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鹿原》中祖先崇拜词汇蕴含的民俗文化内涵

2023-02-24李阳阳杨姝琼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23年6期
关键词:祖先崇拜白嘉轩族谱

李阳阳,杨姝琼

(内蒙古开放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1)

《白鹿原》讲述了白、鹿两姓家族在关中平原上的兴衰,小说中关于婚嫁、丧葬、民间信仰、社会习俗等民俗事项的描写,为我们呈现了关中平原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鲜明的地域民俗文化描写,为这部长篇小说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蕴与艺术审美价值。《白鹿原》为我们展现了鬼神崇拜及图腾崇拜的神秘性、生殖崇拜及祖先崇拜的普适性,可以说《白鹿原》以文字的形式描摹出了一幅关中地区多姿多彩的信仰民俗文化画卷。本文将笔触聚焦信仰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祖先崇拜。在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里,祖先崇拜的重要地位自是不言而喻。祖先崇拜源于中国的血缘宗亲关系,祖先崇拜包含宗教的基本要素,即神圣之物(如墓碑、牌位等)、祭拜仪式 (如祭祖等)信仰体系、信徒组织(有血缘关系的后人)以及宗教情感(子孙对祖先的追思和祈求祖先庇佑),另外在仪式中将丰富的民俗囊括其中,如春节祭祖、清明上坟等。祖先崇拜在《白鹿原》中有丰富的体现。卡西尔曾说:“中国是标准的祖先崇拜国家,在那里我们可以研究祖先崇拜的一切基本特征和一切特殊含义。”索绪尔说:“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常会在他的语言中有所反映,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构成民族的也正是语言。”《白鹿原》中民俗文化的展示离不开语言,本文选取《白鹿原》中反映祖先崇拜的词汇——祠堂、祭祀、族谱,通过分析解读,从而窥探《白鹿原》中蕴含的祖先崇拜民俗文化内涵。

一、祠堂

祠堂是祖先崇拜的产物。殷商时期初步形成宗庙制度和祭祀制度,周代宗庙制度逐步完备,到汉代祠堂才正式出现,唐代立祠祭祖是达官贵人的专属特权,宋代朱熹《朱文公家礼》对祠堂制度产生了重大影响,直至明朝嘉靖年间,祭祀制度实行改革,祭祀从上层社会专属到“飞入寻常百姓家”,祭祀制度的改革直接推动了民间祠堂的发展,明清以降祠堂的社会功用更加凸出,成为族长下达命令、族人集体活动的地方。

(一)祭祀祖先的重要载体

“祠堂”是《白鹿原》中出现的高频词汇,祠堂作为祭祀祖先的重要载体,是宗法社会里同族成员供奉祖先“神主”“族谱”、举行祭祖活动的场所。“祠堂”一词第一次出现在《白鹿原》中就体现了它的首要功能——“祭祀祖宗的神圣地方” 。祭祀源于对祖先的崇拜,而“对祖先的崇拜是同人类的生存以及自身崇拜结合在一起的”。古人认为灵魂不灭,祖先为后人积攒了宝贵的生产生活经验及财富,后人应该感恩祖先,如果不敬畏祖先就会失去庇佑,甚至招致灾祸。通过祭祀提醒族中后人要时刻感念敬畏祖先,祖先才能庇佑后人。

涂尔干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曾提到:“宗教仪式是集体意识神圣性的体现,它以一种共同的目标把人们团结在统一的社会活动中,并持续地加强信仰、情感和道德责任,从而促进社会的整合。”祠堂会有家族的祖先或者先贤的牌位,祭祀祖先的仪式习惯也是代代相传。在白鹿原的祠堂里也是供奉着白、鹿两家的先祖先考,每逢清明等重要节日,族长会带领族人定期去祠堂祭祀、供奉祖先。祭祀对白鹿原上的族人来说是一件庄严肃穆的要事,即使是动荡不安的战乱时期,白嘉轩也不忘把在家里未四散逃亡的族人召集到祠堂里,叮嘱族人除了大年初一敬奉祖宗,不管任何事情都不要找白嘉轩和白孝武。可见春节祠堂祭祀对于家族的重要性。有的人也会在办理红白事或是族中大事的时候祭祀祖先,白鹿原上兴办白鹿学堂是一件关乎族中子弟发展的大事,在开学典礼时进行了隆重的祠堂祭祀仪式;白孝文、白孝武、鹿兆鹏等人成婚无一例外都需要在祠堂祭祖,完成婚姻的所有仪式;有的族人要离家远行或是从远地归家,也会想到要先告祭祖先。白孝文、黑娃改过自新,从外地重回原上的第一件事也是去祠堂祭祖。

(二)维系宗族的重要纽带

根据重视程度,家族或宗族建立供奉祖先的祠堂规模有大有小,有的祠堂对于祖先的供奉不仅仅局限于自家的祖先。白鹿原历史悠久的祠堂里供奉的就不仅仅是自家祖先,而是供奉着白、鹿两姓的祖先。两个姓氏合祭一个祠堂的传统和规矩,一直维系着白、鹿两姓同根同种的血缘关系。 “祠堂是白鹿村庄历史的见证者,是白、鹿两姓宗族存在延续的见证。” 不管是修葺祠堂还是敬填族谱抑或商议大事,都需要白、鹿两家大家长的参与。宗族后代祭祀祖先祈求祖先庇佑、红白喜事大事商议裁定等都是在祠堂,从现实意义上讲,祠堂成为维系宗族团结的纽带和桥梁。正如马林诺夫斯基在其《文化论》中指出“宗教信仰及仪式使人生重要举动和社会契约公开化、传统标准化,并且加以超自然的裁认,增强了人类团结中的维系力”。[1]

祠堂对于宗亲血缘关系的维护作用,恰恰从侧面表现出祠堂对于同族身份的认同以及非族人的排他性。对本族族人来说,最严重的惩罚与祠堂直接挂钩——不让进祠堂,不让进祠堂意味着对其身份的不认同,无形之中将其剔除出宗族门列。黑娃从投身革命到落草为寇,再到 “洗心革面”回归,第一件事就是回归“祠堂”求祖宗宽恕;白孝文在经历与家里“反目”到“浪子回头”,辞官之后设法让父亲同意回乡“进祠堂”“拜祖宗”。黑娃和白孝文回原上——祭祠堂,这是从地理到心理的真正回归。白鹿原上的人对于祠堂的精神依恋,是对于“根”的寻找、对于“家”的归属。祠堂凝聚了白、鹿两姓族人团结的力量,族人的婚姻通过进入祠堂叩拜祖宗完成道德身份双重认证,族人的死亡以填进族谱享受后人祭祀完成身份认同,祠堂成为两姓族人的精神家园及精神寄托。祠堂是白鹿原上人们行为与思想的发散地与集结地,发挥了维系宗族团结的作用。

新婚夫妇拜祠堂可以诠释祠堂对身份的认同,黑娃、白孝文、鹿兆鹏的婚事描写中都提到了“进祠堂”“拜祖先”。在白鹿村,婚姻的仪式除了三媒六证,进入祠堂叩拜祖宗告知先祖也是重要的一环,而且新婚夫妇进入祠堂跪拜祖宗(同时需要叩拜族内长辈、族人)的仪式是严肃而隆重的。白孝文夫妇新婚后,“白嘉轩以族长的名义主持了儿子和儿媳进祠堂叩拜祖宗的仪式”;鹿兆鹏在其父三记“耳光”的驱使下完成了“拜祠堂”等婚礼仪式;反观黑娃领回田小娥后,鹿三也提出进祠堂拜祖宗,白嘉轩并没有马上应承下来,而是让他“把事情弄清白,拜祠堂的事等你问了嘉道再说”,当他得知事情真相回到原上,黑娃引回来的田小娥自然是“入不得祠堂拜不得祖宗,也见不得父老乡亲的面”。黑娃、田小娥夫妇二人不能进祠堂也为黑娃日后一系列的“反叛”埋下了伏笔。可见没有通过进祠堂拜祖宗的婚姻是不被认可和接纳的,新媳妇进祠堂既是族人对其身份的认同,也是对其道德品行的认可。关于祭祖的资格,《白鹿原》中虽未直接说明,但是可以看出犯了严重错误、不孝不悌、奸淫赌盗之徒以及被除出宗族的人不得参加祭祀。

“对祖先的崇拜与祭祀只是宗族成员内部的事情,具有明显的排他性。”[2]白鹿原瘟疫肆虐时,田小娥的鬼魂借助附身吐露瘟疫是自己带来的,要求村民为其修庙塑身,迷信的村民惊慌失措,唯有白嘉轩力排众议置之不理,但白嘉轩是族长,需要他组织众人才能完成此项工程,人们都跪在祠堂里乞求白嘉轩为田小娥修庙。因祠堂这一场合的特殊性,村外人自觉将白鹿村的人让到院里和前排,选择跪在外层,村里人与村外人之间隔着的是族内人与族外人,祠堂无形中筑起了一条族内人与族外人的分界线。可见无论是进入祠堂祭祀,还是进入祠堂议事,祠堂对外姓外族人有明显的“内部性”与“排他性”。

二、祭祀

“事死如生”的情感逻辑以古老而朴素的灵魂观念和祖先崇拜为基础。祭祀是敬奉祖先的一种重要方式。关中地区的祭祖,根据时间可以分为两种——丧祭和正常祭。丧祭是根据人离世的时间划分的,分为以天为单位的祭祀(头七祭、七七祭、百日祭)和以年为单位的祭祀(周年祭、三周年祭),三周年祭结束后,就开始每年节日正常祭祀。白嘉轩父亲秉德老汉去世后,文中就提到了头七祭祀、周年祭等。正常祭祀根据祖灵位置,分为庙祭(将祖先供奉在祠堂中的)、家祭和墓祭。吕大吉在《宗教学通论新编》中提到,祖先崇拜是祖灵观念与祭祖行为的复合体,同时他认为祭祀仪式主要包括献祭品、迎神、上香、诵读祈祷文、送神这五个环节,体现了仪式作为在世的人与神之间的沟通方式。白嘉轩对家里供奉的牌位进行祭祀,属于家祭,因在小说中只提到一次,这里不做论述,以下着重分析祠堂祭祀和墓祭。

(一)祠堂祭祀

陈忠实在《白鹿原》中对于祠堂祭祀的仪式虽着笔墨不多,但是从几场重要的祭祀中依然可以窥见关中地区“程式化”的祠堂祭祀仪式。根据事项规模,祭祀仪式与流程不尽相同。一般包括“点蜡”“上香”“跪拜”。

1.白鹿原学堂开学典礼祠堂祭祀仪式

“祭桌上供奉着时令水果……一盘油炸馃子。”——“白嘉轩点亮两支红蜡烛”——“燃放鞭炮”——“点香磕头”——“鹿子霖和徐先生依次敬了香跪了拜” ——“新入学的孩子一个接一个敬香叩头” ——“最后是村民们敬香叩首”。

2.瘟疫横行时白嘉轩祭祀祠堂的仪式

“点燃了木桶漆蜡”——“插上紫香”——“叩拜三匝”。

3.黑娃悔过自新返乡后祠堂祭祀仪式

“两只木蜡已点燃” —— “紫香分给每人三支,白嘉轩点燃香支插入香炉就叩拜下去” ——“念词”——“黑娃叩拜再三” ——“对乡党叩拜”。

4.白孝文洗心革面回乡后祠堂祭祀仪式

“点燃了两支注满清油的红色木筒子蜡烛” ——“念词” ——“白孝文从香筒里抽出五根紫香……插进香炉” ——“一道长揖后跪拜下去,太太也作揖叩首三匝”——“拜乡党”。

(二)坟墓祭祀

孔子认为的孝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论语·为政》)。丧葬和祭祀联系密切,祭祀的中心是祖先崇拜,丧葬是对于逝去亲人亡灵的安置,丧葬礼俗的中心也是祖先崇拜。丧礼和祭祀的核心要义就是儒家的“事死如事生”的观点。

1.丧葬仪式

一般来说关中地区的丧葬过程可以分为七个环节,依次是入殓 、成服、报丧、吊丧、舍祭、出殡、下葬。每个环节都有仪式和事项,如在入殓这一环节就有蒙脸纸、捆脚绳等,《白鹿原》中几场重要的丧葬仪式基本与以上环节吻合。当然根据人物身份地位、环境,各个环节中具体事项的规模、仪式或简或繁、或潦草或隆重,不能一言概之,整个丧葬仪式都体现着“事死如事生”的核心观念。

入殓,也就是穿寿衣后放进棺材的整个流程。在入殓时要穿寿衣(也叫老衣),一般来说都在生前完成裁剪预备。寿衣一般包括单衣、夹衣、棉衣、棉袍或棉大衣,在数量上必须是单数,不同的身份地位、年龄、经济条件决定了寿衣的数量和样式。白秉德得了“瞎瞎病”去世,白嘉轩哭昏后醒来,白秉德已经穿上了老衣;朱先生死后,朱白氏抱来了早已准备妥当的寿衣;特殊时期白嘉轩的妻子仙草染上瘟疫后得知自己时日无多,平静地提前裁剪完了自己的老衣——衬衫、夹棉袄以及裙子和套裤,这是春夏冬三季最简单的服装;白嘉轩死去的前几房妻子中只有第五个女人穿了五件衣服,前边的四个都只穿了三件衣服;鹿三妻子鹿惠氏的寿衣也是“里外分单的、夹的、棉的三件寿衣”。为死者穿上寿衣是生者希望他们在离世后依然可以“吃饱穿暖”。

成服,指旧时大殓之后,亲属按照与死者关系的亲疏穿上不同的丧服。白鹿原的几场丧礼中没有对于穿着丧服的具体描写,但是通过鹿惠氏葬礼“穿白戴孝”的男女村民、鹿兆海葬礼上“戴白花”“缠黑纱”的士兵与“头裹白布”“穿白褂”的宗族年轻人,依然可以窥见成服是白鹿原上的丧葬仪式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

报丧即讣亲友,通俗讲就是通知亲朋好友祭奠死者。一般来说男子死后必须“外家至”,女子死后必须“母家至”。秉德老汉的老衣穿好后,白嘉轩与几位长辈商定“派出四个近门子的族里人,按东南西北四路分头给亲戚好友报丧”;鹿惠氏去世,邻人帮助穿完寿衣后鹿三便“着人给亲戚报丧”;仙草去世后因为在瘟疫盛行的特殊时期,所以白嘉轩并没有安排人给远近亲戚报丧,“匿丧不报”其实对白嘉轩来说承受着“有违礼俗”的心理压力。报丧也分为口头报丧和书面报丧,书面报丧是丧葬文书,一般有讣告和讣贴。上文报丧皆为口头报丧,只有鹿兆海的死讯发了“在中条山阵亡的讣告”。 报丧是丧葬礼仪中重要的环节。

吊丧,即得到死者去世的消息后,亲朋好友前去祭奠、吊唁。祭奠死者一般在灵棚,白鹿原上除了特殊时期每一场葬礼都搭建了安放死者魂灵、供生者祭奠的灵棚,灵棚里停着死者棺椁,供桌上放祭祀死者的贡品。朱白氏和儿子们虽然没有向亲朋好友报丧,但是前往吊孝的人络绎不绝;鹿惠氏的葬礼上,白鹿村的成年女性在鹿惠氏出殡前结伴在临时搭起的席棚下的灵桌前哭泣一回,以表哀悼。

下葬是丧葬仪式最后一个程序,下葬前的准备有:请阴阳先生算风水、墓地“破土”、打墓、箍墓等。坟墓也是有规格讲究的,有暗室、墓道、石碑、用砖箍墓。朱先生下葬的坟墓由墓道、暗室(暗室里有一盘土炕)组成;鹿兆海和秉德老汉的墓室都着人打墓、箍墓;在瘟疫期间死去的仙草,埋葬她的只有一个墓坑,更多染瘟疫去世的村里人更是草草挖下一个土坑埋葬了。下葬前一般会选择在家“停灵”三年、一年或者一七、三七、五七、七七不等。白秉德死后,白嘉轩表示他父亲辛苦一辈子,按理说应该“停灵”三年再下葬,考虑到现实情况后决定停灵“一七”下葬。既尽了孝心,也兼顾了眼前的生活。

通过一系列的丧葬仪式建立生人与死人之间的情感联结,体现人死后灵魂不灭的精神信仰。丧葬仪式中各种礼仪事项都体现出“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中庸》)的孝德观念。

2.坟墓祭祀

坟墓祭祀是丧葬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坟墓祭祀分为在人去世以后的一七祭、三七祭、七七祭、百日祭、周年祭等,还有在诸如清明、春节等传统节日的祭祀。白孝文返乡、黑娃返乡都带着阴纸、蜡烛、香和祭品去坟墓祭祀自己的母亲。祭祀是祖先与后代、生者与死者“阴阳沟通”“生死相连”的纽带,一方面生者通过祭祀告祭死者灵魂、表达孝心,正如朱先生所说“祖宗该敬该祭,不敬不祭是为不孝,敬了祭了也仅只尽了一份孝心”;另一方面生者通过祭祀祈求瓜瓞绵绵、香火永续,庇佑后代。

三、族谱

“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族谱是一个家族或宗族集体活动的产物,是记录一个家族或宗谱兴衰流变的载体。

(一)族谱的教化作用

族谱的名称有多种:宗谱、谱牒、 家乘、世谱、氏族志、通谱、全谱、联谱、玉牒等。族谱在叙述家族源流、发展变迁的过程中记录社会的发展变化。[3]宋真宗时期勒令文武群臣各修宗谱;明代加大了对基层宗族与族谱的教化思想,希望通过先祖父辈的规矩贤德寻找齐家之道;清雍正时期的《圣谕广训》中强调“修族谱以联疏远”。可以看出,修谱目标指向正风俗、厚人伦,实现尊祖、敬宗、收族的教化之用。

族谱是一部反映家族史的百科书,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宗族的族谱类型和内容不尽相同。总体而言,包含史、表、图、志、 传等。[4]在《白鹿原》中对族谱的构成并没有细致的描写,修葺祠堂、孝文返乡祭祖、孝武续修族谱几次活动中展现的族谱是神轴:“那副从屋梁上吊垂下来的宗谱,密密麻麻填写着逝者的名字,下面空着的红线方格等待着后来的续填上去。”

(二)续修族谱、稳定宗族

族谱是家族或宗族的产物,族谱传承的共有记忆既依赖先祖对族谱的创修,也依赖后代不间断地续修,先祖对后代的厚望与后代对先辈的敬重形成良性互动,宗族得以稳定有序地发展。灾荒、瘟疫、动乱过后,白孝武对白嘉轩说:“死了那么多人,该当把他们敬填到族谱上,过年时……”白嘉轩认同白孝武的想法,他也认为“人死了上了族谱就为止了”。在族谱的“红格子”里有一席之地,是身份的认同,同时可以享受后世族人的供奉与祭祀。

续修族谱是一项重要的仪式,对填入族谱的人的资格也有规定,本族男子十六岁以上的、嫁入族里的女子才有资格续进族谱,本族未出嫁女性尽管二十岁也没资格续进族谱。族谱上的名字排序也有严格要求,“按照白、鹿两姓的辈分自高至低,同辈人再按照年龄长幼排出顺序”。一般来说按辈分排序,区别辈分靠的是“字辈”,也叫字派、派语、行次,如白嘉轩、白嘉道是一辈(嘉字辈);白孝文、白孝武是一辈(孝字辈);鹿兆海、鹿兆鹏、鹿兆谦是一辈(兆字辈)。字辈的作用之一是避免“子犯父名”“叔侄颠倒”。白孝武主持的续修族谱仪式隆重而庄严,请来了和尚为每一个有资格续进族谱的亡灵超度。上香祭奠的资格顺序也较为严格,先由死者家的男丁(儿子或孙子)代表家人点燃三炷香,然后率死者家的其余亲属长揖重扣三匝,接着全部人继续跪在灵桌前低头恭候,填族谱的事项需要由族长完成。“白孝武……悬腕将死者的名字填写进印红的方格”并对死者进行三鞠躬,仪式的最后众人三叩首退出祠堂。在这期间还有奏乐、诵经仪式,“五个小班子乐人……奏到整个仪式完毕”“和尚在孝子长揖重扣三拜之后才开始敲响木鱼……待和尚闭起嘴巴不敲木鱼时,乐人再接着吹奏”。通过这一系列繁复、隆重的仪式,达到了敬宗、收族的目的。

按照白嘉轩的说法,修族谱二成是为了死人,八成是为了活人。宗族通过修谱,构建出一个绵延久远的家族历史谱系,形成跨越时空的“家族共同体”。在现实意义上,族谱无论在封建社会还是当代,都有尊祖、敬宗、收族,实现宗族团结、安定有序,增强认同、凝聚人心的作用。

古代中国人深信祖先的“灵魂不灭”,而且会以不同的方式对子孙后代的生活产生影响。从原始先民的祖先崇拜、生殖崇拜,到后代社会的追养继孝;祖先崇拜的观念代际相承,中国文化慎终追远、崇尚孝德的精神基因至今仍在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文化、彰显着独特的社会价值。

猜你喜欢

祖先崇拜白嘉轩族谱
半张族谱:台湾三兄妹的寻根之路
论苗汉文学中祖先崇拜之异同——以《亚鲁王》和《你在高原》为例
《白鹿原》中白嘉轩人物形象浅析
儒家文化在《白鹿原》中的彰显
从主题学角度比较人物性格命运
7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年俗变迁及其原因浅谈
吴有春
族谱撰修与宗祧承继——以祁门高塘王氏为中心
二战后新加坡华人族谱编纂研究
浅谈黔北仡佬族文化的原始宗教印迹