进一步了解校史,用动人心魄并发人深省的美术作品抒写文理故事,传播文理精神。

二、地方高校美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模式初探

高校美育培根铸魂,四川文理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充分发挥地域文化在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方面的独特作用,教育新时代青年以青春之我肩负起国家民族的希望,展现文理学子秉承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牢记使命的精神。学习研究“322 大思政”,结合课程教学模式,甄选教学手段,施教于乐,打造文理“金课”,为社会、地方培育优秀美育人才。

(一)观念新探索:“课程+思政”融合教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教师做的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1]以美育人:挖掘思政元素,以课程内容培养人。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为课程教学核心,课堂承担育人责任,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责任担当意识。围绕“审美观、价值观、人生观、社会观”为思政建设核心,设计典型案例融入美术学课程教学,强化思政道德引领。聚焦达州地域特色、巴文化和红色文化精神为主题案例探索,推进思政元素与课程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强化以美育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升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的意识,提高学生发现美、感悟美、欣赏美的综合人文素养。

地域文化资源在地方高校美育中的运用,实施从宏观到微观美术基础课教学改革办法,由观念的变化——当前政治格局美术思潮的变化——教育者的变化——教育法规法令的变化——教材课程的变化——具体到学生“学”的变化。体现在课程教学以教材范本为基础,通过组织师生进行实地考察和学术研讨,邀请相关文化机构进行合作并组织文化展览活动等艺术形式完成。从宏观美术教育法规、纲领文献、美术教育家改革思潮的变化关系到微观教学内容、教材和教学模式改革比较研究中,探讨尝试美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

我院美术素描基础教学改变以往注重方法与技巧的教学,从文化层面反思基础教学对我国民族文化特色的反应与建设,进一步思考文化和教学内容构建体系。在石膏训练时采用具有我国文化审美取向的石窟造像、古代雕刻及我国古代器皿、青铜、石窟壁画、书法篆刻及民间石狮等具有象征和符号性的神兽石刻之类的天禄、麒麟等为对象,代替以维纳斯、大卫等西方人物形象的写生临摹教学。其次,通过平面的线性描绘,表达精神和生命的律动,将外轮廓与内在神韵有机结合,凸显神韵和精神的整体表达,打破时空界限,在似与不似的虚境中,抓住以形写神的艺术创作灵魂。从作品自身的审美取向与造型观念语言进行文化“对话式课堂”,采取以图像阅读为主的教学方式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教学过程,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思考美术基础教学中传统造型体系与西方教学理念的融合。再者,强化以美育人,确保教学内容与综合艺术素养的提升有效结合。在实践探索传统艺术语言方面建立全新“教”的过程,培养学生新的观察方法,有意识的加强民族文化自信,激发学生自主的创作热情。

(二)“平台+模块”新体验:探索“课程+现场”教学模式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地方高校美术课教学存在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更好地适应社会对高层次美术专业人才需求,从仿效西方教育体制,向改革思想和教学的特殊价值和文化思想观念的教育转型:打破传统教育模式,教授学生“有法可依”“法为我用”“法由我变”。围绕培养学生的综合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探索“课程+现场”的教学模式,强调课程教学创作化,学生通过主动投入万源市水宁乡柏树坝村乡村振兴建设,打造阿坝州小金县达维镇简槽村,切身实地探索体验乡村变化及需求设计方案,结合课程内容服务地方“文化打造+社区美化”发展新格局,深入了解社区文化背景,立足地方资源优势,深挖区域特色发现问题,针对问题与社区产生互动,打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生态旅游、乡村示范品牌建设,产出文旅作品及社区现场美育实践方案。学生通过现场对课程教学的融入性,课程内容与教学实践发生在艺术现场“参与性”,学生借鉴学习建立艺术与乡村的密切联系,共绘乡村新画卷,提升基础课程教学的创作实践运用能力。

美术学院在基础教学中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做好“文化扶贫,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展开对渠县定远、万源市固军镇大桥村、万源市魏家镇学校等校地合作乡村振兴战略下的高校美育改革创新模式,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了解当地特色对其进行产品包装设计、产品推广等。课程中持续引导学生关注农村,了解农村,帮助农村,让乡村振兴工作持续开展、落到实处。学生通过自己所学服务地方,传播乡村故事,激发其创作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扩大教育辐射范围,让更多学生加入到场地文化语境,发挥高校服务宗旨,实现学院基础教育与社会实践一体性。

新时代探索“课程+现场”社区美育实践项目,通过美术基础教学+地域文化资源浸润高校美育人才创作意识探究,激发学生创作热情,为社区传递美,推进文化自信、增强社区艺术性与知识性空间,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们审美发展。为校本课程开发和课程创新提供空间,为培养新时代具备创新实践能力的美育人才奠定基础。

(三)产教融合新内容:“公益+专业”服务地方创新思路

美术学院以当代性、地域性、实践性为特色,以新文科为发展导向,围绕育人根本任务,深化教学改革。学院注重校地产学研优势,充分发挥团队联动优势,迈向纵深化、多元化,在艺术展览活动、文创研发、传媒融合发展、品牌策划推广等一系列领域,探索出优质、有效的合作路径,打造具有学院特色、展现时代精神的实践平台,推动地域文化传承。

1.文化服务地方,挖掘地域文化

学院以“五美育人”为抓手,推进“两红两专”品牌建设,结合红色精神与文理精神,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助推达州地域文化艺术发展。视觉传达基础课程教学关注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普及,通过公司化运营项目化教学新模式,以达州市石桥火龙展示设计为例,围绕“挖掘本土、提炼特色、融合创新、凸显文化”宗旨进行衍生品设计,帮助地方和行业企业进行攻关,企业应用进行推广。石桥火龙作为四川非遗文化的典型代表,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参与性强、传播广、认同度高。此外,学生还积极调研观音豆腐干、灯影牛肉、醪糟等达州地域先进制造业发展品牌的包装、图案设计等,把抽象传统“文化”设计概念,具体化,产品化,通过视觉艺术与美术教育交叉融合服务于地方经济,打造带有地域特色的原创艺术作品,形成产教研一体的融合新模式。

2.全新服务视角,创新美育发展

学院注重美育德育并行的第二课堂,鼓励和带动大学生走出校园,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全面支持达州中小学美育协同均衡发展,为其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以基础带创作,创作促教学,深入地方,强调以学术的方式介入当代艺术创作与社会服务。

基础课程教学中贯彻全新的教学理念,以课题的形式取代经验教学,以作品为中心,美学、美术史、美术批评、美术创作四方面领域贯穿于基础素描、色彩、创作教学模块,提升创作创新性能力。我院与社区持续合作,借用各自优势,检验美术基础课程教学成效,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和培养思维模式;加强写生训练到主导创作的转化。通过相互沟通、交流、碰撞,促进人才培养、推进社区各项工作活动开展,同时将理论知识与暑期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发挥专业优势、资源人才优势,形成教学、实践等多位一体的美育联动机制,提高学以致用的创作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为当代素质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三、地方高校美术基础课程创作意识培养实施路径

在我院美术基础造型教学过程中,从文化、价值观、时代发展及工匠精神方面,训练学生从不同的创作视角,观察客观物象,探讨造型语言训练,从物象表现再现本质,由自然转向创作,整合教学资源,优化课程设置,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同时发挥创造能动性。

(一)创造培养土壤: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高校基础教学注重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手段。改变传统教师教学生听的方式。在美术基础课设置写生物象时,教师安排学生共同参与布置。以学生学为中心:学习目标重视能力培养,兼顾学生差异,开启对学生创作意识启迪。教师鼓励和促进学生通过主题内容的选取,从不同的作视角观察,强调参与的主动性。教师以间接经验的方式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思考,挖掘学生生活中的素材,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愿望、兴趣和需要有机的结合,以学生自发性为动力,在原有知识内容和经验认知基础上,启发学生获得新的视角与灵感。学生遵守物象摆放原则及规律,通过反思组织交流获取构图策略与技巧,调动感官与思维,转化为直接经验,在参与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获得知识迁移,促进创作意识培养。

教师通过各种信息手段服务教学内容,鼓励学生打破习惯性思维,尝试同一主题不同媒介表现方式及绘画工具材料语言运用,注意简繁对比,节奏明确。做到静观至稳,准确而快速,拓宽学生视野,从静心、专注、育人,到提高审美教育,探索最适合自己的个性表达。在培养学生造型技能时,参考严谨的透视解剖、光影结构和形体空间质感的塑造,加强敏锐的艺术直觉和审美感知力,激发学习热情和感性的创造想象力,创作出优秀的美术作品。

(二)建构培养环境:教师营造空间物象,激励学生创意培养

情境影响思维活动,培养学生创作意识,教师需要提供合理的情境教学,根据学生的经验设计促使学生产生问题的任务,搭建难度合适的创作对象,激发学生共情时有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让学生成为主动建构者。例如美术学造型基础课程采取“大静物教学”,通过设计静物摆放物理空间教学的营造,学生参与体验空间教学探索。一是对不同时代环境、文化背景、艺术观念下静物经典作品的理解和认识;二是对形体造型基本规律的认知与掌握,引导学生培养启发、调动、感受、自我发现美的能力。教师不断提高专业素养,通过题材挖掘创作,贯穿在美术基础教学全过程,将自己的优势融入课程教学设计研究,给学生搭建认知、反思、探究、交流、合作的平台,使学生拥有更加自主、开放、进取的学习氛围。

美术学院教师在素描基础和油画基础教学中通过转变观念,以川蜀地区、川东北地区的传统地域文化优势作为课程教学内容,带领学生走进博物馆、民俗馆、红色老区等地进行实地调研。将博物馆馆藏作品中生活起居的瓷器器皿、桌椅、书写用的灯具等文物;生活中的服装服饰;劳动生产的犁、耙等农耕文化工具;时代乐器产物及工业用具等引入教学课堂。教师通过讨论式教学方式,通过对展呈作品进行欣赏、临摹、学习借鉴,结合具象与抽象造型元素,体悟其观念性语言,在美术基础教学中注重实践引导教学模式,采用研究性、探索性、启发性的思维,将个人的探索演化为小团队的探索,给学生提供自由教育的摇篮,建立个人的造型形式,表达创作精神内涵。教师由主体退到主导,从讲台走到学生团队中培养学生创作意识,潜移默化的影响个体创意表达,使其成为具有批判精神与创新精神的实践者,有效提升美术基础课程教学的创作意识。

(三)教学科研成效:服务地方美育,以专业培养塑造人

美术学院不断探索基础课教学改革,挖掘地域文化,采取课题形式取代经验教学。在基础课教学中注入情感和想象力;植入文化内涵;艺术创作与绘画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在基础课程中贯穿创作,创作中体现基础,加强教师综合技能同时,促进教学过程的趣味性、互动性、合作性、共享性和辐射性,跨学科、跨专业界限、同构强调知识转型,呈现动态教学过程,教学相长。以产出为导向,美术学院师生充分发挥高校的学科优势和专业优势,创新基础美术课程,转变育人方式,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中成果丰硕,曾获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建设项目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项目等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学生作品在中国大学生艺术节获一等奖多项;在全省大学生艺术节获奖排名位于省级高校前列。暑期美育公益活动辐射地方美术教育,近年来辅导达州中小学生美术作品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国少儿版、全国少儿美术作品展、全国中小学书画赛等国家级美术展获奖60 余项。从输出成果反推地方中小美术教育教学课程、内容、思路,需以因材施教为导向,创新美育形式和载体,创建艺术工作坊,开辟美育新路径,让学生享有公平质优的美术教育资源,以点带面推动全市中小学美育日常化、多样化、特色化。可见,地方高校培养具备创新和实践能力的美术教育人才是时代趋势,发扬“以展促教、以展促学、以展促建”的教学特色,明确创作意识培养是美术基础课程教学首要任务。

结 语

高校美术基础教学核心是“教”与“学”的交互:改变灌输教学方式,教师通过物像共置的方式,学生学习由被动为主动,开拓学生的自觉意识与创作潜能。教师通过对地域文化的深入采风调研及创作,集生活---理论---实践---反馈于一体,拓宽教师知识深度,意识到教育从技术层面上升到文化和人文关怀高度,转变“专业学科中心论”向“人文艺术”创作交叉发展,结合学生实际艺术功底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深挖红军精神深刻内涵,体悟红色文化精神,以科学发展观进行系统性学习,讲练结合、示范模仿、讨论启发、项目教学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生创作主动性,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建立工匠精神,将总书记新时代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地方高校与高校之间存有差异,要根据自身特点给学生的成长供给营养,通过提高人文修养,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教育观和创作观,推进美术与人文融合,明确美术基础教育在高校美育传播中的基础性先导地位,形成可持续的美术基础教学环境和生态,为基础教学创作意识培养高质量发展提供研究思路,对其他课程教学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和价值。

猜你喜欢

美育基础美术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