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本科生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2023-02-24钟小剑
钟小剑
(福建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福建福州 350117)
党和国家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并作出重要部署[1]。创新人才培养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的工作重点[2],对提高高校教育质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推动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3]。科研团队及其所依托的实验室平台作为高校实践性教学创新的重要资源,是高校创新创业的核心力量[4]。充分发挥科研团队的作用,能够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5]。现今,科研团队若仅局限于科研水平的提升,实验室局限于支撑科研团队和课程实验的教学任务,已经难以满足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要求[6],因此,通过切实整合科研团队及实验平台等资源,营造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环境势在必行[7]。这项工作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鉴于此,本文以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围绕科研团队+实验平台支持地理科学类(下称“地学”,含地理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等)相关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问题展开探索。
1 问题分析
近年来,国家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活动得到了长足发展,学生对于此类活动的积极性也有极大提高[8]。福建师范大学为了充分发挥科研团队及科研平台在“地学”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促进作用,了解“地学”本科生对科技创新的态度、科技创新活动实施情况,于2018年9月对“地学”本科生进行了一次主题为“全民参与科研创新”的问卷调查,内容主要为“在准备和实施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中,你遇到的主要困难分别是什么?期望所在学院如何给你提供帮助?”“你对学院教师科研方向是否了解?”等,共计8 个问题。发放问卷500 份,共收回383 份,有效回收率为76.6%。对问卷分析发现主要有三方面的问题:对教师的科研方向不了解、开展创新活动场地不足和针对性的训练不足,所占比例分别为60.4%、50.5%和74.6%。
1.1 对教师研究领域的认知不足
“地学”涵盖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学的相关研究领域,涉及面宽。因此,在一个以“地学”为主要研究领域的院系中,教师研究方向差异较大,学生对教师研究领域的认知不足。
1.2 专业创新场地不足
长期以来,本科生的教育以课堂授课加课后练习为主,学生承担研究课题开展创新活动相对较少[9]。大部分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主要依托部分指导教师的科研实验室。教师的科研实验室并未给本科生配备固定的工作位置,难以保证其自主开展研究,不利于学生科技活动的延续性。
1.3 针对性的训练不足
“地学”类学生第一年通常是以学习公共课程为主,涉及的专业课程不多。但是“地学”类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因为涉及野外与室内实验数据的获取,执行过程通常在一年以上。大四需要校外实习及就业准备等,真正留给学生进行科研训练的时间不多。
以上因素影响了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采取措施改善,以满足学生科技创新的需要。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结合科研团队及实验室的实际情况,自2010年以来,在教学基础实验的基础上,建设了一套软硬件体系以及大约600 m2的创新空间,还配套建设了学生专用的科技创新前期处理室、样品存放室、试验平台等,在促进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
2 工作思路与举措
2.1 工作思路
全院教师围绕“学科反哺,教研相长,努力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专题共同讨论,统一了“人才创新能力(含教师和学生)培养”中心地位的认识。学院制定了《地理科学学院本科生科技创新项目实施办法(草案)》,逐年加大实验室建设、教研教改、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等专项投入。完善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将本科生科技创新项目及成果纳入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并作为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基本条件。加强教学基础条件建设,完善基础实验室,实现重点实验全面向本科生开放,建设了近600 m2的本科生创新空间。
2.2 工作举措
2.2.1 架构平台,促进师生沟通
师生之间沟通桥梁的架构是可以通过制度和平台来建立的。针对学生对专业教师研究领域认知不足的问题,主要从三方面采取措施解决。首先,转变校团委和学生会的工作开展思路,由校团委书记、实验室教师、教学秘书联合指导,使其成为本科生科技创新活动中的中心轴。利用讲座、微信,每年针对新生介绍学院科研团队及教师科研方向,开展团队教师面对面活动,为期望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提供咨询服务;其次,在入学教育阶段,利用周三下午和周末的时间,安排各个科研团队的带头人或者教师开办科研讲座;最后,在学院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开辟科研团队专栏,动员各科研团队研究生队伍,指导建设微信公众号,方便本科生进一步了解科研团队和科研项目,并实现互动交流。
2.2.2 创新实践环境建设
开展创新活动,场所是一个关键因素[10]。学院对基础实验室进行环境改造,通过统筹规划和合理布局,专辟出600 m2的区域作为学生科技创新区域,用于学生申报的国家级、省级、校级、院级的科技创新课题,其中400 m2为固定工作位,200 m2为讨论活动区域,由学生提出申请,专职实验员管理。重点在于满足本科生对工作位、讨论区、投影灯等设施的实际需求。同时,实验预处理、理化性质分析室、仿真模拟室等面向学生开放,能够满足“地学”本科生的创新实践要求。
专职实验教师的工作主要是负责学生实验场地的管理、实验仪器的借还、实验室规章制度的执行;科研团队指定专人负责本科生科研小组的科技创新,在实验思路、实验数据、论文写作发表等方面进行把控。
2.2.3 创新实践项目建设
以往对于本科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专业课程中,而对创新能力的培养,仅仅体现在少数学生身上,未能覆盖全体学生[11]。针对这一情况,同辈示范效应往往具有特殊效果,每年3~4月份,学院举办的科技节活动让高年级学生展示科技创新成果并进行评比,树立典型;举办各科研团队研究生科技创新解读活动。此外,在学院层面,以学院团委为依托,以实验室为平台,以科研团队为支撑开展创新实践项目。由团委统筹,在学期初制定各科研团队研究骨干为本科生开展讲座的计划表,报送教学秘书及科研团队负责人。通过举办一系列的讲座,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吸引学生参加创新实践活动。学生在参加讲座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可以选择“地学”领域中感兴趣的方向跟进学习。
2.2.4 创新实践活动开展
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得到体现,对教师培养效果的评价及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需要外界评判[12]。为了有效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创新实践活动寻找突破口,打破传统的报名组织、准备参赛的模式,采取“立项-实验-参赛/论文”三阶段连续进行的方式,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
首先是立项阶段,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和专业特点,找到兴趣点,结合学院推荐的科研课题,自行组建创新小组,与科研团队建立联系,确立导师,在教学秘书处进行备案,加入科研团队。
在实践开展前,各小组由组长在科研导师的指导下,制定详尽的研究计划,做好人员分工,协调实验室、野外站、科研团队的时间,开展科学研究,指导教师全程指导,确保实验的成功。在此过程中,专职实验教师提供实验平台的技术支撑、规范管理等;教学秘书通过半期考核等方式,进行督导;辅导员做好思想教育工作等方面的后勤保障工作。
经过开展实验,学生获取了科研数据,在科研导师的指导下形成报告或者论文。学院团委教师负责创新小组报名参赛的组织与培训,或者创新小组指导教师进行论文指导、修改、发表。
2.2.5 创新实践氛围营造与传承
每年由学院团委牵头,通过“五四”青年节表彰的方式,对优秀指导教师进行表彰,对于科技创新活动成果丰硕的学生进行表彰宣传,对于学生发表的论文,在年终的学习绩点累积中应有所体现。
除了进行表彰,辅导员在每周学生例会集中教育过程中,组织学生分享经验,构建表彰评比、经验分享、重点宣传、成果展示等多个层次的“比学赶超”模式,在学院形成人人创新、全员参与,积极响应、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
3 结语
通过校团委、教学秘书等辅助,依托科研团队及实验平台,调整、组合各类实验室空间资源、仪器资源,重点发挥课外科技创新实践区的作用[13],结合“地学”领域实际需求与现状,加强科研团队的指导,引导学生参与,从内容上确保创新型实践活动的开展[14-15]。在创新管理方面,实验室管理采取专职实验教师监督、青年骨干教师+科研团队博/硕研究生指导、各小组选派组长自主管理的方式进行。
2018-2021年,以科研团队为依托开展创新活动的各小组中,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学生曾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金奖2 次;在地理文化展示大赛中获一等奖1 次、二等奖9 次;年均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计划训练项目资助6~7 项、省级10~17 项,其他各级奖项和资助50~60项,学院毕业生每年升学率在30%左右,本科生为第一作者发表论文40 篇以上,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